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39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论著
肺通气/灌注平面显像与肺灌注SPECT/CT对肺栓塞诊断价值的对比性研究
郭宵峰, 刘建中, 孙琦婷
2015, 39(4): 277-28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4.001
摘要:
目的 探讨传统的肺通气/灌注(V/Q)平面显像、肺灌注断层显像与低剂量平扫CT相结合(肺Q SPECT/CT)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69例临床可疑肺栓塞患者,在对其行肺V/Q平面显像的同时,进行了肺Q SPECT/CT显像。以临床最终确诊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69例临床可疑肺栓塞患者,最终确诊43例,排除26例。肺Q SPECT/CT对肺栓塞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及与临床最终确诊结果的Kappa值均较肺V/Q平面显像高;肺Q SPECT/CT对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例诊断的特异度较肺V/Q平面显像低。排除COPD病例的影响后,肺Q SPECT/CT的特异度明显提高,且高于肺V/Q平面显像的特异度。两种方法检出肺栓塞的一致性为85%(34/40),且两种方法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0,P < 0.05)。 结论 肺Q SPECT/CT明显提高了对不伴有COPD的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用肺Q SPECT/CT取代肺V/Q平面显像值得商榷。
沉默XRCC2基因表达联合电离辐射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王芹, 王敬敏, 徐畅, 杜利清, 王彦, 樊飞跃, 刘强
2015, 39(4): 282-28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4.002
摘要:
目的阐明shRNA干扰沉默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2(XRCC2)对体外结肠癌T84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稳定表达XRCC2基因沉默的结肠癌T84细胞的生长并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经X射线照射后T84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X射线照射后T84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结果shRNA-XRCC2组细胞于培养的第3天开始,增殖速度明显减慢,细胞生长抑制率平稳地维持在50%左右,明显低于shRNA-SC组(t=17.62、12.84、9.24,P < 0.05)。shRNA-XRCC2组和8 Gy组的细胞克隆形成数目分别为422.7±43.4和389.5±24.4,shRNA-XRCC2+8 Gy组细胞克隆形成数最少(223.3±32.9),与shRNA-XRCC2组和8 Gy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9.92,P < 0.01)。shRNA-XRCC2组停留在G2/M期的细胞增加(38.51±4.1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P < 0.05);shRNA-XRCC2组细胞的凋亡率最高,达(33.16±2.6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1,P < 0.01)。结论XRCC2基因沉默有效地抑制了体外结肠癌T84细胞的增殖,XRCC2基因沉默联合辐射促使T84细胞阻滞在G2/M期并发生细胞凋亡,从而提高了T84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
注射钆剂后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肿瘤诊断的影响
黄娟, 颜剑豪, 梁联保, 江桂华
2015, 39(4): 287-29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4.003
摘要:
目的评估1.5 T MRI中乳腺肿瘤患者使用钆对比剂是否对弥散加权成像(DWI)有显著性影响。方法行乳腺MRI检查的女性患者40例(共计44个病灶),分别测量增强前后DWI图像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病灶增强前后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及指数表观扩散系数(eADC)。结果给药前后DWI图像的SNR及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给药前后的ADC值(t=-4.023, P=0.001)及eADC值(t=4.082,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肿瘤给药前后的ADC值(t=-1.700, P=0.103)及eADC值(t=1.341, P=0.1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强后行DWI是可行的,并且有助于提高其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能力。
1.5T磁共振1H-MRS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初步研究
钟华, 代海洋, 李丽红, 肖叶玉, 吴仁华
2015, 39(4): 292-294, 29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4.004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胸腔穿刺抽液的胸腔积液标本46例,其中原发病确诊为良性者20例(包括肺结核14例、肺炎6例),原发病确诊为恶性者26例(包括原发性肺癌18例、乳腺癌5例、肝癌2例、胃癌1例)。对胸腔积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利用1.5T磁共振对胸腔积液标本进行波谱采集,分析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波谱特征。结果胸腔积液的波谱图中主要的代谢峰有乳酸、胆碱、肌酸、肌醇及脂质等。主要代谢物波峰下面积比较:乳酸:结核性(5.19±1.31)、炎性(6.08±1.56)和恶性胸腔积液(2.40±0.43)的乳酸峰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5,P < 0.01);胆碱:结核性(2.75±0.91)、炎性(3.27±1.21)和恶性胸腔积液(6.76±1.73)的胆碱峰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8,P < 0.01);肌醇:结核性(2.71±1.19)、炎性(2.25±0.81)和恶性胸腔积液(5.83±2.08)的肌醇峰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49,P < 0.01)。结核性和炎性胸腔积液中乳酸(t=-1.04,P>0.05)、胆碱(t=-0.58,P>0.05)和肌醇(t=1.19,P>0.05)波峰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良、恶性胸腔积液具有不同的波谱特征,利用磁共振波谱对良、恶性胸腔积液进行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18F-FDG和18F-FLT PET/CT不同诊断方法在肺部单发结节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阿米娜·依布拉音, 张奇洲, 李肖红, 李毓斌, 吕洁, 谢彬, 刘立水, 秦永德
2015, 39(4): 295-29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4.005
摘要:
目的探讨18F-FDG和18F-胸腺嘧啶核苷(FLT)PET/CT不同的诊断方法对肺部单发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发现肺部单发结节的患者行18F-FDG和18F-FLT PET/CT显像,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或密切随访确诊,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18F-FDG SUVmax18F-FLT SUVmax18F-FLT SUVmax/同层面椎体SUVmax对肺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18F-FDG和18F-FLT PET/CT两种显像结果均行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18F-FDG SUVmax18F-FLT SUVmax18F-FLT SUVmax/同层面椎体SUVmax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7、0.821和0.817。以18F-FDG SUVmax > 2.5、18F-FLT SUVmax > 2.0为恶性诊断标准、18F-FDG PET/CT视觉分析评分法、18F-FLT PET/CT视觉分析评分法4种方法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8.2%、73.9%和80.0%;58.8%、82.6%和72.5%;94.1%、91.3%和92.5%;88.2%、65.2%和75.0%。结论18F-FLT SUVmax18F-FLT SUVmax/同层面椎体SUVmax单独诊断肺部恶性肿瘤的价值较18F-FDG SUVmax高,且前两者可替换使用。18F-FDG PET/CT视觉评分法在肺部单发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中效能最佳。
敷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分析
郑玉明
2015, 39(4): 300-30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4.006
摘要:
目的探讨90Sr-90Y敷贴与口服复方氨肽素片治疗寻常型局限性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8例寻常型局限性银屑病患者按治疗意愿分为敷贴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敷贴治疗组:按常规敷贴治疗,每个疗程治疗5次,隔日1次,每疗程总吸收剂量为30~50 Gy;药物治疗组:口服复方氨肽素片,1次口服5片,每日3次,连续治疗9周为1个疗程。结果90Sr-90Y敷贴治疗组痊愈患者为32例,显效为19例,总有效率为87.93%;复方氨肽素治疗组痊愈患者为16例,显效为14例,总有效率为60.00%。χ2检验得出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7,P<0.05)。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24%和3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0,P>0.05)。复发情况比较,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1.88%和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P<0.05)。结论90Sr-90Y敷贴治疗方法简单、无痛苦、疗效高、复发率低,患者不用长期服药,可以作为一种治疗寻常型局限性银屑病的有效方法。
99Tcm-tetrofosmin SPECT诊断肺部肿瘤的临床价值
张高潮, 马丽, 寇莹, 陈正福, 宋晏, 徐金亮
2015, 39(4): 303-30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4.007
摘要:
目的探讨99Tcm-tetrofosmin(99Tcm-TF)SPECT亲肿瘤显像诊断肺部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在我科进行99Tcm-TF肺亲肿瘤显像的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一周行胸部CT检查及99Tcm-TF SPECT肺亲肿瘤显像。对照最终结果,评价两种方法鉴别肺肿瘤病变性质的诊断效能。以肿瘤3 cm大小为界,分≥3 cm组和 < 3 cm组,评价99Tcm-TF SPECT显像在两组中的诊断效能。结果99Tcm-TF SPECT肺亲肿瘤显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35.7%、56.1%、66.7%和35.7%;CT肺扫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6%、50.0%、78.0%、78.1%和77.8%。CT较99Tcm-TF SPECT的灵敏度(χ2=5.594, P < 0.05)和准确率(χ2=4.473,P < 0.05)高,而特异度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3,P > 0.05)。同时,肿瘤≥3 cm和 < 3 cm组中,99Tcm-TF检查肺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8.9%、25.0%、69.6%和37.5%、40.0%、38.9%,而两组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 > 0.05),灵敏度(χ2=4.352,P < 0.05)和准确率(χ2=3.858,P < 0.05)有差异。结论CT对于肺癌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相比而言,99Tcm-TF的诊断价值有限。临床医生在行该项检查之前需经过筛选才有可能提高其临床价值。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法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张晖, 段清, 卓娜, 田晶
2015, 39(4): 308-310, 33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4.008
摘要: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5年1月。由3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文献筛选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估采用诊断性试验质量评价(QUADAS)评分量表,灵敏度合并、特异度合并、诊断比值比(DOR)及其95%CI、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AUC)和Q*指数均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项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荟萃结果显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合并为0.84(95%CI为0.79~0.89),特异度合并为0.98(95%CI为0.94~0.99),DOR合并为170.95(95%CI为55.68~524.84),SROC AUC为0.9625,Q*指数为0.9082。结论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早期诊断前列腺癌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131I辐射损伤所致甲减大鼠模型抗氧化体系的保护作用
陈雪梅, 周树云, 范源, 瞿博
2015, 39(4): 311-31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4.009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131I辐射损伤所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大鼠抗氧化体系的保护作用。方法3月龄健康SD大鼠52只,随机分成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甲状腺片组、EGCG低剂量组(25 mg·kg-1·d-1)、EGCG中剂量组(50 mg·kg-1·d-1)、EGCG高剂量组(100 mg·kg-1·d-1)。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给予131I灌胃2周以造甲减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他组给予相应的药物。4周后,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大鼠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SH水平,同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甲状腺片组、EGCG组大鼠血清FT3、FT4水平均有升高,甲状腺片组、EGCG高剂量组TSH水平明显降低,EGCG低剂量组、EGCG中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甲状腺片组、EGCG组的SOD水平明显降低,GSH-Px水平明显升高;EGCG中、高剂量组CAT水平显著升高。结论EGCG能减轻131I辐射对大鼠甲状腺组织的氧化损伤,可保护大鼠抗氧化体系。
综述
放射生物剂量学研究的新进展
蔡恬静, 刘青杰
2015, 39(4): 316-32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4.010
摘要:
放射生物剂量学方法在历次放射事故应急处置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采用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最近的研究关注快速高通量的生物剂量计的探索,不仅涉及上述方法的自动化,还涉及DNA双链断裂、基因表达等分子生物学剂量计的研究以及代谢组学和血清学指标的筛选。笔者主要就2012-2014年放射生物剂量学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辐射导致长期骨髓抑制的研究进展
李德冠, 樊赛军, 孟爱民
2015, 39(4): 324-32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4.011
摘要:
随着接受放疗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患者发生长期骨髓抑制的概率也大幅提高。长期骨髓抑制在临床中常被忽略,随着时间延长患者病情会逐渐加重,生活质量降低。许多长期骨髓抑制患者会形成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严重者可引发死亡。研究资料表明,活性氧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通路在辐射诱导长期骨髓抑制中占主要作用。笔者总结了辐射导致的长期骨髓抑制的相关研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脑转移瘤的放射治疗进展
杜芳芳, 郭阳, 姜炜
2015, 39(4): 328-33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4.012
摘要:
脑转移瘤是肿瘤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疗方案已经从传统的全脑放射治疗发展到个体化治疗阶段。放疗仍是当前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脑转移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存期明显延长。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以及两者联合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在最佳联合方式及患者的选择等方面尚待进一步明确。笔者将对脑转移瘤的放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miRNAs在放射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冉曦, 王明科, 冉新泽, 王艾平
2015, 39(4): 332-33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4.013
摘要: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RNA,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的结合而导致靶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对基因进行转录后调控,进而影响各种生命活动。大量研究表明,miRNAs与辐射致癌效应、辐射增敏效应、肿瘤辐射抗拒和辐射旁效应密切相关,已成为放射医学研究的热点。笔者就miRNAs及其在放射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颈动脉狭窄的研究进展
陈远远, 周丽娟, 陆雪官
2015, 39(4): 336-34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4.014
摘要:
头颈部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同时放疗引起的颈动脉狭窄也越来越受到医生及患者的关注。放疗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检查手段为彩色超声多普勒及颈动脉听诊,经皮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笔者主要针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引起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发病机制、相关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综述。
18F-FDG PET/CT代谢活性参数及其在淋巴瘤中的应用
胡娜, 吴永港, 肖立志, 谭延林, 王云华
2015, 39(4): 342-34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4.015
摘要:
PET/CT中PET图像分析方法主要为视觉评估法与定量或半定量参数分析法,其中,定量或半定量分析参数主要包括SUV、肿瘤代谢体积和病灶糖酵解总量。PET/CT集功能显像与解剖显像于一体,成为淋巴瘤最重要的影像检查设备。笔者主要综述18F-FDG PET/CT常用代谢活性参数及其在淋巴瘤中的应用。
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的进展
侯朝华, 霍彬, 宋杨
2015, 39(4): 348-35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4.016
摘要:
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性粒子植入从最初的对前列腺肿瘤的治疗到对多器官肿瘤的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其技术不断成熟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成为肿瘤治疗的常规手段。在它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影像学的进步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评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手术的规范化、模板技术的进展、穿刺准确性的提高、粒子布源的个性化的发展,治疗计划系统对粒子植入的剂量计算及术后评价意义成为促进粒子植入术发展的新议题。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技术是一项多学科相互协作的边缘学科,任何一个学科的进步都会给治疗带来新的认识。
病例报告
131I治疗儿童分化型甲状腺癌期间出现低钙血症伴癫痫发作一例
刘鹏杰, 唐铭, 邓智勇, 刘超, 贾莉
2015, 39(4): 352-352, 35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4.017
摘要:
肥厚性硬脊膜炎一例
时璐, 于进洋
2015, 39(4): 353-35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4.018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