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42卷  第5期

临床研究
CT心脑血管一体化成像的图像质量评价
刘淑蓉, 陈国强, 郑亮, 张玉珍, 韩瑞娟, 赵瑞平, 杨旗, 李坤成, 孙凯, 吕滨
2018, 42(5): 389-39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5.001
摘要:
目的 评价双源CT心脑血管一体化成像的图像质量和有效辐射剂量,探讨该方法的关键技术点,为临床提供一种评价心脑血管疾病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方法 前瞻性收集临床同时行冠状动脉和头颈部动脉CT动脉成像(CTA)的连续性患者共493例。根据CT扫描机型分为2组:A组300例,采用第三代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模式扫描,根据心率进一步分为A1组(n=69,心率≤65次/分)和A2组(n=231,心率>65次/分);B组193例,采用第二代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模式扫描,根据心率进一步分为B1组(n=92,心率≤65次/分)和B2组(n=101,心率>65次/分)。分别客观、主观地评价图像质量,计算辐射剂量。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患者临床资料中的频数参数构成比采用χ2检验,评价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采用Cohen Kappa分析。结果 (1)A组和B组患者间年龄(t=0.58,P=0.847)、性别(χ2=1.45,P=0.228)、体重指数(t=1.20,P=0.2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图像质量客观评价:A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和椎动脉V4段CT值、噪声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8~4.49,均P < 0.05),两组患者的主动脉根部CT值(t=0.68,P=0.495)和噪声(t=0.31,P=0.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12。①与B组进行比较,A组的冠状动脉CTA平均图像质量的评分更好(t=0.018,P=0.001)、冠状动脉4级血管基于患者数的不可诊断率更低(χ2=6.63,P=0.014),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与B组进行比较,A组的头颈部CTA评分更好(t=0.013,P=0.004)、头颈部4级血管基于患者数的不可诊断率更低(χ2=4.38,P=0.036),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A组有效辐射剂量为(1.48±0.33)mSv,较B组[(2.14±0.52)mSv]降低了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9,P=0.001)。结论 第三代双源CT心脑血管一体化成像采用不同心率采集不同扫描时间窗的办法,能提供较好的图像质量,且降低了辐射剂量,是一种评价心脑血管疾病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
顺铂单周与三周方案同期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不良反应与疗效的比较
杨明威, 王孝深, 王凡, 杨林, 张帆, 汪浩, 吕银, 吴齐兵, 童铸廷
2018, 42(5): 397-40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5.002
摘要:
目的 比较顺铂单周或三周治疗方案同步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血液学、黏膜不良反应及疗效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的148例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2周期诱导化疗后行调强放疗联合顺铂单药治疗模式,其中75例患者接受顺铂单周治疗方案,73例患者接受顺铂三周治疗方案。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的血液学不良反应、黏膜不良反应、肿瘤缓解率和预后的差异。两组间的生存率进行Kaplan-Meier法计算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 顺铂单周组及顺铂三周组化疗的平均治疗周期数为3.64个(20%达5个周期)和1.86个(86%达2个周期)。顺铂单周组对比顺铂三周组的Ⅰ、Ⅱ度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1% vs.51%、35% vs.19%,χ2=6.150、4.500,均P < 0.05);其他血液学不良反应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黏膜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7,P=0.934)。放疗结束后6个月顺铂单周与顺铂三周组肿瘤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8.7%和98.6%,单周组和三周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7.84%和79.9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8,P=0.059);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7.96%和69.10%(χ2=1.25,P=0.27),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8.76%和86.96%(χ2=0.43,P=0.56),5年无区域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1.49%和90.84%(χ2=0.18,P=0.67),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7.86%和78.90%(χ2=0.31,P=0.56),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晚期鼻咽癌在接受2周期诱导化疗后,顺铂三周联合放疗方案在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优于顺铂单周治疗方案,两组在黏膜相关不良反应以及疗效上未见显著差异,顺铂三周组较顺铂单周组具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
18F-FLT PET/CT显像评估复发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价值
刘道佳, 吴君心, 唐明灯, 林端瑜, 张杰平, 李生栩, 蔡志华, 吕清湖
2018, 42(5): 403-40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5.003
摘要:
目的 探讨18F-脱氧胸腺嘧啶核苷(FLT)PET/CT显像中的肿瘤增殖体积(PV)在评估复发脑胶质瘤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行18F-FLT PET/CT与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经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证实为复发的2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18F-FLT PET/CT图像上测量复发肿瘤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与正常脑组织的平均标准化摄取值的比值(T/NFLT)、最大直径和PV,在18F-FDG PET/CT图像上测量复发肿瘤的T/NFDG。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2月。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比例风险回归(Cox)模型对PV、最大直径、T/NFDG、T/NFLT及其他相关临床因素与预后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例复发脑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个月。PV、T/NFLT、最大直径、T/NFDG、年龄预测长生存期的最佳阈值分别为12.565 cm3、7.752、2.800 cm、1.192、52岁,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8、0.865、0.745、0.646、0.667。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灶不同PV(< 12.565 cm3与≥12.565 cm3)、T/NFLT(< 7.752与≥7.752)、肿瘤最大直径(< 2.800 cm与≥2.800 cm)、T/NFDG(< 1.192与≥1.192)、首次病理结果(Ⅱ级与Ⅲ、Ⅳ级)间的生存曲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587、12.219、4.285、5.955、6.787,均P < 0.05)。Cox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0例复发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与PV、T/NFLT、T/NFDG、首次病理结果有关,危险比分别为0.113(95% CI:0.024~0.530)、0.105(95% CI:0.021~0.513)、0.314(95% CI:0.109~0.903)、0.262(95% CI:0.082~0.8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PV是复发脑胶质瘤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18F-FLT PET/CT显像中的肿瘤PV可以作为复发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FBP和OSEM对正常人脑内多巴胺转运体分布半定量值影响的研究
朱毓华, 鲁佳荧, 张慧玮, 葛璟洁, 吴平, 鲍伟奇, 琚紫昭, 王坚, 管一晖, 左传涛
2018, 42(5): 409-41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5.004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PET重建方法对正常人脑内多巴胺转运体(DAT)分布半定量值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41例健康受试者(正常人)的11C-甲基-N-2β-甲基酯-3β-(4-氟-苯基)托烷(11C-CFT)PET图像分别进行滤波反投影法(FBP)和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法(OSEM)重建,自动勾画尾状核、壳核前部和后部等感兴趣脑区,以缺乏DAT分布的顶枕皮质作为参考区,按公式计算DAT分布的半定量值。DAT分布半定量值的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 基于OSEM重建的PET图像中DAT分布半定量值分别为:尾状核(1.77~2.15)、壳核前部(2.17~2.39)、壳核后部(1.71~2.06);基于FBP重建的PET图像中DAT分布半定量值分别为:尾状核(1.68~2.10)、壳核前部(2.07~2.37)、壳核后部(1.62~1.96)。基于OSEM重建的PET图像中双侧尾状核、壳核前部及后部的DAT分布半定量值均显著高于基于FBP重建的PET图像,且两者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58~15.859,均P=0.000)。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基于OSEM与FBP重建的PET图像的DAT分布半定量值在双侧尾状核、壳核前部及后部均呈显著正相关(R2=0.907~0.951,均P=0.000)。基于OSEM与FBP重建的PET图像中双侧尾状核、壳核前部及后部DAT分布半定量值均呈现随年龄增长逐渐减低的趋势。结论 不同PET重建方法获得的正常人脑内DAT分布半定量值存在显著差异,在多中心或纵向研究中需要保持PET图像重建方法的一致性。
基础研究
PET/CT显像剂18F-氟丙酸在肝癌中的生物学评估
赵竞, 张占文, 马慧, 聂大红, 蒋宁一, 刘生, 唐刚华
2018, 42(5): 414-41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5.005
摘要:
目的 探讨PET/CT显像剂18F-氟丙酸(18F-FPA)对肝细胞肝癌(HCC)的显像效果及其摄取机制。方法 (1)以甲基-2-溴丙酸乙酯为前体合成18F-FPA;(2)通过体外细胞摄取实验测定人肝癌SK-Hep 1细胞不同时间点对18F-FPA的放射性摄取情况;观察不同浓度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奥利司他(Orilistat)、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5-十四烷氧基-2-呋喃甲酸(TOFA)对18F-FPA的摄取抑制情况;(3)对荷人肝癌SK-Hep 1小鼠行18F-FPA microPET/CT显像,并与18F-FDG PET/CT显像进行比较。18F-FPA和18F-FDG在肿瘤中的放射性摄取率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1)18F-FPA的合成产率为(45±2)%。(2)细胞摄取实验结果显示,人肝癌SK-Hep 1细胞对18F-FPA的摄取率从5 min的(1.3±0.4)%上升到120 min的(4.6±0.2)%。细胞摄取抑制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增高,人肝癌SK-Hep 1细胞对18F-FPA的摄取逐渐降低。当抑制剂奥利司他和TOFA浓度均为400 μmol时,人肝癌SK-Hep 1细胞对18F-FPA的摄取率分别降低了(40.3±4.0)%和(26.0±6.0)%。(3)荷人肝癌SK-Hep 1小鼠18F-FPA microPET/CT显像显示了快速且准确的肿瘤定位,肿瘤/肝脏比值为1.63±0.26;18F-FDG PET/CT显像中的肿瘤/肝脏比值为1.09±0.21。18F-FPA比18F-FDG具有更好的显像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5,P=0.047)。结论18F-FPA可用于肝癌显像,且其摄取与脂肪酸合成有关。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对盆腔放疗所致卵巢功能损伤的防护作用
谭燕, 孙春堂, 颜高姝, 范子煊, 刁鹏, 彭倩, 罗兴波, 王卫东
2018, 42(5): 420-424, 43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5.006
摘要:
目的 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对盆腔放疗所致大鼠卵巢功能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潜在保护机制。方法 1.雌性Wistar大鼠1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组与GnRH-ant组,分别皮下注射醋酸戈舍瑞林0.25 mg(1次)、醋酸西曲瑞克5 μg(每天,连续10 d),动态观察两组大鼠血清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2.雌性Wistar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GnRH-ant组、放疗组、GnRH-ant+放疗组,分别给药及盆腔60Co照射200 cGy后,检测卵巢湿重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E2和抗缪勒管激素(AMH)的水平;分类计数卵巢内各级卵泡总数,评价卵巢功能的保护情况。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结果 1.GnRH-a组的LH、E2水平短暂升高后逐渐下降,10 d左右达最低值;GnRH-ant组的LH、E2水平迅速下降,4 d左右达最低值,且无“点火效应”。2.与放疗组比较,GnRH-ant+放疗组的卵巢湿重更高[(37.8±7.1)mg vs.(58.3±9.1)mg,t=5.61,P=0.000]、E2水平较高[(16.64±6.54)pg/mL vs.(57.49±13.45)pg/mL,t=8.64,P=0.000]、FSH水平较低[(27.74±7.75)mIU/mL vs.(8.35±1.43)mIU/mL,t=7.75,P=0.000]、AMH水平较高[(2.23±0.72)mIU/mL vs.(5.47±1.32)mIU/mL,t=6.81,P=0.000]、原始及初级卵泡数明显更高(27.6±5.1 vs.46.2±12.3,t=4.42,P=0.00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nRH-ant能迅速有效地抑制大鼠卵巢功能的损伤,且无给药后“点火效应”。放疗前给予GnRH-ant,会将大鼠卵巢内的卵泡发育停滞于原始及初级卵泡阶段,减轻放疗辐射对卵巢功能的损伤。
99Tcm-MIBI脂质体的制备及特征分析
李辉, 孙俊杰, 李卫鹏, 訾刚, 袁超
2018, 42(5): 425-42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5.007
摘要:
目的 研究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99Tcm-MIBI脂质体,测定脂质体粒径大小和包封率,对超声时间、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等条件进行优化,观察99Tcm-MIBI脂质体的稳定性。结果 当制备的99Tcm-MIBI质量浓度为0.01 mg/mL时,平均粒径大小为(171.4±25.2)nm,包封率的平均值为(8.5±1.3)%。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4:1和超声时间为5 min为最佳条件。电镜图显示,制备第1天后粒径较小,形态较为规则、均匀,呈完整球形或椭圆形;30 d后粒径大小及形态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的99Tcm-MIBI脂质体粒径较小、包封率高,且较稳定。
金纳米棒作为新型CT对比剂的体外CT成像探索
尹伟, 刘日, 王敏杰, 弓静
2018, 42(5): 430-43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5.008
摘要:
目的 探讨金纳米棒作为新型CT对比剂的体外CT成像参数。方法 采用金种子和生长液的方法制备金纳米棒。将聚乙二醇修饰的金纳米棒及非离子型碘对比剂(优维显370)分别制成8种浓度梯度(0、0.1、0.2、0.4、0.6、0.8、1.0、2.0 mg/mL)的溶液。将不同浓度的金纳米棒溶液在空气中及水浴中、不同管电压(80~140 kV)、不同毫安秒(50~400 mAs)等条件下进行体外CT扫描成像,观察其显影效果并测量不同浓度金纳米棒与碘对比剂的CT值。结果 ① 不同浓度的金纳米棒溶液,水中扫描的CT值最接近真实值,而空气中CT值偏低;②管电压越低,金纳米棒溶液的CT值越高,当溶液浓度为2.0 mg/mL时,不同管电压下的信噪比差异均较明显;③图像质量与毫安秒呈正相关,但当毫安秒≥300 mAs时,图像质量不再有显著变化。④当扫描参数为80 kV、300 mAs时,随着浓度的增加,金纳米棒与碘对比剂的CT值也升高,并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990、0.994,均P < 0.05),但二者的CT值差异越来越大,金纳米棒较碘对比剂有更高的对比度。结论 金纳米棒具有比现有CT对比剂更优的显影特征,体外CT在80 kV、300 mAs以及水浴扫描条件下有助于获得优良的显影图像。
综述
PET/CT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测定在冠状动脉微血管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彭琨, 李剑明
2018, 42(5): 436-440, 44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5.009
摘要:
冠状动脉微血管性疾病(CMVD)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下,冠状动脉微血管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劳力性心绞痛或心肌缺血客观证据的临床综合征。CMVD在冠心病中仍有较高的发病率,部分CMVD预后不佳,对其进行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干预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PET/CT定量分析能客观、准确地测量静息和负荷状态下冠状动脉血流灌注量,进而获得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有效地协助早期诊断CMVD,评估其预后和指导治疗。笔者就PET/CT血流储备测定在CMV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8F-FDG PET/CT与18F-FDG PET/MRI在卵巢癌临床应用中的进展
张伟, 于丽娟
2018, 42(5): 441-44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5.010
摘要:
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病死率最高的肿瘤。18F-FDG PET/CT在卵巢癌的诊断、分期、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上优于常规影像技术,可以指导临床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PET/MRI是最近几年继PET/CT后投入临床应用的另外一种多模态影像技术,因其多序列成像、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和辐射剂量较低,对卵巢癌的诊治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对18F-FDG PET/CT和18F-FDG PET/MRI在卵巢癌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PET/CT和MRI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与进展
陈建普, 李崇佼, 文兵, 何勇
2018, 42(5): 447-45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5.011
摘要: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B细胞肿瘤,其主要累及骨髓,部分也可出现髓外浸润。影像学检查是全面评估MM不可或缺的手段,X射线与CT对病灶的检出率低、定量能力差。PET/CT与MRI对MM的评估具有较大的价值,特别是18F-FDG及其他新型分子探针,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MRI及水脂分离等MRI新技术。笔者就PET/CT及MRI在MM中的应用与进展进行综述。
SPECT/CT骨显像在足踝关节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陈肖玥, 张欣韵, 施忠民, 罗全勇
2018, 42(5): 453-45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5.012
摘要:
足踝关节复杂的解剖结构给检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目前足踝关节病的初步检查方法是行X线评估,MRI检查则用于进一步明确诊断。99Tcm-MDP平面骨显像对骨代谢的病变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但由于分辨率低和缺乏解剖结构信息,因而对足踝关节的检查缺乏特异性。99Tcm-MDP SPECT/CT断层骨显像将骨显像的高灵敏度与CT提供的精细解剖结构完美结合,从而更好地显示99Tcm-MDP摄取的位置和解剖结构的改变。近年来SPECT/CT断层骨显像已逐步用于足踝关节病变的辅助诊断。笔者对SPECT/CT断层骨显像在足踝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99Tcm-MDP全身骨显像腹盆部软组织异常显影的原因分析
张瑞国, 贾强, 谭建
2018, 42(5): 458-46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5.013
摘要:
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骨扫描具有无创、全身显像的优势,在诊断骨骼疾病尤其是筛查骨转移癌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骨扫描图像上有时会出现骨外异常摄取,以腹盆部居多。目前,骨外摄取的机制尚不明确,系统全面了解引起骨外摄取的原因有助于图像的准确判读,减少盲目检查,从而提高骨扫描的诊断价值。笔者就当前相关文献中腹盆部软组织异常显影的可能原因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帮助。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治疗进展
邓婕, 段东
2018, 42(5): 463-46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5.014
摘要:
甲状腺癌,特别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总体预后良好,因此以往临床医师没有足够重视。近年来,随着PTMC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学者对其研究更加深入,国际指南和国内专家均对其越来越重视,对其诊治做了相应推荐。由于缺乏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目前国内外对PTMC的诊治还存在许多争议,笔者对PTMC治疗中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综述。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在放疗中的应用进展
李克新, 鞠永健
2018, 42(5): 468-47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5.015
摘要: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已成为放疗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重要设备之一,可用于摆位误差验证分析、加速器本身日常质量控制、剂量验证、实时剂量验证等放疗质控指标的采集分析,以保障放疗实施的准确性。笔者就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在放疗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病例报告
先天性肛门闭锁异位肾SPECT/CT显像一例
钞卫光, 张晶, 陆克义
2018, 42(5): 472-47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5.016
摘要:
笔者报道了先天性肛门闭锁异位肾SPECT/CT显像一例。异位肾患者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都是体检时偶然发现。目前诊断异位肾主要靠超声及CT,但是对异位肾分肾肾功能的评价,肾动态显像具有明显的优势。笔者通过文献复习加深了对Gate's法的认识,结合该病例得出指导性结论:1、对已发现有一器官畸形的新生儿,应该留意是否合并其他器官的畸形,做到早发现早干预;2、SPECT/CT可对异位肾的形态及功能进行一站式诊断,优势明显;3、对于特殊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的测定,Gate's法需要适当的矫正。
前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瘤功能亢进骨显像一例
赵旭龙, 龙再颖, 于立明, 赵燕霞
2018, 42(5): 475-47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5.017
摘要:
笔者报道了一例前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瘤功能亢进病例。58岁女性患者,有右侧髋部疼痛症状,MR检查考虑肿瘤多发骨转移。胸部CT检查发现前上纵隔软组织肿块影。99Tcm-MDP全身骨扫描呈超级骨显像。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考虑纵隔异位甲状旁腺瘤可能性大。经胸腔镜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旁腺瘤合并功能亢进。文献复习加深了对异位甲状旁腺瘤功能亢进合并超级骨显像的认识,前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瘤功能亢进合并超级骨显像临床罕见,99Tcm-MDP全身骨显像结合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对疑诊的异位甲状旁腺瘤患者可以提供重要的辅助诊断信息。
疑难病案分析
肺淋巴瘤的18F-FDG PET/CT诊断辨析
张利卜, 马文超, 黄慧, 陈佩和, 张宇帆, 徐文贵
2018, 42(5): 478-48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5.018
摘要:
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需结合病变CT特征、FDG浓聚程度、其他脏器侵犯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笔者选取了2例经病理确诊的肺淋巴瘤患者,分别为原发性肺淋巴瘤和继发性肺淋巴瘤,详细分析了其临床特征及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期待对临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