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26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国际会议述评
DNA辐射损伤研究:热点与新进展
丘冠英
2002, 26(4): 145-147.
摘要:
概述了第七次国际DNA辐射损伤讨论会的基本情况和当前研究热点,重点介绍了低能电子和同步辐射的应用、DNA损伤与修复、旁效应、DNA损伤的模拟计算等研究进展。
核医学
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邵虹
2002, 26(4): 148-151.
摘要: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颅外最常见的实体瘤,占儿童肿瘤的10%。其预后与肿瘤的分级密切相关。影像学的诊断能为临床的治疗和随访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核医学显像主要展示肿瘤及其转移灶的功能状况,而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和磁共振成像在结构方面能提供更详细和确切的资料。每一种方法都有独到之处,起互补作用。
血管内照射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王卫东
2002, 26(4): 152-155.
摘要:
PTCA(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是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最常用的方法,但术后6个月内再狭窄的发生率达40%~60%,始终是困绕医学界的一个难题。核素内照射治疗是目前解决这一难题最有前景的方法,最近几年来在血管核素内照射的机制、剂量、动物和临床实验及安全性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应用18F-FDGSPECT检测存活心肌
川玲
2002, 26(4): 156-158.
摘要:
评价心肌存活力已经成为缺血性心脏病诊断和评估预后的重要手段,在许多检测存活心肌的试验中,18F-FDG(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显像评价心肌葡萄糖代谢被认为是最准确的方法,但是由于PET的价格昂贵限制了这种技术的发展,18F-FDGSPECT检测心肌的方法已经被大多数临床医师接受,除了它的价格可以为多数人接受外,它与18F-FDGPET检测存活心肌的一致性得到认可,因此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SPECT脑血流及介入显像在痴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张凯军
2002, 26(4): 159-162.
摘要:
局部脑血流SPECT显像可以在生理及病理情况下了解脑组织的血流灌注,评价其功能情况,结合介入显像可以评价脑血管的储备功能。局部脑血流显像对某些类型的痴呆可以明确其病因学,从而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早期预防,使部分痴呆患者康复或缓解,尤其是在血管性和阿尔茨海默痴呆(早老性痴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
葛素娟
2002, 26(4): 163-164,168.
摘要:
甲状腺癌确诊后,经典的治疗方法是近全切除术后加131I治疗。研究表明,NIS(钠/碘同向转运体)具有聚碘能力,而TPO(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能抑制碘从细胞中流出,NIS和TPC基因联合转染肿瘤细胞介导131I治疗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维加酸可诱导失分化肿瘤细胞的摄碘能力恢复或提高,也有利于131I治疗。
前哨淋巴结显像研究
陈跃
2002, 26(4): 165-168.
摘要:
前哨淋巴结系指原发肿瘤淋巴引流的第一级淋巴结,淋巴显像可准确定位前哨淋巴结及其数目,检出率达80%~100%。常用的前哨淋巴结显像剂有99Tcm-硫胶体、99Tcm-人血清白蛋白、99Tcm-右旋糖酐等。该法简便安全、实用性强,已先后应用于黑色素瘤、乳腺癌、妇科肿瘤等疾病的术前常规定位诊断,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核医学显像评估生殖与性功能障碍
于建芳
2002, 26(4): 169-172.
摘要:
生殖道是一个复杂的解剖器官,它同时具有内分泌学和解剖学上的功能特征。核医学在检查生殖和性功能方面有一定价值,包括男性睾丸和阴茎海绵体的灌注情况,女性输卵管的传输情况及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这些检查方法的成功应用证实了它们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99Tcm-MIBI显像对肿瘤多药耐药检测的应用
钱习军
2002, 26(4): 173-176.
摘要:
MDR(多药耐药)是目前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对MDR的检测可以帮助化疗决策的制定,从而使肿瘤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99Tcm-MIBI(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是mdr1基因编码的P-gp(P-糖蛋白)和M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转运底物,肿瘤细胞内99Tcm-MIBI摄取减低表明其P-gp的高表达,并与MRP的表达相关。因此,99Tcm-MIBI显像可在治疗前预测对化疗的反应,并为选择更有效的化疗策略提供依据。
放射医学
基因芯片技术在放射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李雨, 李瑶
2002, 26(4): 177-179.
摘要:
机体对电离辐射反应非常复杂,受许多分子调节途径控制,p53就是这样的应激途径之一。已经知道它涉及100多个基因的活动,这些应激基因活动具有某种细胞特异性,DNA芯片技术可以完整地研究整个细胞或器官全部基因变化,可以通过基因分析发现对电离辐射的基因反应差异,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分子放射生物学方法。应用该技术已经初步发现一些新的辐射反应基因活动,在不同基因背景这些基因活动变化很大,提示生物细胞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的复杂性及其在正常组织和肿瘤分化增殖过程中基因调控的重要意义,这种技术也可能成为肿瘤治疗和其他环境毒理研究的检测和预测方法。
电离辐射诱导的细胞G2期阻滞
刘光伟, 龚守良
2002, 26(4): 180-182.
摘要:
哺乳动物受X射线照射后,可以使细胞周期延迟或阻滞,包括G1期阻滞、S期延迟和G2期阻滞。G1期阻滞仅在野生型p53基因存在时出现,在清除DNA损伤的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而G2期阻滞更有利于损伤后DNA的修复和细胞存活,并且与p53基因存在状态无关。因此,对电离辐射诱导细胞G2期阻滞机制的探讨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放射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放射治疗中肿瘤控制概率的影响因素
鞠永健
2002, 26(4): 183-186.
摘要:
可靠的肿瘤控制概率计算模型是对放射治疗方案进行准确评估的基础。所以,对肿瘤控制概率模型中所涉及的参数及对这些参数取值有影响的因素进行总结有利于提出更完善的计算模型。
牙釉质电子顺磁共振剂量重建研究的若干进展
吴伟章
2002, 26(4): 186-190.
摘要:
介绍了牙釉质电子顺磁共振回顾性剂量学的目前研究概况,着重阐述了低剂量区去除背景信号的新方法,同时也对其在体测量及紫外线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电磁辐射和微波的生物学效应
邓桦
2002, 26(4): 191-193.
摘要:
电磁辐射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之中。人们在利用电磁辐射和微波为人类的健康服务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其对健康的危害。目前电磁辐射已成为损伤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物理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电磁辐射和微波的生物学机制、对人体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