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32卷  第2期

实验核医学
噬菌体展示技术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阳艳丽, 王自正
2008, 32(2): 65-68.
摘要:
噬菌体体内展示技术的出现,使器官靶向性多肽的筛选、器官特异性血管分子作图成为可能。更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动物体内的筛选,鉴定出了一系列肿瘤相关分子的标志物的特异性多肽配体,为肿瘤的诊断,肿瘤药物的输送以及肿瘤血管性基因治疗等提供了靶向性分子。最近,人们又成功地将此技术应用于肿瘤患者,并鉴定出与肿瘤特异性结合的多肽模序。
新生血管抑制剂人纤溶酶原kringle5的研究进展
董丽, 李彪
2008, 32(2): 69-71,78.
摘要:
新生血管对于肿瘤的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瘤体体积超过1~2mm3时就需要新生血管提供营养维持代谢,同时提供转移通路。人纤溶酶原kringle5作为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能够与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而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因此在肿瘤新生血管靶向性治疗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利用核素标记人纤溶酶原kringle5对多种肿瘤及其转移病灶进行显像的同时实施内照射治疗,这一独特的肿瘤诊疗方法将受到人们的重视。
临床核医学
131Ⅰ-rituximab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蔡秋琼, 杜明华
2008, 32(2): 72-74.
摘要:
放射免疫治疗是将单克隆抗体(单抗)耦联放射性核素,在肿瘤局部产生足够的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达到高效、低毒的治疗效果。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最常见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绝大多数是B细胞来源,细胞分化抗原CD20是放射免疫治疗B细胞NHL的最佳靶点,用131Ⅰ标记rituximab (一种抗CD20单抗)在治疗B细胞NHL的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人们正在进一步研究解决此类问题,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31Ⅰ治疗Graves病783例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蔡敏, 李险峰, 陈海滨, 李思进
2008, 32(2): 75-78.
摘要:
目的 观察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疗效及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Graves病患者783例,服用131Ⅰ前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甲状腺肿大程度和性质、甲亢程度、服用抗甲状腺药(ATD)情况、甲状腺质量、有否结节、24h摄131Ⅰ率、131Ⅰ总剂量、每克甲状腺给予131Ⅰ剂量、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量化各指标值,治疗3、6、12及24个月后分别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按完全缓解(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部分缓解进行评价。统计分析使用SAS8.2软件包,采用CMH卡方检验(CMH χ2)、Wilcoxon秩和检验及Logistic回归。结果 疗效与服用131Ⅰ后的时间存在线性关系(CMHχ2=69.21,P<0.01);服用131Ⅰ12个月后甲状腺质量、急躁、易惊、食欲亢进、心悸等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P值均<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甲状腺24h摄131Ⅰ率、甲状腺质量、每克甲状腺组织131Ⅰ剂量、结节对疗效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服用131Ⅰ后随访期内疗效较好,甲状腺质量、急躁、易惊、食欲亢进、心悸等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对于年龄偏大、甲状腺24h摄131Ⅰ率高、甲状腺质量大、甲状腺有结节的患者,疗效较差,应适当增加服131Ⅰ剂量;反之,应减少。
呋塞米介入及增加核素活度对肝癌和肝硬化患者骨显像的改善
冯学民, 尹乐, 王俊起, 秦岚
2008, 32(2): 79-82.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癌、肝硬化患者核素骨显像的影响因素及如何提高显像质量。方法 对90例肝癌、肝硬化患者行常规、呋塞米介入和增加核素活度三项核素骨显像,比较三者的显像结果。结果 通过呋塞米介入,肝癌组骨/软组织(B/ST)摄取比值增加15%,有显著性差异(t=2.39,P<0.05),肝硬化组和肝癌伴肝硬化组增加16%和20%(t=2.52,t=2.96,P<0.01)。增加活度后各组B/ST分别增加26%、30%、31%(t=3.08,t=3.36,t=3.39,P<0.01)。结论 肝癌、肝硬化患者骨显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肾功能、腹水、化疗、贫血等,建议使用上述两种方法以提高显像质量。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为靶向的肺癌放射性核素显像
夏俊勇, 王火强
2008, 32(2): 82-85.
摘要:
肺癌的持续生长、侵袭转移与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在新生血管生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调控因子。因此,通过对其表达、活性及效应等方面进行有效抑制而达到治疗肺癌的目的,是近年来抗肺癌治疗的新方法和手段之一。同时,以VEGF及其受体为靶向的放射性核素显像,不仅可以显示肺癌的血管生成,而且在肺癌的早期诊断、正确分期及预后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20lTl定量门控心肌灌注体层显像与99mTc-红细胞门控心血池显像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对比研究
袁建伟, 冯彦林, 贺小红, 余丰文, 刘德军, 温广华, 黄克敏
2008, 32(2): 86-88.
摘要:
目的 探讨20lTl定量门控心肌灌注体层显像与99mTc-红细胞门控心血池显像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 72例受检者接受20lTl静息门控心肌灌注体层显像,用AUTOQUANT 4.21软件测量LVEF,并与24h内的静息99mTc-红细胞平衡法门控心血池显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门控心肌灌注体层显像与门控心血池显像测量LVEF值的结果呈明显正相关(r=0.554,P=0.000),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别(t=1.194,P>0.05)。②不同疾病组之间两种测量方法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05)。③门控心肌灌注体层显像及门控心血池显像测量的LVEF值分别为(64.68±10.77)%和(62.46±8.99)%,门控心肌灌注体层显像测量的LVEF值要比门控心血池显像高出3.55%。结论 20lTl控心肌灌注体层显像与99mTc-红细胞门控心血池显像测量LVEF值的相关性好且结果准确,但门控心肌灌注体层显像的LVEF测量值要稍高于门控心血池显像。
核素骨显像在儿科中的应用
丁小博, 金刚
2008, 32(2): 89-92.
摘要: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诊断骨和软组织感染的选择性检查方法,不但有助于隐匿性骨折(X射线诊断阴性)的诊断,在评定小儿可疑非意外损伤方面起重要的补充作用,还可为无法解释的小儿骨痛或跛行提供诸如外伤、肿瘤、或炎症性病变的诊断依据。小儿核素骨显像要求精确的操作才能获得较清晰的诊断图像,常规全身骨显像、缩放比例、附加视图及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的使用等都是小儿检查的常规内容,联合CT的融合图像更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可信度和精确度。新的放射性药物如Na18F可能在不断更新变化的儿科骨显像技术中起重要作用。
放射性核素治疗癌转移性骨痛
程爱萍, 陈绍亮
2008, 32(2): 92-95.
摘要:
癌性骨转移原发病灶常见于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转移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疼痛机制目前不十分明确。止痛治疗尤其是对广泛骨转移性疼痛的治疗是临床医师面对的主要挑战,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药物治疗是一种有效、价廉、不良反应较小的治疗方法,对广泛转移的止痛治疗及微转移患者的治疗独具优势,目前有待充分利用。
核素乏氧显像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杜雪梅, 张延军
2008, 32(2): 96-98.
摘要:
核素乏氧显像是一种可以为肿瘤乏氧程度提供定性及定量信息的显像,方法简便、安全、无创伤性。常用的乏氧组织显像剂有硝基咪唑类和非硝基咪唑类,前者进入细胞后,被还原的有效基团(-NO2)在乏氧细胞中不能再氧化而滞留于肿瘤细胞中,后者在乏氧组织中的滞留机制因显像剂的不同而不同。运用核素乏氧显像了解肿瘤组织的乏氧状态,对临床制定合理的放疗方案、评估放疗疗效有重要意义。
99mTc-HL91乏氧显像评价3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疗效
苏新辉, 吴华, 黄劲雄, 俞浩, 何小江, 俞丹, 陈贵兵, 罗作明, 孙龙
2008, 32(2): 99-100,117.
摘要:
目的 探讨99mTc-HL91-二氮杂-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二肟(99mTc-HL91)乏氧显像评价鼻咽癌放疗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鼻咽癌患者30例,放疗前经肘静脉注射99mTc-HL91 1110MBq后1h、4h,分别进行头颈部SPECT,用感兴趣区技术求出肿瘤组织/头皮本底(T/B)比值,放疗结束后4周按WHO标准进行放疗疗效评价。结果 ① 30例鼻咽癌患者99mTc-HL91显像1h和4h的T/B比值均值分别为1.370±0.207和1.883±0.358,具有统计学差异(t=6.794,P<0.001)。②放疗有效组与无效组的1h和4hT/B比值均值分别为1.273±0.196与1.498±0.147和1.679±0.232与2.152±0.318.也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99mTc-HL91显像可探测鼻咽癌病灶乏氧状态,在预测放疗疗效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放射生物学
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正常人淋巴母细胞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肖瑶, 杨剑, 高娴, 秦阳华, 孙顶, 韩玲
2008, 32(2): 101-105.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正常人淋巴母细胞AHH-1的基因差异表达,探讨生物学效应的差异。方法 60Coγ射线照射AHH-1,用人cDNA芯片检测照射后8h AHH-1细胞和正常细胞mRNA表达,将芯片分析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判别比较,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数据分析筛选后,仅与2.0 Gy照射关系密切的差异表达基因23个;仅在0.5 Gy照射中变化的基因5个;2.0Gy与0.5Gy两组比较变化一致的基因有5个。结论 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AHH-1诱导明显的基因差异表达,其中部分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是辐射生物效应发生的关键因素。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
黄晓菲, 曹建平
2008, 32(2): 105-108.
摘要: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家族由众多调控细胞进程的酶组成,其参与人体内多种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近些年,人们对此酶及其抑制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侧重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在辐射增敏、化学药物增敏、神经保护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现已有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进入临床药物试验,预示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分子辐射生物剂量计发展潜势
穆蕊, 陈英
2008, 32(2): 109-113.
摘要:
生物剂量估算无论在辐射事故或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以细胞遗传学方法为代表的生物剂量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地应对辐射突发事件,寻找具有快速、简便、适合大范围人群应用的新型分子水平生物剂量计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为此,着重介绍近年来研究期望价值比较高的分子水平生物指示剂。
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赵欣然, 姜恩海, 李进, 刘强, 邢志伟, 江波, 王晓光, 姜立平
2008, 32(2): 114-117.
摘要:
电离辐射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中,低剂量辐射可诱发机体产生适应性反应,其机制包括DNA损伤修复、促进T细胞内信息传递、保护性蛋白的产生、反应性氧类的作用,还能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及对化疗不良反应产生影响,具有肿瘤治疗的潜在临床意义。
临床放射医学
二维电离室矩阵在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相对剂量验证中的应用
张晓军, 许锡元, 王建华, 涂彧, 江振龙, 方明明
2008, 32(2): 118-121.
摘要:
目的 利用二维电离室矩阵(matrixx)对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计划进行相对剂量验证。方法 将30例鼻咽癌患者的IMRT计划移植到matrixx验证模型,生成验证计划。对二维电离室矩阵按验证计划进行实际机架角度下照射,将测得的平面剂量分布与验证计划中相同平面剂量分布分别输入到ominiPro-IMRT软件,依次进行验证计划与实测剖面图分析、验证计划与实测等剂量曲线分析,并用gamma分析量化。gamma值[γ(rm)]≤1的通过点,大于90%时表示患者IMRT计划通过。结果 30例患者的IMRT计划有27例患者计划通过点大于90%;有3例患者通过点分别为85.89%、86.56%、80.53%,经修正IMRT计划后,亦获得通过。结论 二维电离室矩阵可以作为IMRT计划平面剂量分布验证的工具,且使用简捷、方便。应用matrixx进行IMRT计划相对剂量验证的方法,可保证IMRT计划实施的准确性。
全中枢系统合并局部加量照射治疗颅内生殖细胞瘤
张文学, 姜炜, 只达石
2008, 32(2): 122-125.
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46例生殖细胞瘤患者行全中枢系统合并局部照射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995年至2006年我科治疗的诊断明确的生殖细胞瘤患者,放疔后长期随访,分析预后。结果 46例生殖细胞瘤患者放疔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8%、82.6%,未发现有意义的预后因素。结论 全中枢系统照射治疗应为颅内生殖细胞瘤必要的治疗方法。治疗结果满意,远期放射损伤很少。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剂量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倪园园, 涂彧
2008, 32(2): 125-127.
摘要: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探测器原用于空间系统的辐射测量,近几年才引入到医学领域。由于该探测器具有普通探测设备无法比拟的优点,凶此在临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概述MOSFET20探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剂量探测原理及其相关特性,介绍了MOSFET探测器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