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良好的机遇和艰难的跋涉

林祥通

引用本文:
Citation:

PET-CT:良好的机遇和艰难的跋涉

    作者简介: 林祥通,男,1936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本刊资深名誉编委,中国核学会理事,第八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已毕业16名,在读3名,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多项。目前从事研究领域:①老年人脑部疾病SPECT和PET研究;②PET应用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Favourable opportunity and gigantic challenge: The future of PET-CT in China

  • 摘要: 本刊第29卷第4期发表了陈绍亮等[1]10位医师撰写的"核医学的发展前景和挑战——参加第52届美国核医学年会后的思考和体会"一文,从一定的学术和社会经济高度及作者们的个人专长、知识结构,加以判断选择,介绍了国外核医学的目前进展动向,并对学科的前景作出思考,读后很有启发和收获。本期编辑部又组织了11篇PET-CT临床应用及相关技术的专题介绍辟为专号刊出,作者多为我国从事这一工作第一线的青年专家或研究生,编辑部邀我写个述评,因对组稿过程不甚了解,恐有辱使命,但事后编辑部寄来征稿全文,故也只好尽力而为了。
  • [1] 陈绍亮,李蓓蕾,李彪,等.核医学的发展前景和挑战——参加第52届美国核医学年会后的思考和体会[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5,29(4):145-151.
    [2] 王世真,周前.我国核医学正迈进PET时代[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1997,21(5):244-248.
    [3] Newsline. Report shows growth in PET/CT[J]. J Nucl Med, 2005, 46(1):25N.
    [4] Newsline. PET and PET/CT:market outlook[J]. J Nucl Med, 2003, 44(7):28N-31N.
    [5] Endo K. Current status of PET in Japan[A]. ANZSNM. 35th annual scientific meeting of the ANZSNM[C]. Melbourne, Victoria. April 30-May 2,2005. N 102.
    [6] 陈盛祖.PET/CT的若干技术问题[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5,25(2):72-74.
    [7] Beyer T, Townsend DW, Brun T, et al. A combined PET/CT scanner for clinical oncology[J]. J Nucl Med, 2000, 41(8):1369-1379.
    [8] Czernin J. Summary of selected PET/CT[J]. J Nucl Med, 2004, 45(suppl 1):102S-103S.
    [9] Coleman RE, Delbeke D, Guiberteau M J, et al. Concurrent PET/CT with an integrated imaging system:intersociety dialogue from the joint working group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the Society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the Society of Computed Body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J]. J Nucl Med, 2005, 46(7):1225-1239.
  • [1] 黄建敏潘莉萍李冬雪 . PET和PET-CT在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7, 31(2): 112-114.
    [2] 胡晓云胡春洪方向明吴翼伟 . 脑胶质瘤的11C-甲硫氨酸和11C-胆碱PET和PET-CT.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8, 32(1): 20-23.
    [3] 唐怡云王辉 . PET、PET-CT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2, 36(2): 76-7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2.02.004
    [4] 潘懿范宋少莉黄钢 . 比较SPECT-CT和PET-CT在小动物模型中的应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9, 33(4): 196-19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09.04.002
    [5] 王俊起高硕李彦生18F-氟化钠PET和PET-CT诊断肺癌骨转移的对比研究.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9, 33(2): 68-7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09.02.002
    [6] 王雪梅王美玲王相成 . PET和PET-CT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0, 34(2): 76-80.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0.02.003
    [7] 夏伟罗全勇袁志斌 . PET-CT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6, 30(6): 331-335.
    [8] 王嘉兴朱汇庆 . PET-CT在儿科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9, 33(1): 30-3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09.01.030
    [9] 文立莲 . PET-CT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2, 36(3): 148-150.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2.03.006
    [10] 张悦18F-氟脱氧葡萄糖PET和PET-CT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7, 31(1): 34-3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65
  • HTML全文浏览量:  157
  • PDF下载量:  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5-09-10

PET-CT:良好的机遇和艰难的跋涉

    作者简介:林祥通,男,1936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本刊资深名誉编委,中国核学会理事,第八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已毕业16名,在读3名,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多项。目前从事研究领域:①老年人脑部疾病SPECT和PET研究;②PET应用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 200040 上海,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科

摘要: 本刊第29卷第4期发表了陈绍亮等[1]10位医师撰写的"核医学的发展前景和挑战——参加第52届美国核医学年会后的思考和体会"一文,从一定的学术和社会经济高度及作者们的个人专长、知识结构,加以判断选择,介绍了国外核医学的目前进展动向,并对学科的前景作出思考,读后很有启发和收获。本期编辑部又组织了11篇PET-CT临床应用及相关技术的专题介绍辟为专号刊出,作者多为我国从事这一工作第一线的青年专家或研究生,编辑部邀我写个述评,因对组稿过程不甚了解,恐有辱使命,但事后编辑部寄来征稿全文,故也只好尽力而为了。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