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  21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综述与编译
生物素-亲合素系统在核医学中的应用
唐刚华, 王世真
1997, 21(4): 145-150.
摘要:
生物素与亲合素间具有极高的亲和力,一分子的亲合素有四个生物素结合位点,因而可以产生放大效应,而且生物素在血液中能迅速清除。因此,生物素-亲合素系统可广泛应用于体外免疫分析和体内放射免疫显像及治疗。
乏氧组织显像剂及其应用
朱霖, 刘秀杰
1997, 21(4): 150-154.
摘要:
简述了乏氧组织显像剂的发展过程,阐明了乏氧组织显像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以及显像原理,指出理想的乏氧组织显像剂应具备的条件,详细探讨了乏氧组织显像药物的研究和应用,描述了99mTc标记的乏氧组织显像剂的应用前景。
稳定性核素氘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刘新泳, 徐丽君, 夏宗勤
1997, 21(4): 155-159.
摘要:
氘标记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方便的示踪工具。本文综述了氘标记物在生物代谢转变研究方面的示踪技术,以及在医学诊断和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
药物-放射性药物相互作用
钟建国
1997, 21(4): 160-165.
摘要: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效应可能改变放射性药物的生物学行为,这种药物-放射性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是临床所希望的,也可能是不希望的.本文节译自Owunwanne A,Patel M,Sadek S等三位科威特学者编著的《放射性药物手册》中的一个章节。
准直器的选用对图像的影响
贺小红, 李小华
1997, 21(4): 165-168.
摘要:
简述了准直器的分类、性能指标和准直器的制造工艺对图像的影响;详细介绍了临床实践中各类准直器的选用及其优缺点。
受高本底辐照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的现状
陶祖范
1997, 21(4): 173-177.
摘要:
综述了受高本底辐照人群致癌和致遗传效应流行病学研究的现状。未取得与高本底辐射相关的癌症增加的证据,但观察到与高本底辐射相关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增加及免疫功能的增强。提出辐射致癌效应似乎存在实际阈值,也不能排除真正阈值存在的可能性。流行病学研究与放射生物学研究,特别是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研究相结合,将更有助于了解和解释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的真实情况。
癌的遗传易感性与辐射致癌
贾卫华, 王继先
1997, 21(4): 177-180.
摘要:
综述了家族性癌基因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并对其与辐射致癌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进而通过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所获得的证据,认为在人群中存在对特定肿瘤易感的遗传学亚群,该亚群可能对辐射致癌(指上述特定肿瘤)高敏感。
辐射流行病学中的可比性研究
高智伟, 王继先
1997, 21(4): 180-184.
摘要:
流行病学的结果是基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局指标产生的,比较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缺乏可比性的研究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倚,所以可比性研究对于流行病学研究是非常重要。本文详细的介绍了辐射流行病学研究中可比性研究的原理及具体应用。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照人群的甲状腺效应
刘长安, 贾廷珍
1997, 21(4): 184-188.
摘要:
综述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受到高辐射地区儿童甲状腺癌发生的现状。分析了发病的时间和地理分布,确认了甲状腺癌增多与核事故辐射照射之间的联系。预测了事故中受到高水平辐射照射儿童可能的甲状腺未来效应。
电离辐射对肝脏的损伤
傅尚志, 张楚毅, 张景源
1997, 21(4): 188-191.
摘要:
电离辐射可引起肝功能及肝酶学的一系列变化,从而引起肝脏物质代谢的改变,并产生放射性肝炎甚至肝纤维化,损伤程度存在着量效关系,其发生机制有许多观点,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缺乏有效的途径阻断纤维化发生,亦无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文摘
应用简单穿透用面发射源进行的131I SPECT轮廓显像
白景明, 刘浩, 罗锡圭
1997, 21(4): 169-170.
摘要:
131I治疗后的显像主要采用平面显像,因此有时对甲状腺部位、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核素分布的判定、骨转移灶的定位很困难。本实验以减少源用量、被照射量及装置简化为目的,制成穿透用面源,并就131I-SPECT轮廓显像的价值进行研究。
心肌18F-DGSPECT显像评价心肌活力的价值
白景明, 刘浩, 罗锡圭
1997, 21(4): 169-169.
摘要:
18F-DG心肌糖代谢显像、123I-BMIPP脂肪酸代谢显像、201Tl心肌血流显像等三种SPECT检查方法,就评价心肌活力的价值,进行比较。
肥厚性心肌病的123I-BMIPP显像随时间变化情况分析
白景明, 刘浩, 罗锡圭
1997, 21(4): 169-169.
摘要:
经病史、心脏超声、磁共振、心导管等检查综合诊断为肥厚性心肌病的患者16例(男性11例,女性5例),其中应用钙拮抗剂治疗11例、β-受体阻断剂2例、钙拮抗剂与β-阻断剂并用2例、未用药治疗1例。
18F-DG/201Tl SPECT、201Tl负荷再注射SPECT及多巴胺超声心动图预测血管重建术后心肌功能障碍恢复的比较
王赞, 编辑部
1997, 21(4): 170-170.
摘要: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预测血管重建术后心肌功能障碍恢复的能力。
人单克隆抗体99mTc-88BV59:用于结肠直肠癌、复发或转移病灶的检出和免疫原性评价
江波, 李怀芬
1997, 21(4): 170-171.
摘要:
方法:对24例患有结肠直肠癌和疑有复发或转移者注射1 197~1 351MBq人单克隆抗体99mTc-88BV59 10分钟后进行骨盆、腹部、甲状腺和头部的前位及后位平面RIS(放免闪烁显像),14~20小时进行骨盆和腹部的SPECT RIS。
131I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测定有效半衰期的重要性
刘浩, 王国丽, 罗锡圭
1997, 21(4): 170-170.
摘要:
目的:研究131I治疗Grave's症和中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有效半衰期和抗甲状腺药物的影响。
99mTc-HMPAO和99mTc-ECD显像诊断脑肿瘤结果的差异
沈钰如, 马寄晓
1997, 21(4): 171-171.
摘要:
用于脑显像的HMPAO分解很快,配制后需立即应用。近来合成的ECD(ethylcisteinate dimer)能在血流中迅速清除,也能储存较久。
99mTc-MIBI显像检查骨和软组织肿瘤的效果
沈钰如, 马寄晓
1997, 21(4): 171-171.
摘要:
为了比较99mTc-MIBI和201Tl显像的诊断效果,检查了42例经活检和手术标本病理检查证实的骨和软组织肿瘤病人,其中29例为恶性肿瘤,13例为良性肿瘤。
生长抑素受体显像诊断肿瘤的费用-效益分析
沈钰如, 马寄晓
1997, 21(4): 171-172.
摘要:
对五类肿瘤(共150例)进行SMS(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并与CT、超声波、MRI及血管造影等传统方法比较,进行费用-效益分析。
甲状腺癌患者胸腺浓聚131I
兰晓莉, 兰继承, 陈绍亮
1997, 21(4): 172-172.
摘要:
1例14岁男孩,1993年5月由于乳头状甲状腺癌并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做了甲状腺全切术,术中发现肿瘤已累及到肌肉和左侧喉返神经。
由于胆囊炎和皮脂腺囊肿所致131I全身扫描假阳性
兰晓莉, 兰继承, 陈绍亮
1997, 21(4): 172-172.
摘要:
131I全身扫描对探测分化型甲状腺癌残留和转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并提示可以用131I治疗。治疗剂量扫描可以发现扫描剂量不能发现的病灶,但是全身扫描不是一种很可靠的方法,可以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
一氧化氮释放剂的放射增敏作用
解荷芝, 金一尊
1997, 21(4): 192-193.
摘要:
在哺乳动物细胞内,一氧化氮(NO)是一种关键的内源性生物调节分子,NO释放剂DEA/NO{(C2H5)2N[N(O)NO]-Na+}释放的NO(1.0mmol/L和2.0mmol/L)可提高乏氧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
X射线照射诱导的rec-myc细胞凋亡是有丝分裂后凋亡而且不能通过照射后的时间或姐妹细胞的行为预测
孙艳, 编辑部
1997, 21(4): 192-192.
摘要:
为了确定辐射诱导的凋亡是发生在有丝分裂前还是后,借助定时定格照相显微镜研究了表达人c-myc癌基因的大鼠胚胎细胞rec-myc细胞系。
低剂量辐射降低C3H10T%细胞的致瘤性转化
张英, 李修义
1997, 21(4): 192-192.
摘要:
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10 cGy60Coγ射线慢性照射可降低而后大剂量照射所致的C3H10T%细胞的致瘤性转化,增强细胞染色体辐射损伤的修复能力。
电离辐射致DNA簇损伤中的DNA片段
李雨, 孟祥顺, 郑秀龙
1997, 21(4): 193-193.
摘要:
细胞受照后DNA分子发生损伤的空间分布是其生物学效应的重要决定因素。本实验研究这种损伤的类型、程度、产率及修复。
实体瘤治疗的抗血管途径:微管蛋白结合剂的评估
周建议, 金一尊
1997, 21(4): 193-193.
摘要:
目的:评估新的微管蛋白结合剂Dolastatin 10、Dolastatin 15、Combretastatin Al、Combretastatin A4在实体瘤中是否也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黄酮醋酸(FAA)那样通过肿瘤血管而引起抗肿瘤效应。
儿童期何杰金氏病人的远期乳腺癌和其它继发肿瘤
杨觉雄, 编辑部
1997, 21(4): 193-194.
摘要:
目的:调查儿童期何杰金氏病经治疗后继发肿瘤的发病率和鉴别与发病率有关的特定因素。
辐射诱发工业性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钨铁矿、钛铁矿工人的染色体畸变
房晓光, 王知权
1997, 21(4): 194-194.
摘要:
目的:通过对马来西亚能产生工业性放射性物质的两种工作场所钨铁矿和钛铁矿工人的不同工作条件、不同工龄时染色体畸变率的比较,用以证实人外周淋巴细胞作为一种生物剂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