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43卷  第2期

述评
福岛核事故对日本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影响
杨国胜, 胡珺, 郑建
2019, 43(2): 99-10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2.001
摘要:
笔者阐述了日本福岛核事故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系统介绍了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日本福岛事故发生后的发展和应用,分析并指出福岛核事故释放的放射性微粒对环境和辐射剂量评估带来的新挑战,总结了福岛核事故后日本当地食品安全规范和现状。希望能引起核工业从业人员、核应急管理人员以及公众的重视,并引以为鉴。
日本福岛核事故8周年后的反思与教训
李文红, 周强, 杨宝路, 刘强
2019, 43(2): 106-10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2.002
摘要: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虽已过去8年,但其社会影响和人群健康风险是公众持续关注的主要问题。笔者分析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发生之后8年来的状况及世界权威组织发布的文献资料,客观评价了其对环境及健康的影响,总结了其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核与辐射事故公众心理效应及应对策略
王津晗, 张涛, 刘强
2019, 43(2): 110-11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2.003
摘要:
总结日本福岛核事故,有两点警示:一是自然灾难与技术故障可能加重灾难的严重性;另一个关键问题是事故发生后,如果缺乏与公众的有效沟通,容易导致公众的不信任和恐慌。在核与辐射事故发生时,现有的辐射应急预案都是针对专业人员在辐射应急工作方面的准备,很少考虑到对公众进行辐射相关知识的科普和培训,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缺乏对公众进行辐射防护方面的预防性教育。这样容易导致在出现核与辐射事故时,公众往往被媒体不一定完全客观的报道而误导,进而产生负面心理影响。基于上述教训,进行必要的公众沟通和媒体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辐射事故
3例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受照后17年的医学随访观察
何玲, 周琼芳, 高艺莹, 王捷, 刘强
2019, 43(2): 113-11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2.004
摘要:
目的 对3例60Co源事故照射所致的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进行17年的医学随访,观察其辐射远期效应。 方法 按照医学随访计划观察3例患者(分别称为“明”、“军”、“磊” )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眼晶状体和细胞遗传学等随访项目的变化。 结果 3例患者均有易感冒、性功能障碍和神经衰弱症状主诉。双眼慢性结膜炎,视力下降,眼晶状体点片状浑浊。血常规、肝肾功能和性激素正常。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和CD4/CD8下降。染色体畸变率(双着丝粒体和断片)和微核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降低。“明”和“军”有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和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明”受照后第12年患甲状腺癌,“磊”受照后第14年患甲状腺结节。 结论 本次随访为急性放射病患者的远期效应规律积累了材料,为患者的后期医疗干预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起辐射探伤事故中6名疑似受照人员的医学观察
王敏, 刘玉龙, 卞华慧, 王优优, 王睿昊, 侯雨含, 崔冉, 杜云, 姚振
2019, 43(2): 119-12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2.005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一起辐射探伤事故中6名疑似受照人员的临床表现、外照射剂量估算及医学处理的总结,探讨事故成因及后果,为今后类似实践提供技术参考。 方法 疑似受照人员6名,结合病史问诊、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分析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双着丝粒+环”畸变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采用直接测量法估算物理剂量,计算累积剂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卡特尔16项人格测验量表对疑似受照人员进行心理测试,评估其综合心理素质。 结果 6人临床表现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不适主诉,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发现几项异常结果,但均与辐射损伤无明显相关;有1人染色体分析细胞数1400中可见1个双着丝粒体,其余均未见异常畸变;物理剂量估算提示周围剂量当量率最大值为20.15 mSv/h,辐射累积剂量为0.67 mSv;心理测评结果表明有3名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状态。 结论 6名疑似受照人员的各项结果均与电离辐射无关,均未受到急性大剂量电离辐射外照射,不会产生有临床意义的生物效应。
临床研究
18F-FDG PET/CT在胃癌复发及转移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徐鑫, 邓胜明, 李继会, 黄莹, 张玮
2019, 43(2): 125-13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2.006
摘要: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行18F-FDG PET/CT及增强CT检查的52例胃癌术后疑似复发转移患者[男性40例,女性12例,年龄30~86(61.73±11.44)岁]。通过定量分析与半定量分析的比较,确定吻合口复发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临界值。采用ROC曲线分析吻合口的SUVmax临界值,t检验比较组间SUVmaxχ2检验比较定性分析与半定量分析及18F-FDG PET/CT与增强CT对于胃癌术后吻合口、淋巴结、远处转移的诊断效能。 结果 吻合口SUVmax临界值取3.14时,18F-FDG PET/CT诊断吻合口复发的特异度高于定性分析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9,P<0.05)。吻合口复发的SUVmax明显高于吻合口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1,P<0.05)。18F-FDG PET/CT与增强CT诊断吻合口复发、淋巴结、远处转移的灵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48% vs. 23.81%、92.00% vs. 60.00%、87.50% vs. 34.38%,χ2=19.363、5.373、16.804,均 P<0.05);特异度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100% vs. 100% 、 100% vs. 92.5% 、 100% vs. 95.00% , χ2 = 0.000、2.850、1.412 , 均 P>0.05)。 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胃癌术后复发转移优于CT,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监测有重要临床价值。
18F-NaF PET/CT骨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中的应用
杨玲, 蔡亮, 丁浩源, 陈跃
2019, 43(2): 132-13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2.007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18F-NaF PET/CT骨显像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30例经临床及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18~71(52.3±13.5)岁]的18F-NaF PET/CT骨显像及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全身骨显像资料,回顾性分析其18F-NaF PET/CT骨显像特点,对比两种骨显像方法对该病局部骨骼病灶的检出情况,并根据Mirels评分标准对棕色瘤进行评分。 结果 两种骨显像方法定性结果一致,即骨显像阴性15例,阳性15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在18F-NaF PET图像上大部分表现为以全身多骨弥漫性骨代谢增高为主的多种代谢性骨病征象,并发棕色瘤、骨硬化及病理性骨折等时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局灶性显像剂异常分布,其中棕色瘤表现为局灶性显像剂浓聚、显像剂稀疏或病灶中心显像剂分布缺损伴边缘显像剂不均匀浓聚;同机CT图像上均表现为全身多骨多种形式的骨质吸收,其中,表现为广泛骨质疏松13例、伴棕色瘤7例、骨质硬化6例、骨质软化3例、病理性骨折3例。15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患者共检出局部骨骼病灶(棕色瘤、骨硬化、病理性骨折、假骨折)53个,其中,18F-NaF PET/CT骨显像全部检出,99Tcm-MDP全身骨显像检出32个。7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患者伴棕色瘤,位于长骨的棕色瘤病灶数共24个,其中9个Mirels评分大于9分。 结论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在18F-NaF PET/CT骨显像上的全身骨代谢及解剖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18F-NaF PET/CT骨显像结合同机CT上全身骨骼病灶的详细信息,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
高珂梦, 丁重阳, 孙晋, 丁其勇, 徐绪党, 李洋洋, 李天女
2019, 43(2): 140-14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2.008
摘要: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原发性肺MALT淋巴瘤的认识及诊断能力。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7年4月经病理确诊的9例原发性肺MALT淋巴瘤患者(男性6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59岁)的临床资料及18F-FDG PET/CT显像资料,记录病灶的部位、数量、密度、大小、形态及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以及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等情况;分析影像信息并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结果 9例原发性肺MALT淋巴瘤患者18F-FDG PET/CT表现分为3型:实变型4例、肿块型3例、弥漫肺炎型2例。实变型表现为大小、受累范围不等的实变影;肿块型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边缘毛糙的实性肿块影;弥漫肺炎型表现为肺叶内或双肺弥漫的斑片、团块样软组织密度影。在9例患者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8例(部分伴有支气管扩张)、三角型灌注征3例、病灶向中心聚拢4例、钙化2例、胸腔积液2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所有病灶18F-FDG 代谢不均匀增高,中位SUVmax为6.0(2.6~8.3);2例弥漫肺炎型纵隔及肺门淋巴结18F-FDG摄取异常增高,SUVmax分别为13.0、4.7。 结论 原发性肺MALT淋巴瘤的18F-FDG PET/CT表现常为斑片状致密影,多见实变影,内部常见支气管充气征,18F-FDG轻度摄取,结合相对缓慢的病程,可考虑为原发性肺MALT淋巴瘤。
肾动态显像评价肾积水患者肾功能的应用价值
王若楠, 司宏伟, 张雅蓉, 张克慧, 李思进
2019, 43(2): 145-15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2.009
摘要:
目的 探讨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gGFR)在肾积水和非肾积水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同时接受双血浆法测定GFR(rGFR)和gGFR的肾积水患者和非肾积水肾病患者,肾积水患者191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94例,年龄(43.35±15.91)岁;非肾积水肾病患者133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51例,年龄(55.31±13.54)岁。参照美国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将肾积水患者和非肾积水肾病患者分别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轻、中、重度慢性肾衰竭组,对每组gGFR和rGFR进行分析比较,并计算两种方法的差值(ΔGFR)。不同肾功能组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行LSD-t检验法进行两两比较。gGFR和rGFR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一致性分析用Bland-Altman检验。 结果 肾积水和非肾积水肾病患者的gGFR比rGFR高,且前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60±22.58) mL/(1.73 m2·min) vs. (58.67±20.49) mL/(1.73 m2·min),t=9.335,P=0.000];与非肾积水肾病患者比较,肾积水患者gGFR和rGFR的相关性(r=0.692,P=0.000)较低。在肾积水患者中,轻、中、重度慢性肾衰竭组的gGFR均明显高于rGFR[(81.01±18.40) mL/(1.73 m2·min) vs. (71.03±7.74) mL/(1.73 m2·min)、(60.98±18.28) mL/(1.73 m2·min) vs. (45.85±7.60) mL/(1.73 m2·min)、(42.88±16.14) mL/(1.73 m2·min) vs. (23.65±4.04) mL/(1.73 m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59、8.398、4.480,均P<0.05);中度慢性肾衰竭组gGFR和rGFR的相关性(r=0.461,P=0.000)最高;肾功能正常组和轻、中、重度慢性肾衰竭组患者的ΔGFR逐渐增高,分别为(−1.61±14.05)、(9.99±18.81)、(15.14±16.54)、(19.23±15.48)mL/(1.73 m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95,P=0.001); 有5.76%(11/191,>5%)的点在一致性界限(LOA)之外,gGFR和rGFR的一致性较差。在非肾积水肾病患者中,轻度慢性肾衰竭组的gGFR明显低于rGFR[(66.08±8.97) mL/(1.73 m2·min) vs. (70.59±8.08) mL/(1.73 m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2,P<0.05),中、重度慢性肾衰竭组的gGFR高于rGFR[(45.99±9.76) mL/(1.73 m2·min) vs. (43.83±8.29) mL/(1.73 m2·min)、(26.25±8.57) mL/(1.73 m2·min)vs.(20.19±5.72) mL/(1.73 m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5、4.907,均P<0.05);轻度慢性肾衰竭组gGFR和rGFR的相关性(r=0.737,P=0.000)最高;肾功能正常组和轻、中、重度慢性肾衰竭组患者的ΔGFR逐渐增高,分别为(−5.64±16.64)、(−4.51±6.23)、(2.16±7.71)、(6.06±6.87)mL/(1.73 m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46,P=0.000);有3.01%(4/133,<5%)的点在LOA之外,gGFR和rGFR的一致性较好。 结论 肾动态显像Gates法评估肾积水患者的GFR价值有限,应参考双血浆法的定量结果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Meta分析
DWI联合增强MRI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陈旭, 唐光才, 王富林, 韩福刚
2019, 43(2): 152-15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2.010
摘要:
目的 应用Meta分析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增强MRI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按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文献。采用诊断性试验质量评价表(QUADAS)进行诊断性试验的评价。使用Meta-Disc 1.4及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对各研究的诊断比值比(DOR)进行异质性检验,用I2评估异质性的大小。通过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及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纳入文献是否存在阈值效应,根据异质性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效应模型,通过计算合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DOR、SROC曲线下面积评价DWI联合增强MRI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 共纳入文献7篇,均为英文文献,包含836例患者,共计1112个病灶。异质性I2=76.6%,这表明纳入的文献有高度异质性,Spearman检验r=−0.14(P=0.76),这说明不存在由阈值效应导致的异质性。DWI联合增强MRI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的合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DOR分别为0.90(95%CI:0.88~0.92)、0.90(95% CI:0.86~0.93)、7.09(95%CI:3.40~14.80)、0.13(95% CI:0.08~0.21)、64.15(95% CI:24.22~169.88)。SROC曲线下面积为0.95。 结论 DWI联合增强MRI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为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综述
SPECT定量心肌血流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研究进展
薛冰冰, 李剑明
2019, 43(2): 160-16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2.011
摘要:
应用SPECT、单光子显像剂及示踪动力学技术能方便地定量心肌血流量(MBF)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特别是碲锌镉心脏专用SPECT的使用,能更快速、准确地获得定量结果。MBF、CFR的获得对冠心病诊断准确性的提高、患者的再分层及进一步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为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但是使用SPECT定量MBF及CFR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尚待解决。笔者旨在对SPECT定量MBF及CFR的不同方法、初步应用结果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放射性药物联合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肿瘤骨转移研究现状
刘康其, 周海中
2019, 43(2): 166-170.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2.012
摘要: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最常见类型之一,其发生率仅次于肺转移和肝转移。前列腺癌、乳腺癌以及肺癌是骨转移发生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70%的乳腺癌或前列腺癌发展到晚期都会发生骨转移。肿瘤骨转移往往会引起疼痛、骨折以及高钙血症等不适,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骨转移目前尚无标准的规范化治疗方案,往往需要结合多种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和放射性药物是目前临床治疗多发骨转移广泛应用的药物,对于两者的应用,目前较为普遍的还是单药治疗,关于两者是否应该联合应用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笔者系统回顾了近年来关于放射性药物联合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的相关研究。
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在肿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袁杰, 詹松华
2019, 43(2): 171-17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1.013
摘要:
肿瘤组织的硬度与肿瘤的发展、浸润、远处转移、放化疗抵抗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密切相关,因此准确评估肿瘤组织硬度对于肿瘤的诊断、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磁共振弹性成像是通过机械波定量测量组织弹性剪切力的动态成像方法。磁共振弹性成像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技术可以定量分析在体组织的机械性能(硬度)。它是传统触诊机械化、定量化的一种手段,不仅客观且分辨率高,又不受诊断部位的限制,因此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笔者将综述目前磁共振弹性成像的原理以及其在乳腺、前列腺、脑、肝脏及胰腺等肿瘤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规范与共识
GBZ 97-2017 《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判断规范》解析——新标准评述
孙志娟, 刘强, 涂文军, 王芹, 王津晗, 王彦, 杜利清, 徐畅, 王继先
2019, 43(2): 176-18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2.014
摘要:
《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判断规范》(GBZ 97-2017)替代《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GBZ 97-2009),2017年11月1日起成为现行的判断标准。新标准实现了辐射致癌超额危险系数的中国化,大大提高了对我国职业人群的适用性。新标准中的肿瘤名单仍延用GBZ 97-2009名单,因为在修订期间,《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尚未列出具体的肿瘤名单。在职业病名单确认制下,放射性肿瘤的判定结果只有是“放射性肿瘤”或不是“放射性肿瘤”,建议尽早拟定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名单。现有的国家标准中的病因概率判断界限值需要更多的科学数据予以修正,建议在未来的放射性肿瘤名单拟定中着重考虑该问题。
GBZ 97-2017 《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判断规范》解析——肿瘤放射病因概率在我国职业病诊断标准中的应用
孙志娟, 刘强, 涂文军, 王芹, 王津晗, 王彦, 杜利清, 徐畅, 王继先
2019, 43(2): 182-18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2.015
摘要:
我国采用病因概率的方法进行职业性放射性肿瘤的判断,现行标准和历版修订标准共经历了3个版本。现行标准依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权威的危险模型和国人的癌症基线发病率,使标准初步本土化。然而,由于本土相关研究资料的匮乏,标准中采用的数据本土化问题依然突出。为提升国家标准对我国人群的适用性和科学性,需要加强我国相关基础研究。
病例报告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致继发性骨髓纤维化PET/CT显像一例
陈建普, 田月丽, 李崇佼, 幸奠奎, 文兵, 何勇
2019, 43(2): 188-190.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2.016
摘要:
笔者报道了一例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的18F-FDG PET/CT显像病例。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骨髓穿刺等结果综合分析了该病的特点。并通过文献复习加深了对骨髓纤维化及肥大细胞增生症的认识。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的病因多种多样,肥大细胞增生症就是其病因之一。肥大细胞增生症是一种以肥大细胞多组织器官异常增生为特征的血液系统疾病,肥大细胞分泌的组胺会导致骨质密度弥漫性增高,肝脾淋巴结肿大一方面是因为肥大细胞的浸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髓外造血所致。另外,此类患者出现的诸多临床症状也与肥大细胞分泌的化学介质密切相关。
全身多发淋巴结髓外浆细胞瘤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刘昕, 汪世存
2019, 43(2): 191-19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2.017
摘要:
笔者报道了一例全身多发淋巴结髓外浆细胞瘤的18F-FDG PET/CT显像病例,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及18F-FDG PET/CT影像学等方面分析该病特点,并通过文献回顾性分析了髓外浆细胞瘤的特点及鉴别诊断。该病例全身多发淋巴结髓外浆细胞瘤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为全身多发部位淋巴结肿大,18F-FDG代谢呈结节状升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为14.2。18F-FDG PET/CT显像能为全身多发淋巴结髓外浆细胞瘤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疑难病案分析
前纵隔占位的18F-FDG PET/CT诊断辨析
黄慧, 马文超, 张利卜, 陈佩和, 张宇帆, 徐文贵
2019, 43(2): 194-19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9.02.018
摘要:
比较常见的前纵隔肿瘤有胸腺肿瘤、生殖细胞性肿瘤、淋巴瘤等。前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依肿瘤大小、部位及良恶性的不同而异,其早期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一般随瘤体增大才会出现胸痛、憋气等症状,所以早期诊断较困难,易误诊漏诊。笔者选取2例前纵隔占位的病例,通过分析其18F-FDG PET/CT影像学及临床特征进行鉴别诊断,归纳总结诊断思路,以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