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28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核医学
小动物PET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邱飞婵
2004, 28(6): 241-245.
摘要:
通过对正电子核素标记的示踪分子参与活体的生理生化过程进行PET,能够从分子水平反映活体的生理生化变化。PET作为目前核医学诊断和研究最先进的分子显像方法,已从临床应用推广到了小动物科学实验。近几年来,随着新的探测技术的不断涌现,专门用于小动物显像的PET扫描仪的各项性能日臻完善,它正逐渐成为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具。小动物PET将在药物寻找和开发、疾病研究、基因显像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1C-flumazenil受体显像在缺血半暗带研究中的进展
张军
2004, 28(6): 246-249.
摘要:
缺血半暗带是缺血性卒中的治疗目标,故而研究出一种早期精确判定脑组织活性的显像方法极为重要。PET神经受体显像,尤其是11C-flumazenil受体显像不仅可早期鉴别神经元的功能性或形态性损伤,将不可逆性损伤组织与半暗带区分开来,还可预测脑梗死的恶性病程,从而有助于介入治疗病例的选择及正确治疗策略的制订。
钠/碘同向转运体在甲状腺癌131I治疗中的应用
张一帆, 李彪
2004, 28(6): 249-252.
摘要:
钠/碘同向转运体(Na+/I- symporter,NIS)是一种膜蛋白,介导甲状腺滤泡细胞的碘转运,在甲状腺癌的病理生理及131I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数研究表明,甲状腺癌的NI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维甲酸、去甲基化及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可刺激失分化甲状腺癌细胞的NIS表达,为甲状腺癌131I的有效治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NIS基因的克隆和其特性的揭示为甲状腺癌的靶向基因放射治疗提供了可能。
PET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研究中的进展
谭海波, 刘兴党
2004, 28(6): 253-256.
摘要:
PET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中有重要价值,特别是治疗效果的评价、干细胞移植治疗机制的研究和不同移植部位疗效的比较方面。PET作为一种无创伤的研究手段,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转化生长因子β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
沈绍群, 李林
2004, 28(6): 256-259.
摘要:
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不清。尽快找到确切的发病机制并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成为目前的关键所在。本文着重阐述转化生长因子β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抗炎症、促纤维化的作用。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定量研究
郭兴, 李林
2004, 28(6): 259-262.
摘要: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骨的转换表现出从高转换到低转换的特点。许多定量骨扫描测量方法被用于研究骨质疏松,放射性核素定量骨扫描是一种评价骨质疏松相当精确和有用的方法。
99Tcm-MIBI显像检测乳腺癌P-糖蛋白
赵韬
2004, 28(6): 262-264.
摘要:
探讨了乳腺癌多药耐药的主要机制和99Tcm-MIBI SPECT检测P-糖蛋白在多药耐药中的研究进展。作为一种功能显像技术,99Tcm-MIBI SPECT能够无创伤性检测乳腺癌多药耐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31I治疗甲亢后的继发甲减及替代治疗
徐颖, 徐晓辉
2004, 28(6): 265-266.
摘要:
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后最重要的并发症。早发甲减与晚发甲减的发生机制不尽相同,有待进一步研究。甲减替代治疗是用动物甲状腺提取物还是用L-T3L-T4复合制剂,目前尚无肯定回答。
放射医学
α粒子辐射与基因组不稳定性
仲恒高, 童建
2004, 28(6): 267-270.
摘要:
α粒子照射后除了引起机体本身的可见的变化如细胞死亡、增殖、癌变,其引起的遗传损伤效应也日益受到人们的注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辐射可引起基因组不稳定性的过程,使受照射细胞的应答反应传递到子代细胞中,并表现出一系列遗传学变化。基因组不稳定性的机制目前还不甚清楚,可能与旁效应、自由基、DNA修复缺陷、端粒功能失调以及基因大片段缺失等有关。
细胞粘附分子的电离辐射效应研究进展
李海军, 游冬青, 闵锐
2004, 28(6): 270-274.
摘要:
细胞粘附分子是调节细胞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一类膜型或跨膜糖蛋白,其作用涉及细胞的粘附、迁移、分化和信号转导。正常组织或肿瘤组织受电离辐射后会导致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改变。照射方式不同,受照组织不同,粘附分子的表达也不同,有些粘附分子的表达与受照剂量存在良好的量效关系。受照后,粘附分子的改变具有作为一种新的辐射生物剂量仪的潜能。
电离辐射与免疫系统的生物学效应
吴明媛, 强亦忠, 张学光
2004, 28(6): 274-277.
摘要:
电离辐射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因其类型和剂量不同,可诱发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本文从现代免疫学角度阐述辐射的生物学效应,以期为辐射危害的评价、防护和救治提供免疫学的理论依据。
辐射及细胞因子对p21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闫风琴, 鞠桂芝
2004, 28(6): 278-280.
摘要:
p21基因是细胞周期的负向调控因子,在一定的因素诱导下,p21基因可有效地引起细胞周期G1期和G2期阻滞,从而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中起重要作用。辐射及TGFβ1、TNFα、PTEN、IGF等因子均可诱导p21基因表达增高,而E1A、c-jun、Tbx2、PLD1和PLD2等因子则抑制p21基因表达。
放射治疗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近期研究动态
张春智
2004, 28(6): 281-283.
摘要:
人们在研究射线所致细胞死亡机制过程中发现,凋亡是射线所致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并且射线与凋亡的关系密切。近年来,就此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综述放疗诱导凋亡现象及一些通过改变放疗诱导凋亡来提高肿瘤控制率的最新研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