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47卷  第9期

封面
2023 年 9 期封面
2023, 47(9).
摘要:
2023 年 9 期目录
2023, 47(9): 1-4.
摘要:
专家论坛
造血干细胞核辐射损伤发生机制及防治新认识
王军平
2023, 47(9): 523-524.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309013-00347
摘要:
临床研究
不同肾脏深度估算公式校正SPECT/CT肾动态显像对计算活体肾移植供者GFR的影响
刘岩, 薛建军, 王岐, 许惠, 丁蕊娜, 闫青丹, 高蕊, 杨爱民
2023, 47(9): 525-530.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210024-00340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肾脏深度估算公式校正SPECT/CT肾动态显像对计算活体肾移植供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7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术前行99Tcm-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肾动态显像的127名健康肾移植供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6名、女性91名,年龄(49.2±7.3)岁。以CT实测肾脏深度相对应的GFR为参考标准,分别对Tønnesen公式、Itoh公式计算的肾脏深度及相对应的GFR进行对比研究。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2)表示,各公式计算的肾脏深度间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及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各公式计算的肾脏深度及相对应的左、右肾GFR间的相关性。 结果 127名健康肾移植供者的CT实测左、右肾脏深度[7.03(6.34,7.67) cm、7.21(6.51,8.13) cm]明显大于Tønnesen公式和Itoh公式计算的左、右肾脏深度[5.66(5.30,6.06) cm、5.70(5.33,6.10) cm]和[6.70(6.33,7.10) cm、6.88(6.52,7.26) cm],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左肾:Z=−9.53、−3.77,均P<0.001;右肾:Z=−9.73、−4.64,均P<0.001);CT实测左、右肾脏深度与Tønnesen公式、Itoh公式计算的左、右肾脏深度具有正相关性(左肾:r=0.330、0.331,均P<0.001;右肾:r=0.359、0.358,均P<0.001)。CT实测左、右肾脏深度相对应的GFR[46.4(39.9,52.0) ml/min、46.0(40.5,54.9) ml/min]大于Tønnesen公式和Itoh公式计算的左、右肾脏深度相对应的GFR[36.6(33.0,41.9) ml/min、36.2(32.1,40.1) ml/min]和[43.2(39.4,49.8) ml/min、43.8(39.4,48.7) ml/min],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左肾:Z=−9.52、−3.76,均P<0.001;右肾:Z=−9.73、−4.75,均P<0.001);CT实测肾脏深度与Tønnesen公式、Itoh公式计算的肾脏深度相对应的GFR具有正相关性(左肾:r=0.476、0.476,均P<0.001;右肾:r=0.386、0.539,均P<0.001)。 结论 Tønnesen公式、Itoh公式计算的肾脏深度相对应的GFR适用于常规肾脏疾病的筛查及评估;对肾脏GFR要求更为严格的肾移植供体者,应以CT实测肾脏深度校正SPECT/CT计算GFR。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主动脉CT血管成像的影像特征
王佳, 牛俊巧, 李晓娟, 刘焱
2023, 47(9): 531-537.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210002-00341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TA)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影像特征及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TA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男患儿1例、女患儿10例(青春期女童8例),年龄(14.3±3.7)岁,病程(24.3±37.9)个月。所有患儿均行胸腹部CT平扫、主动脉CTA及其后处理检查,包括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和曲面重建。分析儿童TA的影像特征,判断Numano分型,观察主动脉及其分支、肺动脉受累的范围和程度,管壁(增厚、钙化、高密度环征、低密度环征、不均匀强化)、管腔(狭窄、扩张、正性重塑)及血管周围脂肪组织情况。 结果 11例TA患儿中,活动期9例(81.8%,9/11),并发高血压10例(90.9%,10/11),伴发全身症状5例(45.5%,5/11),伴心脏症状4例(36.4%,4/11),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3例(27.3%,3/11),其中1例并发高血压脑病(9.1%,1/11)。C反应蛋白升高、血红蛋白减低各5例(45.5%,5/11),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升高各4例(36.4%,4/11)。Numano分型最常见的为Ⅳ、Ⅴ型,共10例(90.9%,10/11),降主动脉受累11例(100%,11/11),肾动脉受累10例(90.9%,10/11),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受累5例(45.5%,5/11),肺动脉受累2例(18.2%,2/11)。11例(100%,11/11)TA患儿CT平扫管壁密度均增高,呈高密度环征。9例(81.8%,9/11)活动期患儿有血管周围脂肪组织浑浊,3例(27.3%,3/11)管壁钙化。11例患儿CTA中主动脉及其分支均有弥漫性、多节段受累,管壁均增厚(3.1±0.9) mm并伴有不均匀强化。8例(72.7%,8/11)壁内层呈低密度环征。主动脉分支中肾动脉狭窄发生率最高(90.9%,10/11),2例(18.3%,2/11)肺动脉受累管腔均狭窄和(或)闭塞,4例主动脉扩张(36.4%,4/11)。 结论 主动脉CTA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及其分支、肺动脉,全面显示受累血管的情况。分析儿童TA的CTA影像特征,对该病的筛查、诊断及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硅胶片对90Sr-90Y敷贴治疗瘢痕疙瘩中放射性皮炎预防作用的研究
陈越虹, 陆勤, 黄忆云, 罗全勇, 沈晨天
2023, 47(9): 538-544.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209009-00334
摘要:
目的 研究90Sr-90Y敷贴治疗瘢痕疙瘩中硅胶片对放射性皮炎的预防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接受90Sr-90Y敷贴治疗的175例瘢痕疙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 81例、女性94例,年龄(27.2±3.7)岁。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1 mm厚硅胶片保护组(55例)、2 mm厚硅胶片保护组(63例)。所有患者均使用90Sr-90Y敷贴器进行多次小剂量治疗,1 mm厚硅胶片保护组患者和2 mm厚硅胶片保护组患者分别使用1 mm、2 mm厚硅胶片对病灶周围皮肤进行保护。采用美国肿瘤放疗学会的放射性皮炎分级标准对3组患者的放射性皮炎进行分级,比较各组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等级。分析90Sr-90Y敷贴治疗疗程及硅胶片保护对发生严重放射性皮炎的影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齐),3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1 mm厚硅胶片保护组和对照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率(83.6%对89.5%)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5,P>0.05);与对照组和1 mm厚硅胶片保护组相比,2 mm厚硅胶片保护组的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显著降低(89.5% 对83.6% 对 54.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108、11.738,均P<0.05)。1 mm厚硅胶片保护组患者总体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等级低于对照组(1.05±0.65 对 1.37±0.7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9,P<0.05),2 mm厚硅胶片保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等级(0.63±0.66)低于对照组和1 mm厚硅胶片保护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49、−3.473,均P<0.05)。90Sr-90Y敷贴治疗疗程的增加会使瘢痕疙瘩患者严重放射性皮炎发生的风险增加(OR=2.348,95%CI :1.524~3.618,P<0.001),不同厚度硅胶片的使用可降低严重放射性皮炎的发生风险(1 mm厚硅胶片:OR=0.273,95%CI:0.109~0.685,P<0.01;2 mm厚硅胶片:OR=0.099,95%CI:0.034~0.293,P<0.001)。 结论 90Sr-90Y敷贴治疗瘢痕疙瘩患者时,使用2 mm厚硅胶片保护周围正常皮肤组织,能够显著降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增强CT熵特征联合传统影像征象对胸腺上皮性肿瘤危险程度的鉴别诊断
苏秀芳, 徐坤财, 段晓蓓, 冯宝, 陈业航, 李坤炜, 李荣岗, 陈相猛
2023, 47(9): 545-554.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211010-00345
摘要:
目的 探讨增强CT熵特征联合传统影像征象的组合模型鉴别诊断胸腺上皮性肿瘤(TET)危险程度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手术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的178例TET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83例、女性95例;年龄(52.7±12.4)岁,范围26~83岁],按照组织病理学亚型分为低危组(A、AB和B1型)和高危组(B2和B3型)。将全部患者进一步分为训练集(n=86)、内部验证集(n=51)、外部验证集(n=41),其中内部验证集和外部验证集合称为全部验证集(n=92),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用于预测模型的过程构建和效能评价。记录TET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病灶的传统CT征象。应用MATLAB R2016平台的开发软件,在增强CT静脉期图像上定量提取、筛选熵特征。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筛选有鉴别价值的熵特征,采用极限学习机(ELM)分类算法计算熵特征权重和熵标签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构建临床模型、熵模型和组合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比3个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 结果 178例TET患者中,低危组83例[男性38例、女性45例;年龄(52.8±12.4)岁,范围26~83岁];高危组95例[男性45例、女性50例;年龄(52.0±12.0)岁,范围27~80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训练集CT征象中周围侵犯在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24)。共提取初始熵特征1680个,最终筛选到21个核心熵特征,通过ELM计算得出训练集中低危组熵标签值为0.519±0.21,明显低于高危组(0.997±0.2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47,P<0.001)。熵模型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外部验证集和全部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9(95%CI:0.876~0.983)、0.832(95%CI:0.723~0.941)、0.802(95%CI:0.666~0.939)、0.803(95%CI:0.715~0.8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周围侵犯(OR=6.343;95%CI:1.009~36.604;P=0.039)和熵标签值(OR=20.145;95%CI:5.887~68.936;P<0.001)是预测TET危险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共同构建的组合模型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外部验证集和全部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941(95%CI:0.894~0.987)、0.871(95%CI:0.775~0.968)、0.819(95%CI:0.689~0.949)、0.840(95%CI:0.761~0.919)。 结论 基于胸部增强CT图像的熵特征可以定量评估TET的危险程度;周围侵犯和熵标签值构建的组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可以精准指导TET患者的术前治疗策略。
基于MRI DW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于荭, 张胜男, 段丽莎, 孔蒙娟, 崔建岭
2023, 47(9): 555-561.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211019-00344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且在接受新辅助化疗前、后均行MRI检查的41例骨肉瘤患者[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22.0±11.0)岁,范围11~49岁]的病历及影像资料。根据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肿瘤组织坏死率≥90%者纳入疗效好组,<90%者纳入疗效差组。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化疗一期结束后5 d内和完成整个化疗后测量所有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分别记为ADC0、ADC1、ADC2,比较疗效好组和疗效差组ADC间的差异。在化疗一期结束后的DWI(b=1000 s/mm2)和ADC图像上手动勾画病灶的感兴趣区,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用随机分组法将数据按6∶4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SMOTE算法对训练集上的数据进行扩充,采用方差阈值、SelectKBest、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法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筛选,采用逻辑回归分类器构建出影像组学模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2组间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传统影像学(ADC)及影像组学模型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效能。 结果 疗效好组10例、疗效差组31例。2组患者ADC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5±0.05)×10−3 mm2/s对(1.05±0.05)×10−3 mm2/s,t=1.14,P>0.05)];疗效好组的ADC1、ADC2高于疗效差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4±0.10)×10−3 mm2/s对(1.10±0.06)×10−3 mm2/s,t=−2.92,P<0.05;1.68(1.55,1.85)×10−3 mm2/s对(1.33±0.06)×10−3 mm2/s,Z=−2.61,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ADC1≥1.34×10−3 mm2/s时,其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81%,曲线下面积(AUC)为0.797(95%CI:0.629~0.965);当ADC2≥1.51×10−3 mm2/s时,其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71%,AUC为0.777(95%CI:0.588~0.967)。从化疗一期结束后的DWI和ADC图像中共提取出1409个影像组学特征,按6∶4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24(疗效好:6,疗效坏:18)∶17(疗效好:4,疗效坏:13)],将训练集数据扩充为70(疗效好:20,疗效坏:50),经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后,最终得到5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包括Interquartile Range、Skewness、Uniformity、Median、Maximum。采用逻辑回归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中该模型预测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的ROC曲线的AUC为0.881(95%CI:0.811~0.942),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74%;测试集中AUC为0.769(95%CI:0.515~0.933),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69%。 结论 基于MRI DWI的影像组学模型在评估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效能优于传统影像学(ADC),在临床应用中潜力较大。
基础研究
两种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测定试剂盒的研制及其对早期肿瘤的诊断价值探讨
王立凯, 范文红, 杨思思, 邓德文, 谌红彬, 张文杰
2023, 47(9): 562-567.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304024-00331
摘要:
目的 研制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VEGF)放射免疫测定(RIA)试剂盒和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试剂盒,探讨其在早期肺癌和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以2种试剂盒的技术指标为参考依据建立检测方法,确定磁微粒包被抗体的工艺方法及125I和吖啶酯标记抗体的工艺方法,并评价2种试剂盒的分析灵敏度、精密度、回收率。通过检测临床癌症(早期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清样本中的hVEGF,评价2种试剂盒对早期肿瘤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2组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磁微粒与包被抗体的最佳比例为1 ml磁微粒∶1 mg 抗体;125I与标记抗体的最佳比例为55.5 MBq 125I∶0.1 mg抗体,吖啶酯与标记抗体的最佳比例为25 μg吖啶酯∶0.2 mg抗体。RIA和CLIA试剂盒的分析灵敏度分别为17.6、9.2 pg/ml。在精密度方面,CLIA试剂盒的批内变异性略高于RIA试剂盒,而批间变异性略低于RIA试剂盒。RIA和CLIA试剂盒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28%和101.85%,说明CLIA试剂盒检测的准确率更高。在临床样本检测方面,2种试剂盒对早期肺癌和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可达90%以上。RIA试剂盒和CLIA试剂盒检测出正常人血清样本的特异度分别为98.11%(104/106)和99.06%(105/106)。癌症患者与正常人hVEGF测定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695~−14.920,均P<0.01)。 结论 2种试剂盒各项技术指标较好,其中CLIA试剂盒的分析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在早期肺癌和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综述
18F-FDG PET/MRI在存活心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张政, 胡晨曦, 赵军
2023, 47(9): 568-572.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302015-00342
摘要: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MRI存活心肌显像一直受到临床特别是心内科医师的关注,PET和MRI均可在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发挥独特价值,一体化PET/MRI设备为探索其整合价值提供了新平台。笔者通过回顾缺血性心肌病的病理生理学、PET心肌显像的特点和MRI的临床应用情况,梳理近10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对PET/MRI存活心肌显像的特点及其临床价值进行综述,为PET/MRI存活心肌显像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99Tcm-DTPA SPECT/CT眼眶显像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张瑞琪, 闫春芳, 孙斌
2023, 47(9): 573-578.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301008-00335
摘要: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该病的早期活动期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目前该病的活动性分期主要采用临床活动性评分(CAS),其存在较多不足之处。近年来,99Tcm-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 SPECT/CT眼眶显像在TAO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随访中都显示出重要价值,其可以与CAS互相补充,应用前景广阔。笔者总结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以期建立标准化的采集和结果分析共识,进一步研究一种新的TAO筛选工具,将99Tcm-DTPA SPECT/CT眼眶显像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以便更加精准便捷地指导临床。
近距离放疗在瘢痕疙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苏文星, 黄彪, 张舒羽, 余道江
2023, 47(9): 579-583.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206011-00337
摘要:
瘢痕疙瘩是一种纤维增生性疾病,通常由伤口愈合异常引起,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近年来,近距离放疗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瘢痕疙瘩切除后的复发率,疗效显著。笔者就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几种近距离放疗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和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对瘢痕疙瘩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病例报告
POEMS综合征18F-FDG PET/CT显像一例及文献复习
隋玉栋, 郭兴隆, 路月, 高山, 王清, 王艳丽
2023, 47(9): 584-587. doi: 10.3760/cma.j.cn121381-202209006-00339
摘要:
笔者报道了1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脏器肿大、内分泌病变、M蛋白和皮肤病变(POEMS)综合征累及右侧髂骨的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的病例,并通过文献复习回顾总结了POEMS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18F-FDG PET/CT的影像表现。POEMS综合征18F-FDG PET/CT显像的报道较多,但影像表现只累及右侧髂骨的病例较少见。了解POEMS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助于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进行准确诊断。
消息
以原始创新赋能放射医学核医学自立自强——第二届中国放射医学发展大会在津召开
2023, 47(9): 588-589.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