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  2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论文
临床治疗射线积累效应的计算
徐海超, 杨世魁, 吴加金, 史元明, 朱壬葆
1978, 2(2): 1-8.
摘要:
Kirk等一系列文章(1971,1972,1973,1975a,b)提出射线积累效应(CRE)的概念,作为计算临床治疗射线效应的尺度。使用CRE统一尺度也可以计算分次照射和连续照射正常结缔组织的放射生物效应。
放射自显影技术
高凤呜, 欧阳兆明, 汤灏
1978, 2(2): 8-14.
摘要:
核乳胶的研制成功及标记化合物的问世,为放射自显影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近廿多年来发展迅速,越来越多地被科研工作者应用,不仅在生物学、细胞学、血液学、药理学、细胞培养、肿瘤学[3],而且在放射生物学也越来越多地应用。
放射生物学结构代谢学说的基本原理
隋志仁, 刘及, 朱壬葆, 葛忠良
1978, 2(2): 14-19.
摘要:
放射生物学,从其创立之初,就是一门独立科学。它除了对所观察到的事实予以确认并定量地记述研究的现象外,还要力图阐明照射机体与照射细胞发生变化过程的性质,以及照射后经过一定时间所引起的放射生物效应的本质。
建筑物内疼子体对呼吸器官的照射
章仲候
1978, 2(2): 19-21.
摘要:
近二十年来,有关低水平电离辐射对人的躯体和遗传影响的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四氧化镣的事故性吸入
王崇道, 朱寿彭, 钱位成
1978, 2(2): 21-24.
摘要:
由Iwashima和Yamagata在1961年至1965年间进行的广泛调查证明:由于放射性落下灰和反应堆核燃料加工厂产生的废物,镣的放射性同位素既存在于环境中,也出现在人体组织内。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提出关于四氧化镣对人体的放射性危害是以动物实验的资料为依据的。
电子显微镜的辐射泄漏
欧阳兆明, 洪班信, 蔡宏道
1978, 2(2): 24-26.
摘要:
1968年美国公布的"保障卫生和安全的辐射管制法令"(下称"法令"),授予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部秘书以全权制订和执行电子产品辐射管制计划,包括电子产品操作标准条件的颁布,执行该法令的主要责任委托给了放射卫生局。
不作锶钙分离测定水中90锶和89
邵庆翔, 桑国衡
1978, 2(2): 26-30.
摘要:
锶-90是需要广泛和准确督察的最重要的放射性核素之一,因此对它的测定需要有一个方便而准确的方法。估计89Sr放射性水平对于追踪和记录核武器试验以及测定核装置所释放的裂变产物的年龄方面是有用的。
应用硫酸亚铁-苯甲酸-二甲苯酚橙测定剂量装置对短治疗源的校正
陈志盛, 高摄渊
1978, 2(2): 30-31.
摘要:
用于短期治疗的针状或管状的封闭辐射源如铯-137,镭-226和钴-60常常是应用充气式电离室来校正的。Gupta发展了一种剂量装置含有0.2mM硫酸亚铁铵,5.0mM苯甲酸和0.2mM二甲苯酚橙的0.05N硫酸溶液。这种剂量装置很灵敏。本文说明该剂量装置对封闭辐射源校正的有效性。
放射诱发染色体畸变用于放射学防护——低剂量水平的剂量-反应曲线
曾庆祥, 冯仰华
1978, 2(2): 31-35.
摘要:
应用生物学方法而不是物理学方法可能测定个体接受吸收的放射剂量甚为重要,特别对那些发生意外照射的病例。有些研究人员着重诱发染色体畸变作为吸收剂量的指标,并获得了双着丝点的染色体畸变量与放射剂量一致的标准曲线,这些标准曲线由照射离体外周血液样品获得。
苯和射线对培养中人体淋巴细胞的复合细胞遗传学效应
詹江海, 郝玉书
1978, 2(2): 35-35.
摘要:
关于作业环境中的苯能够诱发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已屡有报导。已经有了一些关于诱发骨髓细胞或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变异的实验研究。在放射性事故受照者和广岛,长琦原爆幸存者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染色体变异。
射线诱发染色体断裂修复的抑制因素苯对培养中淋巴细胞的效应
詹江海, 郝玉书
1978, 2(2): 36-37.
摘要:
过去曾报导过苯和射线对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复合效应。发现互换型染色体畸变、双着丝点和环显著增多。这引起人们推想:苯可能抑制了射线诱发的DNA原纤维素,即染色体断裂的修复。作者利用剂量分划法探索了这一推想。
射线诱发染色体断裂修复的抑制因素——酚对培养中人白细胞的影响
詹江海, 郝玉书
1978, 2(2): 37-38.
摘要:
前此曾报导过苯在试管内能够抑制射线诱发之染色体断裂的重接。已经知道,苯在组织中迅速地代射为某些酚类。而酚是其中最重要的代射产物。本文用剂量分划法观察了酚对辐射诱发之培养中人白细胞染色体断裂重接的抑制效应。
用FREE WILSON方法分析四氢噻唑类抗辐射药物结构与效果的相互关系
杜德林
1978, 2(2): 38-41.
摘要:
在各种含硫和氮的抗辐射化合物中,四氢噻唑(Ⅰ)是一类具有不同程度抗辐射作用的化合物。不取代的,2-取代的和3-取代的四氢噻唑的效果已在文献中报导了。在2-取代衍生物中观察到的效果比3-取代的衍生物更好。
辐射防护药物的毒理学
宋永良, 饶尔昌, 谢毓元
1978, 2(2): 41-45.
摘要:
辐射防护剂的毒性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1968年指出,一般毒性资料如用绝对数字表示,在国内外不同实验室所获结果通常是不一致的。
放射性药物质量检定
夏振民, 涂国士, 谢毓元
1978, 2(2): 45-48.
摘要:
放射性药物在诊断中应用的显著增长,不仅扩大了核医学部门的作用,而且也加重了它的责任。以前,病人使用的放射性药物从生产者直接取得,在出厂前,放射性产品已经测定了药物质量并经分析检定。
60钴γ-射线全身均匀照射引起的急性放射病事故
肖坤则, 徐競英
1978, 2(2): 48-51.
摘要:
受照者为43岁的γ射线装置实验室技术员。误入处于工作状态的大功率钴源室内,逆时针方向绕放射源走了一周,然后右侧转向放射源,稍弯着腰,以右手撑在放射源外壳上。受照者距放射源中心约0.75~1米左右,前后共逗留20~60秒钟。
99m锝-焦磷酸盐进行卵巢癌显影的病例报告
刘大刚, 牛洪腾, 赵惠杨
1978, 2(2): 51-52.
摘要:
一例22岁女患者,在有钙化的卵巢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癌中,发现有99mTc-焦磷酸盐聚集。此外肝脏表面的转移灶亦摄取99mTc-焦磷酸盐。趋骨放射性药物在骨外肿瘤的聚集与肿瘤已知的位置相一致,扩大了"骨扫描"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
文摘
孟买食物中的钋-210
黄星辉, 苏龙能
1978, 2(2): 53-53,52.
摘要:
钋-210是人类环境中一种天然放射性核素。它属于极毒的放射性核素之一。
1973年挪威人骨中的锶-90
章仲候
1978, 2(2): 53-53.
摘要:
本文提供了在1973年死亡的201份人骨样品中的90Sr水平。
1974年挪威人骨中90
苏协铭, 李章
1978, 2(2): 53-53,54.
摘要:
挪威140名在1974年死亡病人脊椎骨样品90锶的含量,采用放射化学和反符合低本底计数装置进行测量。
1967~1975年日本人铯-137体负荷
章仲候
1978, 2(2): 55-56.
摘要:
人体内的铯-137主要来自经由不同途径污染了的各类食物。作者从1967年1月起每月一次用全身计数器测定了该核素在正常日木人体内的负荷。
沉降氚在环境中的分布
曾而康, 陈国生
1978, 2(2): 56-57.
摘要:
作者过去曾发表了测定各种环境及生物样品"游离水氚"(游离部分)及"有机结合氚"(结合部分)的方法。并报导了自1970年初以来在各种样品中氚含量的近期资料。
母牛吃进核裂变产物混合物后心脏的功能和形态学变化
郭建民, 陈炎盘
1978, 2(2): 57-58.
摘要:
本文报道5组年龄4~7岁的母牛(每组5只)在4天内吃进不同剂量(3.3、6.0、15、20、33居里)新近10小时的核裂变产物混合物(ПЯД)后的心脏功能和形态学变化。
工业辐射照相中的192铱超剂量照射
欧阳兆明, 陈炎盘
1978, 2(2): 58-58.
摘要:
木文报告工业辐射照射源应用中的一次意外事故。所用的设备是强度为78居里192铱γ射线源。
89Sr和90Sr放射化学测定:基于用误差分析来比较测定方法
钱位成, 欧阳兆明
1978, 2(2): 58-59.
摘要:
作者根据误差分析检验了测定89Sr和90Sr两种普通用的放射化学方法(一次分离法和二次分离法)。
透射阳极X线管
刘孟彝, 高凤鸣
1978, 2(2): 59-59.
摘要:
强单能X线源的用途广泛,可用于剂量计和监测仪器的能量依赖性测量及X线荧光分析等。
半值层的自动测量
刘孟彝, 高凤鸣
1978, 2(2): 59-59.
摘要:
半值层的测量是每一台医用X线机放射安全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诊断机,对半值层的要求是保证病人不受到不必要的吸收剂量。
磷脂酰胆碱对姐急性辐射的防护效应
郭建华, 赵国民
1978, 2(2): 60-61.
摘要:
已知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和辐射损伤有密切关系,慢性和急性的必需脂肪酸缺乏可引起受被照射动物死亡率显著增加。
长期每日照射过程中粒细胞的增殖
郭健民, 王修竹
1978, 2(2): 60-60.
摘要:
作者用放射自显影术研究了在1 (1)/(2)月内每日受48.5伦照射的大鼠骨髓粒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和周期中各期时间以及增殖池的变化。
急性放射损伤时血液电荷的改变
陈瑷
1978, 2(2): 61-62.
摘要:
照后l~2昼夜交换输血能使大部分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持续时间显著缩短。
2-巯基丙酰甘氨酸(MPG)对γ照射的小鼠肠的防护作用
王荣先, 胡壁
1978, 2(2): 61-61.
摘要:
自从Patt等发现化学辐射防护剂以来,对包括巯基化合物在内的许多化合物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长崎原子弹低水平辐射后30年细胞遗传学发现
邵松生
1978, 2(2): 62-62.
摘要:
术文报导从1974年7月到1975年10月间对17例曾在长崎受原子弹低剂量辐射患者的淋巴细胞染色体检查结果。
晶状体上皮和放射性白内障
姚禄备, 武在炎
1978, 2(2): 62-63.
摘要:
电离辐射引起晶状体混浊是众所周知的,但它形成的方式仍不清楚。
上颌窦癌与慢性上颌窦炎镓-67扫描的鉴别
刘庆寿
1978, 2(2): 63-64.
摘要:
根据临床及X线资料要将单侧慢性上颌窦炎从癌中区别出来可能遇到极大的困难。
201铊作为肺癌的阳性指示剂
邹正国, 谢毓元
1978, 2(2): 64-65.
摘要:
作者用201铊扫描坏死的,梗塞后的心肌区域时偶然观察到在右肺一个孤立损伤处有吸收,该处随后证明是肿瘤,因而发现201铊有可能作为肺癌阳性扫描之用。
同位素静脉造影和肺扫描的结合
周荫保, 卢倜章
1978, 2(2): 65-66.
摘要:
Webber等介绍同位素静脉造影检查深部静脉血栓,1969年他们观察在常规肺扫描注射后,偶然在病人腋部见到同位素摄取增高,而目几乎所有这些病人近期内均接受过腋部静脉的插管术。
123碘进行甲状腺检查
赵兴成
1978, 2(2): 66-66.
摘要:
近年来,由于日本有了医用迥旋加速器,放射性123碘现在已应用于临床。
情报与资料
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扫描仪在美国的使用情况
1978, 2(2): 66-67.
摘要:
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CT)扫描仪由于能够获得人体的断面X线影像而导至了一场诊断革命。此种仪器用于检查头部、胸部及腹部肿瘤效果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