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46卷  第8期

显示方式:
封面
2022-8期封面
2022, 46(8).
摘要:
2022-8期目录
2022, 46(8): 1-4.
摘要:
临床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病理亚型Ki-67增殖指数与18F-FDG PET/CT代谢参数的相关性
冯洪燕, 李雪蓉, 涂宁, 王超, 肖雄, 洪正源, 卜丽红
2022, 46(8): 457-463.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108021-00209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病理亚型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简称Ki-67)增殖指数与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代谢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NSCLC的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6例、女性48例,年龄39~85(63.9±9.1)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8F-FDG PET/CT和高分辨率CT(HRCT)显像。从PET/CT图像中提取代谢参数,包括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糖酵解总量(TLG);从HRCT图像中获取肿瘤大小和CT形态学特征。采用Mann-Whitney U 和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PET/CT代谢参数、Ki-67增殖指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不同病理亚型的PET/CT代谢参数与Ki-67增殖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34例NSCLC患者在肿瘤分期、肿瘤大小、病理亚型、淋巴结转移、CT形态学特征间的Ki-67增殖指数、SUVmax、MTV、TLG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34~84.842,均P<0.001)。所有患者的Ki-67增殖指数与SUVmax、MTV、TLG均呈线性正相关(r=0.787、0.309、0.651,均P<0.001)。低分化型腺癌(实体+微乳头状为主型腺癌)的Ki-67增殖指数与SUVmax、MTV、TLG均存在相关性(r=0.492、0.652、0.603,均P<0.05);而高分化型腺癌(贴壁为主型腺癌)的SUVmax和TLG、中分化型腺癌(腺泡+乳头状为主型腺癌)的SUVmax 与Ki-67增殖指数呈线性相关(r=0.568、0.567、0.671,均P<0.05)。 结论 NSCLC的Ki-67增殖指数与18F-FDG PET/CT代谢参数SUVmax、MTV、TLG均有相关性,且与SUVmax的相关性最高。NSCLC不同病理亚型的Ki-67增殖指数与不同的18F-FDG PET/CT代谢参数相关性程度不同。
基于海马保护的2种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放疗技术的剂量学研究
林建海, 陈忠华, 傅志超, 冯静, 钟南保, 陈杰
2022, 46(8): 464-470.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110016-00210
摘要:
目的 比较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2种技术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NS)生殖细胞肿瘤(GCT)放疗中的海马保护和剂量学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接受全CNS放疗的12例GCT患儿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患儿4例、女性患儿8例,年龄7~14岁,中位年龄11岁。对所有患儿进行靶区及周围危及器官的勾画,分别设计VMAT计划和IMRT计划,处方剂量30 Gy,每次3 Gy,共照射10次。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获取各剂量学参数并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靶区及周围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通过比较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长评估计划实施效率。 结果 VMAT和IMRT 2种技术均能得到较好的靶区剂量学分布。VMAT技术的靶区均匀性略优于IMRT技术,均匀性指数分别为0.11±0.02和0.14±0.0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2,P<0.001)。VMAT和IMRT2种技术的左海马最大照射剂量分别为(15.99±0.70) Gy和(21.21±1.07) Gy、右海马最大照射剂量分别为(16.13±0.58) Gy和(21.35±0.69) Gy,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622、−21.628,均P<0.001),VMAT技术在海马保护上达到了剂量限制要求。VMAT技术在周围危及器官保护方面较IMRT技术优势明显,除双肺外,在眼晶状体、甲状腺、肾脏保护方面VMAT技术全面优于IMRT技术,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98~−2.231,均P<0.05)。VMAT技术在治疗效率方面同样优于IMRT技术,VMAT的机器跳数为1 749±95、治疗时长为(354±31) s,均仅为IMRT技术的40%左右,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83、−22.790,均P<0.001)。 结论 在儿童CNS GCT放疗中,VMAT技术能够在保护海马的情况下实现更好的靶区均匀性,同时在周围危及器官保护和治疗效率上具有明显优势。
深圳市2015—2020年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分析
李丽梅, 高朝贤, 惠长野, 杨学琴, 陈钰婷, 沙焱, 易娟
2022, 46(8): 471-477.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201015-00211
摘要: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15—2020年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的水平及其分布特征,为加强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和职业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15—2020年在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接受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2 777名放射工作人员开展横断面研究,其中男性2 210名、女性567名,年龄17~69(27.6±6.8)岁,将受检者按年龄分为5组:17~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69岁。采用全血微量培养法制备受检者的淋巴细胞微核和染色体,应用全自动染色体扫描分析系统对每名受检者的100个淋巴细胞染色体中期分裂相进行分析,统计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和无着丝粒体等染色体畸变类型,比较不同年龄组以及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受检者染色体畸变情况和微核情况的差异。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分布服从泊松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受检者年龄与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 结果 2 777名受检者的染色体畸变(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无着丝粒体)率为(0.072±0.005)%、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畸变率为(0.016±0.002)%、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为(0.068±0.005)%、微核率为(0.43±0.01)‰、微核细胞率为(0.40±0.01)‰、淋巴细胞转化率为(85.07±3.16)%。各年龄组间染色体畸变率、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以及各年龄组不同性别受检者的染色体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细胞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93、0.931、0.691,Z=−0.929~−0.059,均P>0.05)。与17~20岁年龄组相比,其余各年龄组受检者的微核率、微核细胞率均较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均较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981~−2.510,F=4.922~52.860,均P<0.05);受检者的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0.166、0.168,均P<0.001),而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0.197,P<0.001);21~30岁年龄组、31~40岁年龄组女性受检者的微核率、微核细胞率以及17~20岁年龄组、21~30岁年龄组女性受检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同年龄组的男性受检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826~−3.516,F=6.947、14.563,均P<0.01)。 结论 深圳市2015—2020年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均未超过国内文献报道的健康人群的本底水平范围,但有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需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与职业健康管理。
Meta分析
18F-FDG PET/CT对Tg阳性且131I-WBS阴性的DTC复发患者的诊断效能:Meta分析
郑皓, 张海波, 何蕊, 方东, 谢飞, 江丽玲, 苏玉林, 朱高红
2022, 46(8): 478-488.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103016-00190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甲状腺球蛋白(Tg)表达阳性(简称Tg阳性)且131I全身显像(WBS)结果阴性(简称131I-WBS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复发患者的诊断效能。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18F-FDG PET/CT对DTC复发患者诊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12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诊断参数,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文献是否存在阈值效应,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Q检验,采用Deeks线性回归分析法评价文献的发表偏倚。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Z检验分析行诊断性全身显像(Dx-WBS)与治疗性全身显像(Rx-WBS)的患者18F-FDG PET/CT诊断效能的差异,并分析在促甲状腺激素(TSH)刺激状态与抑制状态下18F-FDG PET/CT诊断效能的差异。 结果 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共1 036例DTC复发患者,纳入研究的异质性较低(I2=47.5%,P=0.018),异质性可能源于病例数(r=1.462,P=0.021),存在较小的发表偏倚(P=0.070)。18F-FDG PET/CT诊断Tg阳性且131I-WBS阴性的DTC复发患者的合并灵敏度为0.87(95%CI:0.82~0.91)、特异度为0.79(95%CI:0.68~0.86)、阳性似然比为3.76(95%CI:2.32~6.09)、阴性似然比为0.20(95%CI:0.14~0.27)、诊断优势比为23.89(95%CI:13.23~43.12)、SROC的AUC=0.91(标准误0.02)、Q指数为0.837(标准误0.023)。行Dx-WBS与Rx-WBS的DTC复发患者18F-FDG PET/CT诊断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41,P>0.05)。在TSH刺激状态与抑制状态下,行Dx-WBS与Rx-WBS的DTC复发患者18F-FDG PET/CT诊断效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864、0.525,均P>0.05)。 结论 18F-FDG PET/CT对Tg阳性且131I-WBS阴性的DTC复发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行Dx-WBS与Rx-WBS、在TSH刺激状态与抑制状态下患者18F-FDG PET/CT的诊断效能均相当。
综述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产生机制及其临床价值
赵翊含, 林岩松, 赵新明
2022, 46(8): 489-496.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110009-00201
摘要:
近年来,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患者通过外科手术、放射性碘治疗和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后的预后良好,可获得长期生存,但部分患者存在疾病的持续、复发及转移。甲状腺球蛋白(Tg)作为DTC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后灵敏、简便的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在患者长期随访中的定期监测极为重要。然而,在高达25%的DTC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出高水平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其存在会干扰Tg的测定,此时TgAb的变化趋势就成为判断疾病状态的替代指标。TgAb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往往预示疾病好转,相反,TgAb持续升高可能是DTC复发的早期指标。笔者主要就TgAb在DTC患者中的产生机制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核素显像及治疗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进展
姜玲, 周海中
2022, 46(8): 497-501.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109013-00205
摘要: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已成为最常见的头颈部肿瘤,大多数DTC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转移性及失分化患者缺乏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手段。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药物已被应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显像和治疗中,而其在DTC中应用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笔者对DTC靶向PSMA显像及治疗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核医学实验室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患者血液标本的管理探索
傅鹏, 吴炜杰, 高建青, 魏玲格
2022, 46(8): 502-505.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102003-00193
摘要: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仍是全世界感染防控的重点,在我国有效实施防控措施的情况下,总体已基本得到控制,但随着疫情的持续发展,仍存在小规模爆发事件。笔者在疫情防控期间,从工作实践角度出发,初步探讨了非定点医院核医学科体外分析实验室对中、高风险地区患者血液标本的管理,旨在为全国核医学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以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途径,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放射性皮肤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莫韦, 曹建平, 余道江, 张舒羽
2022, 46(8): 506-512.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111008-00203
摘要:
放射性皮肤纤维化是电离辐射作用于皮肤组织后的晚期效应,是放射性核事故和肿瘤放疗等之后常见的晚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放射性皮肤纤维化表现为皮肤外观的改变、皮肤弹性消失与挛缩、皮肤坚硬难以捏起折痕,可伴发毛细血管扩张、疼痛与瘙痒,部分患者甚至会发生进展性的纤维化,反复出现皮肤感染。目前关于放射性皮肤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也缺乏针对性的救治手段及有效治疗药物。因此,深入探索电离辐射所致放射性皮肤纤维化的机制,寻找更有效的防治手段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放射性皮肤纤维化的影响因素、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旨在为放射性皮肤纤维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病例报告
胃腺癌乳腺转移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彭小娟, 寇莹, 李川, 程祝忠
2022, 46(8): 513-517.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108013-00194
摘要:
笔者报道了1例胃腺癌乳腺转移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的病例,从临床表现、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面分析了该病的特点。胃腺癌乳腺转移在临床上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及误诊,确诊需经组织病理学检查。18F-FDG PET/CT检查可以早期筛查全身病灶,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股骨上皮样血管肉瘤99Tcm-MDP SPECT/CT显像一例
伍杨, 付巍
2022, 46(8): 518-520.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107029-00208
摘要:
骨上皮样血管肉瘤(EA)是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高度恶性骨肿瘤,临床上较为罕见。笔者报道了1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发生于股骨的EA病例,分别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CT及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等方面分析了该病的特点,并通过文献复习总结了EA的影像学特征。99Tcm-MDP SPECT/CT显像能发现转移灶并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