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38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论著
BTG2作为一种新的电离辐射诱导基因的研究
李敏, 贺欣, 周则卫, 孟庆慧, 樊赛军
2014, 38(2): 71-7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2.001
摘要:
目的 研究γ射线照射对肿瘤细胞的B细胞易位基因2(BTG2)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应用RT-PCR方法研究电离辐射对肿瘤细胞BTG2 mRNA水平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电离辐射对肿瘤细胞BTG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结果 与未照射对照细胞相比,3 Gy γ射线单次剂量照射明显提高了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和人宫颈癌细胞系C33A、HeLa中的BTG2蛋白的表达水平。γ射线照射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导致了照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BTG2表达水平的升高,而且这种改变既表现在BTG2 mRNA水平上,也反映在BTG2蛋白水平上。 结论 BTG2是一种新的辐射诱导DNA损伤的反应基因,进一步研究将为BTG2作为肿瘤放射治疗的疗效和预后评价指标提供实验基础和依据。
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患者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研究
付畅, 史大鹏, 徐俊玲, 轩昂, 张杰
2014, 38(2): 75-7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2.002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患者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未经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全身18F-FDG PET/CT检查资料。肺癌组织学类型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明确,根据不同组织学类型将患者分为腺癌(42例)、鳞癌(37例)、小细胞肺癌(21例)3组。将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统计参数地形图分析软件分析每组患者PET脑代谢显像资料,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3组患者脑代谢改变的差异。 结果 3组患者脑PET显像均表现为区域性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降低,主要分布在左侧额叶上中回及双侧颞叶上、中、下回,小细胞肺癌组还可见右侧顶下小叶及海马区受累。小细胞肺癌组低代谢脑区面积(体素数3848)大于腺癌组(体素数1436)(t=14.33,P < 0.05)和鳞癌组(体素数1397)(t=10.07,P < 0.05),腺癌组与鳞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4,P>0.05)。 结论 肺癌患者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与其组织学类型有一定相关性。脑代谢降低区多涉及精神情感功能区,PET脑显像有望为肺癌患者出现的精神情感障碍症状提供客观的分子影像学依据和可能的评价指标。
人血清TRA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在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白庆双, 李宁, 方佩华, 吴彩兰, 葛建萍, 张伟
2014, 38(2): 80-8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2.003
摘要: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对健康人和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 分别以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膜外区氨基(N)端蛋白和羧基(C)端蛋白作为抗原建立N法和C法,分别检测89名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和254例各种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血清TRAb水平,组间血清TRAb水平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应用N法检测发现:89名健康者405 nm处的光吸收值(x±s)为0.511±0.135,阳性切限值(x±2s)为0.789,阳性率为4.5%(4/89);初发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及Hashimoto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405 nm处的光吸收值(x±s)分别为:0.95±0.30、0.61±0.22,高于健康者(F=2.4851和2.0763,P均 < 0.05);N法对初发Graves病患者、治疗中的Graves病患者、Graves病治疗恢复期患者、Hashimoto甲状腺炎伴甲减患者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3.2%、55.9%、32.1%、45.0%,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55、56.45、20.71和25.51,P均 < 0.05);初发Graves病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Hashimoto甲状腺炎伴甲减患者(χ2=4.63,P < 0.05),初发Graves病患者与Graves病治疗恢复期患者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4,P < 0.05)。应用C法检测发现:89名健康者405 nm处的光吸收值(x±s)为0.507±0.142,阳性切限值(x±2s)为0.791,阳性率为3.4%(3/89);Hashimoto甲状腺炎伴甲减患者及初发Graves病患者405 nm处的光吸收值(x±s)为1.18±0.25、0.78±0.25,明显高于健康者(F=3.8164和2.4539,P < 0.05);C法对Hashimoto甲状腺炎伴甲减患者、初发Graves病患者、治疗中的Graves病患者、Graves病治疗恢复期患者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5.0%、46.3%、23.6%、16.1%,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34、36.87、15.79和7.30,P均 < 0.05);Hashimoto甲状腺炎伴甲减患者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χ2=4.48、19.70和23.68,P均 < 0.05)。 结论 应用N法和C法检测Graves病和Hashimoto患者血清TRAb水平均有重要意义,可用于临床Graves病和Hashimoto甲状腺炎伴甲减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的评估。
MSCTU对儿童泌尿系集合系统及输尿管畸形的诊断价值
陈亮, 田春梅, 王培源, 王旭, 冯艳, 王秋霞
2014, 38(2): 84-8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2.004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对儿童泌尿系集合系统及输尿管畸形诊断的最佳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方法,并评估其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行MSCTU多期扫描的集合管系统及输尿管畸形患者159例,分别计算MSCTU平扫+多平面重组(MPR)、增强扫描皮质期、髓质期和排泄期轴位+图像后处理技术[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对泌尿系各种畸形诊断的准确率。 结果 159例患者中MSCTU平扫+MPR和增强三期扫描(皮质期、髓质期、排泄期)轴位+图像后处理技术(MPR、MIP、VR)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63.49%、79.37%、87.30%、95.24%);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17.54%、29.82%、29.82%、92.98%);单纯输尿管囊肿(73.33%、73.33%、73.33%、100%);肾外型肾盂(66.67%、66.67%、66.67%、83.33%)。MSCTU平扫可显示合并的结石,MSCTU增强扫描排泄期MPR图像可分段追踪显示输尿管异位开口、输尿管囊肿等,且MIP及VR图像可直观、全貌显示泌尿系管道系统。 结论 MSCTU平扫对泌尿系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有限,MSCTU多期相的增强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儿童泌尿系集合系统和输尿管畸形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作为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131I治疗Graves病合并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俞秀华, 黄炜坤, 林玉梅
2014, 38(2): 90-9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2.005
摘要:
目的 观察131I治疗Graves病合并肝损害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评价131I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实践性指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1例接受131I治疗的Graves病合并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 患者经过131I治疗后6个月,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者79例,明显好转者1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者8例;肝功能恢复正常者94例,好转者7例。131I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所有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TSH逐渐恢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和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肝功能各项指标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09~26.865,P均 < 0.01)。 结论 对于Graves病合并肝损害患者,131I治疗优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当临床确诊Graves病合并肝损害时应首选131I治疗。
晚期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张俊涛
2014, 38(2): 94-9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2.006
摘要: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 方法 20例晚期肺癌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肺癌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通过影像学手段观察近期疗效,并观察临床不良反应。 结果 复查20例植入粒子后3个月以上患者的CT影像,其中,完全缓解15%(3/20)、部分缓解55%(11/20)、无变化30%(6/20),总有效率为70%,并发气胸15%(3/20)、咳少量血痰20%(4/20)。随访时间3~18个月,1例术后5个月死于呼吸衰竭。 结论 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待观察。
综述
树枝状聚合物在双模态分子影像探针制备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徐宏艳, 张玉民, 褚丽萍
2014, 38(2): 96-100.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2.007
摘要: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准确定位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PET/CT和SPECT/C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能够在早期精确诊断的同时准确定位病灶,双模态成像方式备受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双模态分子影像学的发展除了需要先进的成像设备外,最关键的是开发新型且高效的双模态成像探针。树枝状高分子纳米材料由于其结构均一,粒径可控,同时表面具有大量活性基团可用于连接多种分子探针,是一类潜在的双模态分子探针载体。该文就树枝状聚合物作为双模态探针载体,在光学成像/MRI、SPECT/CT及CT/MRI等成像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相关的介绍。
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传统影像与分子影像检测与评价现状
刘纯宝, 兰晓莉, 张永学
2014, 38(2): 101-105, 13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2.008
摘要:
易损斑块引发的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检测与评价斑块的易损性尤为重要。传统影像学技术多从形态结构方面评价粥样斑块,目前的扫描技术有一定进步,但在早期发现和评估斑块方面有其局限性。分子影像学方法在核素显像、MRI、超声和光学成像中均有应用,对易损斑块的显像靶点涉及斑块组成、炎症、血栓形成、新生血管、凋亡等方面,能反映斑块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的改变。多模式分子影像综合了各单一显像模式的优势,将会为易损斑块的早期检测与评估提供帮助。该文就传统影像与分子影像在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检测与评价中的现状进行综述。
核素分子显像监测胚胎干细胞及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吕靖, 张一帆
2014, 38(2): 106-10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2.009
摘要:
胚胎干细胞(ESCs)具有分化成多种细胞的能力,而由转录因子转染体细胞获得的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Cs)具有与ESCs相似的生物学特性,且不涉及伦理学相关问题,在干细胞治疗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分子影像学监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该文仅就核素分子显像监测ESCs及iPSCs移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131I治疗的辐射剂量与防护
成钊汀, 谭建
2014, 38(2): 110-11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2.010
摘要:
监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131I治疗的辐射剂量并规范其辐射防护对DTC患者131I治疗后自身及周围人群的健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表明,131I治疗的DTC患者自身的辐射不良反应大多都能得到较有效地缓解和控制。只要能严格规范地遵守131I治疗DTC的辐射防护相关法规和建议,加强辐射剂量监测,并对患者、工作人员和患者家属进行适当的教育和指导,其对周围人群的辐射剂量都能达到和符合国际上的辐射防护规定。
影像学技术在霍奇金淋巴瘤诊疗中的价值
戴娜, 吴翼伟
2014, 38(2): 117-12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2.011
摘要:
在我国,霍奇金淋巴瘤(HL)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10.9%,约90%起源于淋巴结,通常呈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很少累及结外组织。HL对放疗、化疗很敏感,是可治愈的肿瘤之一。该文主要就CT成像、MRI、67Ga成像、PET或PET/CT在HL诊断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以进一步提高对HL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应用的认识。
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放射治疗进展
苏丹, 赵水喜
2014, 38(2): 126-12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2.012
摘要:
甲状腺相关眼病是一种机制不清的自身免疫疾病,放射治疗对缓解眼部症状有一定疗效,对传统放疗技术的沿用可能是有效率无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靶区、剂量等更多问题值得探讨,尤其是调强放疗,相比传统放疗,它具有靶区内剂量分布均匀、靶区外剂量梯度大等特点,可能对提高有效率、保护正常组织更有帮助。
CR-39固体探测器蚀刻后径迹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
王亮, 张文艺, 焦玲
2014, 38(2): 130-13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2.013
摘要:
中子或者氡照射CR-39固体探测器后,其能量产生衰减,并在CR-39上产生了径迹,利用化学蚀刻等方法使其径迹得到放大,然后用现代显微镜技术可以进行观察和分析。CR-39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勘探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加速器放射治疗领域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辐射防护监测、生活环境中氡含量的测量等方面。该文重点对CR-39固体探测器经化学蚀刻后的径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介绍。
病例报告
过敏性肺炎伴左肺动脉栓塞18F-FDG PET/CT误诊肺癌一例
杨心蕊, 卫华, 郝新忠, 武萍, 武志芳
2014, 38(2): 135-136, 13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2.014
摘要:
嗜酸性胃肠炎PET/CT显像一例
孙一文
2014, 38(2): 137-13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2.015
摘要:
小细胞肺癌伴副肿瘤综合征患者骨显像示肌肉摄取一例
李欢欢, 李素平, 游金辉
2014, 38(2): 140-14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2.016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