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无菌坏死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

张洪胜 许祖闪 于萍萍

引用本文:
Citation:

股骨头无菌坏死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in the femoral head necrosis patients

    Corresponding author: Hong-sheng ZHANG, zhanghongsheng74@sohu.com ;
  • 摘要: 目的 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FHN)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为FHN的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对22名股骨头正常者及42例FHN患者的磁共振信号分布及表观弥散系数(ADC)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股骨头正常者T1加权像及T2加权像呈均匀高信号,DWI为低信号;FHN患者的T1加权像呈低信号和稍低信号,T2加权像呈不均匀高信号和稍高信号,DWI呈不均匀高信号。股骨头正常者、FHN患者病变周围区和中央区的ADC分别为(0.000~0.036)×10-3mm2/s、(0.111~0.311)×10-3mm2/s和(0.845~1.397)×10-3mm2/s,三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84.28,P < 0.05)。 结论 FHN患者的DWI信号分布及ADC与股骨头正常者相比,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可用于对FHN患者的明确诊断,并可根据ADC的测量对骨髓病变进行量化分析。
  • 图 1  股骨头正常者的双侧股骨头磁共振弥散加权图及表观弥散系数图  1a:磁共振弥散加权图;1b:表观弥散系数图。

    图 2  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MRI、磁共振弥散加权图及表观弥散系数图  2a:T1加权像显示不规则的低信号改变;2b:T2加权像显示不规则的高信号改变;2c:磁共振弥散加权图显示不均匀的高信号改变;2d:表现弥散系数图显示病变中央及周围区域的表观弥散系数分别为0.79×10-5mm2/s、(1.0~1.01)×10-5mm2/s;2e:同一患者的双侧股骨头稍下方的表观弥散系数图,显示病变水肿区域的表观弥散系数为1.07×10-5mm2/s。

    图 3  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图及表观弥散系数图  3a:磁共振弥散加权图;3b:表观弥散系数图;病变以左侧较重。

    图 4  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图及表观弥散系数图  4a:磁共振弥散加权图;4b:表观弥散系数图;左侧股骨头弥散加权图显示稍高异常信号改变,测量表观弥散系数为0.731×10-3mm2/s,诊断无菌坏死早期表现。

    表 1  股骨头正常者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股骨头磁共振信号分布表(例数)

    股骨头正常者(n=22) 股骨头无茼性坏死患者(n=42)
    低信号 稍低信号 等信号 稍高信号 高信号 低信号 稍低倍号 等信号 稍高 高信号
    T1加权像 0 0 0 0 22 37 5 0 0 0
    T2加权像 0 0 0 0 22 0 0 0 5 37
    DWI 22 0 0 0 0 0 0 2 7 33
    注: 表中,DWI: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 导出CSV

    表 2  股骨头正常者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10-3mm2/s)

    x±s x±1.96s 95%信赖区间
    股骨头正常者 0.018±0.009 0.000±0.036 0.016±0.020
    股骨头无菌性
    坏死患者
    病变周围区 0.211±0.050 0.111±0.311 0.213±0.229
    病变区 1.121±0.141 0.845±1.397 1.099±1.143
    注: 表中,三组数据间比较,F= 1384.28、P < 0.001;两两比较使用q检验,正常受枪者与患者病变周围区比较,q=10.9775、正常受检者与患者病变区比较, q=62.7366,患者病变周围区与病变区比较: q=62.4239,P均 < 0.01。
    下载: 导出CSV
  • [1] Nonomura Y, Yagumoto M, Yoshimura R,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bone marrow cellularity and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J Magn. Reson. Imaging, 2001, 13(5): 757-760. doi: 10.1002/jmri.1105
    [2] Raya JG, Dietrich O, Reiser MF, et al. Techniques for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of bone marrow. Eur J Radiol, 2005, 55(1): 64-73. doi: 10.1016/j.ejrad.2005.01.014
    [3] Herneth AM, Friedrich K, Weidekamm C, el a1.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of bone marrow pathologies. Eur J Radiol, 2005, 55(1): 74-83. doi: 10.1016/j.ejrad.2005.03.031
    [4] Raya JG, Dietrich O, Reiser MF, et al.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f diffusion imaging of vertebral bone marrow. J Magn Reson Imaging, 2006, 24(6): 1207-1220. doi: 10.1002/jmri.20748
    [5] Koo KH, Kim R. Quantifying the extent of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 new method using MRI. J Bone Joint Surg Br, 1995, 77(6): 875-880.
    [6] 刘斯润, 朱天缘, 陈汉方, 等. MR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膝关节骨关节病髌骨软骨病变的价值.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 40(10): 1098-1101.
    [7] Ward R, Caruthers S, Yablon C, el a1. Analysis of diffusion changes in posttraumatic bone marrow using navigator-corrected diffusion gradients. AJR Am J Roentgenol, 2000, 174(3): 731-734. doi: 10.2214/ajr.174.3.1740731
  • [1] 梁京印刘易强潘志峰 . 早期股骨头无菌坏死80例的影像学对比研究.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6, 30(5): 315-317.
    [2] 王朋兰晓莉张永学齐红艳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基因治疗及早期影像学监测的研究进展.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2, 36(3): 129-13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2.03.001
    [3] 王冬艳苏成海 . PET、PET-CT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肿瘤诊断中的对比研究进展.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1, 35(6): 339-34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1.06.005
    [4] 黄娟田军章江桂华 . 乳腺疾病的MRI研究进展.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1, 35(5): 300-30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1.05.012
    [5] 方京龙刘淑玲张广明 . 肝硬化和肝癌MRI诊断研究进展.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4, 38(3): 207-210.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3.015
    [6] 李景英卢倜章 . 关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核医学研究.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1983, 7(2): 105-109.
    [7] 文宏志郑文斌 . 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成像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9, 33(2): 121-12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09.02.017
    [8] 王冬艳苏成海 . PET、PEP-CT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肿瘤诊断中的对比研究进展.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1, 35(6): 339-34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1.06.005
    [9] 袁志强诸洪达 . 利用股骨头估算人体U、Pu骨负荷量.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1990, 14(3): 120-120.
    [10] 闵捷李斌金凯梁维仁晁明 . 肝脏磁共振弹性成像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4, 38(4): 261-26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4.013
  • 加载中
图(4)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85
  • HTML全文浏览量:  494
  • PDF下载量:  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9-11-28
  • 刊出日期:  2010-03-25

股骨头无菌坏死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 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FHN)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为FHN的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对22名股骨头正常者及42例FHN患者的磁共振信号分布及表观弥散系数(ADC)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股骨头正常者T1加权像及T2加权像呈均匀高信号,DWI为低信号;FHN患者的T1加权像呈低信号和稍低信号,T2加权像呈不均匀高信号和稍高信号,DWI呈不均匀高信号。股骨头正常者、FHN患者病变周围区和中央区的ADC分别为(0.000~0.036)×10-3mm2/s、(0.111~0.311)×10-3mm2/s和(0.845~1.397)×10-3mm2/s,三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84.28,P < 0.05)。 结论 FHN患者的DWI信号分布及ADC与股骨头正常者相比,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可用于对FHN患者的明确诊断,并可根据ADC的测量对骨髓病变进行量化分析。

English Abstract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作为分子水平上观察组织结构的无创性检查新技术, 已逐渐应用于骨骼系统, 为骨髓病变的早期异常征象提供了新的影像学方法。目前, 国内外已有DWI应用于骨关节的报道, 但关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femoral head necrosis, FHN)的DWI研究报道尚少。本文对我院诊断的FHN患者及股骨头正常者的髋关节DWI影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 以期为FHN的诊断提供依据。

    • 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行双髋关节MRI检查的64例受检者, 均对其行常规MRI及DWI, 其中股骨头正常者22名(男性13名、女性9名), 平均年龄为(44.8±7.21)岁, FHN患者42例(男性28例、女性14例), 平均年龄为(47.7±9.54)岁。42例FHN患者中, 27例有服用激素史, 6例有骨外伤史。

    • 使用美国通用公司的GE SIGNA EXCITE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所有受检者均使用8通道体部线圈。每位受验者在做DWI前均行常规扫描轴位、冠状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像、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压脂序列T2加权像。DWI序列参数为: 采用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行轴位扫描, 扩散梯度因子b=800 s/mm2, 重复时间/回波时间为6000/81.3 ms, 层厚为6.0 mm, 层距为1.0 mm, 矩阵为128mm×128mm, 激励次数为2, 视野为40 cm× 23 cm。

    • 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图上直接测量数值。FHN患者选择病变层面的病灶中心为ROI, 尽量避开周围伪影的影响。正常受检者数据测量在股骨头关节面下2 cm处, ROI大小约为100 ram2。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组间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两两间均数比较采用q检验,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股骨头正常者与FHN患者股骨头的磁共振信号分布见表 1。股骨头正常者的股骨头T1加权像及T2加权像呈均匀高信号, 与股骨颈信号相一致, DWI为均匀低信号(图 1)。FHN患者的T1加权像呈低信号37例(图 2a), 稍低信号5例; T2加权像压脂像呈不均匀高信号37例(图 2b), 稍高信号5例; DWI呈不均匀高信号改变, 边缘不清, 病变范围与常规扫描显示相吻合(图 2c), ADC伪彩图显示病灶边缘较清晰(图 2d、2e)。在股骨头坏死的病变中央区及周围区DWI可见稍高信号影, 通过对应的ADC伪彩图测量的ADC显示病变范围较平扫更大, 且数值有显著差别(图 3图 4)。

      股骨头正常者(n=22) 股骨头无茼性坏死患者(n=42)
      低信号 稍低信号 等信号 稍高信号 高信号 低信号 稍低倍号 等信号 稍高 高信号
      T1加权像 0 0 0 0 22 37 5 0 0 0
      T2加权像 0 0 0 0 22 0 0 0 5 37
      DWI 22 0 0 0 0 0 0 2 7 33
      注: 表中,DWI: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表 1  股骨头正常者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股骨头磁共振信号分布表(例数)

      图  1  股骨头正常者的双侧股骨头磁共振弥散加权图及表观弥散系数图  1a:磁共振弥散加权图;1b:表观弥散系数图。

      图  2  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MRI、磁共振弥散加权图及表观弥散系数图  2a:T1加权像显示不规则的低信号改变;2b:T2加权像显示不规则的高信号改变;2c:磁共振弥散加权图显示不均匀的高信号改变;2d:表现弥散系数图显示病变中央及周围区域的表观弥散系数分别为0.79×10-5mm2/s、(1.0~1.01)×10-5mm2/s;2e:同一患者的双侧股骨头稍下方的表观弥散系数图,显示病变水肿区域的表观弥散系数为1.07×10-5mm2/s。

      图  3  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图及表观弥散系数图  3a:磁共振弥散加权图;3b:表观弥散系数图;病变以左侧较重。

      图  4  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图及表观弥散系数图  4a:磁共振弥散加权图;4b:表观弥散系数图;左侧股骨头弥散加权图显示稍高异常信号改变,测量表观弥散系数为0.731×10-3mm2/s,诊断无菌坏死早期表现。

    • 股骨头正常者及FHN患者的ADC见表 2。其中, 股骨头正常者的股骨头ADC为(0.000~0.036)×10-3mm2/s, FHN中央坏死水肿区及病变周围区的ADC则分别(0.845~1.397)×10-3mm2/s和(0.111~0.311)×10-3mm2/s。正常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变区与病变周围区三者的ADC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4.28, P < 0.05)。

      x±s x±1.96s 95%信赖区间
      股骨头正常者 0.018±0.009 0.000±0.036 0.016±0.020
      股骨头无菌性
      坏死患者
      病变周围区 0.211±0.050 0.111±0.311 0.213±0.229
      病变区 1.121±0.141 0.845±1.397 1.099±1.143
      注: 表中,三组数据间比较,F= 1384.28、P < 0.001;两两比较使用q检验,正常受枪者与患者病变周围区比较,q=10.9775、正常受检者与患者病变区比较, q=62.7366,患者病变周围区与病变区比较: q=62.4239,P均 < 0.01。

      表 2  股骨头正常者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10-3mm2/s)

    • 目前, DWI是唯一能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性影像技术, 能通过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的微观扩散运动状态, 反映机体组织结构的生理、病理特点, 是不同于常规T1加权像、T2加权像的一项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该技术在脑部疾病特别是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已经得到肯定, 但对骨关节系统的应用价值尚处于探索阶段[1-2]。DWI可以在分子水平检测骨髓病变, 通过检测组织内水分子运动来反映组织的结构特点与生物学行为, 还可通过ADC对骨髓病变进行定量分析, 为骨髓病变的检出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3-4]

      FHN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FHN, 其病理改变都是相似的[2-4]: 早期表现为细胞坏死, 中、晚期表现为细胞坏死与修复共存。股骨头缺血坏死包括骨髓坏死和骨组织坏死。骨髓内各种细胞成分对缺血的耐受性不同, 最敏感的是骨髓造血细胞, 在缺血6~12 h开始坏死, 12~48 h后骨细胞发生坏死, 2~5 d后脂肪细胞坏死。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表现: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表现为“双线征”, 晚期可出现典型的股骨头形态变扁、关节面的塌陷等。股骨头骨松质在急性或超急性缺血期, 病变区的骨髓水肿的MRI表现为T1加权像呈广泛的低信号, T2加权像呈高信号。Koo等[5]研究表明, 其与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显著相关。随着骨髓压力增大, 骨髓细胞外液增多, 使局部缺血区骨组织自由水减少, 细胞内水分子扩散受限, ADC显著下降, 因而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区, 而在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 该区域形态与缺血区一致, 表面为小片状、带状、地图状或其他不规则状改变。刘斯润等[6]对髌软骨的DWI研究进行了报道。Ward等[7]对35例正常膝关节骨髓和15例骨髓创伤者进行了常规MRI和DWI研究(扩散梯度因子b=980s/mm2), 结果显示, 创伤者骨髓的平均ADC为(0.8×10-3mm2/s), 明显高于正常骨髓(0.1×10-3mm2/s)。

      本研究结果显示, 股骨头正常者、FHN患者中央坏死水肿区与病变周围区的ADC分别为(0.000~0.036)×10-3mm2/s, (0.845~1.397)×10-3mm2/s和(0.111~0.311)×10-3mm2/s。FHN患者的ADC明显高于股骨头正常者, 且病变周围区域可进一步提示病变的进展及预后状态。FHN及骨挫伤的ADC增高均是由骨髓充血水肿引起骨髓内自由水增加, 导致细胞外容积增加, 进而使病变内水分子运动增加引起的。骨髓DWI能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提供早期的影像学表现, 还可通过ADC的测量对骨髓病变进行量化分析。

      DWI新技术是活体上研究细胞内水肿的唯一方法, 能更准确指导临床分期和治疗。但现有的骨髓DWI方法尚不统一。有关序列基本是从颅脑DWI序列修改而来, 有必要研究和开发适于FHN的专用检查序列。

参考文献 (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