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40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一代宗师功德圆满,大家风范永垂青史——沉痛悼念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
郑钧正
2016, 40(4): 239-240, 241.
摘要:
精神永存——忆王世真院士二三事
赵启仁
2016, 40(4): 241-242.
摘要:
永远怀念慈父般的王世真院士
李怀芬
2016, 40(4): 243-243.
摘要:
论著
沉默BLAP75基因对电离辐射诱导DNA损伤的影响
徐畅, 方连英, 孔阳阳, 王璐, 杜利清, 王彦, 王芹, 刘强
2016, 40(4): 244-24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6.04.001
摘要:
目的 研究BLM结合蛋白75(BLAP75)在电离辐射诱导DNA损伤反应中的生物学效应。 方法 运用RNA干扰技术,在细胞中特异性沉默BLAP75基因,然后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来研究电离辐射诱导DNA损伤程度的变化,并且通过再次表达BLAP75来拯救沉默BLAP75所致的实验表型,以及应用Western blot方法研究DNA损伤反应中的磷酸化修饰。 结果 与未转染的293T对照组细胞相比,电离辐射在沉默了BLAP75基因的细胞中会诱导更多的DNA断裂,并且在此细胞中重新表达BLAP75则能降低DNA断裂数量至对照组细胞水平;γ射线照射后,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2(Chk2)的磷酸化程度比阴性对照组细胞增强。 结论 BLAP75能减少电离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在电离辐射损伤修复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IQQA-Liver对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供肝体积及引流域精准评估的临床价值
丁恩慈, 沈婕
2016, 40(4): 249-25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6.04.002
摘要:
目的 探讨IQQA-Liver三维系统对右半肝活体肝移植(LDLT)术前精准评估肝体积及引流域的实用价值。 方法 分别以手动法及半自动法测量92例供体全肝体积(CTV 、IQQAV )及右半肝体积(CTV、IQQAV),测定门脉右支引流域体积(RPVTV),模拟肝切面及静脉重建方案计算有效的功能肝体积(EFHV),并将这4种术前体积分别与术中体积(IOV)进行对比,采用组间数据配对t检验及组间数据两两相关分析进行数据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肝静脉各属支直径与相应引流域的相关性。 结果 CTV 与IQQAV 分别为(1356.36±217.81)cm3和(1368.05±220.78)cm3,二者相关系数为0.96;CTV与IQQAV分别为(858.06±154.95)cm3和(847.81±155.14)cm3,二者相关系数为0.93。IOV为(726.37±124.33)cm3,RPVTV为(789.52±148.44)cm3,EFHV为(822.29±154.79)cm3。IQQAV与IOV、CTV与IOV、RPVTV与IOV、EFHV与IOV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81、0.77、0.81,P均 < 0.01。254支手术切面相关血管直径与相应引流域的相关系数为0.73,P≤0.01。 结论 半自动法所测体积与IOV的相关性良好,肝静脉各属支的直径不能完全反映引流域体积,术前应计算EFHV,为临床提供更精准的术前评估。
淋巴瘤患者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
尤阳, 轩昂, 张杰, 付畅, 孙萌萌, 徐俊玲
2016, 40(4): 255-25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6.04.003
摘要:
目的 讨论静息状态下淋巴瘤患者脑葡萄糖代谢改变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未经治疗的淋巴瘤患者头部18F-FDG PET/CT图像资料。其中霍奇金淋巴瘤1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87例,所有患者均经活检或骨髓穿刺证实。选取7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统计参数地形图软件分析102例淋巴瘤患者PET脑代谢的改变。 结果 淋巴瘤患者18F-FDG PET/CT表现为多个脑区的葡萄糖代谢减低,主要包括双侧颞下回、双侧颞中回、双侧颞上回、双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及右侧小脑。未见明显代谢增高的脑区。 结论 淋巴瘤患者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以区域性葡萄糖代谢减低为主,涉及的脑区包括精神情感功能区和免疫相关脑区。
265例精细个体化131I治疗Graves甲亢的疗效观察
田琦, 蒋宁一, 郑丽
2016, 40(4): 259-26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6.04.004
摘要:
目的 观察265例Graves甲亢患者精细个体化131I治疗后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65例应用131I治疗的Graves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引入精细个体化治疗方案矫正系数,根据甲状腺大小、最高吸碘率、是否为毒性结节性或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等指标对矫正系数进行精细化,进而调整服131I的剂量,跟踪随访至少6个月。 结果 服药后3个月、6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TSH、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131I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63.4%和81.5%,甲减率分别为24.9%和27.9%。 结论 精细个体化131I治疗Graves甲亢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比较可靠的治疗效果。
头颈部肿瘤两种放疗体位固定摆位误差分析
刘凌湘, 梁锦钊, 张家昌, 孙学文
2016, 40(4): 263-26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6.04.005
摘要:
目的 应用千伏级锥形束CT(CBCT)对比分析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头枕+头颈肩面膜、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 方法 随机选取60例接受诊断及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头枕+头颈肩面膜组29例、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组31例),治疗过程中每周行1次CBCT扫描,将所获取的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得到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摆位线性误差,采用独立t检验对比两组数据的差异性。 结果 头枕+头颈肩面膜组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摆位线性误差分别为:(0.07±1.70)、(0.45±1.53)、(0.39±1.62)mm,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组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摆位线性误差分别为:(-0.05±1.39)、(0.13±1.37)、(0.08±1.25)mm。两组在左右方向上的摆位线性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9,P>0.05),在上下和前后方向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2.039,P均<0.05)。 结论 两种固定方式中头颈部肿瘤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的患者摆位误差小,体位重复性好。
模型模拟修改部分扫描参数加速MR扫描的方法可行性探讨
贺小红, 周新韩, 高明勇, 杨镜全, 马锦城
2016, 40(4): 267-271, 27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6.04.006
摘要:
目的 探讨修改部分扫描参数加速MR扫描的方法。 方法 先以仪器制造商提供的颈部软组织横轴位(Tra)自旋回波(SE)平扫T1加权、T2加权序列扫描Philips Achieva 1.5T MRI系统的质量控制模型;然后在数据采集界面的“Geometry、Contrast”等选项中修改视野(FOV)/矩阵(Matrix)/体素(Voxel)、并行采集(SENSE)、最小重复时间(Min.TR)、回波时间(TE)、快速自旋回波因子(TSE factor)等参数,并分别对模型相同区域进行扫描;比较参数修改前、后相应序列的总扫描时间(TSD)、图像视觉效果,并以Tra图像ROI内信噪比(SNR)、非均匀性(NU)和X轴方向profile曲线评价图像质量;采用SPSS17.0软件对相应序列定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 结果 参数修改后T1加权、T2加权序列的TSD比修改前分别减少了38.5 s(25.56%)和40.0 s(22.22%)。目测相应序列均匀区、线性区Tra图像和profile曲线在扫描参数修改前、后没有差异。参数修改前T1加权、T2加权的SNR均值分别为77.89、79.58,修改后为83.17、81.79,较修改前均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1,P=0.199;t=-1.474,P=0.278);参数修改前T1加权、T2加权的NU均值分别为6.99、6.99,修改后为6.03、6.89,较修改前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2,P=0.507;t=0.168,P=0.882)。 结论 模型模拟研究显示,合理修改扫描参数可以在确保图像质量的同时加速MR扫描。
颅脑肿瘤放射治疗时射野外器官吸收剂量体模法测量与分析
邓大平, 卢峰, 孙洪强, 魏玮, 姜玉华
2016, 40(4): 272-27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6.04.007
摘要:
目的 在是否使用楔形板和照射野面积不同的情况下,测量和分析颅脑肿瘤放射治疗时射野外器官的吸收剂量。 方法 使用中国成人男性仿真人体模型,模拟颅脑肿瘤放射治疗,采用不使用楔形板的普通方野照射技术组和使用楔形板的三维适形照射技术(3D-CRT)组,普通方野照射技术组分别用2 cm×2 cm野和4 cm×4 cm野进行照射,3D-CRT组分别按等效方野面积分为2 cm×2 cm野和4 cm×4 cm野进行照射;使用热释光剂量计测量射野外器官的吸收剂量并进行分析。 结果 颅脑肿瘤靶区处方剂量为100 cGy时,射野外各器官吸收剂量范围为0.13~2.83 mGy。头颈部器官4 cm×4 cm野照射时的吸收剂量与2 cm×2 cm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3,P=0.004);胸腹部器官4 cm×4 cm野照射时的吸收剂量与2 cm×2 cm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8,P=0.171)。普通方野照射组头颈部器官、腹部器官的吸收剂量与3D-CR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05,P=0.038;t=-11.966,P=0.000)。 结论 接受颅脑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射野外器官吸收剂量的大小与照射野面积、是否采用楔形板照射技术有关。接受大野照射的患者,靶区邻近器官吸收剂量越大;照射野面积和处方剂量相同时,使用楔形板的照射技术相对于不使用楔形板的射野外器官的吸收剂量增大。
综述
18F-FDG PET/CT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进展
王朋, 崔邦平, 代文莉, 邓鹏裔, 田金玲, 胡伟
2016, 40(4): 277-28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6.04.008
摘要:
前列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8F-FDG是一种广谱的肿瘤非特异性显像剂,在多数肿瘤的临床应用中都具有重要价值。但临床实践表明,18F-FDG PET/CT显像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是有限的。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其在前列腺癌临床分期、疗效评价、预后评估等方面仍具有重要价值。笔者将对18F-FDG PET/CT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18F-FDG PET/CT在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
李菲, 黄俊星, 张俊
2016, 40(4): 282-28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6.04.009
摘要:
食管癌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且病死率较发病率的排序靠前,表明该病在诊断及治疗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目前食管癌的诊断主要包括消化道造影、内镜活检、CT等。PET/CT作为一种新型检查方法,突破了传统检查的禁锢,将代谢图像和CT图像融合,在食管癌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应用价值。笔者将对18F-FDG PET/CT在食管癌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负荷试验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尹立杰, 刘杰, 金超岭, 王荣福
2016, 40(4): 287-292, 29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6.04.010
摘要:
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较高,对其诊治方法很多,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CT血管造影、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静息及负荷试验脑血流灌注显像等。其中,负荷试验脑血流灌注显像包括直立负荷试验、CO2吸入负荷试验、乙酰唑胺负荷试验、潘生丁负荷试验、腺苷负荷试验等,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为临床早期诊断、疗效评价、预后以及脑血流储备功能的评估提供了客观依据。
低辐射剂量冠状动脉成像的研究进展
刘淑蓉, 孙凯
2016, 40(4): 293-29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6.04.011
摘要:
冠状动脉CT成像(CCTA)已成为一种准确率较高的评价冠状动脉解剖形态的无创手段,但是检查产生的高剂量辐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在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诊断质量已成为CCTA的研究热点。笔者就该方面近年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异位甲状腺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贾强, 孟召伟, 谭建
2016, 40(4): 297-300.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6.04.012
摘要:
目前,异位甲状腺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了,但异位甲状腺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则较为明确,甲状腺静态显像是诊断异位甲状腺的金标准。笔者主要对异位甲状腺的发生机制、好发部位、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一步提供依据。
双源双能量CT心肌灌注成像的研究进展
郑雪, 孙凯
2016, 40(4): 301-30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6.04.013
摘要:
近年来,双源双能量CT心肌灌注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研究逐渐增多,能够反映心肌微循环状况,定性及定量地评价心肌血流状态,检测心肌微循环及心肌活性,并且可以在评估冠状动脉的同时评估由于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受损情况。其诊断心肌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的一致性好。相对于其他检查技术,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能便捷地提供更丰富的临床信息。笔者对双源双能量CT心肌灌注成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重离子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
张睿凤, 张忠新, 党旭红, 段志凯
2016, 40(4): 306-31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6.04.014
摘要:
重离子是一种具有特殊物理性质的带电离子,在射程末端可形成Bragg峰。与X射线、γ射线等低传能线密度(LET)射线相比具有较高的相对生物效应。笔者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简要介绍了重离子的辐射生物效应,以及与低LET射线的主要区别。
线粒体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王华伟, 张宇睿, 徐文清
2016, 40(4): 312-31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6.04.015
摘要:
电离辐射产生的活性氧(ROS)和自由基攻击DNA、脂质、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造成机体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体内ROS主要来自线粒体,辐射造成线粒体损伤,使细胞内ROS持续增加。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由于靶向在线粒体释放,能够高效地消除辐射导致的线粒体内过量ROS,保护线粒体,降低电离辐射对细胞的损伤,被认为是一类有前景的辐射损伤防护药。近年来,文献报道了多种线粒体靶向给药系统,笔者主要分析了线粒体靶向给药系统的方法及其发展趋势以及在辐射防护上的应用潜能。
病例报告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99Tcm-MIBI显像表现一例
龙再颖, 赵燕霞, 孙达
2016, 40(4): 318-320.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6.04.016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