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测定人成纤维细胞受照后不同染色体的损伤、修复和互换形成

杨星 邵松生 王知权

引用本文:
Citation:

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测定人成纤维细胞受照后不同染色体的损伤、修复和互换形成

  • 摘要: 对人成纤维细胞株AG1522的1,4.8和13号染色体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并与早熟染色体凝集技术(PCC)结合,从四个层次观察照后染色体畸变情况:①最初染色体断片数(照后6h内);②修复后的断片数(照后24h),③首次有丝分裂中期的断片数和互换数(照后27-32h),④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的稳定性易位数.同时,观察断片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其数量是否与染色体大小成正比,即断片的产生是否有随机性。
  • [1] 孙元明 . 用荧光原位杂交对早先受照者剂量验证和剂量重建的探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1, 25(3): 134-137.
    [2] 张泽云张卿西 . 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染色体畸变作为人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预测指标.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1995, 19(4): 189-189.
    [3] 刘青杰陆雪陈德清赵骅 . 《荧光原位杂交分析染色体易位估算辐射生物剂量技术方法》解读.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2, 36(4): 245-24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2.04.013
    [4] 陈振军刘旭平穆传杰 . 用染色体特异的DNA文库进行原位杂交检测X线诱发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染色体的易位频率.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1992, 16(6): 264-265.
    [5] 蔡建明郑秀龙 . 细胞内外pH对受照坪期A549细胞潜在致死性损伤修复、染色体畸变和DNA双链断裂的影响.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1995, 19(3): 142-142.
    [6] 赵乃坤高风鸣刘及 . 体外腹膜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层形成造血灶法.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1980, 4(3): 192-193.
    [7] 马铁军王毅安源王东平秦雪琴范青萍张娟 .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显带技术在高、低传能线密度辐射损伤中的应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2, 36(3): 168-17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2.03.012
    [8] 孙元明蒋铁男 . 用微核法测定甲腈咪胍对受照小鼠骨髓细胞的保护作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1994, 18(2): 68-69.
    [9] 刘炳辰王继光肖佩新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电离辐射剂量估算中的应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1993, 17(1): 4-8.
    [10] 于洪臣刘及 . 人骨髓和脾脏基质成纤维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1985, 9(3): 167-16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72
  • HTML全文浏览量:  140
  • PDF下载量:  2
出版历程

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测定人成纤维细胞受照后不同染色体的损伤、修复和互换形成

摘要: 对人成纤维细胞株AG1522的1,4.8和13号染色体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并与早熟染色体凝集技术(PCC)结合,从四个层次观察照后染色体畸变情况:①最初染色体断片数(照后6h内);②修复后的断片数(照后24h),③首次有丝分裂中期的断片数和互换数(照后27-32h),④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的稳定性易位数.同时,观察断片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其数量是否与染色体大小成正比,即断片的产生是否有随机性。

English Abstract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