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30卷  第5期

法规标准
解读《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郑钧正
2006, 30(5): 257-260.
摘要:
国务院2005年第449号令颁布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这对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放射防护基础结构建设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我国完整的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出发,具体解读这部新条例的出台背景、制定宗旨和内容框架,着重归纳阐述了该条例的主要新特点。同时研讨了贯彻实施方面的若干问题。
实验核医学
肺癌与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关系的研究
袁卫红, 罗志航, 彭荣宗, 杨雷, 张怡
2006, 30(5): 261-263,267.
摘要:
目的 观察肺良性疾病、原发性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在组织中不同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用免疫组化(IHC)法检测患者EGFR的表达;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患者EGF的动态变化,并对肺癌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88%(80/91),在癌旁组织中(距肿瘤边缘3cm以内)表达64%(58/91),较肺良性疾病(10%,10/95)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0,P<0.01),而距肿瘤边缘6cm以远的正常肺组织表达12%(11/91),与肺良性疾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28,P>0105);小细胞肺癌不表达EGFR。肺癌患者术前血中EGF较肺良性疾病高,术后明显下降。EGFR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术前EGF较阴性组高,术后逐渐下降,复发前、复发后升高,接近术前水平;EGFR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术后6、12、18、24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0%、55%、70%、81%,而EGFR表达阴性的复发率分别是0、13%、37%、50%。结论 EGFR与肺癌预后关系密切。
冰冻切片放射自显影技术在微剂量研究中的应用
戴光复, 金月英, 田源, 苑淑渝, 张良安
2006, 30(5): 264-267.
摘要:
目的 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放射性核素在细胞水平的分布。方法 采用放射自显影和冰冻切片技术,建立银颗粒密度与放射性药物强度的刻度曲线,确定放射性药物131I和99mTc的微观分布,基于核素的微观分布数据,建立微剂量的剂量估算模式。结果 银颗粒密度与施入放射性药物比活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5和0.9963,刻度系数分别为1.59×10-4Bq和6.48×10-5Bq。结论 131I和99mTc在细胞水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银颗粒多数分布在细胞质中,因此在计算细胞水平的剂量时应考虑到其分布的不均匀性。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自杀基因显像研究进展
邢岩, 赵晋华
2006, 30(5): 268-270.
摘要:
自杀基因治疗是将来自病毒或细菌的自杀基因转染肿瘤细胞、编码特定的酶类,使无毒性的前体药物转化为细胞毒性代谢产物,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探针可以显示自杀基因在体内的生物学特性,起到基因治疗的监测作用,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自杀基因显像。
影响PET放射性药物11C甲基化的因素
张锦明, 田嘉禾, 刘伯里
2006, 30(5): 271-274.
摘要:
11C甲基化是PET放射性药物合成重要方法之一,包括C-N、C-O、C-S甲基化等。影响11C甲基化的因素有:甲基化试剂、进攻试剂碱性、溶剂极性和空间位阻等。当化合物上有2个以上进攻原子时,可通过调整甲基化试剂或溶剂的极性,使其中1个进攻原子的甲基化成为主要反应。
临床核医学
甲状腺癌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冯学民
2006, 30(5): 275-280.
摘要:
X射线、CT、MRI、超声及核素显像是目前甲状腺癌主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通过复习近年来的文献,对各种方法做了比较后认为:每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点,同时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因此临床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选择检查方法。
SPECT-CT的临床应用进展
陈跃, 黄占文
2006, 30(5): 280-282.
摘要:
SPECT-CT能有效显示解剖与功能关系,更好帮助疾病诊断和病理生理的理解。SPECT通过与同机定位CT图像融合可有效地对病变进行定性定位,提高了传统SPECT定位、定性的准确性。SPECT-CT在肿瘤与非肿瘤疾病诊断、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PET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李亚军, 白人驹, 高硕
2006, 30(5): 283-286.
摘要: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PET在其早期诊断和准确分期方面具有重要价值。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对前列腺癌的检出并不敏感,也不能可靠进行淋巴结分期,但18F-FDG摄取与疾病进展程度相关。11C-胆碱PET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率高,在淋巴结及骨转移的检出方面也明显优于18F-FDGPET,但其半衰期短而限制了临床应用。18F-胆碱的肿瘤摄取与11C-胆碱相似,但在泌尿系统排泄较高。其他示踪剂如11C-乙酸、11C-甲硫氨酸、18F标记的雄激素等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方面也具有一定价值。
99mTc-MIBI联合99mTc-HL91乏氧显像对60例原发性肺癌的诊断评价
张金山, 吴兆红, 邓咏梅, 李敏, 林炎彬, 黄桂敏
2006, 30(5): 287-289.
摘要:
目的 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肺亲肿瘤显像联合99mTc-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99mTc-HL91)乏氧显像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 对60例拟诊断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前进行99mTc-MIBI及99mTc-HL91显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99mTc-MIBI联合99mTc-HL91显像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理结果证实原发性肺癌48例,良性病变12例。99mTc-MIBI、99mTc-HL91和99mTc-MIBI+99mTc-HL91显像对原发性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9.6%(43/48)、77.1%(37/48)、95.8%(46/48),75.0%(9/12)、91.7%(11/12)、83.3%(10/12)和86.7%(52/60)、80.0%(48/60)、93.3%(56/60)。结论 99mTc-MIBI肺亲肿瘤显像联合99mTc-HL91乏氧显像有助于提高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效能。
利尿剂核素肾显像影响因素的分析
赵德善, 李沂
2006, 30(5): 289-292.
摘要:
利尿剂核素肾显像是临床评价小儿和成人上尿路梗阻的经典方法,但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显像结果常常会出现误判。在利尿剂核素肾显像实施过程中及对所获影像和肾图进行分析时,只有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常见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尿剂及注射时机的选择、肾功能状态、水负荷不足、集合系统容积、集合系统顺应性和膀胱影响等。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35例结果分析
蔡迅, 黄成文, 黄仲良
2006, 30(5): 293-295.
摘要: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RHF)及对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心钠素(ANF)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CBP治疗35例RHF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生化、血气分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AngⅡ、ALD、ANF等指标的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 应用CBP治疗后患者水肿明显减轻,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心率、呼吸减慢,血氧饱和度升高,血清钾、钠、氯恢复正常,尿素氮及血肌酐下降;血pH值、血碳酸氢根升高,血氧分压升高,LVEF明显增加,心功能明显改善,血浆AngⅡ、ALD、ANF显著降低,统计学有明显差异。结论 CBP能有效纠正RHF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降低血浆AngⅡ、ALD、ANF水平,纠正心力衰竭,短期效果佳。
凝聚胺法放射免疫快速测定癌胚抗原的应用
杜忠斌, 武春梅, 李润, 闫沙沙, 刘俊红
2006, 30(5): 296-297.
摘要:
目的 探讨凝聚胺在放射免疫测定癌胚抗原(CEA)中的应用。方法 26例血清标本分别用凝聚胺法和常规法相比较。结果 凝聚胺法与常规法比较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该方法的检测限为2 μg/L,线性范围0-80 μg/L,变异系数3.78%,回收率在96.65%-101.31%之间。结论 凝聚胺法简单、快速,可以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放射生物学
肿瘤辐射增敏的分子机制
顾菲, 刘晓秋
2006, 30(5): 298-301.
摘要:
关于肿瘤辐射增敏的分子机制研究主要包括:DNA损伤的加重及其修复抑制,改变细胞氧合状态,控制细胞周期,转入凋亡相关基因,导入反义物等。不同的辐射增敏剂可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提高肿瘤辐射敏感性。分子机制研究将为开发出更高效的辐射增敏剂提供理论依据。
放射性脑损伤发病机制及免疫系统改变的研究
钟静, 姜恩海
2006, 30(5): 301-304.
摘要:
放射性脑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本文从放射性脑损伤发病机制及电离辐射引起免疫系统改变的基础上推断放射性脑损伤可能引起的免疫系统改变。
放射性肺损伤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王军英, 涂彧, 周菊英
2006, 30(5): 304-307.
摘要:
放射性肺损伤是核辐射事故、骨髓移植预处理及胸部肿瘤放疗常见的并发症。糖皮质激素常被用于减轻放射性肺损伤的症状,但疗效并不理想。许多学者致力于评估一些防治措施在减轻辐射所致动物和人肺损伤的作用。本文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阐明防治现状,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临床有所帮助。
临床放射医学
放射性脑损伤和脑肿瘤复发的鉴别诊断
陈艳芳, 杨天恩, 曹永珍
2006, 30(5): 308-311.
摘要:
放射性脑损伤是放射治疗的严重的并发症,其与脑肿瘤复发的鉴别诊断非常困难,目前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核磁共振弥散加权像、磁共振波谱、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显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等被认为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最终确诊依赖标本的组织学检查。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标记免疫细胞在多发性硬化症动物模型MRI中的应用
朱灿胜, 胡学强
2006, 30(5): 312-314.
摘要: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USPIO)是一种外周包裹右旋糖酐的氧化铁纳米颗粒,可以被多种细胞吞噬,主要为单核巨噬细胞。由于其含铁,在T2和T2*加权磁共振(MR)图像上产生低信号。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性疾病,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为其常用的动物模型,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病程的各个阶段。USPIO标记免疫细胞MRI可以在体监测MS、EAE病灶的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对疾病的复发、发展、早期诊断以及疗效监测均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股骨头无菌坏死80例的影像学对比研究
梁京印, 刘易强, 潘志峰
2006, 30(5): 315-317.
摘要:
目的 探讨成人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早期X射线、CT表现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收集具有典型X射线平片、CT表现并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80例成人股骨头无菌坏死患者的X射线平片和CT片,分组对比分析其征象及变化。结果 CT表现:股骨头完整组40例,62个关节,出现高密度硬化股骨头49个,在高密度周围出现囊性变伴低密度区者26个,12个股骨头内出现气体密度影;股骨头塌陷组40例,71个关节,其中8个股骨头显示单纯高密度硬化,63个在硬化区周围还伴有低密度区,有22个股骨头内出现气体密度影。结论 股骨头内出现单纯高密度硬化、气体密度影及囊性变为本病的早期影像征象,其特殊的CT表现比X射线平片具有更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生理代谢、药物毒副作用监测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范明霞, 吴仁华
2006, 30(5): 317-320.
摘要:
磁共振波谱运用磁共振波谱仪监测生物体液(血液、尿液等)、细胞和生物组织内的病理生理代谢变化,是一种有效的无创伤性代谢学研究方法。本文就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生物医学领域内的几个主要方面(生理代谢、药物毒副作用监测和疾病诊断)的应用和发展状况作一基本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