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26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综述
放射性核素近距离治疗血管再狭窄的现状和进展
陈建伟
2002, 26(3): 97-100.
摘要:
自从血管成形术应用于临床,血管再狭窄问题就随之而来,放射性核素血管内近距离治疗己产生富有希望的结果。现综述放射性核素近距离治疗的辐射机制、两种基本操作平台、放射性核素的选择、吸收剂量和剂量率、疗效、副作用和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等。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临床篇
王俊杰
2002, 26(3): 101-104.
摘要:
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前列腺癌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尤其是近5年,由于超声或CT引导介入,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指导,使这一技术具有疗效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病率低等优势,临床应用发展十分迅猛。
局部注射放射性核素治疗实体瘤的探讨
张旭光
2002, 26(3): 105-108118.
摘要:
局部注射放射性核素治疗实体瘤是新型的内放疗手段,己得到广泛重视。它能够可靠地选择性局部杀伤肿瘤,减少对机体的损伤。但是,其载体选择、辐射剂量监测、实用治疗方案确定等方面,均有待深化研究。
巯甲丙脯酸肾显像与肾血管性高血压
赵德善
2002, 26(3): 109-111.
摘要:
RVH(肾血管性高血压)是一种低发性,可治性疾病。要求具备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检查方法方能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常规核素肾显像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不宜成为检测RVH的适当方法,而巯甲丙脯酸肾显像诊断和评价RVH的价值己得到公认,并成为肾动脉造影前的一种常规过筛试验。
影像学检查在预测颌骨肿瘤范围中的评价
马超, 高玉芳
2002, 26(3): 112-114.
摘要: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不但能早期诊断颌骨肿瘤,而且可以评价颌骨恶性肿瘤范围,对确定肿瘤分期、手术切除范围,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有重要的意义。
18F-FDG PET显像在肺癌中的应用
刘方颖, 王全师
2002, 26(3): 114-118.
摘要:
18F-FDG(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可以反映正常机体组织和肿瘤细胞的功能状态,在对肺部病变的定性诊断、肺癌的临床分期、疗效评价、复发监测以及预后估计上都明显优于CT、MRI等形态解剖学检查,而且能间接提供瘤组织细胞分化程度和增殖潜能的判断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由于PET在空间分辨率上存在不足,应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结合,以提高其准确性。
加速器质谱技术在DNA加合物检测中的应用
游冬青, 陈杞
2002, 26(3): 124-126.
摘要:
大部分化学致癌物进入体内,或经代谢活化后,可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或核酸形成共价相连的加合物,DNA加合物的形成是化学致癌过程中一个早期、可检测到的关键步骡。加速器质谱技术(accelemtor mass spectrometry,AMS)的DNA加合物检测,是目前最灵敏的检测方法,提供了人们研究低剂量效应的直接有力的手段。
低剂量福射的细胞遗传适应性反应机理研究现状
吴国清
2002, 26(3): 127-130.
摘要:
很多学者对LDR(低剂量辐射)可以在体内及体外培养的细胞中诱导出适应性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适应性反应的诱导与很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包括LDR诱导的DNA修复系统的激活、LDR诱导的基因和蛋白的作用、抗氧化物酶的作用、细胞信号转导以及与P53蛋白有关的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等。
冠状动脉腔内近距离放疗的剂量点核函数算法
徐志勇
2002, 26(3): 130-133.
摘要:
近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在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中和术后用15~30Gy剂量的腔内近距离照射能使再狭窄发生率降低。剂量点核函数的解析方法被用来计算冠状动脉及其周围组织的剂量分布。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文献发表的主要剂量点核函数算法。
90Y微球治疗肝癌的剂量估算方法现状
鞠永健
2002, 26(3): 134-136.
摘要:
在肝癌的姑息治疗方法中,由于用90Y标记的微球治疗能给予肿瘤部位足够的致死剂量又使正常肝脏组织不超过其耐受剂量,所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使用90Y-微球治疗肝癌的方法及病人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剂量估算方法。
辐射诱发的二重癌
庄永志, 王俊杰
2002, 26(3): 137-140.
摘要:
近年来,辐射诱发的二重癌逐步受到人们重视。本文主要从辐射诱发二重癌的类型、潜伏期、影响辐射诱发二重癌的因素、家族性癌症征候群对辐射致癌的影响以及辐射诱发二重癌机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