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  24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综述
标记免疫分析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及其进展
杨永青
2000, 24(5): 193-196.
摘要:
放射免疫分析的最大缺陷是放射性污染和不易自动化,现在逐步为非放射性的酶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分析和发光免疫分析所取代。为此,综述了标记免疫分析检测甲状腺激素、内皮素、细胞因子、胶原、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功酶、心肌肌钙蛋白I)、生长激素、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CA125和神经肽Y等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及其进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韩佩珍
2000, 24(5): 196-201.
摘要: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基于放射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其特点是以化学发光物质为示踪物,灵敏度高,快速,简便,主要试剂包括氧化剂、发光剂和催化剂等,测试中不使用有害的试剂,因此成为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法中最有前途的方法。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其临床应用
许杨
2000, 24(5): 201-205.
摘要: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一种单链糖蛋白,它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分泌至前列腺管,因此精液中PSA含量很高,而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很少。癌变时,患者PSA在血中的浓度升高。近年来,人们对PSA的生物学特征、检测方法、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PSA已成为最具有临床价值的肿瘤标志物之一,被应用于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和监测。
心肌肌钙蛋白T及其在某些心脏疾患中的应用
李波
2000, 24(5): 205-209.
摘要:
心肌肌钙蛋白(cTnT)作为心肌肌钙蛋白的一种亚型,在血清中的浓度变化与某些心脏疾患的诊断、病情危重程度的评价及预后的判断有密切关系,并在其中的某些方面已成为一种独立的生化指标,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明确指导意义。有关它的检测方法也相应得到了发展和创新,但它的理化特性及临床应用尚存在未明确的部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13C-尿素呼气试验技术改进及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
王冰
2000, 24(5): 209-212.
摘要:
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是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具有无毒、无创伤、准确、快速等优点,但检测价格昂贵的问题一直阻碍着该方法的推广。近年来,研究人员在保证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的前提下,对13C-UBT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如新型价廉的检测仪器,低剂量13C-尿素胶囊的应用,试验餐的改良及检测时间的缩短等,降低了检测成本,大大推动了13C-UBT的更广泛应用。
急性核辐射对人的远期效应
叶根耀
2000, 24(5): 217-222.
摘要:
内容仅涉及事故性急性核辐射的远期效应:1.日本原爆幸存者(包括宫内受照者约2800名)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归纳为强关联、弱关联和无关联的远期效应。在第8~15孕周阶段接受1Gy照射的胎儿,约有43%会发生智力发育延迟,为受照0.01Gy以下的对比组危险度的50倍以上。对原爆人群各部位癌症的相对、绝对和归因危险作了介绍。对原爆幸存者受照射后怀孕所生子女(1946年5月以后出生),用(1)不利的妊娠结果、(2)死亡事件、(3)携带有性染色体异常儿童的频率、(4)携有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血液蛋白电泳变异体儿童的频率等遗传学指标提示,近爆心(<2000m)幸存者(>1Gy)所生儿童与远离爆心组(0.01~0.09Gy)相比,仅仅是预期趋势上有差别,实际上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即使如此,这两组儿童间的差异用上述4个指标中的前3个观察结果,估计了加倍剂量,平均数是1.56Sv,但是有争议。2.马绍尔群岛放射性落下灰受照居民医学随访近况,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高,而在日本原爆幸存者中则未见类似情况,估计与马绍尔群岛居民甲状腺因摄入放射性碘而照射量较大有关。3.日本福隆丸号渔民受落下灰照射后远后效应资料。4.美国Y-12工厂共8名受照者的远后效应:4例有放射性白内障,1998年时仅活存3例。5.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急性放射病(ARS)病人远后效应:2例Ⅲ度ARS病人分别于照后第6年和第9年发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引起死亡,1例Ⅰ度ARS病人也于照后第9年诊断为MDS,另一例Ⅱ度ARS病人照后第11年发生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6.巴西137Cs事故5年后远期效应。
放射损伤病人的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研究进展
张占英
2000, 24(5): 223-226.
摘要:
随着核能与核技术的发展,以及放射性核素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核战争条件下急性放射病病人以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中意外核事故受害者的治疗提供及时、有效的造血干/祖细胞移植,是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
电离辐射诱发的基因组不稳定性与辐射致癌
王仲文
2000, 24(5): 226-230.
摘要:
电离辐射诱发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在哺乳动物细胞和体内广泛的存在,使受照的细胞子代增加了遗传变化的频率。在辐射诱发小鼠白血病中,受预照射的CBA/H小鼠本身的白血病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并不显著,但子代小鼠中受γ射线照射后与单独受到γ射线照射的小鼠相比,白血病的潜伏期缩短,发病率增高。辐射诱发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可能使整基因组处于临界突变状态。随着基因组不稳定性过程使细胞内一些关键的基因(如癌基因活化,抑癌基因失活)突变,癌症发生。因此,基因组不稳定性在癌症的起始过程中作为一个关键的早期事件,可能起着特殊的,也许是独特的作用。
微卫星DNA及其在放射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石爽
2000, 24(5): 230-234.
摘要:
微卫星DNA(MSDNA)是真核生物基因组重复序列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其分布广、多态性高、自身突变率低、易检测等特点,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遗传标志,广泛用于基因定位、基因作图、种群研究、个体识别,并与肿瘤、某些遗传疾病密切相关。射线作为一种环境致突变因子,可引起遗传改变及肿瘤形成,因此,MSDNA近年来在放射医学领域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造血干细胞“归巢”机制的探讨
姜福全
2000, 24(5): 234-236.
摘要:
近年来,诸如骨髓、外周血、脐血等多种来源的造血干细胞(HSC)移植在临床上日益广泛地开展起来,同时关于干细胞归巢机制的研究也有所进展。造血干细胞的归巢是一个多步骤过程。经研究发现,在归巢中涉及了干细胞表面和造血微环境中的一系列的分子与细胞因子。本文综述了其中一些研究较多的分子与因子,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