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15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论文
辐射所致DNA损伤与修复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吕星, 夏寿萱, 孟祥顺
1991, 15(2): 49-52,56.
摘要:
免疫学方法经诸多研究者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检测辐射所致DNA损伤与修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并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样品用量低等显着优点。本文结合基本原理与应用实例介绍了这一方面的研究概况。
腹部放疗对小肠的损伤
瞿成奎, 李元敏, 孙世则
1991, 15(2): 53-56.
摘要:
小肠是电离辐射作用最为敏感的器官之一,往往在腹部肿瘤的放疗后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对此并发症的发生机理、病理变化、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等从其放射生物学反应、放疗动物模型中的损伤、临床资料三方面进行了综述。
辐射增敏剂和生物还原剂的作用机理与近期发展概况
O'Neill P
1991, 15(2): 57-59.
摘要:
辐射增敏剂的基本原理是它能够增加细胞(特别是乏氧细胞)对射线的生物学效应,其中研究得较多的是具有亲电子性的2-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如SR-2508,Ro03-8799和RSU-1069等,这些辐射增敏剂都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及各自的特点。在RSU-1069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双功能性化合物,即具有辐射增敏与生物还原毒性的化合物,能在乏氧条件下通过酶的作用(如细胞色素P450酶系)转变为一系列对乏氧细胞有选择性毒性的代谢物。
生物还原化合物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理
O'Neil P
1991, 15(2): 60-62.
摘要: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生物还原化合物,如RSU-1069的乏氧毒性作用与其在生物体内的还原过程有关。其作用的靶分子是DNA。在有氧和乏氧时毒性的差异也与其和DNA的作用方式有关。以下简单介绍生物还原化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及其细胞毒性和辐射增敏作用产生的分子生物学机理。
临床核医学进展(一)
潘中允, 刘学成, 朱寿彭
1991, 15(2): 74-82.
摘要:
概述了第五届世界核医学与核生物学大会的情况,并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骨骼/肌肉系统的当今核医学热点和动向作了整理和介绍。
临床核医学进展(二)
朱承谟
1991, 15(2): 83-89.
摘要:
心血管核医学为第五届世界核医学和核生物学大会主要议题之一,内容有心肌显像(201T1和99mTc-MIBI)、核素心功能、血栓探测、间碘苄胍心肌吸收和PET的应用等。肺显像的进展主要为吸入性肺显像,包括以半清除时间测定肺上皮细胞的渗透功能以及肺血管通透性。泌尿生殖系统方面报道了MAG3的应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尿路梗塞性肾病、输卵管阻塞、血管性阳萎等的诊断等。99mTc标记抗体、亲和素或生物素的标记可进一步提高放免显像的阳性率和清晰度。肿瘤诊断有了PET新手段,其放免治疗亦有所发展。体外放免分析有各种McAb放免药盒的临床应用。
单克隆抗体在核医学中的应用
林汉
1991, 15(2): 90-93.
摘要:
McAb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仍然是主要课题,其放免显像的兴趣已倾斜到监测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方面,并利用放免探测试图直接为手术切除服务;McAb在良性疾病中的应用主要是心血管疾病和炎症,包括心肌梗塞诊断、血栓的定位和治疗等;加速未结合标记抗体的血清除,提高靶/非靶比值,仍然是放免显像的关键之一。
核医学仪器的进展
赵惠扬
1991, 15(2): 94-95.
摘要:
SPECT的发展非常迅速而又广泛应用,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型三探头系统,其特点是获取时间快速、分辨率提高、计算机软件系统先进。本文介绍了第五届世界核医学大会期间各大公司展示的产品情况和物理组七个单元的报告要点。
文摘
世界辐射事故综述——截止1989年底
Ne'not JC
1991, 15(2): 63-66.
摘要:
自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及1896年Ba-cquerel发现放射性以来,辐射事故屡有发生。
诊断医学剂量学中的群体受照因子(PIFs)
张文艺, 张良安
1991, 15(2): 67-68.
摘要:
在诊断放射学和核医学中,病人通常受到非均匀照射。
光子的品质因数
张文艺, 张良安
1991, 15(2): 67-67.
摘要:
ICRP和ICRU建议,对辐射危害的估价应当基于剂量当量H=DQN。
光子剂量计刻度时体膜的反向散射
张文艺, 张良安
1991, 15(2): 67-67.
摘要:
ICRU39号及ICRU43号报告,为估算其所建议的新的次级量(深部和浅表个人剂量当量),对个人剂量计刻度时的相应程度作了考虑。
冷却速率对LiF:Mg,Cu,P热释光片重复性的影响
焦玲, 孙福印
1991, 15(2): 68-69.
摘要:
研究发现,LiF:Mg,Cu,P(GR-200)在重复使用后灵敏度有一个缓慢的不可逆转的降低趋势,本文研究了退火过程的冷却速率对TL(热释光)特性的影响。
高灵敏TL阴离子——缺陷α-Al2O3:C单晶探测器
焦玲, 孙福印
1991, 15(2): 68-68.
摘要:
掺有碳(C)的α-Al2O3TL(热释光)发光体(α-Al2O3:C)是在强烈的还原反应下产生的:二价阳离子C取代了氧化物中三价阴离子Al的晶格位置形成俘获中心。
LiF:Mg,Ti的衰退
焦玲, 孙福印
1991, 15(2): 69-69.
摘要:
“衰退”是TL(热释光)材料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关于LiF:Mg,Ti的应用形式TLD-100,所报道的衰退数据差异很大。
α-[[(2-卤乙基)氨基]甲基]-2-硝基-1H-咪唑-1-乙醇作为α-[(1-氮丙啶)甲基]-2-硝基-1H-咪唑-1-乙醇(RSU-1069)的药物前体和它的类似物的化学合成及其辐射增敏与生物还原细胞毒素活性的评价
金一尊, 胡璧
1991, 15(2): 69-70.
摘要:
RSU-1069在离体与整体试验中都表明它是乏氧细胞辐射增敏和生物还原细胞毒性物,但在Ⅰ期试验中观察到毒性较大,为此,合成了一系列稳定的RSU-1069衍生物。
新的亲电子性硝基呋喃羰酰胺和硝基呋喃羧酸酯的化学合成及其对辐射增敏和生物还原细胞毒素活性的评价
丁立, 金一尊
1991, 15(2): 70-70.
摘要:
硝基杂环类化合物可用作乏氧细胞辐射增敏剂,它们的增敏效应与单电子还原电位(E71)有关。
受照固态DNA的能量转移
潘文嵩, 金一尊
1991, 15(2): 71-71.
摘要:
作者用脉冲固态发光和扩散反射光谱研究在生物微分子内能量的位移及水合作用对固态DNA辐射诱导效应的影响,特别是用发光技术研究固态DNA和含不同浓度的亲电子剂MISO的混合物,在脉冲射解时发生的长距离能量转移。
时间分辨光散射研究在有氧条件下辐射引起的多聚核苷酸断裂动力学
李永和, 金一尊
1991, 15(2): 71-71.
摘要:
辐射所引起羟基自由基对许多单链多聚核苷酸产生作用,导致链的断裂。
6-硫代鸟嘌呤对鼠纤维肉瘤的辐射增敏作用
张俊, 李美佳
1991, 15(2): 71-72.
摘要:
为探索6-硫代鸟嘌呤(6-TG)在体内较易达到的浓度时能否增加肿瘤抑制率,作者利用甲基胆蒽诱导BALB/c(H-2d)雄鼠产生的纤维肉瘤(Meth-A瘤)及辐射诱导C3H/He雄性小鼠的纤维肉瘤(RIF瘤)来研究6-TG的辐射增敏作用。用PBS(磷酸缓冲液)洗涤从供体小鼠腹水中获得的单细胞悬液,离心,重悬浮,106个细胞予以鼠股部肌肉转种。
葡聚糖、硒、WR-2721合并用药的辐射防护作用
何文春, 宋晓英
1991, 15(2): 72-73.
摘要:
葡聚糖、硒、WR-2721各有其特殊的辐射防护机理,本文报道三种防护剂合并使用时对存活及造血再生的影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原代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和肿瘤局部控制
李松年, 李淑珍
1991, 15(2): 72-72.
摘要:
致使放疗失败的原因之一是肿瘤内存在放射抗性的细胞,从大量细胞系实验分析中已证明,人类肿瘤细胞系低剂量存活参数与不同类型肿瘤组织的临床放射敏感性相关。这一结论可作为预测肿瘤放疗可治愈性的根据。
射线诱导肿瘤组织内淋巴细胞浸润的特征及意义
盛元相, 宁路江, 范洪学
1991, 15(2): 73-73.
摘要:
约20年前,大星等发现对头颈部癌患者小剂量照射时,可引起部分患者肿瘤局部组织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
环境物质中低水平90Sr的测定——对经典方法的新改进
盂玮, 诸洪达
1991, 15(2): 73-73,82.
摘要:
近来环境物质中90Sr活性水平低到必须处理大量样品才能获得有意义的分析结果,但这会引入大量干扰离子,如钙。
苏联居民X线诊断的剂量负荷和降低措施
刘学成, 朱寿彭
1991, 15(2): 73-73.
摘要:
1987年,苏联居民x线诊断检查频度为987次/(千人·年),由此所致居民的年有效剂量当量(HE)为1.2mSv·a-1
氚的生物效应
董金婵, 周湘艳
1991, 15(2): 73-73.
摘要:
本文评述了日本近10年来有关氚水(HTO)的生物效应的研究。氚对人危险度估计的最重要研究是致癌、致突和致畸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