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脊索瘤伴肺转移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赵红光 徐松柏 关锋 李英华 林承赫

引用本文:
Citation:

骶骨脊索瘤伴肺转移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通讯作者: 林承赫, linchh1967@yahoo.com.cn
图(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94
  • HTML全文浏览量:  1283
  • PDF下载量:  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09-18
  • 刊出日期:  2013-03-25

骶骨脊索瘤伴肺转移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通讯作者: 林承赫, linchh1967@yahoo.com.cn
  • 1. 130021 长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 2. 130021 长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English Abstract

  • 患者男性,58岁,2012年7月自觉骶尾部麻木入院检查,体格检查显示,腰骶部感觉减退,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腰椎MRI显示骶椎、双侧髂骨及左侧髋臼呈异常信号,考虑肿瘤转移(图 1)。常规CT显示双肺多发占位,考虑肿瘤转移。为确定肺内及骨骼转移性病灶来源,遂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行全身18F-FDG(由日本住友回旋加速器自行生产,放化纯度>95%)PET/CT(德国Siemens Biograph 16HR)检查,结果显示:双肺多发大小不等的类圆形结节,边界清楚,较大结节约为2.8 cm×2.6 cm,部分结节无18F-FDG摄取,部分结节18F-FDG摄取轻度增高,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为4.4(图 2);骶骨骨质破坏伴局部软组织肿物形成,SUVmax为6.4(图 3a),另见双侧髂骨及左侧髋臼骨质破坏伴18F-FDG摄取增高(图 3b),诊断结果:①骶骨骨质破坏伴代谢增高,考虑为脊索瘤;②双侧髂骨、左侧髋臼骨质破坏伴代谢增高及双肺多发结节,部分代谢增高,均考虑为转移;然后对左肺下叶放射性摄取最高结节进行穿刺活检,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呈大多边形、圆形及星形,肿瘤细胞膜界限清楚,大细胞胞浆内见无数大小不一空泡,小细胞内空泡较少或无,可见典型液滴状细胞,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呈条索及片状排列,可见双核瘤细胞,未见明显核分裂,免疫组化显示,该病灶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波形蛋白的表达分别为阳性(图 4),诊断为脊索瘤,考虑为肿瘤转移的来源。

    图  1  患者男性,58岁,骶骨脊索瘤伴肺转移MRI图 图中,1a:轴位示骶骨见菜花样不规则占位病变,范围约为7.3 cm×9.2 cm,磁共振T1加权成像呈较低及斑片状较高信号;1b:轴位示磁共振T2加权成像呈略高、略低及低信号,双侧髂骨见相似条片状异常信号;1c:矢状位示骶骨肿物于压脂像呈高低混杂信号

    图  2  该例患者PET/CT图 图中,2a:全身PET最大密度投影图,示肺内及骨盆骨18F-FDG摄取增高灶;2b~2c:双肺PET/CT融合图像,示双肺多发结节,仅部分18F-FDG摄取增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为4.4。

    图  3  该例患者骶骨PET/CT融合图 图中,3a~3b:示骶骨及左侧髂骨骨质破坏伴局部软组织肿物形成,对18F-FDG摄取增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为6.4。

    图  4  该例患者肺内病灶穿刺病理图 图中,4a: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呈大多边形、圆形及星形,大细胞胞浆内见无数大小不一空泡,小细胞内空泡较少或无,可见典型液滴状细胞,部分区域的肿瘤细胞呈条索及片状排列(苏木精-伊红染色,×400);4b~4d: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波形蛋白呈阳性表达(×400)

    • 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胚胎残余脊索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中线骨骼的任何部位,占所有骨原发恶性肿瘤的1%~4%,好发于颅底及骶尾部,50%位于骶尾部,35%位于蝶枕部,其他依次是颈、胸、腰椎部,约占10%[1]。流行病学结果表明,脊索瘤人群发生率为0.08/10万,主要发生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2):1,发病高峰为50~60岁,很少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人[2]

      脊索瘤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局部持续疼痛,开始时并不严重,易被忽略,常误诊为一般腰骶部疼痛或风湿痛。疼痛是因为局部骨质破坏所致。蝶枕部的脊索瘤可因骨质破坏,压迫脑干及区域性脑神经,有时可穿破颅底而蔓延至咽喉顶部,其症状酷似颅内肿瘤,故临床诊断有困难。脊索瘤可有脊柱活动受限及脊髓、脊神经根或直肠、膀胱等压迫症状。本例患者即是感觉骶尾部麻木入院,其他并无明显不适。

      脊索瘤发展缓慢,病程可达数年甚至十多年之久,Kishimoto等[3]进行大宗病例总结发现,从诊断到首次发现转移时间为0~600.0个月,平均为45.0个月。肿瘤倍增时间是1.0~22.8个月,平均为6.9个月。该瘤有较强的局部浸润性及破坏性,切除后复发率高,但较少发生转移,既往大多为个案报道,脊索瘤发生转移率为5%~43%。Kishimoto等[3]对198例脊索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随访时间1~158个月,198例患者中的49例发生了86处转移,转移率为24.7%,转移部位以骨最多见,其次为肺和肝,亦可见于淋巴结、肌肉、皮肤、胸膜、大脑、心肌、心包以及肾上腺等。骨转移灶最常见的是破骨性转移,约占72%,偶尔也可见成骨性转移,约占20%,混合性骨转移占8%。脊索瘤需与骨巨细胞瘤、骨转移癌等相鉴别。位于蝶枕部者需与垂体瘤区别。显微镜下需与黏液腺癌及软骨肉瘤鉴别。脊索瘤其转移瘤通常生长缓慢,有时很难与良性肿瘤相鉴别,MRI表现为T1加权成像呈低信号,T2加权成像呈高信号,Gd-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增强扫描后呈中度强化,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这些特征有助于发现脊索瘤转移灶[4]。肝脏转移灶类似肝脏囊肿,平扫时CT值介于17.0~30.0 HU之间,增强后CT值介于25~44 HU之间,强化并不明显,随瘤体长大,可能会发生线条样的或结节样的强化。本例患者原发灶骶骨虽然骨质破坏明显,肺内转移灶直径大于1 cm,但这些病灶对18F-FDG摄取均不是很高,甚至肺内转移灶大部分对18F-FDG无摄取,这也证实了脊索瘤低度恶性潜能[5]。开始行盆腔MRI显示骶骨、双侧髂骨及左侧髋臼骨质破坏,因骨质破坏部位多发,故很难诊断为骶骨脊索瘤,而考虑转移瘤,后行肺CT显示双肺多发类圆形结节,亦考虑转移瘤。为寻找原发灶故来我院行PET/CT检查,因PET/CT为全身成像,经综合考虑后认为,骶骨骨质破坏明显、范围较大,但患者症状并不类似骨转移癌那样严重,仅表现为骶尾部麻木,并无肢体活动障碍或剧烈疼痛,才做出骶骨脊索瘤伴肺转移可能性的诊断,考虑到肺内结节穿刺相对骶骨较为容易,对肺内18F-FDG摄取最高的结节进行穿刺活检后最终证实为脊索瘤,这也提示我们,遇到这类检查结果时,应该想到骶骨脊索瘤伴远处转移的可能性,该瘤一般采用手术联合术后放疗进行治疗。PET/CT通过全身扫描有助于寻找原发灶并进行肿瘤分期,以指导后续治疗。

参考文献 (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