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误诊阑尾黏液囊肿一例

张跃鹏 田月丽 郑齐超

引用本文:
Citation:

超声误诊阑尾黏液囊肿一例

    通讯作者: 田月丽, tyl0813000@sina.com
图(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628
  • HTML全文浏览量:  1382
  • PDF下载量:  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4-11-24
  • 刊出日期:  2015-03-25

超声误诊阑尾黏液囊肿一例

    通讯作者: 田月丽, tyl0813000@sina.com
  •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超声影像科

English Abstract

  • 阑尾黏液囊肿(appendical mucocele,AMC)是一种潴留性囊肿,是阑尾根部因慢性炎症而梗阻,黏膜上皮细胞不断分泌黏液,积存于阑尾腔内从而形成囊肿[1];其他少见病因为结核性腹膜炎后阑尾扭曲以及肿瘤等引起。AMC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术前诊断困难,多在阑尾及腹部手术中发现,或者患者有无痛性肿块,在行腹部CT时偶然发现。本研究报道1例超声误诊AMC为肠憩室炎的患者,以提高AMC诊断的准确率。

    • 患者女性,58岁,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大便次数增加,大便外形正常,无血便,无恶心呕吐,无明显发热、头晕、头痛、腹泻、尿频、尿急、里急后重等不适。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急性阑尾炎”收入。起病以来,患者神清,精神可,未饮食及睡眠,大便次数增加,大便外形正常,无血便,体重及体力未见明显下降。既往史:无特殊。

      体检结果:体温36.7℃,心率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6/71 mmHg,神清,急性面容,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颈软,气管居中,心肺听诊未及明显异常。腹平,腹肌稍紧,脐下压痛明显,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Rovsing征阴性,Psoas征阴性,Obturator征阴性,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肝区无叩击痛,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不肿。

      辅检结果:B超:右中腹腔内紧贴升结肠内侧可见一大小约2.3 cm×2.5 cm的无回声区,周边可见宽约0.8 cm的稍强回声环绕,轮廓尚清晰,与肠管相通,通道宽约0.8 c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中,上述无回声区周边稍强回声内可见少量彩色血流信号显示,综上,超声提示右中腹部异常回声(考虑肠憩室合并感染可能)(图 1)。CT:右下腹回盲部异常密度灶(考虑炎症可能)(图 2)。

      图  1  阑尾黏液囊肿患者的超声图像图中,右中腹腔内紧贴升结肠内侧一大小约2.3 cm伊2.5 cm的无回声区(红色箭头所示),周边可见宽约0.8 cm的稍强回声环绕,轮廓尚清晰,提示右中腹部异常回声(考虑肠憩室合并感染可能)。

      图  2  阑尾黏液囊肿患者的CT图像图中,右下腹回盲部异常密度灶(红色箭头所示)(考虑炎症可能)。

      随访结果:患者在我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为AMC(图 3)。

      图  3  阑尾黏液囊肿患者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切片图(伊400)

    • AMC仅占阑尾手术切除标本的0.2%~0.3%[2],临床上极为少见,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其中,右下腹阑尾疼痛是其典型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的右下腹还会出现包块,同时并发肠梗阻或炎症等。AMC在病理上分为良性和恶性。其中,恶性AMC属真性囊肿,若破裂穿孔,囊内黏液及黏膜上皮将逸入腹腔,种植于腹膜上的上皮细胞,不断地分泌黏液,引起腹腔内各脏器广泛粘连,形成腹膜假黏液瘤[3]。而良性AMC属于假性囊肿,由于阑尾根部发生梗阻时远端阑尾腔扩张成囊而形成,局部切除即可治愈,若严重破裂后,形成腹膜假黏液瘤时预后则不好,将给患者带来长期病痛。因此,术前做出早期正确诊断,术中完整切除肿物对防止肿物在术中破裂引起腹膜假黏液瘤的发生十分重要[4]

      由于AMC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无特异性,给早期诊断带来了一定困难。倘若发生急性感染,临床表现为急性阑尾炎。超声为目前AMC首选的检查方法,可区别肿块性质。其典型声像图表现为右下腹阑尾区边界清楚的圆形、椭圆形或囊袋状无回声区,壁薄,回声增强,不光滑,伴或不伴钙化,壁钙化为弧形或斑点状,后方伴有声影。腔内见细小光点或伴有线状分隔,彩色多普勒血流不丰富[5]。结合本病例超声右中腹腔内紧贴升结肠内侧可见无回声区,周边伴稍强回声环绕,轮廓尚清晰,与肠管相通,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无回声区周边稍强回声内可见少量彩色血流信号。本病例超声征象不典型,使我们诊断为AMC信心不足,因此将其误诊为右中腹部异常回声(肠憩室合并感染)。

      由于AMC的临床超声表现并非特异,需排除以下疾病:①美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又称先天性回肠末端憩室。有文献报道憩室炎超声诊断时的直接征象为腹部压痛点或其周围肠壁可见一个向外突出的包块,形态不一,常为圆形或类圆形,一端有盲端,一端通过一细颈与肠腔相通;间接征象为包块周围脂肪组织和网膜系膜组织不同程度的增厚,回声增强,包块附近淋巴结肿大[6]。②卵巢囊肿蒂扭转:超声声像图为盆腔内可见较大囊性包块,外形规则,边界清楚,常位于右侧。扭转时,囊壁增厚,张力较大,内可见密集细小光点群回声,周围有时可见少量液性暗区,同时伴有明显的局部压痛,轻度扭转时,彩色多普勒显示卵巢囊肿基底部即蒂扭转根部可见彩色血流信号,但其动脉阻力指数增高,严重扭转时则无明显血流信号通过。③急性阑尾炎并穿孔:超声声像图可见右下腹阑尾增粗,形态失常,管壁僵硬,管腔厚薄不一,典型者可见囊壁连续性中断,周边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有时该液性暗区内可见密集光点群回声。④卵巢肿瘤:AMC好发于60~70岁女性。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右下腹部疼痛(27%)、腹部肿块(16%)、体重减轻(10%)和排便习惯的改变(5%)[7]。Gortchev等[8]报道AMC误诊为卵巢肿瘤。⑤还应与回盲部肿瘤、后腹膜肿瘤等相鉴别。

      综上,AMC罕见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本研究报告1例超声误诊AMC为肠憩室炎患者,提示超声影像科医师在临床阑尾相关疾病的诊断中,需尽量寻找阑尾,排除阑尾相关疾病,并注意结合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等,在诊断中扩展思维,注意鉴别诊断,以提高AMC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