2019年  43卷  第5期

述评
我国核素治疗临床工作的发展需要相关法规的支持
谭建
2019, 43(5): 395-39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5.001
摘要:
放射性治疗病房的管理与防护
开放性放射性核素治疗后患者免住院的建议(ICRP 94 报告要点解读)
康增寿, 李方, 林岩松
2019, 43(5): 397-39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5.002
摘要: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94号报告建议开放性放射性核素治疗后患者可免住院,对个体患者做具体分析后作出住院与否的决定,不应仅根据估算的体内残留量一律要求住院。ICRP 94号报告以高端科研为基础,分析比较了住院与免住院的利弊。临床医师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对ICRP 94号报告正确理解,把现行实际情况与管理规划统一到ICRP 94号报告的实质中,以便在实践中很好地执行。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体内残留辐射剂量及病房辐射剂量的监测分析
袁海娟, 林主戈, 吴春兴, 陈宇导, 周英伟, 张峰, 程木华
2019, 43(5): 400-40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5.003
摘要:
目的 评估住院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体内残留辐射剂量达到出院要求的时间,以及患者所住病房和用具的辐射情况。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核医学科接受术后131I住院治疗的DTC患者143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97例,年龄(37.6±12.4)岁。按给药剂量分为3.70、5.55和7.40 GBq 3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1、51、41例。患者在服用131I后0.5、2、4、8、12、24、36、48、72、80 h,在距离患者1 m外使用实时辐射监测仪测定辐射剂量率,估算患者体内放射性活度的变化情况。在患者出院后当天应用表面辐射污染监测仪对病房环境及患者使用过的床被进行表面污染辐射剂量的监测。对3组辐射剂量率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131I治疗 0.5 h后3组DTC患者1 m外的辐射剂量率[(597.5±196.3)、(794.5±254.2)、(1114.1±258.5) μSv/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757,P<0.01),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辐射剂量水平按类似指数曲线的变化规律迅速下降,且3组间差距逐渐缩小,在服131I 治疗72 h后3组患者1 m外的辐射剂量率[(13.3±10.7)、(16.1±9.7)、(21.9±14.5) μSv/h]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13,P>0.05)。服131I治疗后80 h 95.8%(137/143)DTC患者1 m外辐射剂量率低于23.3 μSv/h。出院后患者使用过的床单、病服、病房地面及洗手间门口地面的表面剂量率分别为(3.9±1.2)、(4.1±1.9)、(3.8±1.6)、(6.2±2.6) μSv/h,均低于相应规定的辐射剂量限制水平。 结论 使用不超过7.40 GBq 131I治疗的DTC患者在服用131I治疗80 h后,绝大多数患者体内残留131I剂量低于国家规定的辐射限制水平。出院后患者所处病房环境及使用过的床单、病服的辐射污染均低于限制水平,无需特殊处理。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摄碘组织的吸收剂量与疗效分析
张廷杰, 李建芳, 秦露平, 谢良骏, 程木华
2019, 43(5): 405-410.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5.004
摘要:
目的 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行131I治疗后,甲状腺残余灶、DTC转移灶内照射的吸收剂量与治疗反应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7年2月至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核医学科22例DTC术后行131I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21~59岁,中位年龄39.5岁。在患者服药后多个时间点行131I全身平面显像及局部SPECT/CT显像,测算甲状腺残余灶、DTC转移灶的吸收剂量及患者的平均吸收剂量。按照《2015美国甲状腺协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评估患者的治疗后反应。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评估残余灶与转移灶在不同疗效及分组之间的吸收剂量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吸收剂量预测治疗效果的性能。 结果 100%(28/28)的甲状腺残余灶及34.8%(8/23)的DTC转移灶为完全反应。完全反应的DTC转移灶吸收剂量(M=79.3 Gy)高于未完全反应(M=29.8 Gy)的转移灶(Z=−2.195,P=0.028)。ROC曲线分析提示,DTC转移灶的吸收剂量可用于预测病灶行131I治疗后的疗效反应,曲线下面积达0.783(Z=−2.195,P=0.028),预测病灶达完全反应的截止值为70.6 Gy。患者平均吸收剂量可预测治疗后病情的缓解状况,曲线下面积达0.823(Z=−2.285,P=0.022)。 结论 DTC转移灶的吸收剂量需要达到足量才可达到治疗完全反应。摄碘组织的吸收剂量与患者平均吸收剂量均可作为碘治疗后治疗反应的预测指标。
浅谈放射性核素治疗病房的建设与管理
史文杰, 汪小龙, 王月英
2019, 43(5): 411-41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5.005
摘要:
根据我国现行的政策法规、相关规范及工作流程,笔者从场所选址、布局设计及废物处理等方面简要分析放射性核素治疗病房建设的相关问题,并对病房的辐射防护及医患管理进行探讨,总结提出医院建设放射性核素治疗病房的基本原则及具体方案、辐射防护的原则和要求,以及医患管理的初步意见,为医院建设放射性核素治疗病房提供参考。
临床研究
99Tcm-DTPA SPECT/CT眼眶显像评价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性:与临床活动性评分及MRI的对比分析
郭悦, 姚稚明, 刘秀芹, 郭锬, 王笑雄, 王晓霞
2019, 43(5): 416-42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5.006
摘要:
目的 探讨99Tcm-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SPECT/CT眼眶显像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活动性判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临床诊断为TAO的33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20例,年龄(45.36±13.44)岁]的66个眼眶的99Tcm-DTPA SPECT/CT图像、临床活动性评分(CAS)及其中21例患者(42个眼眶)的MRI图像。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眼眶与枕部区域的摄取比值(UR);用肉眼观察法分别判定SPECT/CT及MRI图像的每条眼外肌的活动性,并根据MRI处于活动期眼外肌的数量给每个眼眶进行CAS评分,≥3分判定为活动期,<3分为非活动期。活动期与非活动期TAO之间的UR比较采用t检验;UR与CAS评分、MR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SPECT/CT与MRI判断眼外肌活动性的一致性比较采用Kappa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PECT/CT诊断效能。 结果 ① 66个眼眶的CAS评分与UR呈中度相关(r=0.441,P=0.000);非活动期TAO的UR(1.20±0.58)低于活动期的UR(1.56±0.5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6,P=0.016)。ROC曲线下面积为0.679,区分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的UR阈值为1.20,灵敏度为79.5%,特异度为55.6%。② 42个眼眶的MRI评分与UR呈显著相关(r=0.515,P=0.000),非活动期TAO的UR(1.00±0.60)低于活动期的UR(1.72±0.4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8,P=0.000)。③ 99Tcm-DTPA SPECT/CT与MRI对42个眼眶共168条眼外肌的活动性判断呈中度一致性(kappa=0.569,P=0.000)。 结论 99Tcm-DTPA SPECT/CT眼眶显像是判断TAO活动性较为可靠及客观的影像学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中的近期效果的评估作用
张科, 谭红霞, 宋波
2019, 43(5): 422-42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5.007
摘要:
目的 探讨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99Tcm-MIBI)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近期疗效的评估作用。 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至2017年3月于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24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6例,年龄43~79(61.89±17.21)岁。术前3 d内给予负荷心肌灌注显像(99Tcm-MIBI-SMPI)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99Tcm-MIBI-RMPI)检查,术后3 d内给予99Tcm-MIBI-SMPI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1年的电话随访,按缺血完全改善、部分改善、未改善分为3组,统计发生一般心血管事件和严重心血管事件的例数。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 结果 124例患者中,PCI术前99Tcm-MIBI-SMPI检查显示可逆性缺损节段272个,不可逆性缺损节段360个,总负荷分值(SSS)1598分;PCI术后99Tcm-MIBI-SMPI检查显示可逆性缺损节段25个,改善247个(247/272=90.81%),不可逆性缺损节段198个,改善162个(162/360=45.00%),SSS总分636分。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较PCI术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50、4.304、12.144,均P<0.01);术后99Tcm-MIBI-SMPI 显示缺血完全改善、部分改善、未改善3组患者半年和一年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有明显的升高趋势(χ2=142.668、106.225,均P<0.05)。 结论 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用于评估冠心病患者行PCI术的近期疗效有较好作用,且对患者的远期预后有一定的预测效果。
18F-FDG PET/CT联合改良国际预后指标(NCCN-IPI)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评估的价值分析
赵曼, 吴翼伟
2019, 43(5): 427-43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5.008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国际预后指标(NCCN-IPI)对治疗结束后18F-FDG PET/CT评价为阴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分层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过6~8周期R-CHOP类方案化疗后,并经18F-FDG PET/CT评价为阴性的60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中位年龄51岁(16~81岁)。采用NCCN-IPI进行危险度分层,采用 Log-rank 检验比较各组间无进展生存(PFS)期和总生存(OS)期的差异。 结果 所有患者2年PFS率为83.33%(50/60),2年OS率为96.67%(58/60)。根据NCCN-IPI评分,低危组占35.0%(21/60),低中危组占41.7%(25/60),中高危组占18.3%(11/60),高危组占5.0%(3/60)。低危组与其他组间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2、0.0143、<0.0001),高危组与其他组间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8、0.0166、0.0045),余各组间PFS及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应用NCCN-IPI可以对治疗结束后18F-FDG PET/CT评价为阴性的DLBCL患者进行进一步的预后分层。
基层医院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规范化诊疗的临床体会
支海明, 查清, 程小辉, 金传德, 桂兆康
2019, 43(5): 432-43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5.009
摘要:
目的 分析安庆地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131I规范化治疗过程及现状,评价DTC在基层医院的治疗效果。 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收治的219例DTC患者[男性48例、女性171例,年龄22~68(44.6±5.4)岁],观察131I治疗(所有患者行131I治疗前均停服左旋甲状腺素3~4周,无碘饮食,经过检查排除131I治疗禁忌后给予DTC个体化剂量口服131I治疗)后不同病理类型和是否出现转移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现象;同时根据“皖西南地区核医学规范化治疗与诊断”学习班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基层医院核医学科建设和规范化治疗开展现状,以及基层医师对DTC规范化治疗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门诊随访患者甲状腺球蛋白(Tg)的水平,以及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摄碘率、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219例DTC患者131I治疗后的平均有效率为98.6%(216/219)。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57例患者不规范治疗现象,其中38例患者经二次手术再行131I治疗,7例转移患者经放疗或放疗后再行手术+131I治疗,8例患者“清甲”后颈部发现淋巴结转移,2例患者因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不到位出现转移,2例患者(外院)未行Tg及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定期监测而发生转移。DTC规范化诊疗知识调查结果显示,安庆地区成立核医学的医院有2家,可以开展核素治疗的只有1家。在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中能掌握 DTC的规范化治疗知识者仅有30%(62/128) 随访患者Tg水平阴性187例、阳性32例,患者TSH水平控制均较理想。门诊患者甲状腺摄碘率检查结果均<1%,影像学检查结果多数为阴性。 结论 131I规范化治疗效果明显,虽然在治疗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现象,但通过严格执行治疗制度,加强规范化诊疗意识,可以避免或减少不规范治疗现象的出现。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53和TSGF表达的影响分析
廖捷, 王依晖, 王晓东
2019, 43(5): 437-44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5.010
摘要: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25(CA153)和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烟台市烟台山区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57.6±7.4)岁,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龄(58.2±8.1)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立体定位放射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CEA、CA125、CA153和TSGF表达水平、并发症及预后。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生存率进行分析。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37.0%(17/46),对照组为17.4%(8/46),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P=0.03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EA、CA125、CA153和TSGF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87~13.575,均P=0.000);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2,P=0.337);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6个月,对照组为10.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6.0,P<0.01)。 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够促进肺腺癌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基础研究
不同年龄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与修复的比较观察
陈孟毅, 林帅, 吴丽贤, 刘冰, 李程程, 李德冠, 孟爱民
2019, 43(5): 442-44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5.011
摘要:
目的 观察辐射对不同年龄小鼠(幼年鼠、青年鼠、老年鼠)造血系统的损伤及恢复的影响,探讨幼年鼠、老年鼠受照后造血系统的变化及其与青年鼠的差异。 方法 不同年龄(幼年鼠:3周龄、青年鼠:8周龄、老年鼠:14月龄)雄性C57BL/6小鼠各60只,按照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2 Gy照射组、4 Gy照射组,每组各20只。其中,照射组小鼠用137Cs γ射线给予全身照射,对照组给予假照射。分别于照射后第3、7、14、28天取材,检测小鼠外周血计数、单侧股骨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中造血干细胞(HSC)百分比、造血祖细胞(HPC)百分比及粒单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绝对百分比。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照射组小鼠白细胞计数、单侧股骨骨髓有核细胞计数、HSC百分比和HPC百分比在第3天降至最低值,其中,幼年鼠2 Gy、4 Gy照射组白细胞计数分别下降至同组对照组的34.8%(t=6.129,P<0.05)、19.6%(t=7.084,P<0.05),青年鼠2 Gy、4 Gy照射组白细胞计数分别下降至同组对照组的43.8%(t=3.043,P<0.05)、20.0%(t=7.084,P<0.05),老年鼠2 Gy、4 Gy照射组白细胞计数分别下降至同组对照组的19.0%(t=22.080,P<0.05)、8.4%(t=24.590,P<0.05), 4 Gy照射组降低程度重于2 Gy照射组,且呈剂量依赖性。第28天时幼年鼠照射组单侧股骨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未恢复正常,4 Gy照射组HSC绝对百分比仍低于50%,HPC绝对百分比恢复至50%左右。青年鼠照射组CFU-GM在第28天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幼年鼠照射组(2 Gy照射:t=2.067,P<0.05;4 Gy照射:t=3.358,P<0.05)和老年鼠照射组(2 Gy照射:t=2.586,P<0.05;4 Gy照射:t=4.772,P<0.05)在第28天时显著低于青年鼠照射组,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结论 照射组小鼠造血系统大多数指标在第3天出现急性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3 d后为损伤恢复期,多数指标在第28天可恢复至正常水平。与青年鼠相比,幼年鼠的血小板和造血干细胞功能对辐射损伤更为敏感,老年鼠的骨髓细胞增殖功能恢复能力下降。
综述
乏氧微环境下外泌体对肿瘤进展及辐射抵抗的影响
默芳, 张江虹, 邵春林
2019, 43(5): 450-45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5.012
摘要: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诸多的因素。乏氧是实体肿瘤微环境的显著特征之一,乏氧微环境可导致肿瘤的适应性更强、恶性程度更高并产生耐药性。研究发现,外泌体是介导肿瘤生物学过程的重要因子,而乏氧环境下产生的外泌体在某些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更为显著。因而,研究乏氧环境下外泌体对了解肿瘤的发展进程,控制肿瘤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简单概述了外泌体在肿瘤乏氧微环境中的作用,以期为肿瘤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核素显像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的应用
丁洁, 李方, 霍力
2019, 43(5): 456-46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5.013
摘要: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指体内无法抑制的醛固酮高分泌,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PA分为单侧和双侧肾上腺醛固酮分泌过多,两者的治疗方式存在本质差异,前者多采用手术治疗,而后者多采用药物治疗,如何早期分型对下一步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核素显像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与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术(SPECT),它们以分子探针、功能显像及无创性等为特征,在PA患者的分型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就核素显像在PA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心肌血流储备和微循环阻力指数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彭琨, 陈卫强, 李剑明
2019, 43(5): 462-46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5.014
摘要:
通过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进行准确、有效地冠状动脉生理学功能状况评估,有利于客观评价CAD的危险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以改善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评价冠状动脉生理学功能的常用的指标包括血流储备分数(FFR)、心肌血流储备(MFR)和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可通过无创或有创的方法获得。笔者就FFR、MFR和IMR在CA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心脑血管粥样易损斑块的诊断及研究进展
杜娇, 孙凯
2019, 43(5): 468-47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5.015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是指稳定性差及存在血栓形成倾向的斑块,急性心脑血管缺血事件主要是由易损斑块的破裂和继发血栓形成所致。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与头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且常同时发生,一些炎症因子在发病早期即可在外周血中被检测到。诊断易损斑块的临床手段有很多,笔者就冠状动脉、头颈部血管粥样易损斑块的影像学诊断及相关血清炎症因子的研究现状与前景进行综述。
多种PET/CT显像剂在食管癌放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武含露, 程兵
2019, 43(5): 472-47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5.016
摘要:
放疗和化疗是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手段,治疗后疗效评价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用于评价疗效的影像学技术仅基于形态学的变化,不能早期准确地反应肿瘤大小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分子影像学技术PET/CT能够使用不同类型的显像剂,分别从代谢、增殖、乏氧、凋亡等方面早期评价治疗后反应,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笔者就多种PET/CT显像剂在食管癌非手术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老年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进展
杜芳芳, 王政, 姜炜
2019, 43(5): 479-48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5.017
摘要:
虽然目前在最大限度的安全切除的基础上辅助Stupp方案治疗已经成为大多数指南推荐的成年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但是该方案中并未包含老年患者(>70岁)。因此,对于占GBM发病人数近50%的老年患者来说,目前仍缺乏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究其原因可能是老年患者大多体能评分不佳,其他系统合并症较多,以及家庭社会等因素导致老年GBM患者往往不能接受规范化治疗,从而造成总体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对老年GBM患者关注度的逐渐提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开展。笔者通过对老年GBM的分子病理特征以及最新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为临床选择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规范与共识
DXA骨密度测量的规范化诊断报告书写专家共识
赵燕玲, 弓健, 徐浩, 刘兴党, 施慧鹏
2019, 43(5): 484-48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5.018
摘要:
规范化的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测量诊断报告在骨骼健康诊疗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在参考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官方立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密度测量与骨质疏松症诊断专家委员会形成了DXA骨密度测量的诊断报告书写的共识,以期使DXA诊断报告能准确地反映DXA的重要临床价值,并更好地发挥其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
疑难病案分析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18F-FDG PET/CT影像鉴别分析
杨震, 翟淑丹, 张利卜, 杨钊, 刘晓园, 朱磊, 徐文贵
2019, 43(5): 490-49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5.019
摘要:
腹膜后病变中神经源性肿瘤占10%~20%,多位于椎旁交感链(肾脏水平脊柱旁)。而副神经节瘤是指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节神经嵴细胞的肿瘤,可生长于全身各部位,最常见于腹主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分支的前方。因其不具备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常常难以与其他多种腹膜后病变鉴别。笔者选取2例18F-FDG PET/CT显像中不易与其他腹膜后病变相鉴别的副神经节瘤,从其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鉴别诊断,总结诊断思路,以期为临床工作中得出较为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