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显示方式:
封面
 2024 年 2 期封面
2024, 48(2)
摘要:
目次
2024 年 2 期目次
2024, 48(2): 1-4.
摘要:
述评
基于国际标准下我国临床核医学辐射防护问题的思考
王鹏, 颜学先, 陆克义, 陈跃
2024, 48(2): 69-73.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308018-00388
摘要:
在《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正式发布后,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各级医院积极推进核医学科的建设。但是,要在2025年实现三级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全覆盖的目标,仍然面临诸多困难。笔者从SPECT机房布局设置和放射性废物处理两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的辐射防护政策和经验,旨在借鉴国际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促进我国核医学的可持续发展。
临床研究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超声、MRI及乳腺X射线摄影特征的诊断价值
刘晓瑜, 林翠君, 黄洁, 代海洋
2024, 48(2): 74-81.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212013-00349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MRI及乳腺X射线摄影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21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年龄(47.6±9.3)岁。根据其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分为4组:Luminal A型31例,年龄(49.2±10.8)岁;Luminal B型104例,年龄(46.1±8.9)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45例,年龄(49.6±10.1)岁;三阴性乳腺癌(TNBC)32例,年龄(48.5±8.5)岁。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超声、MRI及乳腺X射线摄影的影像特征。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进一步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及曲线下面积(AUC)对诊断效能的准确性进行评估。 结果 在临床特征中,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绝经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5、10.026,P=0.016、0.018)。超声检查结果显示,Luminal A型乳腺癌肿瘤边缘多表现为模糊,Luminal B型和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肿瘤边缘多表现为成角或毛刺,TNBC肿瘤边缘多为分叶状;四者肿瘤内部回声多为不均匀回声,更多见于Luminal B型;Luminal A型和TNBC肿瘤内血流Alder分级多为0或Ⅰ级血流信号,Luminal B型和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肿瘤内血流Alder分级多为Ⅱ或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542、12.283、10.699,均P<0.05)。MRI检查结果显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及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肿瘤强化特征以不均匀强化为主,TNBC肿瘤环形强化的占比高于其他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42,P<0.001)。乳腺X射线摄影检查结果显示,Luminal B型及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肿瘤内多伴有钙化,Luminal A型及TNBC肿瘤内多无钙化;Luminal A型与Luminal B型乳腺癌肿瘤内钙化形态以点状钙化为主,HER-2过表达型及TNBC肿瘤内钙化形态以多形性或线样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627、11.792,均P<0.05)。乳腺癌患者绝经情况与肿瘤边缘可作为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独立预测因子(B=0.729、0.775,OR=7.053、23.696,95%CI:0.193~1.267、0.463~1.087,均P<0.05),AUC为0.635(95%CI:0.528~0.742)。 结论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超声、MRI及乳腺X射线摄影特征存在差异,均对其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DWI与MRA诊断的一致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爽, 王三刚
2024, 48(2): 82-90.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212011-00348
摘要:
目的 探究磁共振DWI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急性期脑梗死(ACI)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于来安家宁医院接受诊治的98例疑似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纳入训练集,其中男性58例、女性40例,年龄45~80(60.5±3.3)岁。按照相同标准选取2022年3至10月于来安家宁医院接受诊治的33例疑似ACI患者纳入验证集,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42~79(61.1±3.6)岁。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分析DWI与MRA的诊断效能、影像表现和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分类资料的Kappa检验分析DWI与MRA诊断ACI的一致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WI与MRA检查结果不一致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Empower Stats和统计软件包“R”绘制森林图,构建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霍斯默莱梅肖拟合优度检验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精准度;采用决策曲线评价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精准度。 结果 临床综合诊断为ACI的74例患者中,DWI检出73例(98.65%),MRA检出71例(95.95%);患者健侧[≤6 h:(1.06±0.24)×10−4 cm2/s;6~24 h:(1.13±0.26)×10−4 cm2/s;24~72 h:(1.05±0.17)×10−4 cm2/s]和患侧[≤6 h:(0.59±0.11)×10−4 cm2/s;6~24 h:(0.44±0.10)×10−4 cm2/s;24~72 h:(0.53±0.09)×10−4 cm2/s]脑组织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227、12.630、7.646,均P<0.05)。患者发病后24 h内,患侧ADC值[≤6 h:(0.59±0.11)×10−4 cm2/s;6~24 h:(0.44±0.10)×10−4 cm2/s]、rADC[≤6 h:(0.53±0.08);6~24 h:(0.43±0.05)]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10、5.569,均P<0.05);发病24~72 h均明显升高[24~72 h ADC值:(0.53±0.09)×10−4 cm2/s;24~72 h rADC:(0.49±0.06)],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74、2.835,均P<0.05)。DWI与MRA检查结果一致的患者68例(69.39%)、不一致患者30例(30.61%),DWI与MRA检查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65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发病时间≤24 h、后循环、梗死病灶长径<2 cm均是DWI与MRA诊断ACI患者结果不一致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19、1.169、1.567,均P<0.05)。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评价结果显示,其区分度、准确率和有效性均较高,训练集和验证集RO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95%CI:0.899~0.961,P<0.001)和0.855(95%CI:0.812~0.898,P<0.001)。 结论 DWI可清楚地显示ACI病灶的位置和缺血程度,MRA则可准确地定位梗死血管及其狭窄程度,两种检查的一致性良好,均有助于ACI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发病时间、后循环和梗死病灶长径是影响二者诊断一致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ACR-TIRADS和EU-TIRADS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一致性及差异原因分析
贺然, 卢晓莉, 郝祥玉
2024, 48(2): 91-98.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212010-00377
摘要:
目的 探究美国放射学会(ACR)提出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与欧洲甲状腺协会提出的TIRADS(简称EU-TIRADS)在甲状腺结节(TN)诊断中的一致性及差异原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来安家宁医院(272例)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10例)经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的282例TN患者的年龄、性别、TN情况(大小、个数、结构、回声、形状、边缘、钙化)、ACR-TIRADS和EU-TIRADS检查结果等资料,其中男性72例、女性210例,年龄(45.9±10.9)岁。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McNemar配对χ2检验比较二者的诊断准确率;采用多分类资料的Kappa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以2种系统检查结果相符为A组,不相符为B组,比较2组的超声诊断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预测模型分析2种系统检查结果不相符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精准度。 结果 TN的恶性风险均随着ACR-TIRADS和EU-TIRADS分类类别升高而增加。二者相比,EU-TIRADS较ACR-TIRADS的灵敏度更高(91.54%对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35,P<0.001);ACR-TIRADS较EU-TIRADS的特异度更高(75.67%对6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00,P<0.001)。ACR-TIRADS 2~4类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TN均与EU-TIRADS 2~4类一致性良好。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节长径<20 mm(OR=1.196,95%CI:1.005~1.422,P<0.001)、海绵样结节(OR=1.119,95%CI:1.022~1.226,P=0.016)、低和(或)中低回声(OR=1.627,95%CI:1.031~1.732,P=0.011)、圆形(OR=1.072,95%CI:1.012~1.134,P=0.022)、边缘模糊(OR=1.567,95%CI:1.063~1.683,P<0.001)、微分叶边缘(OR=1.169,95%CI:1.051~1.301,P=0.004)均是二者检查结果不相符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EU-TIRADS较ACR-TIRADS对TN诊断的灵敏度高、特异度低;二者对2~4类TN的检查结果一致性良好。
基础研究
促癌基因SNORA72对结直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作用研究
张文成, 邓佳荣, 刘鑫, 张宏, 王治东, 沈丽萍
2024, 48(2): 99-113.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310003-00398
摘要:
目的 探索核仁小RNA(snoRNA)SNORA72基因在不同癌症特别是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对CRC细胞的生长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应用开放的癌症数据库分析SNORA72在不同癌症组织和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构建过表达或敲低SNORA72的CRC细胞株HT29,将HT29细胞株分为过表达 SNORA72组(LV-SNORA72)及其阴性对照组(LV-NC)、敲低SNORA72表达组(ASO-SNORA72)及其阴性对照组(ASO-N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HT29细胞中SNORA72表达情况。分别检测在体外过表达或敲低SNORA72后,对细胞增殖、细胞克隆形成、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对LV-SNORA72组及LV-NC组的HT29细胞进行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照射,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分数(SF)和凋亡率。采用转录组学分析法探讨SNORA72影响HT29细胞生长可能的作用机制。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癌症数据库分析发现SNORA72在包括CRC在内的多种癌症组织中高表达,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qRT-PCR 检测结果显示,与LV-NC组相比,LV-SNORA72组SNORA72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2.68±0.06)对(1.00±0.1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70,P<0.001)。另外,与ASO-NC组相比,ASO-SNORA72组SNORA72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0.61±0.08)对(1.00±0.1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5,P<0.05)。细胞增殖检测结果显示,在实验的第3、4、5天,LV-SNORA72组的吸光度值明显高于LV-NC组[(0.79±0.05)对(0.51±0.09)、(1.78±0.04)对(1.22±0.05)、(3.30±0.05)对(2.19±0.06)],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82、16.400、31.200,均P<0.001)。相反,ASO-SNORA72组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ASO-NC组[(0.42±0.07)对(0.55±0.05)、(1.04±0.08)对(1.25±0.05)、(1.46±0.09)对(1.74±0.08)],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57、6.147、8.471,均P<0.01)。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LV-SNORA72组的克隆形成率明显高于LV-NC组[(40.87±1.70)%对(26.60±0.4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40,P<0.001)。相反,ASO-SNORA72组的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ASO-NC组[(9.60±0.40)%对(12.43±0.3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10,P<0.001)。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LV-SNORA72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LV-NC组[(1.89±0.16)%对(2.64±0.1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5,P<0.01)。相反,ASO-SNORA72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ASO-NC组[(6.44±0.54)%对(3.92±0.3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44,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ASO-NC组相比,ASO-SNORA72组可以促进凋亡蛋白PARP和Caspase3发生剪切活化,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同时抑制抗凋亡蛋白Survivin和Bcl-2的表达。放射敏感性分析的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在经1、2、4、6 Gy γ射线照射后,LV-SNORA72组细胞的SF均较LV-NC组增加[(0.89±0.05)对(0.81±0.03)、(0.64±0.10)对(0.47±0.01)、(0.16±0.04)对(0.09±0.01)、(0.04±0.01)对(0.02±0.0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63、8.802、4.045、2.937,均P<0.05)。放射诱导的细胞凋亡结果显示,在4 Gy照射后48 h和72 h,与LV-NC组相比,LV-SNORA7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8.14±0.12)%对(9.86±0.22)%、(11.26±0.52)%对(15.83±1.54)%],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70、9.208,均P<0.05);在8 Gy照射后48 h和72 h,与LV-NC组相比,LV-SNORA7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13.29±0.17)%对(14.88±0.58)%、(19.82±0.56)%对(23.7±0.6)%],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01、7.819,均P<0.05);在12 Gy照射后48 h和72 h,与LV-NC组相比,LV-SNORA7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14.06±0.32)%对(18.56±1.08)%、(22.19±0.02)%对(26.84±0.66)%],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54、9.369,均P<0.001)。转录组学分析结果显示,SNORA72过表达影响细胞活化、细胞黏附、免疫和炎症反应,以及细胞迁移和增殖等生物学过程。 结论 SNORA72在CRC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过表达SNORA72促进CRC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增加细胞放射抵抗性。
某铀矿周围与对照区饮用水的放射性水平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孙小娜, 拓飞, 陈玉琴, 朱伟寿, 林燮钊, 张娜
2024, 48(2): 114-122.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306022-00391
摘要:
目的 调查某铀矿周围与对照区(察布查尔县和乌鲁木齐市)饮用水的放射性水平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 方法 完全随机采集2020—2022年某铀矿周围(51份)和对照区[(察布查尔县(73份)和乌鲁木齐市(52份)]的饮用水样品共176份,测定其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及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 40K的浓度。比较不同区域(铀矿周围、察布查尔县和乌鲁木齐市)、不同水源来源(地表水、地表水+地下水、地下水)、距铀矿不同距离(5、10、15、20、25 km)的饮用水的总放射性水平。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和WHO推荐的方法分别估算饮用铀矿周围和对照区饮用水所致成年人的年有效剂量;采用USEPA提出的致癌风险因子评估居民终身致癌风险。对不同区域、不同水源、距铀矿不同距离的饮用水样品的总放射性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若分析显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时,进一步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进行多重比较。 结果 不同区域饮用水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13±0.04) Bq/L对(0.12±0.08) Bq/L对(0.08±0.03) Bq/L,F=9.854,Ρ<0.01]、[(0.17±0.06) Bq/L对(0.13±0.10) Bq/L对(0.10±0.03) Bq/L,F=10.522,Ρ<0.01]。不同水源来源的饮用水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849、1.352,均Ρ>0.05)。距铀矿不同距离的饮用水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16±0.02) Bq/L对(0.07±0.02) Bq/L对(0.11±0.02) Bq/L对(0.15±0.03) Bq/L对(0.14±0.03) Bq/L,F=21.720,Ρ<0.01]、[(0.24±0.04) Bq/L对(0.09±0.01) Bq/L对(0.19±0.01) Bq/L对(0.17±0.03) Bq/L对(0.13±0.04) Bq/L,F=46.364,Ρ<0.01)。距铀矿5 km处的饮用水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均值均最高。176份饮用水样品的总α放射性水平均值为(0.11±0.06) Bq/L,0.5%的饮用水超过国家标准限值(0.5 Bq/L)。通过饮用水样品中总α放射性水平估算饮用该饮用水所致年有效剂量平均值为(0.040±0.003) mSv/年。通过饮用水样品中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 40K浓度估算饮用该饮用水所致年有效剂量平均值分别为(0.030±0.004)、(0.018±0.003)、(0.084±0.04)、(0.005±0.003) mSv/年。饮用该饮用水所致居民终身致癌风险为1.75×10−13~4.35×10−11 结论 某铀矿周围和对照区(察布查尔县和乌鲁木齐市)的饮用水放射性水平较低,饮用该区域饮用水所致年有效剂量和终身致癌风险较低,不会造成可观测到的不良健康效应,对周围居民所造成的健康风险较低。
综述
18F-FDG PET/CT参数和炎症标志物在鼻咽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梁欢, 王政杰, 李梦丹, 敬兴果
2024, 48(2): 123-129.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304014-00392
摘要:
鼻咽癌是一种在中国及东南亚国家高发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具有易复发、易转移的特点。临床上,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及生化指标监测已成为管理鼻咽癌患者必不可少的一环。18F-FDG PET/CT参数和炎症标志物的联合应用可能在提高鼻咽癌诊断准确率及开展个体化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并对鼻咽癌患者临床预后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笔者系统地综述了18F-FDG PET/CT参数和炎症标志物在鼻咽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泛素化修饰和SUMO化修饰在电离辐射诱导的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
张焕腾, 孙毓筱, 徐畅
2024, 48(2): 130-136.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308031-00389
摘要:
泛素和小泛素样修饰物(SUMO)以共价键形式连接到特定的蛋白底物上,进行泛素化修饰或SUMO化修饰,通过调控蛋白质的稳定性、活性、定位或相互作用来影响多种细胞活动,其中包括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免疫应答等。当细胞受到DNA损伤时,泛素化修饰和SUMO化修饰能够调控相关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参与到DNA损伤修复和信号传导的过程中。这些修饰作用对于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发现泛素化修饰和SUMO化修饰在DNA损伤修复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对这些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深入了解电离辐射诱导的DNA损伤修复机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