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T胃黏膜显像在胃中间横带研究中的价值

陈明 刘纯 严祥 刘世雄

引用本文:
Citation:

SPECT胃黏膜显像在胃中间横带研究中的价值

    通讯作者: 刘纯, liuchun5511@sina.com
  • 基金项目:

    甘肃省科技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 1107RJZA258

The value of gastric mucosa SPECT in the study of midgastric transverse band

    Corresponding author: Chun Liu, liuchun5511@sina.com ;
  • 摘要: 目的 探讨SPECT胃黏膜显像在胃中间横带(MTB)研究中的价值。 方法 对45名健康成年人分别进行SPECT胃黏膜和胃排空显像,并进行图像面积、放射性计数/像素比值的统计学分析。 结果 近端与MTB、远端与MTB及全胃与近端、远端的放射性计数/像素比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胃黏膜显像图像上也存在类似于胃排空核素显像图像上所显示的MTB,而且胃黏膜显像图所显示的MTB与胃排空显像图的MTB一致,均表示相同的临床意义。 结论 胃黏膜显像是一项定性检查,它通过核素的分布变化间接反映胃黏膜细胞的变化,MTB是胃的粘液细胞相对匮乏的一个区域,由此也可解释MTB在胃动力学上容受功能相对较弱的原因。
  • 图 1  胃黏膜核素显像图  图中,A:全胃图;B:近端胃勾画分区图;C:MTB勾画分区图;D:远端胃勾画分区图。

    Figure 1.  Gastric mucosa radionuclide imaging

    图 2  胃排空核素显像图  图中,A:全胃图;B:近端胃勾画分区图;C:MTB勾画分区图;D:远端胃勾画分区图。

    Figure 2.  Gastric emptying radionuclide imaging

    表 1  45名受检者全胃及各分区面积比较(x±s,像素)

    Table 1.  Comparison of areas between total gastrectomy and different partition in forty-five healthy adults(x±s, pixel)

    检查类别 全胃 近端胃 远端胃 胃中间横带区
    胃排空显像 1083.5±169.43 589.96±140.57 359.32±109.58 125.45±59.55
    胃黏膜显像 877.3±102.43 407.11±98.65 321.85±112.69 114.36±99.82
    下载: 导出CSV

    表 2  45名受检者全胃及各分区放射性计数/像素比值比较(x±s

    Table 2.  Comparison of radioactivity counts to pixel ratios between total gastrectomy and different partition in forty-five healthy adults(x±s)

    检查类别 全胃 近端胃 远端胃 胃中间横带区
    胃排空显像 77.18±11.89 38.56±13.11 25.87±8.69 11.65±8.98
    胃黏膜显像 106.68±12.26 46.45±10.13 40.63±8.69 18.22±6.57
    下载: 导出CSV
  • [1] 严祥, 刘纯, 刘永铭, 等.胃排空延迟与胃中间横带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1(2):1-3.
    [2] Moore JG, Dubois A, Christian PE, et al. Evidence for a midgastric transverse band in humans[J]. Gastroenterology, 1986, 91(3):540-545. doi: 10.1016/0016-5085(86)90620-7
    [3] 黄钢.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临床操作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261-262.
    [4] 谷成明, 柯美云, 朱朝晖, 等.胃中间横带在调节糖尿病病人胃内食物分布和胃排空中的作用[J].中华内科杂志, 1999, 38(7):476-477. doi: 10.3760/j.issn:0578-1426.1999.07.015
    [5] 郭建强, 柯美云, 秦明伟, 等.胃中间横带对近端胃和远端胃食物分布的调节作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0, 22(5):416-420. doi: 10.3321/j.issn:1000-503X.2000.05.005
    [6] 严祥, 刘纯, 刘永铭, 等.胃中间横带在胃排空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J].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0, 20(1):32-33. doi: 10.3760/cma.j.issn.2095-2848.2000.01.023
    [7] 刘纯, 严祥, 陈明, 等.影响确定胃中间横带靶区轮廓的因素[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3(2):30-33.
    [8] 黄雪梅, 马丽, 陈正福, 等. 99mTcO4-异位胃粘膜显像诊断小儿美克尔憩室[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 22(6):667, 670.
    [9] 赵玉元, 何晓东, 严祥, 等.实用消化外科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2:317-319, 460-464.
    [10] 路宝士, 康德元, 高玉芳. 99mTcO4-异位胃粘膜显像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17):39. doi: 10.3969/j.issn.1673-9701.2007.17.026
  • [1] 董森懿刘志翔耿雅文徐杨杨张军军王修霞 . 液体试餐核素胃排空显像对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功能的研究.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7, 41(3): 178-18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7.03.004
    [2] 朱玫王荣福 . 放射性核素胃排空显像.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0, 24(4): 152-154.
    [3] 米彦霞郭晋纲王莉莉杨淑英任媛 . SPECT/CT融合显像在腰椎横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7, 41(5): 321-32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7.05.003
    [4] 孔维静徐颖 . 综合干预措施下评估首次131I清甲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唾液腺的慢性损伤.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8, 42(1): 30-3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06
    [5] 秦丽军李万婷武志芳陆克义刘建中胡光李思进刘海燕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中的增益价值.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7, 41(3): 173-17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7.03.003
    [6] 严惟力蒋义斌13C呼气试验的方法学及在胃肠病临床的应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2, 26(5): 196-199.
    [7] 毛奇琦孙旭严惟力13C呼气试验:一种有益的消化系统疾病检测方法.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9, 33(3): 129-13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09.03.001
    [8] 陈鹏宋长祥陆武刘永袁小帅杜鹏 . SPECT同机定位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8, 42(1): 21-24, 2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04
    [9] 南楠朱小华 .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显像假阳性的原因分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8, 42(1): 62-6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12
    [10] 陈立陈跃 . 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核素显像研究进展.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6, 40(6): 452-45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6.06.010
  • 加载中
图(2)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73
  • HTML全文浏览量:  1198
  • PDF下载量:  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4-11-02
  • 刊出日期:  2015-05-25

SPECT胃黏膜显像在胃中间横带研究中的价值

    通讯作者: 刘纯, liuchun5511@sina.com
  • 1. 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 2. 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
基金项目:  甘肃省科技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 1107RJZA258

摘要:  目的 探讨SPECT胃黏膜显像在胃中间横带(MTB)研究中的价值。 方法 对45名健康成年人分别进行SPECT胃黏膜和胃排空显像,并进行图像面积、放射性计数/像素比值的统计学分析。 结果 近端与MTB、远端与MTB及全胃与近端、远端的放射性计数/像素比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胃黏膜显像图像上也存在类似于胃排空核素显像图像上所显示的MTB,而且胃黏膜显像图所显示的MTB与胃排空显像图的MTB一致,均表示相同的临床意义。 结论 胃黏膜显像是一项定性检查,它通过核素的分布变化间接反映胃黏膜细胞的变化,MTB是胃的粘液细胞相对匮乏的一个区域,由此也可解释MTB在胃动力学上容受功能相对较弱的原因。

English Abstract

  • Beallmont于1833年首先注意到胃中间横带(midgastric transverse band,MTB)的存在,1986年Moore等首次应用SPECT技术观察到MTB的存在,此后采用SPECT胃排空技术对MTB的研究成为了金标准[1-2]。本文就SPECT胃黏膜显像在MTB研究中的价值进行探讨。

    • 45名健康成年人,其中,女性20名、男性25名,年龄(38.5±8.8)岁,最小21岁,最大46岁。既往均无消化系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病史。采取自愿原则,所有受检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 采用美国GE公司Infinia vc Hawkeye 4双探头SPECT诊断仪,配置低能高分辨平行孔准直器。99TcmO4-由北京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DTPA由江苏原子医学研究所提供。油炒面由西安溢香园食品厂提供。

    • 对同一受检者分2 d分别进行胃黏膜显像及胃排空检查。受检者检查前3 d禁服钡剂、禁服KClO4。检查当日禁食4~6 h,排空膀胱后仰卧,探头视野包括全腹及盆腔。胃黏膜显像:静脉注射99TcmO4- 370 MBq(10 mCi)后采集前后位静态图像,实行间隔采集方式,分别于0、5、10、20、30及45 min各采集一帧,每帧5 min,每帧计数500~1000 k[3]。胃排空显像:次日受检者口服锝-亚锡喷替酸标记的试餐[1],剂量为74 MBq(2 mCi),加入300 ml开水调匀,再加入60 g油炒面(每100 g含能量1908 kJ、蛋白质15.9 g、脂肪15.1 g、钠340 mg、碳水化合物63.5 g),加热充分搅匀调成半固体状。在前30 min每5 min采集1帧,以后每15 min采集1帧,每次30 s,共采集90 min。

      所得图像均以胃中间部位的MTB即放射性稀疏区为界,分为胃近端、远端及MTB区,并勾画各分区的ROI相应放射性计数和面积大小。

    • 使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全胃及各分区放射性计数/像素比值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同一受检者分别进行SPECT胃黏膜显像和胃排空显像(图 1图 2),由图像可以看出,胃黏膜显像图与胃排空显像图非常相似。在胃黏膜显像图中看到在胃近端、远端之间有一放射性分布明显稀疏区,类似于胃排空显像图中的MTB,面积大小及位置关系基本相符。

      图  1  胃黏膜核素显像图  图中,A:全胃图;B:近端胃勾画分区图;C:MTB勾画分区图;D:远端胃勾画分区图。

      Figure 1.  Gastric mucosa radionuclide imaging

      图  2  胃排空核素显像图  图中,A:全胃图;B:近端胃勾画分区图;C:MTB勾画分区图;D:远端胃勾画分区图。

      Figure 2.  Gastric emptying radionuclide imaging

    • 对胃排空及胃黏膜显像图像按照胃远端、中间横带及近端进行胃区划分,并计算全胃及各分区面积(表 1)、各分区放射性计数/像素比值(表 2)。胃黏膜及胃排空显像均采用MTB显像最明显的时间点进行分析,即胃黏膜显像为30 min时的图像,胃排空显像为60 min时的图像。

      检查类别 全胃 近端胃 远端胃 胃中间横带区
      胃排空显像 1083.5±169.43 589.96±140.57 359.32±109.58 125.45±59.55
      胃黏膜显像 877.3±102.43 407.11±98.65 321.85±112.69 114.36±99.82

      表 1  45名受检者全胃及各分区面积比较(x±s,像素)

      Table 1.  Comparison of areas between total gastrectomy and different partition in forty-five healthy adults(x±s, pixel)

      检查类别 全胃 近端胃 远端胃 胃中间横带区
      胃排空显像 77.18±11.89 38.56±13.11 25.87±8.69 11.65±8.98
      胃黏膜显像 106.68±12.26 46.45±10.13 40.63±8.69 18.22±6.57

      表 2  45名受检者全胃及各分区放射性计数/像素比值比较(x±s

      Table 2.  Comparison of radioactivity counts to pixel ratios between total gastrectomy and different partition in forty-five healthy adults(x±s)

      胃黏膜显像全胃及各分区面积比较分析结果:全胃与近端胃、远端胃及MTB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513、3.905和4.269,P均 < 0.05),近端胃、远端胃与MTB区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125和3.711,P均 < 0.05),近端胃与远端胃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61,P > 0.05)。

      分析以上结果可以得出,胃黏膜显像图上存在的胃近端、远端间放射性核素分布稀疏区域与胃排空显像图所示的MTB之间有非常类似的地方。

      胃黏膜显像全胃及各分区放射性计数/像素比值统计学分析结果:全胃与近端胃、远端胃及MTB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908、4.201、6.532,P均 < 0.05),近端胃、远端胃与MTB区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382和4.189,P均 < 0.05),近端胃与远端胃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09,P > 0.05)。

      胃排空显像全胃及各分区放射性计数/像素比值统计学分析结果:全胃与近端胃、远端胃及MTB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107、4.216、5.280,P均 < 0.05),近端胃、远端胃与MTB区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107和3.812,P均 < 0.05),近端胃与远端胃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05,P > 0.05)。

    • MTB是在进食后位于胃中间的收缩带。Beallmont于1833年第一次观察到MTB的存在,此后相关学者也有过类似的研究和报道。其中1919年法国解剖学家Stieve在进食后的正常人胃标本中发现胃中间部位有“沙漏状”改变。Schindler在人体胃镜检查中也发现胃中间有一类似狭窄部位,由于此中间横带并未得到进一步证实,所以有关胃肠病学等教材中一直未涉及这一问题。直到1986年Moore等[2]应用单光子显像技术再次观察到MTB的存在,其宽度和位置与胃蠕动无关。也有学者认为MTB与固体食物从胃底到胃窦转运有关[4]。国内学者认为MTB可能起到类似括约肌的作用[5]。严祥等[1, 6]和刘纯等[7]研究认为,MTB可能是近端胃与远端胃的分界标志,其作用可能与调节食物在胃内的转运、分布及排空有关,起到一个“闸门”的作用,并从胃肠动力学角度阐述了MTB在食物转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同时也认为胃与心脏在生理及病理特点方面有许多惊人的类似之处。它们都有起搏细胞、收缩或蠕动频率及顺应性的改变,都有动力异常及输出量的改变。

      而胃黏膜显像在核医学诊断中主要用来进行儿童异位胃黏膜的寻找。目前单纯胃黏膜核素显像在核医学诊断中不属于常规检查项目,无明显临床诊断价值。

      成年人胃黏膜的表面积约为800 cm2,根据3种胃腺分布情况将胃黏膜分为3个区:①贲门腺区几乎全部由分泌粘液的细胞组成;②胃底腺区其面积约为胃黏膜的3/5~4/5;③幽门腺区主要由类似于泌酸腺的粘液细胞和G细胞组成。胃的腺体由3种细胞组成:一是分泌胃蛋白酶和凝乳酶原的主细胞;二是分泌盐酸的壁细胞;三是分泌蛋白原的粘液细胞。只有壁细胞才能累积99TcmO4-,然后分泌进入肠胃道。这种分泌是自发的,但也受机械的、神经的和内分泌的刺激而影响其分泌的量。不但胃内而且小肠内也有粘液细胞,但小肠内的粘液细胞比胃少,99TcmO4-摄取量极少,几乎接近本底水平,所以胃黏膜放射性核素显像是一种定性检查。胃黏膜能够从血液中特异性摄取99TcmO4-而显影,利用胃黏膜对99TcmO4-的特异性摄取而由此进行的核医学检查称为胃黏膜显像(gastromucosa imaging)[8-9]

      核素胃排空显像是一种功能性检查,是胃排空功能评价的金标准[1-2]。但其显像中核素分布变化的显像图只是显示胃腔内胃内容物的分布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只反映胃的动力学变化。而胃黏膜显像是一项定性检查,它通过核素的分布变化反映了胃黏膜细胞在胃壁分布的变化情况[10]。本研究发现同一受检者分别进行SPECT胃黏膜和胃排空显像,可以看出胃黏膜显像图与胃排空显像图非常相似,在胃黏膜显像图中看到在胃近端、远端之间有一放射性分布明显稀疏区,类似于胃排空显像图中的MTB,面积大小及位置关系也基本吻合。同时,胃黏膜显像图和胃排空显像图中胃各分区放射性计数/像素比值和面积也均出现类似的结果,即全胃与近端胃、远端胃及MTB区之间,近端胃、远端胃与MTB区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近端胃、远端胃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核素胃黏膜显像在胃近端、远端之间出现的类似核素胃排空所示的“MTB”,笔者认为可以说明两种显像方法中所看到的“MTB”区域有可能在胃解剖形态上指的是同一位置。同时也说明胃排空中MTB是一胃壁细胞相对匮乏的区域,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胃排空所提示的MTB在胃动力学上容受功能相对较弱的原因。

参考文献 (1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