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综合影像学表现

单凤玲 孙贞魁 沈晨天 罗全勇

引用本文:
Citation:

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综合影像学表现

    作者简介: 单凤玲 Email:siyatounihao@126.com;
    通讯作者: 孙贞魁, sun77126@163.com

Clinical features and comprehensive imaging findings of 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

    Corresponding author: Zhenkui Sun, sun77126@163.com ;
  • 摘要: 目的 探讨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PMT)的临床特点及其综合影像学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38例PMT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8~72岁, 中位年龄45.5岁)的临床资料,以及超声、CT、MRI、99Tcm-联肼尼克酰胺-酪氨酸3-奥曲肽(99Tcm-HYNIC-TOC)SPECT/CT、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SPECT/CT骨显像和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并总结PMT的临床特点及其综合影像学表现。 结果 PMT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全身骨痛、肌肉无力以及肿瘤原发部位局部不适等;术前患者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显示血磷水平降低。38例患者中,有超声、CT、MRI、99Tcm-HYNIC-TOC SPECT/CT、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和18F-FDG PET/CT显像资料者分别为8、20、18、12、8、7例。PMT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为肿瘤内低或混合回声,血流信号丰富。50.0%(4/8)骨组织来源的PMT患者在CT上表现为溶骨性病变;软组织来源的12例PMT患者在CT上表现为异常软组织密度灶或软组织肿块。PMT患者的病灶在 MRI上均表现为T1加权像等低信号、T2加权像高低混杂信号,增强MRI表现为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PMT患者99Tcm-HYNIC-TOC SPECT/CT显像阳性率为83.3%(10/12)。PMT患者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均呈多发异常骨代谢活跃灶,其中1例软组织来源的肿瘤显示为病灶放射性摄取轻度增高。PMT患者18F-FDG PET/CT显像中所有病灶的葡萄糖代谢均增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为3.1~10.7,中位数为4.0。 结论 PMT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肿瘤导致的低磷性骨软化,而原发肿瘤的表现不突出;影像学表现没有特异性,99Tcm-HYNIC-TOC SPECT/CT、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及18F-FDG PET/CT检查可能有助于临床对PMT进行准确地定位并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
  • 图 1  不同PMT患者的相关影像学图像

    Figure 1.  Different images of different patients with 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

    图 3  PMT患者(男性,45岁)的相关影像学图像

    Figure 3.  Different images of a patient (male, 45 years old) with 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

    图 2  PMT患者(女性,67岁)的相关影像学图像

    Figure 2.  Different images of a patient (female, 67 years old) with 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

    表 1  38例PMT患者的临床资料

    Table 1.  Clinical data of 38 patients with 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

    序号性别年龄
    (岁)
    肿瘤发病
    部位
    肿瘤
    来源
    组织病理学
    检查结果
    序号性别年龄
    (岁)
    肿瘤发病
    部位
    肿瘤
    来源
    组织病理学
    检查结果
    1 54 右颞骨 骨组织 良性PMT 20 30 右股骨粗隆 骨组织 恶性PMT
    2 67 右腓骨上段 骨组织 良性PMT 21 43 右侧眶内壁、颅底 骨组织 良性PMT
    3 45 右股骨头 骨组织 良性PMT 22 38 右侧髂骨及髋臼 骨组织 PMT恶性
    4 66 左足底 软组织 中间性PMT 23 62 右大腿 软组织 良性PMT
    5 57 右股骨上段 骨组织 良性PMT 24 72 右额 软组织 中间性PMT
    6 48 左髋臼 骨组织 中间性PMT 25 60 左鼻腔 软组织 良性PMT
    7 45 右侧腹股沟 软组织 良性PMT 26 8 左胫骨远端 骨组织 中间性PMT
    8 30 右耻骨支 骨组织 良性PMT 27 61 右股骨颈前方 软组织 良性PMT
    9 40 右股骨近端 骨组织 恶性PMT 28 50 左股骨头 骨组织 中间性PMT
    10 37 左鼻腔、左筛窦内 软组织 良性PMT 29 54 左膝 骨组织 良性PMT
    11 9 左足距骨 骨组织 良性PMT 30 46 左臀部 软组织 良性PMT
    12 38 左股骨头 骨组织 良性PMT 31 50 右胫骨 骨组织 恶性PMT
    13 62 右踝内侧软组织 软组织 良性PMT 32 32 左侧股动脉前方 软组织 良性PMT
    14 21 T9椎体后方 软组织 恶性PMT 33 43 左侧鼻腔、额窦 骨组织 良性PMT
    15 45 左臀部 软组织 良性PMT 34 53 右足 骨组织 良性PMT
    16 27 右大腿 软组织 良性PMT 35 18 左腓骨 骨组织 良性PMT
    17 57 左腹股沟软组织 软组织 良性PMT 36 54 右股骨大转子 骨组织 良性PMT
    18 51 左股骨 骨组织 中间性PMT 37 42 右额 软组织 中间性PMT
    19 55 右鼻腔 软组织 良性PMT 38 37 右小腿 骨组织 恶性PMT
     注:PMT为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
    下载: 导出CSV
  • [1] Hautmann AH, Hautmann MG, Kölbl O, et al. 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 an up-to-date review[J]. Curr Rheumatol Rep, 2015, 17(6): 512. DOI: 10.1007/s11926-015-0512-5.
    [2] Florenzano P, Gafni RI, Collins MT. 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J/OL]. Bone Rep, 2017, 7: 90−97[2020-05-1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18721730027X?via%3Dihub. DOI: 10.1016/j.bonr.2017.09.002.
    [3] 徐加利, 余卫, 王华, 等. 肿瘤源性骨软化症责任肿瘤的CT和MRI表现[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7, 36(8): 1165−1169. DOI: 10.13437/j.cnki.jcr.2017.08.030.
    Xu JL, Yu W, Wang H, et al. CT and MRI manifestations of TIO tumors[J]. J Clin Radiol, 2017, 36(8): 1165−1169. DOI: 10.13437/j.cnki.jcr.2017.08.030.
    [4] Rayamajhi SJ, Yeh R, Wong T, et al. 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current imaging modalities and a systematic approach for tumor localization[J]. Clin Imaging, 2019, 56: 114−123. DOI: 10.1016/j.clinimag.2019.04.007.
    [5] Folpe AL. 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s: a review and update[J]. Semin Diagn Pathol, 2019, 36(4): 260−268. DOI: 10.1053/j.semdp.2019.07.002.
    [6] Fletcher CDM, Bridge JA, Hogendoorn PCW, et al.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soft tissue and bone[M]. 4th ed. Lyon: IARC Press, 2013: 211−212.
    [7] Chong WH, Molinolo AA, Chen CC, et al. 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J]. Endocr Relat Cancer, 2011, 18(3): R53−R77. DOI: 10.1530/ERC-11-0006.
    [8] Kumar R, Folpe AL, Mullan BP. 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J]. Transl Endocrinol Metab, 2015, 7(3): 1871. DOI: 10.1210/TEAM.9781879225855.ch6.
    [9] 吴博, 夏维波. 肿瘤性骨软化症病理特点及致瘤基因[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 9(2): 186−192. DOI: 10.3969/j.issn.1674-2591.2016.02.014.
    Wu B, Xia WB. Pathologic characters and oncogene of tumor induced osteomalacia[J]. Chin J Osteoporos Bone Miner Res, 2016, 9(2): 186−192. DOI: 10.3969/j.issn.1674-2591.2016.02.014.
    [10] Xiao X, Sun XF, Ni PW, et al. 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 and related wound problem[J]. Medicine (Baltimore), 2018, 97(40): e12507. DOI: 10.1097/MD.0000000000012507.
    [11] 邵怡, 王安平, 王先令, 等. 肿瘤相关性低磷骨软化症的诊疗进展[J].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7, 37(2): 112−11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57.2017.02.011.
    Shao Y, Wang AP, Wang XL, 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umor induced osteomalacia[J]. Int J Endocrinol Metab, 2017, 37(2): 112−11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57.2017.02.011.
    [12] Broski SM, Folpe AL, Wenger DE. Imaging features of 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s[J]. Skeletal Radiol, 2019, 48(1): 119−127. DOI: 10.1007/s00256-018-3014-5.
    [13] Reubi JC, Waser B, Laissue JA, et al. Somatostatin and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receptors in human mesenchymal tumors: in vitro identification[J]. Cancer Res, 1996, 56(8): 1922−1931.
    [14] Yang M, Doshi KB, Roarke MC, et al. Molecular imaging in diagnosis of 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J]. Curr Probl Diagn Radiol, 2019, 48(4): 379−386. DOI: 10.1067/j.cpradiol.2018.06.005.
    [15] Jing HL, Li F, Zhuang HM, et al. Effective detection of the tumors causing osteomalacia using [Tc-99m]-HYNIC-octreotide (99mTc-HYNIC-TOC) whole body scan[J]. Eur J Radiol, 2013, 82(11): 2028−2034. DOI: 10.1016/j.ejrad.2013.04.006.
    [16] Sood A, Agarwal K, Shukla J, et al. Bone scintigraphic patterns in patients of tumor induced osteomalacia[J]. Indian J Nucl Med, 2013, 28(3): 173−175. DOI: 10.4103/0972-3919.119541.
  • [1] 吴娇娇严颖卫华 .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3, 47(8): 503-508.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211001-00326
    [2] 叶敏张永学夏晓天 . 正电子放射性核素显像在肾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0, 44(9): 575-581.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1905013-00067
    [3] 朱虹静董爱生左长京 .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肾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1, 45(1): 41-46.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004035-00008
    [4] 薛妍刘海燕 . 核医学分子影像在卵巢癌诊疗中的应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3, 47(12): 774-780.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302004-00364
    [5] 闫晓敏蔡敏冯贵生 . 肾脏核素显像在重复肾畸形诊疗中的应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1, 45(2): 105-110.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00238-00020
    [6] 任庆余张延华孟庆乐吴兴 . DTC清甲治疗后诊断性131I SPECT/CT全身显像中的辐射剂量分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3, 47(12): 733-737.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303007-00373
    [7] 袁建伟杨劼贺小红张培培肖菊梅王颖 . 乳腺癌18F-FDG PET/CT和3.0T MRI联合显像评分与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3, 37(2): 84-8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3.02.006
    [8] 刘岩薛建军王岐许惠丁蕊娜闫青丹高蕊杨爱民 . 不同肾脏深度估算公式校正SPECT/CT肾动态显像对计算活体肾移植供者GFR的影响.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3, 47(9): 525-530.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210024-00340
    [9] 苏舒唐刚华向贤宏聂大红 . 肝纤维化分子显像的研究进展.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7, 41(4): 265-270.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7.04.006
    [10] 宋书扬韩旭汪蕾闫朝武方纬 . 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与心脏磁共振成像评价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活力的对比研究.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4, 48(1): 38-45.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308010-00386
    [11] 张元丽李慧敏郭小闪 . 核医学显像在心脏淀粉样变性中的应用进展.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3, 47(6): 372-377.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208014-00308
    [12] 王钰向镛兆刘斌 . 治疗活度131I SPECT/CT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诊断增益价值的研究.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2, 46(10): 592-598.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110002-00223
  • 加载中
图(3)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219
  • HTML全文浏览量:  9485
  • PDF下载量:  35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5-1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7-29
  • 刊出日期:  2021-08-25

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综合影像学表现

    作者简介:单凤玲 Email:siyatounihao@126.com
    通讯作者: 孙贞魁, sun77126@163.com
  • 1. 上海市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核医学科 201399
  • 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200233

摘要:  目的 探讨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PMT)的临床特点及其综合影像学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38例PMT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8~72岁, 中位年龄45.5岁)的临床资料,以及超声、CT、MRI、99Tcm-联肼尼克酰胺-酪氨酸3-奥曲肽(99Tcm-HYNIC-TOC)SPECT/CT、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SPECT/CT骨显像和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并总结PMT的临床特点及其综合影像学表现。 结果 PMT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全身骨痛、肌肉无力以及肿瘤原发部位局部不适等;术前患者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显示血磷水平降低。38例患者中,有超声、CT、MRI、99Tcm-HYNIC-TOC SPECT/CT、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和18F-FDG PET/CT显像资料者分别为8、20、18、12、8、7例。PMT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为肿瘤内低或混合回声,血流信号丰富。50.0%(4/8)骨组织来源的PMT患者在CT上表现为溶骨性病变;软组织来源的12例PMT患者在CT上表现为异常软组织密度灶或软组织肿块。PMT患者的病灶在 MRI上均表现为T1加权像等低信号、T2加权像高低混杂信号,增强MRI表现为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PMT患者99Tcm-HYNIC-TOC SPECT/CT显像阳性率为83.3%(10/12)。PMT患者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均呈多发异常骨代谢活跃灶,其中1例软组织来源的肿瘤显示为病灶放射性摄取轻度增高。PMT患者18F-FDG PET/CT显像中所有病灶的葡萄糖代谢均增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为3.1~10.7,中位数为4.0。 结论 PMT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肿瘤导致的低磷性骨软化,而原发肿瘤的表现不突出;影像学表现没有特异性,99Tcm-HYNIC-TOC SPECT/CT、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及18F-FDG PET/CT检查可能有助于临床对PMT进行准确地定位并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

English Abstract

  • 肿瘤源性骨软化症(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TIO)是一种由肿瘤引起的获得性低磷性骨软化症,致病肿瘤分泌过多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使得肾脏排磷增加、血磷水平降低,导致骨骼钙磷代谢紊乱,引起骨软化性骨密度减低。该病的生化特点为血磷水平降低,尿磷水平升高,而血钙水平一般正常。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骨痛和肌肉无力,多开始于负重关节及四肢长骨,之后骨痛逐渐加重,严重时行走困难且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多发骨折或假骨折)。原发肿瘤切除后,病情能够得到明显缓解[1]

    TIO的致病肿瘤大多数为骨或软组织的间叶源性肿瘤,其中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PMT)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是引起TIO的主要病因之一[2]。由于致病肿瘤位置隐匿、生长缓慢,导致对肿瘤的定位及诊断较为困难。大量研究者致力于对PMT的超声、CT及MRI显像特点的分析[3-4],而对PMT的奥曲肽显像、全身骨显像及18F-FDG PET/CT显像特点进行总结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对PMT患者的相关诊疗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PMT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38例PMT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8~72岁,中位年龄45.5岁)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其中,临床资料包括PMT患者的临床症状、肿瘤来源、发病部位、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前后的血磷水平等;影像学表现包括超声、CT、MRI、99Tcm-联肼尼克酰胺-酪氨酸3-奥曲肽(99Tcm-hydrazinonicotinamide-Tyr3-octreotide,99Tcm-HYNIC-TOC)SPECT/CT显像、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18F-FDG PET/CT显像等表现。纳入标准: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PMT;至少有一种影像学检查资料。排除标准:具有低磷性骨软化症家族史;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长期阿德福韦酯药物使用史等其他可能原因所致低磷性骨软化。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病理科给出的报告进行总结:报告为“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者统计为良性;报告为“中间性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或交界性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者统计为中间性;报告为“恶性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或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伴局部肉瘤变”者统计为恶性。

    • 使用德国Siemens公司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LightSpeed VCT 64排螺旋CT、荷兰Philips公司Ingenia 3.0T MRI、美国GE公司Discovery NM/CT、美国GE公司Discovery PET/CT分别对患者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于检查前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CT检查。CT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50~450 mA、层厚5.00 mm、薄层扫描层厚0.63 mm,以3.00~5.00 mm层厚行冠状面和矢状面重建。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以3 mL/s流速注射碘海醇[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含碘量350 mg/mL] 100 mL,分别延迟30、65 s行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

      (2)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①横断面及冠状面T2加权压脂序列,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TR)3616.0~5488.0 ms,回波时间(echo time,TE)70.0~125.0 ms,层厚4.00~7.00 mm;②横断面及冠状面T1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R 276.0~700.0 ms,TE 9.5~20.0 ms,层厚4.00~7.00 mm;③T1加权快速场回波序列,TR 250.0 ms,TE 2.3 ms,层厚5.00 mm;④横断面及冠状面魔镜成像(mDIXON)序列,层厚6.00 mm;⑤MRI增强扫描,经肘正中静脉手动推入钆喷替酸葡胺(377 mg/mL,法国Guerbet公司)15~20 mL,注射流速1 mL/s,即刻采用T1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R 276.0~700.0 ms,TE 9.5~20.0 ms,层厚4.00~7.00 mm)及魔镜成像(mDIXON)序列(层厚6.00 mm)行MRI增强扫描。

      (3)99Tcm-HYNIC-TOC SPECT/CT显像和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参数:矩阵 256×1024,放大倍数1.0,扫描速度22 cm/min,静脉注射925 MBq 99Tcm-MDP(上海欣科医药有限公司)或370~555 MBq 99Tcm-HYNIC-TOC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 h后行全身显像,经计算机重建处理后获得全身平面图像及局部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SPECT、CT以及SPECT/CT融合图像。

      (4)18F-FDG PET/CT显像。按 3.70~5.55 MBq/kg剂量静脉注射18F-FDG(上海江原安迪科药业有限公司),注射后1 h行PET/CT显像。先采集CT图像,扫描范围自颅底至股骨中段,扫描参数:电压120 kV、电流140 mA、准直5.0 mm、层厚0.75 mm、0.5 ms/转、螺距1.25、扫描时间20~30 s。在同一范围内采用三维模式采集PET图像,一般6~7个床位,2 min/床进行扫描,采用CT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图像重建和融合。

    • (1)临床症状。PMT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全身骨痛、肌肉无力以及肿瘤原发部位局部不适等。

      (2)肿瘤来源、发病部位和肿瘤大小。38例PMT患者中,骨组织来源22例,软组织来源16例;21.1%(8/38)发生于头颈部,2.6%(1/38)发生于躯干,76.3%(29/38)发生于下肢,下肢肿瘤中有31.0%(9/29)发生于膝关节以下位置(表1)。38例PMT患者多表现为单发,仅1例多发转移者表现为右下肢多发软组织肿块。38例PMT患者的肿瘤长径为1.2~8.2 cm。

      序号性别年龄
      (岁)
      肿瘤发病
      部位
      肿瘤
      来源
      组织病理学
      检查结果
      序号性别年龄
      (岁)
      肿瘤发病
      部位
      肿瘤
      来源
      组织病理学
      检查结果
      1 54 右颞骨 骨组织 良性PMT 20 30 右股骨粗隆 骨组织 恶性PMT
      2 67 右腓骨上段 骨组织 良性PMT 21 43 右侧眶内壁、颅底 骨组织 良性PMT
      3 45 右股骨头 骨组织 良性PMT 22 38 右侧髂骨及髋臼 骨组织 PMT恶性
      4 66 左足底 软组织 中间性PMT 23 62 右大腿 软组织 良性PMT
      5 57 右股骨上段 骨组织 良性PMT 24 72 右额 软组织 中间性PMT
      6 48 左髋臼 骨组织 中间性PMT 25 60 左鼻腔 软组织 良性PMT
      7 45 右侧腹股沟 软组织 良性PMT 26 8 左胫骨远端 骨组织 中间性PMT
      8 30 右耻骨支 骨组织 良性PMT 27 61 右股骨颈前方 软组织 良性PMT
      9 40 右股骨近端 骨组织 恶性PMT 28 50 左股骨头 骨组织 中间性PMT
      10 37 左鼻腔、左筛窦内 软组织 良性PMT 29 54 左膝 骨组织 良性PMT
      11 9 左足距骨 骨组织 良性PMT 30 46 左臀部 软组织 良性PMT
      12 38 左股骨头 骨组织 良性PMT 31 50 右胫骨 骨组织 恶性PMT
      13 62 右踝内侧软组织 软组织 良性PMT 32 32 左侧股动脉前方 软组织 良性PMT
      14 21 T9椎体后方 软组织 恶性PMT 33 43 左侧鼻腔、额窦 骨组织 良性PMT
      15 45 左臀部 软组织 良性PMT 34 53 右足 骨组织 良性PMT
      16 27 右大腿 软组织 良性PMT 35 18 左腓骨 骨组织 良性PMT
      17 57 左腹股沟软组织 软组织 良性PMT 36 54 右股骨大转子 骨组织 良性PMT
      18 51 左股骨 骨组织 中间性PMT 37 42 右额 软组织 中间性PMT
      19 55 右鼻腔 软组织 良性PMT 38 37 右小腿 骨组织 恶性PMT
       注:PMT为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

      表 1  38例PMT患者的临床资料

      Table 1.  Clinical data of 38 patients with 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

      (3)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38例PMT患者中,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良性者25例、中间性者7例、恶性者6例(表1)。

      (4)血磷水平。术前及术后均接受血磷水平检测的患者共30例,术前血磷水平为0.28~0.73 mmol/L(正常参考值为0.97~1.61 mmol/L),中位数为0.50 mmol/L。术后复查血磷的30例患者中,25例于术后 3 d~6个月血磷水平恢复正常,5例血磷水平在术后10个月仍未达到正常参考值[其中2 例术后有病灶残留、2例术后复发、1例为PMT(肉瘤3级)伴多发转移]。

    • 38例PMT患者中,有超声、CT、MRI、99Tcm-HYNIC-TOC SPECT/CT显像、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和18F-FDG PET/CT显像资料者分别为8、20、18、12、8、7例。其中,典型病例的影像学图像见图1~3

      图  1  不同PMT患者的相关影像学图像

      Figure 1.  Different images of different patients with 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

      图  3  PMT患者(男性,45岁)的相关影像学图像

      Figure 3.  Different images of a patient (male, 45 years old) with 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

      (1)超声表现。8例PMT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为边界多清晰,其中,5例肿瘤呈低回声,3例呈混合回声;7例肿瘤周边及内部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1例未见明显血流信号;2例肿瘤内见线条状钙化。

      (2)CT表现。骨组织来源的8例PMT中,50.0%(4/8)的患者在CT上表现为溶骨性病变(图1A),另50.0%(4/8)的患者表现为髓腔内密度增高灶,边界欠清晰(图2A)。软组织来源的12例PMT病灶在CT上表现为异常软组织密度灶或软组织肿块,其中16.7%(2/12)的患者伴有周边骨质破坏,8.3%(1/12)伴有钙化,16.7%(2/12)软组织肿块内见低密度灶(囊变、坏死);行CT增强扫描的5例软组织来源的PMT肿瘤的实性部分均呈明显强化。

      图  2  PMT患者(女性,67岁)的相关影像学图像

      Figure 2.  Different images of a patient (female, 67 years old) with 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

      (3)MRI表现。18例PMT患者的MRI均表现为T1加权像等低信号、T2加权像高低混杂信号,增强MRI表现为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图2B~D图3AB)。

      (4)99Tcm-HYNIC-TOC SPECT/CT显像。PMT患者99Tcm-HYNIC-TOC SPECT/CT显像阳性率为83.3%(10/12)。骨组织来源的5例PMT均表现为放射性浓聚(图2E~G):其中有1例除病灶处表现为放射性浓聚外,两侧肩关节放射性摄取对称性略增高,结合其他检查考虑为双侧肩关节炎所致;另有1例原发灶位于右腓骨上段伴有多发肋骨骨折的患者行99Tcm-HYNIC-TOC SPECT/CT显像,多发骨折部位无放射性摄取(图1C)。软组织来源的7例PMT中,28.6%(2/7)的肿瘤显像为阴性(图3D)。

      (5)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8例PMT患者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示全身多发骨折部位均呈异常骨代谢活跃灶,其中1例软组织来源的肿瘤见放射性摄取轻度增高(图3E~H)。

      (6)18F-FDG PET/CT显像。7例PMT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示所有病灶均见18F-FDG代谢增高,SUVmax为3.1~10.7,中位数为4.0(图1D~H图3IJ),同时,18F-FDG PET/CT显像可显示全身骨质改变情况。

    • 多种间叶性肿瘤可导致TIO,但90%以上的TIO是由PMT所致[5]。2013 年WHO软组织肿瘤分类中首次将PMT作为一种新的病种收录[6]。大量研究者对PMT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等进行了探讨,但这些研究的病例数均较少,且多仅从CT和MRI的角度分析了PMT的影像学特点[3-4]。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研究纳入的病例数较多,且同时具有超声及多种核素显像的资料。

      PMT以单发为主,可分布于全身各处,多发生于骨及软组织,四肢是其好发部位。PMT多数为良性,部分可表现为恶性。本研究中致病肿瘤绝大多数为单发,仅1例发现多发转移;76.3%的肿瘤分布于下肢,其中有31.0%发生于膝关节以下位置,另有21.1%分布于头颈部;良性肿瘤占65.8%(25/38),中间型肿瘤占18.4%(7/38),恶性肿瘤占15.8%(6/38)。以上结果均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7-9]

      PMT本身多不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多以骨痛为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低血磷水平,手术切除肿瘤是该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7-8, 10-11]。本研究中30例患者的血磷水平在术前均低于正常参考值,肿瘤切除后,除了5例有残留、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其他患者的血磷水平均在术后短时间内恢复至正常参考值。因此,对于术后血磷水平长时间内未恢复的患者,建议进一步行全身检查诊断是否存在肿瘤残余、复发或远处转移。

      对肿瘤进行明确地定性及定位诊断是治疗TIO的前提和关键。超声检查可探测发生于身体浅表部位的软组织肿瘤,本研究结果显示,PMT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回声肿块,87.5%(7/8)的PMT表现为肿瘤周边及内部有丰富的血流信号,这表明肿瘤常富含血管。但超声检查仅限于浅表软组织肿瘤的探测,对骨组织来源及其他部位来源(鼻腔、颅底等)的病变的应用价值有限。

      本研究结果显示,50.0%的骨组织来源的PMT在CT上表现为溶骨性病变,另外50.0%表现为髓腔内密度增高灶,边界欠清晰;这与Broski等[12]的研究结果稍有不同。原因可能与本研究中骨组织来源的病例数较少及患者的选取有关。

      Reubi等[13]的研究结果显示,引起 TIO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细胞的表面表达生长抑素受体,因此其认为可以利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与该受体结合显像来进行TIO的肿瘤定位。本研究结果显示,99Tcm-HYNIC-TOC SPECT/CT显像的阳性率为83.3%(10/12),16.7%(2/12)的PMT患者呈假阴性表现。由于生长抑素受体在人体内的表达比较广泛,因此应注意99Tcm-HYNIC-TOC SPECT/CT显像的假阳性及假阴性问题[14-15];另外,全身多发骨折在99Tcm-HYNIC-TOC SPECT/CT显像上无放射性浓聚,因此在行99Tcm-HYNIC-TOC SPECT/CT显像时应注意不要漏诊患者骨质异常。

      本研究中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显示骨代谢活跃区域均表现为放射性浓聚。而放射性浓聚的多少与肿瘤的血流灌注量和代谢活跃程度有关[16]。由于骨肿瘤、骨质疏松及骨折等多种骨病均可能引起放射性摄取增高,因此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对PMT的定位并没有特异性,但是其可整体评估PMT患者的骨骼受累情况。某些软组织来源的PMT由于其血流灌注量增加等原因,在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上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摄取。

      18F-FDG PET/CT显像对PMT的定位及全身整体情况的评估有较大的应用价值[11]。本研究结果显示,PMT在18F-FDG PET/CT显像中均表现为18F-FDG代谢增高,程度高低不一。18F-FDG PET/CT显像在检出PMT的同时,亦可整体评估其他病灶的情况。但由于常规扫描范围为颅顶至大腿中上段,发生于下肢的肿瘤易被遗漏,且又因PMT好发于下肢,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在行18F-FDG PET/CT显像前应询问清楚患者病史,充分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以防遗漏病灶。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并非每例患者均有超声、CT、MRI、99Tcm-HYNIC-TOC SPECT/CT显像、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及治疗前后的血磷水平等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另外,本研究中患者的随访不规律,失访率较高。

      综上所述,PMT的超声、CT、MRI表现并没有特异性,99Tcm-HYNIC-TOC SPECT/CT显像对PMT肿瘤的定位灵敏度较高;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对PMT的定位价值有限,但可以整体评估骨骼受累情况。18F-FDG PET/CT显像对肿瘤的定位及整体评估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虽然PMT大多为良性肿瘤,但也有复发的可能,术后应定期随访、常规监测血磷水平等血清指标,当再次出现血磷水平降低或者出现骨痛等相关症状时,应考虑肿瘤复发的可能,建议行相关核素全身显像进一步检查。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PMT转移患者的18F-FDG PET/CT SUVmax较高,因此18F-FDG PET/CT SUVmax可能与PMT的病理及预后相关,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探究。

      利益冲突 本研究由署名作者按以下贡献声明独立开展,不涉及任何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单凤玲负责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论文的撰写;孙贞魁负责研究命题的提出、论文的审阅;沈晨天负责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论文撰写的指导;罗全勇负责数据的提供、研究的指导。

参考文献 (1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