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在鼻咽癌综合治疗后患者随访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田月丽 兰晓莉 张永学

引用本文:
Citation:

18F-FDG PET/CT在鼻咽癌综合治疗后患者随访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通讯作者: 兰晓莉, hzslxl@163.com
  • 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 2008A-A02Z426

Prognostic value of 18F-FDG PET/CT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follow-up after comprehensive therapy

    Corresponding author: Xiao-li LAN, hzslxl@163.com ;
  • 摘要: 鼻咽癌是一类发病率较高、早期发现困难、误诊误治率较高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多数鼻咽癌患者对放疗敏感, 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残留、复发或转移。PET/CT作为现代医学影像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将PET的功能显像与CT的解剖成像有机结合, 不仅能有效显示肿瘤的增生、代谢、乏氧及细胞的凋亡状态, 而且能精确显示肿瘤与其周围脏器组织的解剖结构, 在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分期、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该文重点就PET/CT对鼻咽癌综合治疗后患者局部残留、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效能进行综述。
  • [1] 黄盛才. PET/CT在鼻咽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进展.广西医学, 2011, 33(2): 224-227. doi: 10.3969/j.issn.0253-4304.2011.02.037
    [2] 何锦添.鼻咽癌66例误诊临床分析.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2, 30(2): 88-89.
    [3] Hong RL, Ting LL, Ko JY, et al. Induction chemotherapy with mitomycin, epirubicin, cisplatin,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followed by radi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locoregion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J Clin Oncol, 2001, 19(23): 4305-4313. doi: 10.1200/JCO.2001.19.23.4305
    [4] 刘丽娟, 吴金陵, 修新胜, 等. PET/CT显像在鼻咽癌中的应用.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6, 3(5): 398-400.
    [5] Liu T, Xu W, Yan WL, et al. FDG-PET, CT, MRI for diagnosis of local residual or recurrent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hich one is the best? A systematic review. Radiother Oncol, 2007, 85(3): 327-335.
    [6] King AD, Ma BB, Yan YY, et al. The impact of 18F-FDG PET/CT on assessment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t diagnosis. Br J Radiol, 2008, 81(964): 291-298. doi: 10.1259/bjr/73751469
    [7] 肖勇, 李奕钊, 郭晓君, 等. PET/CT显像在判断鼻咽癌放疗后病灶残留或复发中的价值.广东医学, 2007, 28(7): 1140-1141. doi: 10.3969/j.issn.1001-9448.2007.07.056
    [8] Gordin A, Golz A, Daitzchman M, et al. 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the nasopharynx: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impact on clinical management.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7, 68(2): 370-376. doi: 10.1016/j.ijrobp.2006.12.028
    [9] 申超, 刘春雨, 姚树展. 18F-FDG PET-CT显像在鼻咽癌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 17(7): 674-676. doi: 10.3969/j.issn.1006-9011.2007.07.008
    [10] 林映如, 陈应瑞, 李伟雄. FDG-PET判断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临床价值.实用医学杂志, 2005, 21(20): 2269-2270. 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05.20.017
    [11] 田月丽, 兰晓莉, 吴志坚, 等. 18F-FDG PET/CT显像在鼻咽癌综合治疗后随访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效能.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3, 29(3): 349-353.
    [12] Chang JT, Chan SC, Yen TC, et al.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staging by 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5, 62(2): 501-507.
    [13] 李天然, 田嘉禾, 赵春雷, 等. 18F-FDG PET/CT评估鼻咽癌远处间隔转移及诊断效能.医学研究杂志, 2008, 27(11): 39-42. doi: 10.3969/j.issn.1673-548X.2008.11.013
    [14] 罗耀武, 马冬, 唐安戊, 等.鼻咽癌放疗后病灶残留或复发18F-FDG PET显像的诊断价值.广东医学, 2005, 26(9): 1228-1230. doi: 10.3969/j.issn.1001-9448.2005.09.029
    [15] Schwartz DL, Ford E, Rajendran J, et al. FDG PET/CT imaging for preradiotherapy staging of head-and-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5, 61(1): 129-136. doi: 10.1016/j.ijrobp.2004.03.040
    [16] Chua DT, Sham JS, Wei WI, et al.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1997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stage classification in determining failure pattern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ancer, 2001, 92(11): 2845-2855. doi: 10.1002/1097-0142(20011201)92:11<2845::AID-CNCR10133>3.0.CO;2-7
    [17] Zheng XK, Chen LH, Wang QS, et al. Influence of[18F] 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on salvage treatment decision making for locally persistent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6, 65(4): 1020-1025. doi: 10.1016/j.ijrobp.2006.02.037
    [18] Krishna SM, James S, Balaram P. Expression of VEGF as prognosticator in primary nasopharyngeal cancer and its relation to EBV status. Virus Res, 2006, 115(1): 85-90.
    [19] Lee SW, Nam SY, Im KC, et al. Prediction of prognostic using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of 2-18F-fluoro-2-deoxy-d-glue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s. Radiother Oncol, 2008, 87(2): 211-216.
    [20] Xie P, Yue JB, Fu Z,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18F-FDG PET/CT before and after radiotheraphy for loc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n Oncol, 2010, 21(5): 1078-1082. doi: 10.1093/annonc/mdp430
    [21] Xie P, Yue JB, Zhao HX,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18F-FDG PET /CT metabolic index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10, 136(6): 883-889. doi: 10.1007/s00432-009-0729-7
    [22] Larson SM, Erdi Y, Akhurst T, et al. Tumour treatment response based on visual and quantitative changes in global tumour glycolysis using PET-FDG imaging. the visual response score and the change in total lesion glycolysis. Clin Positron Imging, 1999, 2(3): 159-171. doi: 10.1016/S1095-0397(99)00016-3
    [23] Chan WK, Mak HK, Huang DW, et al.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elationship between 18F-FDG PET-CT 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metabolic tumor volume and total lesion glycolysis and TNM classification. Nucl Med Commun, 2010, 31(3): 206-210.
    [24] Yong H, Baum R, Cremerius U, et al. Measurement of clinical and subclinical tumour response using 18F-fluorodeoxyglucose an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review and 1999 EORTC recommendation.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 PET Study Group. Eur J Cancer, 1999, 35(13): 1773-1782. doi: 10.1016/S0959-8049(99)00229-4
    [25] 王国慧, Lau E W F, Shakher R, 等. 18F-FDG PET/CT显像在鼻咽癌分期及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癌症, 2007, 26(6): 638-642.
  • [1] 冼伟均冯彦林袁建伟张宁黄克敏贺小红袁白虹苏少弟刘艳叶秋莲18F-FDG PET-CT对裸鼠鼻咽癌移植瘤放疗疗效的早期评估及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0, 34(1): 11-1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0.01.003
    [2] 吕清湖唐明灯林端瑜刘道佳李生栩 . 原发鼻咽淋巴瘤与鼻咽癌的18F-FDG PET/CT诊断与鉴别.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7, 41(3): 166-17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7.03.002
    [3] 田亚东袁卫红 . 影像学及肿瘤相关抗原在诊断肺癌中的应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1, 35(5): 295-29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1.05.011
    [4] 金民山张俊姜一逸戴春雷梁劲峰18F-FDG PET/CT在不明原发灶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7, 41(2): 94-97, 14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7.02.003
    [5] 陈涛樊建中李文菲吴彩云18F-FDG PET/CT与增强CT在成人原发前纵隔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0, 44(9): 548-553.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1906009-00072
    [6] 王颖冯彦林18F-FDG PET-CT在鼻咽癌靶区勾画及推量照射研究中的价值.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1, 35(2): 84-8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1.02.005
    [7] 渠浩王振军陈大志王铁韩进杜燕夫李敏哲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放射导向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6, 30(3): 145-147.
    [8] 叶慧莫逸谢爱民彭翔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与99nTc-亚甲基二膦酸盐骨显像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对比研究.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8, 32(3): 147-150.
    [9] 马藤轩昂张杰付畅孙萌萌尤阳徐俊玲 . 2型糖尿病患者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研究.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8, 42(1): 25-2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05
    [10] 郝新忠武志芳武萍鄢敏刘建中李思进 . SAPHO综合征18F-FDG PET/CT显像和临床分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5, 39(6): 447-451,45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6.00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94
  • HTML全文浏览量:  1437
  • PDF下载量:  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12-06
  • 刊出日期:  2013-11-25

18F-FDG PET/CT在鼻咽癌综合治疗后患者随访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通讯作者: 兰晓莉, hzslxl@163.com
  • 430022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核医学科, 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 2008A-A02Z426

摘要: 鼻咽癌是一类发病率较高、早期发现困难、误诊误治率较高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多数鼻咽癌患者对放疗敏感, 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残留、复发或转移。PET/CT作为现代医学影像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将PET的功能显像与CT的解剖成像有机结合, 不仅能有效显示肿瘤的增生、代谢、乏氧及细胞的凋亡状态, 而且能精确显示肿瘤与其周围脏器组织的解剖结构, 在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分期、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该文重点就PET/CT对鼻咽癌综合治疗后患者局部残留、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效能进行综述。

English Abstract

  • 鼻咽癌是鼻咽部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 是我国华南地区常见的肿瘤之一, 以广东、广西为高发区, 占头颅恶性肿瘤的78.29%[1]。其病因与遗传因素、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有关, 恶性程度较高。鼻咽癌好发于鼻咽顶部及双侧咽隐窝, 由于其位置隐蔽, 检查不易, 且早期临床表现比较隐匿, 无明显特异性, 因而早期难以发现, 误诊、误治率较高, 可达12.2%[2]。目前, 鼻咽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放疗、化疗、手术及伴随治疗。放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5年生存率为50%~90%[3]。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对疗效准确评估和随访是决定鼻咽癌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关键。传统影像学诊断方法是应用CT及MRI, 通过对鼻咽部及颈部组织精细结构的显示来判断治疗效果, 并在随访中判断复发和转移; 但两者是解剖显像, 对鼻咽癌放疗后导致的局部纤维化和形成的瘢痕组织与肿瘤的残留及复发难以鉴别[4]18F-FDG PET/CT是从分子水平显示葡萄糖代谢的先进方法, 它将PET的功能显像与CT解剖显像有机融合, 在提供葡萄糖代谢信息的同时, 准确显示解剖结构, 在鼻咽癌的临床诊断、分期、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重点就PET/CT对鼻咽癌综合治疗后患者局部残留、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效能进行综述。

    • 在鼻咽癌的诊断及随访中, 鼻咽镜及传统影像学诊断方法(如CT及MRI)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因鼻咽腔内结构细小, 而且位置相对固定, 几乎无伸缩性, 局部组织有生长就会向咽腔内突起或突向邻近的腔隙, 因此CT诊断鼻咽癌有较高的阳性率[5]。但是, 鼻咽癌组织的密度与正常鼻咽组织的密度基本一致, 导致CT显示癌灶的边界不理想, 只能显示癌灶生长的伴随表现[5]。另外CT诊断鼻咽癌容易受组织基础结构改变和病灶体积大小的影响。对于病灶体积较小的鼻咽癌, CT检查难于实现早期诊断。

      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 可清楚显示鼻咽部的正常结构和肿瘤范围, 能显示鼻咽癌黏膜下浸润以及对腭帆提肌、腭帆张肌和咽颅底筋膜的侵犯程度, 同时可显示局部骨小梁尚未破坏时肿瘤对骨髓腔的浸润, 但是MRI与其他影像学技术一样由于肿瘤不能外科切除而使其准确性很难得到证实[6]。探测鼻咽癌局部残留或复发的最好方法是鼻咽部鼻咽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 但是当肿瘤在黏膜下或者深部复发时, 这些方法则很难实施[5]

      PET/CT的基本原理是将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到能够参与人体组织血流或代谢过程的化合物上, 然后注射到受检者体内进行PET显像, 放射性核素发射出的正电子在体内与组织中的负电子结合发生湮灭辐射, 产生两个能量相等(511 keV)、方向相反的γ光子。如果在规定的时间窗内(一般为0~15 nSec)探头系统探测到两个互成180°(±0.25°)的光子时, 即为一个符合事件, 经图像重建, 便得到人体各部位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标记核素的分布信息影像。18F-FDG是一种葡萄糖类似物, 是目前最常用的PET显像剂。它在结构上类似普通葡萄糖, 静脉注射18F-FDG后, 两者可竞争结合葡萄糖转运蛋白, 在其帮助下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细胞内的18F-FDG在己糖激酶作用下磷酸化, 生成6-PO4-18F-FDG, 由于18F-FDG与葡萄糖的结构不同(2位碳原子上的羟基被18F取代), 其不被果糖-1激酶识别和催化, 无法生成相应的二磷酸己糖参与有氧或无氧代谢, 进而滞留在胞浆内成为肿瘤显像基础。6-PO4-18F-FDG滞留量大体上与组织细胞葡萄糖消耗量一致, 因此, 18F-FDG能反映体内葡萄糖利用状况。恶性肿瘤组织葡萄糖氧化分解和无氧酵解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 而且病理分化程度越低的恶性肿瘤细胞生长、繁殖速度越快, 能量需求越大, 其葡萄糖摄取率和利用率越明显。因此, 肿瘤细胞内可聚集大量18F-FDG, 经PET显像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数量及肿瘤内的放射性分布。PET/CT通过探测肿瘤对显像剂摄取的多少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和生物学行为, 评价放疗、化疗疗效, 并在随访中早期准确判断肿瘤复发及转移等。目前临床鼻咽癌患者经综合治疗后, 仍会出现局部残留、复发及转移病灶, 正确评价鼻咽癌患者局部和全身情况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十分重要。通常行CT或MRI检查均难以提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局部残留或充血水肿, PET/CT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摄取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 因此其在鼻咽癌的临床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 肖勇等[7]回顾性分析20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 其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6例、未分化癌4例, PET/CT中的CT图像均可见鼻咽部或咽旁间隙内软组织肿块影。18F-FDG PET/CT发现与CT图像相一致的阳性患者15例, 其中穿刺病理活检证实为肿瘤复发或残留11例, CT动态随访诊断为肿瘤复发或残留3例, 穿刺病理活检证实为炎性组织1例; 18F-FDG PET/CT显像阴性患者5例, 其中1例穿刺病理活检证实为肿瘤残留, 其余4例随访或穿刺活检证实为纤维瘢痕, 结果表明, PET/CT与穿刺活检及临床追踪复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0%、灵敏度为93%、特异度为80%。Gordin等[8]回顾性分析行PET/CT的33例鼻咽癌患者, 所有患者共行45次PET/CT扫描, 结果显示: PET/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2.0%、90.0%、90.0%、90.0%、91.0%;而传统影像学方法分别为92.0%、15.0%、60.0%、60.0%、60.0%。申超等[9]回顾性分析43例鼻咽癌治疗后患者, 与病理及随访结果的金标准比较, 结果发现: PET/CT显像诊断鼻咽癌原位复发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7.5%;对诊断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85.7%。林映如等[10]对鼻咽癌放疗后2~24个月、临床怀疑复发的28例患者行18F-FDG PET/CT, 最后诊断依据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诊, 结果: 18F-FDG PET/CT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度为80.0%(8/10)。Liu等[5]在一项Meta分析中纳入自1990年1月至2007年6月关于18F-FDG PET/CT、CT或MRI探测鼻咽癌综合治疗后局部残留和(或)复发的文献21篇, 利用Meta-DiSc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PET/CT探测治疗后局部残留或复发的灵敏度为95.0%、特异度为90.0%;而CT和MRI的灵敏度分别为76.0%和78.0%, 特异度则分别为59.0%和76.0%。

      笔者也对2003年9月至2010年6月武汉协和医院PET中心89例鼻咽癌综合治疗后的患者行了PET/CT研究分析, 所有患者共进行110次扫描, 随访5~85个月, 根据病理和(或)临床随访结果判断PET/CT诊断局部残留、复发及转移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90.20%、95.50%、92.20%和100.00%;而传统影像学方法分别为75.90%、78.90%、77.30%、80.00%和72.70%;其中灵敏度、准确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放疗后局部组织增厚、纤维化及瘢痕形成, 但PET/CT检查可以通过显示病灶局部葡萄糖代谢情况, 鉴别该部位是否存在肿瘤活性抑或是无活性的纤维或瘢痕组织, 从而准确鉴别肿瘤残留或复发与局部放疗后纤维化及瘢痕[11]

      另外, PET/CT全身显像可以通过了解全身各部位情况对病情进行准确地再分期。Chang等[12]应用18F-FDG PET/CT评价18例鼻咽癌综合治疗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 结果共检出11处CT扫描为阴性的淋巴结转移灶, 仅1处淋巴结转移灶18F-FDG PET/CT阴性而CT阳性, 根据PET/CT结果, 使5例患者的临床分期上调。上述结果表明, PET/CT能较好地探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和评定肿瘤的临床分期。李天然等[13]对75例鼻咽癌患者行PET/CT扫描分析, 其中原发肿瘤未经任何治疗者22例、正在治疗者2例、放疗后3~24个月随访复查者51例。作者将远处间隔转移定义为除颈部淋巴结转移以外的部位出现的转移灶, 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ve curve, ROC)分析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SUVmax)对鼻咽癌远处间隔转移的诊断效能, 结果发现, 在75例鼻咽癌中, 22例原发病例中有13例发生远处间隔转移(占59.1%); 51例治疗随访者中有35例发生远处转移(占68.6%); 2例治疗中的患者未见远处间隔转移。ROC得出最大SUV等于3为最佳界值点(灵敏度为86.36%, 特异度为88.24%), 从而得出PET/CT非常有利于鼻咽癌远处间隔转移灶的检出, 鼻咽癌远处间隔转移改变了患者的分期和预后判断。上述结果表明, PET/CT可较准确地检测出鼻咽癌综合治疗后患者远处间隔转移灶, 便于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地再分期, 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

      需要注意的是, 18F-FDG PET/CT的准确率并非100%。PET/CT对鼻咽癌治疗后患者的评估也会有假阳性及假阴性病例。18F-FDG的分布不仅仅限于恶性组织, 还有其他组织的摄取或排泌, 如急性感染、活动性肉芽肿形成、脓肿, 甚至急性骨折等; 此外, 血糖含量、肌肉活动、缺血、局部充血等也会影响18F-FDG的摄取。由于颈部有繁多的淋巴组织(包括咽淋巴环、颈淋巴结等)以及一些正常组织生理性摄取(如鼻甲、翼状肌、腮腺及颌下腺等), 上述情况容易导致鼻咽癌患者的PET/CT显像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灶探测的假阳性; 当炎症、放疗刺激使细胞增殖加快、代谢增强时, 均能产生放射性浓聚, 也会使18F-FDG PET/CT结果呈假阳性。假阴性虽然没有假阳性如此多见, 但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放疗后当肿瘤小于0.5 cm或者肿瘤本身坏死组织太大细胞内18F-FDG摄取低时, 则会出现假阴性病例[3]。罗耀武等[14]研究发现, 在PET显像假阴性的2例患者中, 1例病理为鳞状细胞癌Ⅱ级, 可能与其恶性程度较低, 摄取18F-FDG较少有关; 另1例肿瘤长径约5 mm, 则分析与PET/CT容积效应有关。鼻咽癌综合治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对于坏死或直径太小的转移淋巴结的检测, PET/CT也有局限性[15]

      综上所述, 虽然不同学者的观察结果有一定差别, 但PET/CT对鼻咽癌综合治疗后患者局部残留、复发及转移的诊断效能总体较高, 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鼻咽癌患者对放疗有很高的敏感性, 其中90%的鼻咽癌N0~N1期患者对单独放疗敏感, 75%~90%的T1~T2期患者对放疗敏感[16], 然而有7%~13%患者在治疗后仍有残留[17], 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因此, 临床中提出有效的预测因素, 将有助于决定鼻咽癌患者可能接受更高剂量的放疗或者联合化疗,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预后。虽然传统鼻咽癌患者的预测因素(包括肿瘤大小、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颅内转移、颅神经侵犯及咽旁侵犯等)可以为临床提供一些信息, 但是这些信息并不能准确评估预后。Krishna等[18]报道, 预测因素可以通过肿瘤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来证实, 但是组织样本并不能代表整个肿瘤基因信息和蛋白表达。因此寻找另外的评估预后的因素, 尤其是无创性诊断方法, 提高个体化治疗方案, 显得尤为重要。

      除以上所述诊断中经由PET/CT改变对鼻咽癌治疗后再分期而重新有效评估患者预后外, 国内外一些研究发现, 有关18F-FDG PET/CT提供的葡萄糖代谢定量或半定量指标可能是预后分析的重要因素[11, 19-23]。SUV是PET检查中最常用的半定量分析指标, 对结果判断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可作为病灶的增殖情况、代谢情况及生物学行为等的参考指标。Lee等[19]回顾性分析41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 其中39例接受治疗后行全身18F-FDG PET/CT扫描, 患者复发情况通过组织学检查证实, 利用PET/CT的SUVmax评估整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 OS)和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 DFS), 结果显示:原发肿瘤的SUVmax为2.31~26.07(平均值为6.48), 颈部淋巴结的SUVmax为1.31~14.81(平均值为6.23)。与原发肿瘤位点的SUVmax比较, 颈部淋巴结转移的SUVmax越高, 预后越差。当鼻咽癌患者鼻咽部局部肿瘤的SUVmax等于或大于平均值, 其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SUVmax在平均值以下的患者(51% vs. 91%, P < 0.01); SUVmax < 8较SUVmax≥8的患者有更好的DFS。单因素分析显示, 是否接受放化疗及SUVmax < 8或者≥8与DFS具有相关性。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s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分析显示, SUVmax是具有显著意义的预测因素, 而患者年龄、肿瘤分期、肿瘤病理类型、联合化疗等因素均无显著意义[19]

      笔者也收集了武汉协和医院PET中心鼻咽癌综合治疗后患者89例, 对PET/CT图像定性为阳性或阴性, 测量病灶的SUVmax, 经ROC确定PET诊断的最佳SUVmax, 以定性结果和ROC得到的SUVmax界点做生存曲线, 选取性别、年龄、鼻咽部SUVmax、治疗方法、病灶数目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OS及DFS的因素, 结果显示: ROC得出鼻咽部SUVmax为2.5时, PET/CT诊断效能最佳; 当SUVmax≥2.5与SUVmax < 2.5时, 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59.8±5.8)个月和(75.8±5.8)个月, 5年生存率为62.0%和81.9%, 生存曲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 P < 0.05)。PET/CT阳性和阴性患者5年生存率为59.9%和100.0%, 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 P < 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表明, SUVmax和病灶数目(相对危险度1.205 vs. 2.734; P < 0.05)可预测OS, 病灶数目是影响DFS(相对危险度为2.105, P < 0.01)的主要因素[11]

      另有研究表明, 肿瘤代谢应答可能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之一。肿瘤代谢应答包括完全应答及部分应答。肿瘤组织治疗后PET/CT扫描局部未见异常18F-FDG浓聚(即SUVmax < 2.5)为完全应答; 仍有异常18F-FDG浓聚(即SUVmax≥2.5)则为部分应答。Xie等[20]对62例局部进展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均行PET/CT扫描, 利用SUVmax来评估OS和DFS, 结果显示:患者5年OS和DFS分别为62.9%和51.6%。通过ROC分析, SUVmax最佳的界值点为8.0, SUVmax < 8.0的患者较SUVmax≥8.0的患者有较好的OS(χ2=5.53, P < 0.05)和DFS(χ2=5.77, P < 0.05)。颈部淋巴结高SUVmax比原发位点高SUVmax的患者预后差(χ2=4.05, P < 0.05)。选取治疗前肿瘤分期、肿瘤大小、颈部转移淋巴结、SUVmax、治疗后肿瘤代谢应答情况因素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 只有治疗后肿瘤代谢应答及肿瘤分期对OS和DFS有预测价值[20]

      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 MTV)是PET/CT得出的体积参数或者是衡量具有较高糖代谢活性的肿瘤细胞定量参数, 是指肿瘤组织所有帧数的每帧面积与CT层数乘积之和。Xie等[21]对41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治疗前后均行PET/CT扫描, 测量肿瘤组织的MTV, 结果: MTV < 30 cm3的患者较MTV≥30 cm3患者的5年OS(84.6%vs. 46.7%, P < 0.01)和DFS(73.1% vs. 40.0%, P < 0.05)更好。葡萄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 TLG)[22]是治疗反应的应答参数, 其融合了肿瘤代谢活性及肿瘤体积, 具体计算方法是平均标准化摄取值与肿瘤代谢体积的乘积。Chan等[23]对57例鼻咽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 T分期与SUVmax(R=0.516, P < 0.001)、MTV(R=0.504, P < 0.001)及TLG(R=0.620, P < 0.001)之间有明显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显示, MTV和SUVmax是影响T分期的独立变量(R2=0.370, P < 0.001); SUVmax与MTV之间关系分析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R=0.517, P < 0.001)。综上所述, 肿瘤代谢体积可能是预后评估的重要因素之一。

      PET/CT通过对葡萄糖代谢的灵敏探测得出一些定量及半定量指标, 这些指标有可能是评估预后的良好因素。但是上述分析不难发现, 无论是临床常用的SUVmax, 还是由此衍生出的MTV, 以及治疗前后肿瘤代谢应答的半定量或定量指标, 不同研究所得出的定量或半定量的数值并不一致, 而且有些研究差异颇大。这可能与研究采用的病例样本量大小、原发肿瘤的TNM(tumor node metastasis)分期、患者接受放疗和(或)化疗等治疗的多样性等很多因素有关, 不同仪器探测效能、不同显像时间甚至患者葡萄糖水平同样也是影响因素。要得到更为准确的应用代谢信息来进行预后评估, 还需要多中心的合作、大样本、统一图像采集等多种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更为有利于临床预后分析的、基于葡萄糖代谢的定量和(或)半定量指标。

    • 多年来, 对肿瘤(包括鼻咽癌)疗效评估一直是基于影像上肿瘤大小变化或临床症状的改变, 但是, 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能在肿瘤大小改变之前就会引起肿瘤生理与生化的改变, 因此传统影像学检查对疗效的评估不够及时和准确。18F-FDG PET/CT则可以较早地探测到治疗效果。对于头颈肿瘤、淋巴瘤、乳腺癌等, 在新辅助化疗或诱导化疗过程中或之后, 它可以检测到肿瘤葡萄糖的降低, 并且与肿瘤组织学改变和疗效呈相关性[24]。王国慧等[25]曾26次采用18F-FDG PET/CT扫描监测疗效, 经随访证实其诊断准确率为96.2%(25/26);而传统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仅为52.4%(11/21), 并且还有33.3%(7/21)的诊断结果不能确定, 需结合PET/CT检查是否有存活癌细胞; 其中1例鼻咽癌同时被PET/CT和MRI误诊为肿瘤残留, 但活检结果未见残留肿瘤细胞。上述结果表明, PET/CT可以较好地监测鼻咽癌患者经综合治疗后的疗效, 从而为临床指导个体化治疗, 提高远期生存率, 改善预后。

    • 18F-FDG PET/CT通过在分子水平上反映葡萄糖代谢, 对鼻咽癌综合治疗后患者局部残留、复发、转移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其反映葡萄糖代谢指标的同时可以较好地评估预后, 对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及生存期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PET/CT对鼻咽癌患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诊断及临床分期方面, 对其放疗后疗效监测及后续随访方面的报道较少, 尤其是利用PET/CT对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生物靶区显示即剂量选择参考方面的报道更少。另外对于常见PET/CT假阳性病例的出现, 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