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45卷  第7期

显示方式:
2021-07期封面
2021, 45(7): -1-0.
摘要:
2021-07期目录
2021, 45(7): 1-4.
摘要:
临床研究
99Tcm-利妥昔单抗SPECT/CT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显像的临床评价
林秀艳, 于丽娟, 熊亮, 蒋海壮, 王玉君, 李雪艳
2021, 45(7): 411-415.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006008-00070
摘要:
目的 探讨99Tcm-利妥昔单抗(99Tcm- Rituximab)SPECT/CT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诊断效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海南省肿瘤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2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7~73岁(中位年龄50.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99Tcm-利妥昔单抗SPECT/CT显像,分析图像并统计SLN的数量。显像后1~2 h进行手术,术中采用便携式γ探测器探测SLN,以术中检出的SLN数量为“金标准”,评估99Tcm-利妥昔单抗SPECT/CT的诊断效能。 结果 99Tcm-利妥昔单抗SPECT/CT显像共检出SLN 67枚,以1~3 枚者居多(68%,15/22),术中γ探测器共检出SLN 81枚,以2~4 枚者居多(73%,16/22)。以患者为单位,99Tcm-利妥昔单抗显像的灵敏度为100%(22/22)、总符合率为100%(22/22);以淋巴结为单位,灵敏度为83%(67/81)、阳性预测值为100%(67/67)、总符合率为83%(67/81)。 结论 99Tcm-利妥昔单抗 SPECT/CT对乳腺癌SLN的诊断灵敏度及符合率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性。
Graves甲亢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特征 和131I治疗效果的分析
姚晓波, 肖林林, 张然, 夏俊勇, 王明明
2021, 45(7): 416-420.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011039-00085
摘要:
目的 分析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评价131I治疗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31I治疗的164例[男性32例、女性132例,年龄(45.47±13.44)岁]Graves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贫血将患者分为贫血组(77例)和普通组(87例)。分析贫血组患者的贫血严重程度和细胞学分类,分析和比较2组患者经131I治疗后血红蛋白浓度(HGB)的变化、临床特点及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在贫血组中,轻、中度贫血患者分别占92.21%(71/77)、7.79%(6/77);正常细胞性、小细胞低色素性和大细胞性贫血分别占57.14%(44/77)、41.56%(32/77)、1.30%(1/77)。131I治疗后2~4周,贫血组的HGB恢复率为67.53%(52/77),贫血组[(104.19±10.56) g/L对(120.90±16.20) g/L]和普通组的HGB[(126.28±10.09) g/L对(137.84±10.41) g/L]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t=−12.40、−12.57,均P<0.05)。2组Graves甲亢患者在年龄、性别比、甲状腺质量、131I治疗剂量及每克甲状腺组织131I剂量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0.06、0.00、0.30、−0.62、−0.04,均P>0.05)。2组患者Graves甲亢总治愈率为87.20%(143/164),贫血组和普通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7.01%(67/77)和87.36%(76/87),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 结论 Graves甲亢合并贫血患者以轻度、正常细胞性贫血多见,其131I治疗效果与普通的Graves甲亢患者类似,大部分患者的HGB在131I治疗后短期内可恢复正常。
白族白-汉双语者与汉族非双语者全脑灰质密度差异的研究
晁芳, 刘赐融, 孙学进, 莫茵, 解玥, 赵建山, 田伟
2021, 45(7): 421-426.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012023-00076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白族白-汉双语者与汉族非双语者全脑灰质密度的差异,初步探讨少数民族第二语言习得可能的大脑基础及后天学习对大脑微观结构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3名熟练掌握白族语言和汉语2种语言的白族健康成年人[简称白族白-汉双语者,其中男性18名、女性15名,年龄20~50(25.33±4.65)岁]和30名使用汉语单一语言的汉族健康成年人[简称汉族非双语者,其中男性13名、女性17名,年龄20~50(26.16±2.05)岁]的大脑MRI显像资料。对白族白-汉双语者和汉族非双语者进行三维T1加权扫描,所得数据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方法分析全脑灰质密度,并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2组受试者全脑灰质密度的差异。 结果 全脑灰质密度差异及其统计参数图的结果显示,白族白-汉双语者的右侧额中回(t=4.00,P<0.001)、右侧眶回(t=2.68,P<0.001)、右侧直回(t=2.25,P<0.001)、左侧直回(t=2.69,P<0.001)、左侧豆状核(t=3.90,P<0.001)局部灰质密度明显高于汉族非双语者。 结论 白族白-汉双语者与汉族非双语者全脑灰质密度有差异的脑区集中在前额叶和纹状体,其与白族白-汉双语者第二语言的习得关系密切,后天第二语言的学习可能导致大脑微观结构的改变。
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动态对比增强MRI影像学特征分析及ADC特点研究
贺春燕, 高岩峰
2021, 45(7): 427-433.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103035-00081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影像学征象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就诊并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查证实的138例乳腺癌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7~71(56.1±5.6)岁。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乳腺常规MRI扫描,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析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DCE-MRI特征;测量 ADC并分析其特点。术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将乳腺癌分为不同分子亚型。采用卡方检验或 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DCE-MRI特征与乳腺癌分子亚型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分子亚型的ADC。 结果 138 例乳腺癌患者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果显示, Luminal A 型 14 例 、 Luminal B 型 62 例、HER-2 过表达型 33 例、基底细胞样型 29 例。4种乳腺癌分子亚型中,基底细胞样型较其他3种类型体积大( χ2=0.70、15.21、6.87,均P<0.01);Luminal A型多边缘光滑,其他3种类型边缘多不规则( χ2=26.41、7.23、7.88,均P<0.01);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多呈边缘强化,而Luminal A型乳腺癌多呈均匀强化,且其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以Ⅱ型居多,其他3种类型的TIC类型以Ⅲ型为主( χ2=12.325,P<0.01)。所有患者病灶的ADC为(0.497×10−3~1.367×10−3)mm2/s[(0.865±0.021)×10−3 mm2/s]。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ADC最高[(1.023±0.027)×10−3 mm2/s],基底细胞样型和Luminal A型乳腺癌次之[(0.957±0.025)×10−3 mm2/s和(0.902±0.033)×10−3 mm2/s],Luminal B型乳腺癌最低[(0.852±0.013)×10−3 mm2/s]。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ADC与基底细胞样型及Luminal B型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80、12.40,均P<0.01),Luminal B型与Luminal A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50,P<0.01)。 结论 乳腺癌各分子亚型的DCE-MRI影像学征象及ADC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乳腺癌患者术前预测、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河南“4.26” 60Co辐射事故3例中、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造血系统改变20年比较分析
卢志娟, 李旭光, 郝建秀, 焦玲, 刘强, 姜恩海, 王雯, 江波
2021, 45(7): 434-442.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010035-00073
摘要:
目的 观察3例骨髓型急性放射病(ARS)患者造血系统的远后效应,探究急性外照射后造血系统的远后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1999年河南“4.26”60Co辐射事故中2例中度骨髓型ARS患者(“天“和”旺”,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7岁和8岁)和1例重度骨髓型ARS患者(“梅”,女性,38岁)进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共随访11次。依据《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远期效应医学随访规范》,于患者受照后半年开始定期采集3例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进行外周血象、骨髓穿刺涂片、骨髓祖细胞培养及造血刺激因子等检查。(1)外周血象检查: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PLT)、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Hb)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NEUT)百分比和淋巴细胞(LYM)百分比。(2)骨髓穿刺检查:行骨髓穿刺涂片及造血祖细胞培养,检测红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E)、爆式红细胞集落生成单位(BFU-E)、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GM)。(3)造血刺激因子检查: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结果 20年随访期间,3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受到照射后半年,LYM百分比均偏低,NEUT百分比均偏高。“梅”在随访期间多次出现NEUT百分比升高,“旺”多次出现LYM百分比和NEUT百分比异常。“梅”在受到照射后半年及第1年的随访中PLT计数轻度下降,分别为80×109个/L和91×109个/L;“旺”受到照射后半年,PLT计数轻度下降,为91×109个/L;“天”的PLT计数正常。“梅”的Hb水平多次轻度降低,受到照射后第5年中度下降,为85 g/L;“天”受到照射后第9年Hb水平异常升高;随访期间“天”和“旺”的Hb水平数次轻度升高或降低。3例患者随访期间的6次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的结果均为骨髓增生活跃或增生明显活跃。3例患者受到照射后半年的CFU-E、BFU-E和CFU-GM均异常升高;第2年,上述3项指标均降为0;其后缓慢回升,至第7年,CFU-E均高于正常值,CFU-GM基本恢复,BFU-E仍显著减低。在前3年的随访中,“天”的半年和1年EPO轻度异常,“梅”和“旺”EPO均在正常范围。受到照射后半年,3例患者的 GM-CSF均<1.00 pg/mL;“梅”第1年的GM-CSF异常升高,为14.3 pg/mL,第2年恢复正常;“天”和“旺”第1~2年的 GM-CSF均正常。 结论 急性照射对造血系统的损伤具有剂量依赖性和长期性;造血刺激因子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具有长期影响;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情况的各指标间可缺乏一致性改变,随访中需要综合评估。
综述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相位分析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郑丹栅, 兰晓莉, 覃春霞
2021, 45(7): 443-448.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006012-00060
摘要:
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中采用相位分析获得简单的参数值来评估左室机械不同步性具有简便和可重复等优势,同时,其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GMPI相位分析的应用前景广阔,其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方向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其他多种心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帮助制定临床决策以及预测疾病的临床结局等。笔者对GMPI相位分析及其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68Ga-FAPI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张晓瑶, 方琪, 王欣璐
2021, 45(7): 449-454.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006019-00056
摘要:
应用PET/CT诊断技术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对其预后评估尤为重要,18F-氟脱氧葡萄糖(FDG)是目前核医学PET/CT诊断中最常用的正电子显像剂,其在鉴别病灶的良恶性、恶性肿瘤治疗的疗效评估以及疾病的术前评估中具有极大优势,已成为临床诊断不可或缺的影像学辅助手段。但其应用也有不便之处(如对患者有血糖和空腹的要求)。此外,颅脑和胃肠道的生理性摄取可能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临床医师做出正确诊断。68Ga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是一种以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为靶点的新型正电子显像剂,因其具有检查前患者无需禁食和静息等以及T/NT高等优势,已成为研究热点。笔者就68Ga-FAPI的靶点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超声新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进展
王萱, 芮忠颖, 郑薇, 谭建
2021, 45(7): 455-460.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103018-00071
摘要:
目前,临床上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且良、恶性结节的治疗方案和预后的差别非常明显,因此,在患病早期准确地定性诊断甲状腺结节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超声是甲状腺结节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其具有检查费用低、无创伤、重复性高和诊断快速的优点。但是,常规超声在鉴别良性与恶性肿瘤的特异度和准确率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的超声技术,其可以改善常规超声的局限性,与常规的甲状腺超声技术相结合,能更加准确地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定性,并引导临床医师制定出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笔者针对超声特别是超声新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进展
陆蒋惠文, 张舒羽, 张杰, 余道江
2021, 45(7): 461-469.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005043-00030
摘要:
人体暴露于电离辐射后会引发各个组织器官的损伤,其中,皮肤是人体最先暴露于射线的器官,其损伤的机制和治疗是研究的热点。放射性皮肤损伤(RISI)最常见于放疗后,还可见于核工业生产、放射性实验室和工业探伤等意外核事故。RISI形成后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严重者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RISI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笔者回顾性归纳总结了RISI的治疗方法,旨在为临床治疗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病例报告
131I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甲状腺髓样癌-乳头状癌骨转移一例及其SPECT/CT剂量学的验证
吕金富, 牟兴宇, 蒋泽文, 林纯皓, 李猛, 付巍
2021, 45(7): 470-473.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007010-00086
摘要:
笔者报道了1例经临床治疗的甲状腺髓样癌-乳头状癌骨转移患者,患者的病理类型在文献报道中较为少见。笔者通过对131I联合125I粒子局部植入治疗所取得的疗效进行经验总结,为甲状腺髓样癌骨转移的治疗提供新的参考方法。同时通过SPECT/CT显像对125I粒子植入治疗实体肿瘤进行初步评价,以便找到一种新的、更加精确和简便的剂量学验证方法。
同侧卵巢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合并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艾和平, 李红
2021, 45(7): 474-477.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007001-00078
摘要:
笔者报道了1例同侧卵巢发生黏液性交界性肿瘤(MBT)合并成熟性囊性畸胎瘤(MCT)的病例,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及病理诊断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其特点,并通过文献复习总结了该病的影像学表现。MBT和MCT均为卵巢的常见肿瘤,但两种不同性质的肿瘤并存于同侧卵巢非常罕见,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若在同一肿块中发现两种肿瘤类型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且不能用一种肿瘤解释时,应该考虑同时存在另一种肿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