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38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论著
盆腔异位肾肾动态显像前后位像GFR测定值的差异比较
李保军, 赵德善
2014, 38(1): 1-4, 4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1.001
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盆腔异位肾肾动态显像前、后位像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值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盆腔异位肾患者的肾动态显像GFR测定结果, 分别进行前位异位单肾处理和后位双肾处理, 将后位像处理所获正常肾脏GFR与前位像处理所获异位肾GFR相加, 获得总肾GFR, 并与后位像处理所获双肾GFR和双血浆法GFR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 并进行了相应随访。采用配对t检验法和双变量相关分析检验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0例盆腔异位肾患者前位像处理所获异位肾GFR[(27.48±12.24)ml/(min·1.73 m2)]较后位像处理所获异位肾GFR[(10.71±4.74)ml/(min·1.73 m2)]高出46%, 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1, P < 0.01)。前位像处理所获总GFR与双血浆法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38, P>0.05), 二者的相关性较好(r=0.704, P < 0.05);后位像处理所获总GFR与双血浆法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9, P < 0.01), 二者的相关性较差(r=0.576, P>0.05)。 结论 在肾动态显像中, 前位像处理所获GFR较后位像更能真实地反映盆腔异位肾的功能状况。
15 nm聚乙二醇保护的Au纳米颗粒对HepG2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张晓东, 宋莎莎, 陈婕, 吴迪, 沈秀, 孙元明, 刘培勋
2014, 38(1): 5-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1.002
摘要:
目的 研究Au纳米颗粒对HepG2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方法 首先制备典型的15 nm聚乙二醇(PEG)包裹的Au纳米颗粒,然后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实时定量检测纳米颗粒的血浆稳定性,同时使用噻唑蓝法研究给药后24 h和48 h的细胞活性,最后,通过克隆形成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Au纳米颗粒对HepG2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结果 PEG包裹的Au纳米颗粒具有较好的血浆稳定性,在24 h及以后未见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有明显的偏移。细胞活性实验表明,24 h后,细胞的活性有所降低,但是48 h后细胞的活性迅速恢复到90%。进一步研究克隆形成发现,Au纳米颗粒具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 结论 15 nm PEG包裹的Au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血浆稳定性、较低的细胞毒性和较好的放射增敏作用。
131I辅以短期小剂量碳酸锂治疗Graves甲亢的研究
查金顺, 蒋艳, 徐源, 林钦秀, 黄春玲, 蒋婷吟
2014, 38(1): 10-1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1.003
摘要:
目的 探讨碳酸锂在131I治疗Graves甲亢中的辅助疗效。 方法 选取Graves甲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131I治疗组和131I+碳酸锂治疗组,每组患者各50例,两组间的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I+碳酸锂治疗组服131I前后15 d内分别给予碳酸锂治疗(2次/d,每次0.25 g);131I治疗前采用超声和触诊的方法估算甲状腺质量,两组甲状腺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一次性服131I口服液并于治疗后15、30、45 d监测颈前放射性吸收剂量率;治疗前和治疗后30、45、90、180 d分别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TSH水平,治疗后半年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 两组131I治疗后颈前放射性吸收剂量率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不同监测时段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2.46、132.47,P均<0.01);治疗后15、30、45 d放射性吸收剂量率两两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1I组:t=88.51、113.70、59.42,P均<0.01;131I+碳酸锂组:t=83.44、112.76、70.18,P均<0.01);但两组相同监测时段的放射性吸收剂量率比较,131I+碳酸锂组均明显高于131I治疗组(t=8.81、15.18、10.10,P均<0.01)。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段,两组的血清TSH平均水平均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0.55~4.78 mIU/L),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3,P > 0.05)。两组间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段的血清fT3和fT4水平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5、22.45,P均<0.01):治疗前两组血清fT3、fT4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治疗后30 d的血清fT3、fT4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131I组:tfT3=5.23,tfT4=10.14;131I +碳酸锂组:tfT3=5.12,tfT4=9.98,P均<0.01),此后逐渐下降,治疗后90 d基本恢复正常;两组治疗后同期fT3、fT4水平比较,仅治疗后30 d 131I+碳酸锂治疗组明显低于131I治疗组(t=8.22、19.18,P均<0.01),其余各期两组的fT3、f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I治疗后半年疗效评价,131I治疗组与131I+碳酸锂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2%(36/50)和76%(38/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 P > 0.05)。 结论 碳酸锂可延长131I的有效半衰期、预防131I治疗后一个月内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反应性升高、加强甲状腺毒症的控制,对于131I治疗前停服抗甲状腺药物、不能耐受或无效和有效半衰期短的患者,Graves甲亢辅以碳酸锂治疗有助于131I治疗短期疗效的提高和避免131I治疗后短期甲状腺毒症的恶化。本研究尚未观察到碳酸锂有助于提高Graves甲亢131I治疗的远期治愈率。
甲状腺癌131I治疗后全身扫描盆腔浓聚131I的临床分析
寇莹, 刘建中, 郝新忠, 吴力翔, 陆克义, 杨素云, 师晓丽, 胡婷婷
2014, 38(1): 15-18, 5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1.004
摘要:
目的 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全身显像(Rx-WBS)盆腔131I明显浓聚情况及可能机制。 方法 ① 回顾性收集16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女性患者的资料(均有Rx-WBS图像)。②分析Rx-WBS图像特点,根据一定的纳入标准,最终纳入分析46例患者,并进行随访。 结果 盆腔131I明显浓聚的46例(46处浓聚)患者中,6例同时存在2个可能的浓聚原因,2例目前浓聚原因不明。在50个导致盆腔131I浓聚的原因中,与子宫相关41个,与子宫外相关9个,分别为直肠3个、膀胱5个、卵巢巧克力囊肿1个。在41个与子宫相关的浓聚因素中,结合SPECT/CT定位、B超、CT及随访结果发现,子宫肌瘤18个、节育器9个、子宫内膜增厚2个、宫腔积液3个、月经期7个、子宫内膜腺肌症1个、孕囊1个。 结论 ① 当女性甲状腺癌患者的Rx-WBS图像在盆腔子宫水平出现131I明显浓聚时,多与子宫相关,膀胱因素相对少见;当浓聚定位到子宫时,排除生理性摄取,多提示相关的妇科疾病,以子宫肌瘤多见。②膀胱、直肠所致的盆腔子宫水平131I明显浓聚有其自身特点,相对易区分。③SPECT/CT对定位子宫浓聚131I具有重要意义。
自制90Sr保持架在皮肤病敷贴治疗中的辐射防护作用
郑玉明, 程霞, 郑棒
2014, 38(1): 19-2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1.005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制90Sr敷贴器保持架使用前后敷贴室工作人员接受放射剂量和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自制90Sr敷贴器保持架代替传统手工操作,工作人员隔窗观察治疗。同时收集敷贴室工作人员个人年剂量当量及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等数据,对比分析90Sr敷贴器保持架使用前后以上数据的差异。 结果 90Sr敷贴器保持架使用前工作人员接受的放射剂量明显高于使用后(t=11.40,P<0.01),使用前工作人员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明显低于使用后(t=-3.75,P<0.01)。 结论 自制90Sr敷贴器保持架的使用显著降低了医护工作人员的个人年剂量当量,提高了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保护了其身体健康。
综述
LXXLL模体在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杨洋, 樊赛军
2014, 38(1): 22-3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1.006
摘要:
雌激素受体是核受体超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其与雌激素的结合在人类组织器官发育、新陈代谢以及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协同调节因子是雌激素-雌激素受体信号转录传导途径中的一类重要调节分子,它们可以与雌激素受体直接结合,并作为协同激活因子上调或作为协同抑制因子降低雌激素受体的基因转录功能。蛋白分子结构分析发现,在协同调节因子与雌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中,其蛋白序列中含有的一段非常保守的富含亮氨酸的螺旋序列LXXLL模序(L指亮氨酸、X指任意氨基酸)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辅调节因子,特别是在协同激活因子中广泛地存在。深入研究LXXLL模序与雌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不仅有助于对LXXLL模序在雌激素受体-辅助调节因子蛋白之间相互作用中地位的理解,也为针对LXXLL模体与核受体的作用位点设计新的靶向药物奠定了基础。因此,该文简述了LXXLL模序在雌激素受体协同调节因子中存在的广泛性、LXXLL模序与雌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其在新药设计上的应用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整合素αvβ3受体靶向肿瘤显像研究进展
邵国强, 王自正
2014, 38(1): 33-3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1.007
摘要:
整合素αvβ3高表达于肿瘤细胞和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而在正常组织和成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呈低水平表达或不表达,整合素αvβ3能够与体内外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序列的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通过对RGD肽进行结构修饰、多聚化等来构建体内理化性能稳定的RGD肽和RGD-蛙皮素等融合肽,再通过不同的偶联剂介导完成RGD肽的不同放射性核素(18F、111In、64Cu、68Ga、125I、99Tcm123I、86Y等)标记,成为近年来肿瘤靶向显像的研究热点,部分临床实验正在国内外进行有效开展。通过PET/CT、SPECT/CT和PET/MRI多模态显像定量检测肿瘤整合素αvβ3受体的表达水平,来完成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治疗患者的筛选、疗效预测和实时监测,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焦点和新的发展方向。
影像融合技术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陈越, 李剑明
2014, 38(1): 37-4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1.008
摘要:
冠心病的诊断越来越倚重于多种影像学手段的联合。解剖与功能的融合影像实现了便捷的"一站式"检查, 完善了现有的影像学诊察流程。影像融合技术如SPECT/冠状动脉造影、SPECT/CT, 尤其是PET/CT的飞速发展, 在冠心病的诊断、危险度分层、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明显优于单一影像学检查的医学价值, 更加完善的影像学资料及定量分析数据为临床提供了更多有用的信息。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清甲治疗方法的相关问题
李敬彦, 蒋宁一
2014, 38(1): 42-4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1.009
摘要: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 其中包括乳头状甲状腺癌、滤泡状甲状腺癌和混合型甲状腺癌。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131I治疗和内分泌治疗。其中131I治疗是甲状腺癌重要的治疗环节或步骤。随着对DTC术后131I治疗方案的不断研究与探索, 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辅助131I清甲的应用、131I清除大量残留的甲状腺叶组织、131I清甲治疗碘剂量的选择等方面的认识与实践也不断更新。该文就以上几个清甲治疗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
甲状腺结节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马春旭, 袁卫红
2014, 38(1): 48-52, 6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1.010
摘要: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 其影像学检查种类较多, 各有特点, 主要包括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显像、MRI、CT及PET/CT等。该文主要是对目前甲状腺结节的各种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各种方法进行对比后发现, 在诊断甲状腺结节时, 超声已经成为首选检查, 而同时运用其他影像学检查能为临床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前列腺癌MRI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张龙敏, 刘爱连
2014, 38(1): 53-5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1.011
摘要:
前列腺癌是世界上第二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 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MRI有着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及多方位成像优势, 能较好地显示前列腺的解剖结构及相邻的组织结构, 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从前列腺癌MRI常规序列的影像表现着手, 对各种功能MRI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地论述, 如MR灌注加权成像、MR波谱、MR扩散加权成像、MR扩散张量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MR磁敏感加权成像等, 介绍了功能MRI相对于常规扫描的优势及其所能提供的更多的影像学资料, 通过系列半定量和定量数据, 能进一步提供前列腺癌的血流灌注、水分子扩散、微循环状态、物质代谢及生化成分变化等信息。
呼吸运动伪影的校正及其与肺部SUV的关系
尹立杰, 刘晓建, 刘杰, 续蕊, 颜珏
2014, 38(1): 59-6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1.012
摘要:
ET/CT在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上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呼吸运动伪影给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带来困扰, 临床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对呼吸运动伪影进行校正,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呼吸门控技术。其对呼吸运动伪影校正后可以明显提高肺部病变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从而提高图像质量及诊断的准确性。
骨关节炎诊治方法新进展
黄静, 袁卫红
2014, 38(1): 64-6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1.013
摘要:
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炎, 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目前, 国内外针对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分为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3种。但是, 至今还未发现比较有效的方法可以完全改变和阻止该疾病, 近年来对骨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有了新的认识, 尤其是细胞因子在骨关节炎发生、发展、诊断进程中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 新的治疗方法也陆续出现。该文就目前骨关节炎的诊断、治疗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