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42卷  第1期

临床研究
327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邓垒, 张文珏, 周宗玫, 李景涛, 肖泽芬, 陈东福, 冯勤付, 梁军, 李晔雄, 王绿化
2018, 42(1): 1-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01
摘要:
目的比较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化疗后加或不加胸部放疗的疗效,为ES-SCLC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2年接受化疗±胸部放疗的327例初治ES-SCLC患者资料。其中,130例(39.8%)患者进行了胸部放疗(化放疗组),197例(60.2%)接受单纯化疗(单纯化疗组)。化疗方案以EP(依托泊苷+顺铂)、CE(卡铂+依托泊苷)方案为主,胸部放疗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放疗剂量为32~67 Gy。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 Rank法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随访率为95.1%。化疗后达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者分别占2.5%、76.1%和21.4%。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3.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9.3个月。化放疗组的生存时间和PFS均显著提高,中位生存时间为20.0个月,中位PFS为10.8个月,而单纯化疗组分别为11.4个月和7.7个月。化放疗组的2年、3年、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42.5%、27.8%、18.8%,而单纯化疗组分别为11.6%、6.6%、3.5%(χ2=50.730,P < 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按初诊脑转移状态和化疗疗效(CR+PR、SD)分层,胸部放疗均能显著提高OS,但不能延长初诊有脑转移的患者的PFS。胸部放疗能显著降低化放疗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至19.2%,而单纯化疗组为75.6%(χ2=100.080,P < 0.001)。结论对于化疗后无进展的ES-SCLC,胸部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PFS。
18F-FDG PET/CT显像与结直肠癌治疗前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田蓉蓉, 薄云峰, 张毅勋, 原凌, 赵铭, 张红雨
2018, 42(1): 9-1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02
摘要: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原发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临床病理资料、TNM分期、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已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1周内行18F-FDG PET/CT检查,并测量原发灶SUVmax,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SUVmax与TNM分期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原发灶SUVmax与肿瘤长径(t=2.497,P < 0.05)、病理及分化程度有关(F=3.727,P < 0.05);不同T分期结直肠癌原发灶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92,P>0.05);不同N分期、M分期、临床分期结直肠癌原发灶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1、2.168、F=2.839,均P < 0.05);原发灶SUVmax与T分期无相关性(r=0.004,P>0.05),与N分期、M分期、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248、0.273、0.324,均P < 0.05)。结论结直肠癌原发灶SUVmax与肿瘤长径、病理及分化程度、N分期、M分期、临床分期有关,可反映肿瘤的增殖、侵袭能力。
18F-FDG PET/CT显像在胃癌分期及治疗方案制定中的应用价值
朱娅华, 邓玮玮, 范敏, 郑文璐, 张春银
2018, 42(1): 15-20.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03
摘要: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胃癌分期及治疗方案制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临床疑诊胃癌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采用目测法和半定量法对患者PET/CT图像进行分析,即测定SUVmax与最大胃壁厚度(Tmax),以胃镜或手术后取得的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18F-FDG PET/CT显像对病灶的诊断效能,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SUVmax与Tmax的相关性。结果18F-FDG PET/CT诊断原发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4.4%、40.0%和82.6%;原发灶SUVmax与Tmax呈正相关(r=0.922,P=0.001);18F-FDG 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6.9%、90.0%、82.6%和92.9%、96.9%、95.7%。结论18F-FDG PET/CT在检测胃癌的原发病灶、淋巴结转移灶和远处转移灶时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在评估临床分期、指导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SPECT同机定位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陈鹏, 宋长祥, 陆武, 刘永, 袁小帅, 杜鹏
2018, 42(1): 21-24, 2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04
摘要:
目的探讨SPECT的同机定位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5例周围型肺占位患者,均行SPECT同机定位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取材样本长1.0~1.5 cm,并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评价其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是近似t检验。结果275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均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肺穿刺活检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01%、100%、97.82%。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小细胞肺癌(SCLC)的血清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1、0.666,均P > 0.05),SCLC的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值高于NSC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1,P < 0.05);NSE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35,最佳诊断界值点为26.86 ng/mL,取26.86 ng/mL作为阈值鉴别SCLC与NSCLC所得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34%、84.92%。结论SPECT同机定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可行的,对周围型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NSE值有助于鉴别SCLC和NSCLC。
2型糖尿病患者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研究
马藤, 轩昂, 张杰, 付畅, 孙萌萌, 尤阳, 徐俊玲
2018, 42(1): 25-2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05
摘要: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脑葡萄糖代谢改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已被临床确诊的T2DM患者的头部18F-FDG PET/CT显像资料。选取9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参数地形图 8软件分析T2DM患者组与对照组PET脑代谢的改变。T2DM患者组与对照组图像采用体素对体素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患者18F-FDG PET/CT表现为多个脑区的葡萄糖代谢减低(t=5.51~6.42,均P < 0.001),主要包括双侧额中下回、双侧颞上横回、双侧枕上中舌回、双侧楔前叶、双侧顶下缘角回、距状裂及周围皮层;未见明显代谢增高脑区。结论T2DM患者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以区域性葡萄糖代谢减低为主,且基本呈双侧对称分布,主要涉及的脑区包括情感、认知功能区和视觉皮层区等。
综合干预措施下评估首次131I清甲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唾液腺的慢性损伤
孔维静, 徐颖
2018, 42(1): 30-3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06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在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后首次131I清甲治疗对唾液腺功能的慢性损伤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首次行131I(4200.24±604.21)MBq清甲治疗的DTC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在131I清甲治疗后立即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物理护理、口腔卫生护理、健康宣教及药物治疗等),并分别于131I清甲前和治疗后6个月行99TcmO4-唾液腺动态显像,计算其摄取峰值和排泌分数,所得数据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分析,同时联合口干评分法评估唾液腺功能的损伤情况。结果(1)左侧腮腺摄取峰值在131I清甲前为45.157±19.421,治疗后6个月为52.600±21.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0,P=0.018)。(2)右侧腮腺、双侧颌下腺的摄取峰值及双侧腮腺、双侧颌下腺的排泌分数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84、0.524、0.514、0.362、0.731、0.596、0.507,均P>0.05)。(3)对52例患者行问卷调查和口干评分法分析,其中,50例(96.2%)患者无口干症状,仅有2例(3.8%)出现轻度口干症状。结论(1)首次131I清甲治疗可引起DTC患者唾液腺功能受损,损伤主要以单侧腮腺摄取功能为主,呈非对称性损伤。双侧颌下腺的摄取和排泌功能则未受到明显影响。(2)症状上,在综合干预保护措施下,绝大部分患者在接受首次131I清甲治疗后6个月无明显口干情况,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
DXA椎体骨折评估联合腰椎侧位骨密度诊断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
乔法敏, 和占华, 江梅, 段红兴
2018, 42(1): 36-40.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07
摘要:
目的研究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椎体骨折评估(VFA)联合腰椎侧位骨密度诊断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效能。方法选取我院DXA同时检测髋部、腰椎前后位、腰椎侧位骨密度及VFA的老年受检者86例,根据DXA骨密度低下或VFA有脆性骨折诊断骨质疏松。比较腰椎侧位骨密度联合VFA与常规DXA检测髋部及腰椎前后位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的检出率。检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所有受检者中,常规DXA检测髋部及腰椎前后位诊断出骨质疏松患者58例(58/76,76.3%),侧位骨密度联合VFA诊断出骨质疏松患者76例(76/76,100%),二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17,P < 0.001)。其中,股骨颈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疏检出率(55.3%)高于髋部整体(34.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2,P < 0.05);髋部骨密度、腰椎前后位骨密度、腰椎侧位骨密度和VFA诊断骨质疏松症检出率分别为60.5%、47.4%、84.2%和78.9%,腰椎侧位骨密度与VFA的骨质疏松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0,P>0.05),但二者均高于髋部骨密度的骨质疏松检出率(χ2=10.66、6.110,均P < 0.05)。结论DXA检测腰椎侧位骨密度联合VFA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避免骨质疏松的漏诊。
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5野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马建华, 李明, 刘宝玲, 屠婷婷, 尚玉萍, 王忠明
2018, 42(1): 41-4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08
摘要: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与5野调强放疗(5F-IMR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并在危及器官保护方面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放疗的5F-IMRT计划,按相同的剂量限制对每例患者行单弧VMAT和双弧VMAT计划设计,比较3种计划的靶区剂量、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危及器官剂量及加速器跳数。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单弧VMAT和双弧VMAT均能满足靶区处方剂量的要求,在靶区最大剂量、平均剂量、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上,双弧VMAT与5F-IMRT计划相当,单弧VMAT计划最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102、13.710、5.919、11.045,均P < 0.05);靶区最小剂量比较,3种计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323,P>0.05)。单弧VMAT和双弧VMAT计划的加速器跳数明显少于5F-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138,P < 0.05)。对于小肠、直肠和膀胱的参数最大剂量,双弧VMAT与5F-IMRT计划相当,单弧VMAT计划最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69、7.521、13.966,均P < 0.05)。对于膀胱的参数V20、V30和V40(V表示受照剂量体积百分比),5F-IMRT优于单弧VMAT和双弧VM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42、20.095、7.387,均P < 0.05)。对于左股骨头参数V20和V30,单弧和双弧VMAT优于5F-I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17、16.040,均P < 0.05)。对于右股骨头参数V30和V40,单弧和双弧VMAT优于5F-I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73、7.791,均P < 0.05)。结论宫颈癌术后放疗,双弧VMAT计划在靶区剂量学参数上与5F-IMRT计划相当,单弧VMAT计划较差。在危及器官保护方面,3种计划各有优势,但VMAT计划的加速器跳数明显减少,可以提高治疗效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基础研究
靶向TSPO显像剂99Tcm-DTPA-CB86的制备及其对关节炎症的SPECT/CT显像研究
刘鹏, 董文涛, 苏新辉, 黄剑全, 王亮亮, 蒋怡臻, 郭志德, 马超, 苏福
2018, 42(1): 47-5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09
摘要:
目的制备99Tcm标记的转运蛋白(TSPO)配体CB86[99Tcm-DTPA(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CB86],探讨其作为TSPO靶向关节炎症显像新型分子探针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偶联双功能螯合剂制备DTPA-CB86,进行99Tcm标记,经高效液相色谱纯化,测定其放化纯度和体外稳定性。选用巨噬细胞RAW264.7进行体外细胞结合实验,测定99Tcm-DTPA-CB86的结合率和外排率。采用弗氏佐剂建立左踝关节炎症小鼠模型,对其行99Tcm-DTPA-CB86 Micro SPECT/CT显像,并观察探针的体内分布情况。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99Tcm-DTPA-CB86的标记率为(95.86 ±2.45)%,放化纯度为(97.45 ±0.69)%,其在室温下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稳定性良好,放置4 h后,其标记率仍>90%。99Tcm-DTPA-CB86能与巨噬细胞RAW264.7特异性结合,3 h的摄取率达到最高峰[(36.45 ±2.18)%],在加入过量未标记的DTPA-CB86后,RAW264.7细胞对99Tcm-DTPA-CB86的摄取明显受到抑制[(10.43 ±2.01)%],与未阻断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17,P < 0.05);RAW264.7细胞对99Tcm-DTPA-CB86外排较少,摄取率从4.5 h时的(33.31 ±2.34)%到8 h时的(19.32 ±2.01)%,减少了13.99%。Micro SPECT/CT显像结果显示,99Tcm-DTPA-CB86在小鼠左踝关节炎症部位清晰可见,且能被过量的DTPA-CB86明显抑制;体内生物学分布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炎症靶向性;注射后3 h踝关节炎症部位的摄取仍可达(2.35 ±0.10)% ID/g。结论99Tcm标记CB86易于制备,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及体内代谢学性质,同时具有较好的关节炎症摄取,有望发展成新的TSPO靶向SPECT关节炎症显像分子探针。
Meta分析
18F-FDG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姚晓龙, 孙灿文, 娜仁花, 何霖, 古丽菲拉·海克甫, 杨小丰
2018, 42(1): 53-5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10
摘要: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18F-FDG PET/CT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根据相应的检索词,收集1990年至2016年的所有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诊断的发表文献,通过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纳入文献中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PLR)、阴性似然比(NLR)、诊断比值比(DOR)并进行分析。阈值效应分析采用计算曲线下面积;亚组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共纳入文献22篇,患者2543例。以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灵敏度为0.66(0.62~0.69),总特异度为0.82(0.80~0.84),总PLR为3.60(2.82~4.58),总NLR为0.45(0.37~0.54),总DOR为9.12(6.15~13.52),曲线下面积为0.82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患有肺结核病史的与无肺结核病史的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 < 0.05),提示肺结核病史是影响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结论18F-FDG PET/CT是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良好方法,可为NSCLC提供准确分期。
综述
碳离子射线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刘成, 程竞仪, 章英剑
2018, 42(1): 58-61, 7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11
摘要:
碳离子射线治疗肿瘤是利用其剂量分布优势,将能量集中于肿瘤组织释放,同时尽量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相较于常规光子射线,碳离子不仅表现出上述物理学优势,还具有优越的生物学特性。笔者概述了碳离子射线在物理、生物学方面的特点,并着重综述了其在诱导细胞凋亡方面的进展。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显像假阳性的原因分析
南楠, 朱小华
2018, 42(1): 62-6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12
摘要: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全身显像及SPECT显像对于判定病情、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显像有时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即异常浓聚灶并不是残留的甲状腺组织或甲状腺癌转移灶。系统全面地了解这些假阳性分布及原因有助于图像的准确判读,更可避免患者后续不必要或过大剂量的131I治疗。笔者就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全身显像假阳性情况分布、特点及其可能的机制展开综述。
新型特异性靶向前哨淋巴结示踪剂的研究进展
张晶洁, 张万春, 李晓敏, 马乐
2018, 42(1): 69-7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13
摘要: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广泛应用于乳腺癌、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其使用的示踪剂主要有放射性核素示踪剂和活性蓝染料,包括近年应用较多的荧光示踪剂,均为非特异性示踪剂,且存在次级淋巴结显影的问题。以B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和巨噬细胞表面的甘露糖受体CD206为靶点的新型特异性靶向前哨淋巴结(SLN)示踪剂,通过放射性核素、荧光或两者共同对其进行标记,与常规示踪剂相比,其具有注射部位快速清除、SLN可快速、高摄取以及较少的远端淋巴结显影等特点,满足理想示踪剂的特性。此外,受体靶向荧光放射性药物可以实现术前放射性核素显像与术中荧光成像,研究应用于前列腺癌、结肠癌等肿瘤的SLN活检。笔者主要对新型特异性靶向SLN示踪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多巴胺转运体PET显像剂11C-Altropane的研究进展
于江, 段玉清, 毕常芬, 李祎亮
2018, 42(1): 74-7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14
摘要:
帕金森病(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脱失会伴随有突触前膜多巴胺转运蛋白(DAT)数量及功能的明显下降。DAT显像剂11C-Altropane可与DAT特异性结合,且比同类药物吸收快、具有更高的亲和力,能直接、灵敏地反映突触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是PD早期诊断的最佳手段。笔者介绍了PD诊断的现状、PET显像剂的原理及发展过程、11C-Altropane的合成及其作为PET显像剂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分化型甲状腺癌胸部131I显像假阳性分析
张晶, 钞卫光, 陆克义
2018, 42(1): 80-8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15
摘要: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131I-全身显像(WBS)时除在功能性甲状腺组织显影外,非甲状腺组织假阳性病变也常有不同程度131I摄取而显影。笔者就DTC患者胸部131I显像假阳性的原因及其机制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DTC患者的诊疗提供必要帮助。
病例报告
MRI误诊的椎体海绵状血管瘤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冯成涛, 张海波, 朱高红
2018, 42(1): 84-8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16
摘要:
笔者报道了一例双下肢乏力4月余,加重伴疼痛、活动受限一周的病例。MRI显示病灶累及胸3椎体、椎体附件和周围组织,并延伸到椎管内硬脊膜,增强后病变明显强化,MRI因病变范围广且增强后明显强化,考虑为恶性肿瘤。而18F-FDG PET低代谢结合CT点状、栅栏状钙化灶和椎体骨质无破坏,考虑为海绵状血管瘤;且术后病理因病灶内见异常血管聚集成丛状,血管腔内有大量红细胞,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文献复习加深了对椎体海绵状血管瘤的认识,其可累及椎体、椎体附件,甚至延伸到椎管内和(或)周围组织。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血管畸形,MRI增强后呈明显强化,但是PET显像则呈低代谢。当MRI显示病变范围广伴明显强化,而椎体无骨质破坏,怀疑恶性肿瘤时,应结合PET/CT对诸如海绵状血管瘤等良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双肺弥漫性摄取99Tcm-MDP一例
陈婷, 刘超, 邓智勇
2018, 42(1): 87-89, 9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17
摘要:
笔者报道了一例腰骶部及双下肢疼痛、活动受限1年入院的病例。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钙血症、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及肺部感染。行全身骨显像发现患者双肺弥漫性摄取99Tcm-MDP。相关文献显示,多发性骨髓瘤可引起肾功能不全,并通过诱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高钙血症,Ca2+沿浓度梯度被动转运至肺泡及支气管上皮细胞,与线粒体结合形成转移性微钙化灶,可摄取99Tcm-MDP并在SPECT中显影。结合患者病史、检查结果及相关文献,综合分析考虑双肺广泛转移性微钙沉积是引起99Tcm-MDP弥漫性显影的主要原因。由于双肺转移性钙化灶非常微小,通过普通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很难发现,而且此类患者常伴随重度通气障碍,预后极差,因此99Tcm-MDP显像不失为一种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手段,提示临床医师尽早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疑难病案分析
18F-FDG PET/CT鉴别诊断多系统累及的结节病
朱磊, 陈薇, 宋秀宇, 于筱舟, 黄慧, 刘晓园, 杨震, 徐文贵
2018, 42(1): 90-9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8.01.018
摘要: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可侵犯全身多个器官的系统性疾病。病理特点为非干酪样肉芽肿性炎,可累及淋巴结、肺、肝脏、脾脏、心脏、肾脏、眼、胸膜、心包膜、涎腺、胃肠道、骨、骨髓、皮肤及肌肉等多脏器,其中最常累及部位为淋巴结和肺。典型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为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伴或不伴有肺侵犯。不典型的、多系统累及的结节病在临床影像诊断中常常与其他多系统受累疾病难于鉴别。笔者选取2例18 F-FDG PET/CT显像中不易于与恶性淋巴瘤、肺癌伴多发转移相鉴别的多系统累及结节病,从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等方面进行鉴别诊断,总结分析诊断思路,为临床工作中得出较为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