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15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论文
氡与矿工肺癌研究进展
朱国英, 丛树越, 孙世荃
1991, 15(3): 97-101.
摘要:
矿井高氡及子体环境可引起矿工肺癌的高发。本文回顾了氡致矿工肺癌的人群流行病学资料和动物实验资料,阐述了潜伏期、氡子体累积暴露量等问题,探讨了吸烟及其他因素与矿工肺癌的关系。
环境氡污染与人体健康及防护
万玉松, 刘国范
1991, 15(3): 102-105,101.
摘要:
本文就生活环境中氡的污染情况、人体吸入氡及子体后其在呼吸道内的沉积转移规律、对机体的损伤机理、人体受照剂量及危害程度等进行了综述,并对氡的防护原则、防护标准以及防护方法和措施作了介绍。
瑞典控制室内氡的最新经验
Swedjemak GA, Mäkitalo A
1991, 15(3): 106-107,146.
摘要:
建筑材料是住宅内氡的主要来源。瑞典政府为减少室内氡子体浓度,除规定新建住宅的氡子体浓度低于70Bq·m-3外,还对现有住宅采取了各种防氡措施,如改善通风系统、住宅内安装氡井等。
公众摄入放射性核素所受剂量的年龄依赖关系——ICRP56号出版物第一部分综述
NRPB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Bulletin
1991, 15(3): 108-109,130.
摘要:
切尔诺贝利事故使建立国际一致的方法以计算释入环境的放射性核素对公众成员所致剂量的问题显得更加必要。
GOIANIA事故的医学和有关问题的概述
Oliveira AR
1991, 15(3): 110-112,122.
摘要:
1987年9月13日,巴西中部Goiania(戈亚尼亚)市发生了一起放射性事故,近200人暴露于从废弃的放射治疗仪卸下的137Cs源。至少有14人表现为某种程度的骨髓抑制、8人为典型急性放射综合征、28人有1~3度局部放射损伤、100人为体内放射性污染。本文描述了事故的详情、急救措施,受照人群的分类原则及临床处理过程中的辐射防护措施等。
辐射分子生物学展望
Hagen U
1991, 15(3): 113-115.
摘要:
辐射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于寻找未决的问题及其分析方法。考虑到细胞辐射效应的终点,研究受照细胞的DNA损伤类型及其修复机理自然成为必要的课题。目前,正致力于甄别、克隆参与控制DNA损伤修复的基因并分析其核苷酸序列、研究基因调节。有关DNA修复基因产物即酶和蛋白质,亦应进一步研究导致核苷酸序列改变、点突变的酶学反应。DNA聚合酶的误导误配及错误调控也许是可能的机理。
SPECT脑血流显像对老年脑部疾患的诊断研究进展
宋文忠, 陈明曦, 林祥通
1991, 15(3): 123-126.
摘要:
重点介绍了适合于SPECT脑血流显像的示踪剂及对几种常见的老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核素检查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吕萍, 刘秀杰, 闫效珊, 姚家祥
1991, 15(3): 127-130.
摘要: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是及时治疗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核素检查对心肌梗塞诊断的阳性率高,定位准确,并能定量梗塞区的大小;对左、右心射血分数的测定能反映心脏功能的变化;对左室室壁瘤的诊断优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对某些复杂的心律紊乱的诊断也优于常规检查;应用微型探头γ功能监测仪可早期查出心肌缺血及其严重程度;心肌灌注显像运动试验能区分心肌是否存活,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前适应征的选择及术后疗效的监测提供了依据。
骨质疏松的核医学检查
沈钰如, 马寄晓
1991, 15(3): 131-134.
摘要:
骨质疏松引起骨折是老年医学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用单光子和双光子方法测定骨质密度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结果和安全性,讨论临床适用范围和诊断意义,以及在现阶段这些方法的缺点和限制。
非X线摄像骨密度测定法
林泰史, 汪允干节, 罗锡圭
1991, 15(3): 135-136.
摘要:
针对现已开发的骨盐分析法、双光子骨盐分析法、双重能量X线骨盐分析法、定量CT法等定量评价骨密度的分析法,就其测定方法、精度及优缺点进行解释和说明。
用于血栓检测的放射性药物(续)
Knight LC
1991, 15(3): 137-140.
摘要:
血纤维蛋白溶酶血中血纤维蛋白溶酶的主要作用是溶解新生栓塞。Back等的一项研究表明血纤维蛋白溶酶的血栓亲和力在纤维蛋白分解系统各组分中是最高的一个。
文摘
毛髓细胞计数:一个简单灵敏的辐照指标
陈振军, 王知权
1991, 15(3): 116-116.
摘要:
毛囊基质区细胞的迅速增殖使得毛发快速生长,鉴于这一快速增殖的细胞系统对于辐射非常敏感,同时又是唯一能够鉴别体表剂量分布的生物系统,有人提出毛囊作为一个有效的人类生物辐射剂量计的可能性。
辐射诱导的淋巴样细胞分裂间期死亡的机理:一个新假说
陈振军, 赵文正
1991, 15(3): 116-117.
摘要:
一些淋巴细胞亚群在经低剂量电离辐射后,数小时内进入一种导致细胞死亡的不分裂状态。
经X射线及快中子照射后肝细胞中微核率的线性二次模式分析
唐卫生, 陈振军, 王知权
1991, 15(3): 116-116.
摘要:
为评价肝细胞的辐射效应,作者研究了辐射诱发肝细胞微核率,应用线性二次模式对其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与其它作者使用肝细胞克隆技术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消炎痛对小鼠造血组织的辐射防护作用
何庆加, 孙世镇, 宋永良
1991, 15(3): 117-117.
摘要:
作者探讨消炎痛(INDO)对造血组织的辐射防护作用及其机理。
对限定性放射治疗有异常敏感临床反应的乳腺癌妇女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的体外辐射敏感性
刘晓秋, 杨凤桐
1991, 15(3): 117-118.
摘要:
从1985年1月至1986年12月,用同一放射疗法治疗了811名乳腺癌病人,其中5名对常规外照射有异常敏感的临床反应。
转化重组癌基因表达增加临床低剂量率照射的克隆性造血和成纤维细胞系的辐射耐受性
许廷贵, 金玉柯
1991, 15(3): 118-118.
摘要:
本文作者选用依赖于白细胞介素-3(IL-3)的造血细胞系32Dc13和NIH/3T3胚胎成纤维细胞作克隆亚系,利用霉酚酸耐受基因与癌基因连接转换技术,分离出高水平表达mRNA的亚克隆系,证明一些癌基因表达提高了辐射耐受性。
三组局部照射人群的染色体畸变与照射剂量的关系
许廷贵, 金玉柯
1991, 15(3): 118-119.
摘要:
电离辐射引起人体细胞的特征性染色体损伤,许多年后仍可在循环淋巴细胞中检出。
238Pu磷酸三丁酯络合物吸入后的代谢
阎效珊, 朱寿彭
1991, 15(3): 119-120.
摘要:
对受照后的核燃料萃取加工时,存在着238Pu和磷酸三丁酯一起进入人体的危害。
预防药联合使用对动物体内放射性铯和锶含量的影响
阎效珊, 朱寿彭
1991, 15(3): 120-120.
摘要:
实验用体重130±10g的雌性大白鼠进行。
小鼠喂饲含氚食物及氚水后肝细胞所受剂量的比较
王崇道, 闫效珊
1991, 15(3): 120-121.
摘要:
当人体摄入环境中的3H时,蓄积在组织的3H可分成组织游离水氚(TFWT)和组织结合氚(TBT)两部分。
氡与前列腺癌
徐玉衡, 严庆惠, 王樊华
1991, 15(3): 121-121.
摘要:
作者报道了室内氡水平与各种癌症世界性发病率之间的关系。Gardner等亦报道了在有职业性照射的父辈中其子代的癌发生率,发现氡与生殖系统癌有关,男性大于女性,尤以前列腺癌与氡呈显着相关。
用低剂量全身照射消灭癌症
刘琼英, 范洪学
1991, 15(3): 121-122.
摘要:
过去的研究表明,大剂量辐射使患者免疫力明显降低。坂本教授的研究小组于8年前开始研究低水平辐射对免疫的影响。小鼠经0.1Gy(10rad)左右全身照射,具有提高免疫力、缩小癌、预防转移的效果,并于1986年应用于临床。临床应用包括病情进展相当快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约60人,治疗剂量为0.1~0.15Gy(10~15rad),每周3次,经5周的全身照射,淋巴瘤局部或大块状的情况下还并用大剂量直接照射,其结果:80%患者癌消失,20%局部消失。
放射性Cs的吸附剂——亚铁氰化物和颗粒状树脂的利用
李进, 张仲权
1991, 15(3): 121-121.
摘要:
铯的化学性质与钠、钾类似,摄入体内后一般随尿液排泄,生物半衰期成人一般为80天左右。
X线医务人员的肺炎患病率
阎效珊, 朱寿彭
1991, 15(3): 122-122.
摘要:
根据疾病诊断书分析了1757名放射科医生、技术人员五年间的患病率,以742名口腔诊所医务人员为对照组。X线医务人员分为两组:第1组是在X线机房工作的医生和技术员;第2组是在调度间工作的技术人员。
颞叶癫痫的CT、MRI和SPECT影像
杨玉庆, 张京燕, 朱瑞森
1991, 15(3): 141-141.
摘要:
用CT、MRI和SPECT检查了30例顽固性颞叶癫痫,共检出侧位异常21例,其中CT检出1例、MRI 7例、SPECT 19例。三种方法检出侧位异常比较:CT发现颞叶小面积钙化,MRI未发现,MRI测得符合水肿,胶质增生或肿瘤、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的信号6例,CT则全部漏掉;SPECT发现的19例异常,主要为颞叶或额叶(2例)血流低灌流区,2例癫痫发作后还发现颞部高灌流区,其中14例经CT和MRI检查却为正常或仅示解剖上的不对称;SPECT异常的定位,与CT和MRI一致。
抗上皮膜抗体的结直肠癌免疫显像
李贵平, 唐谨
1991, 15(3): 141-142.
摘要:
LICR-LON M8(以下简称M8)是一种识别由多数上皮性肿瘤包括结直肠癌所表达的上皮膜抗原(EMA)的单克隆抗体。
石棉矿工人67Ga肺显像分析
刘怀印, 朱瑞森
1991, 15(3): 141-141.
摘要:
长期暴露于石棉矿尘67Ga扫描阳性的工人,大多数在3~5年发生尘肺病。本文评价石棉矿工人肺67Ga摄取指数(GI)的意义及其与肺X线片病变的关系。
发热待查患者的67Ga显像
孙守正, 罗锡圭
1991, 15(3): 141-141.
摘要:
对49例主诉发热住院但未明确其病因而疑有局部病灶存在住的发热待查患者进行了67Ga的全身显像研究。静脉注射67Ga柠檬酸盐111MBq(3mCi),72小时后用中等能量的准直探头,在γ照相机下进行全身前后位、后前位照相,必要时再补充其他部位。结果阳性率为51%(25/49),其中发热原因为病灶内浓聚者8例,占16%(8/49),病灶外浓聚即发热原因与病灶无关系者17例。
注射胰岛素引起的腹直肌鞘血肿的放射性核素显像
陈绍亮, 赵惠扬
1991, 15(3): 142-142.
摘要:
报道了一例较少见的继发于腹前壁皮下注射胰岛素所引起的腹直肌鞘血肿经99mTc-RBC显像揭示病灶。70岁糖尿病患者,每日在腹前壁注射胰岛素,一周前发现注射局部腹壁发蓝,伴上腹痛4天。CT发现左前腹壁一液态密度病灶,延至整个左腹直肌鞘,相当于腹壁发蓝部位。为确定出血位置,静注740MBq99mTc-RBC后显像,见注射胰岛素部位,相当于腹壁下动脉处有多个出血病灶。
用放射性标记免疫球蛋白检查炎性病变
李胜亭, 孝延龄
1991, 15(3): 142-143.
摘要:
用三种不同的99mTc-标记技术,制备了用于炎症显像的免疫球蛋白,即99mTc-Ig(Ⅰ)、(Ⅱ)、(Ⅲ),并在实验动物的炎症模型中与99mTc-HSA及67Ga进行了对比研究。
缩窄性心包炎由于心肌缺血引起201TI SPE-CT运动试验阳性
陈绍亮, 赵惠扬
1991, 15(3): 142-142.
摘要:
一例61岁男性患者,201Tl SPECT表现为心肌缺血,疑及动脉硬化性疾病,手术证实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呼吸困难,体重增加迅速。心率、心音正常。胸透未见心脏扩大和充血。心电图Ⅱ、Ⅲ、AVF、Ⅴ4、Ⅴ5、和Ⅴ6示ST-T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矛盾运动。
99mTc-TBI代替TSH使功能受抑制的甲状腺组织显像
沈钰如, 马寄晓
1991, 15(3): 143-143.
摘要:
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AFTN)病人用碘或锝作甲状腺显像时,通常仅结节显像,其余甲状腺组织的功能受抑制而不能摄取放射性。
111In标记抗肌球蛋白单克隆抗体Fab片段软组织肉瘤显像
刘怀印, 朱瑞森
1991, 15(3): 143-143.
摘要:
曾有报道用67Ga、201Tl和其他放射性标记药物进行软组织肉瘤显像,但特异性较差。
何杰金氏病镓扫描的作用
赵德明, 洪元康
1991, 15(3): 143-143.
摘要:
对165例何杰金氏病的240次镓扫描作了分析,重点比较前期低剂量与后期高剂量镓扫描的结果。
131I显像诊断甲状腺癌转移的放射性污染假象“手帕征”
刘秀兰, 谭天秋
1991, 15(3): 144-145.
摘要:
131I全身显像是检测甲状腺癌局部或转移的可靠方法。但此类病人在生理性放射性碘浓聚或其排泄的正常通道上均可伴发放射性污染的假象,如果忽视这一点,则将导致癌转移的错误结论。下面是两例病案报告的文献复习。
甲亢病人的甲状腺PET显像
沈钰如, 马寄晓
1991, 15(3): 144-144.
摘要:
报告了用124I作甲状腺PET显像的效果。共检查46例次,其中Graves病30例,平均55岁,检查34例次;多结节甲状腺肿11例,平均63岁,检查12例次。病人在口服15MBq124I-碘化钠溶液后24小时作PET显像,5MHz探头做B超和75~400MBq131I-碘化钠口服做γ照相机甲状腺闪烁显像,对三种显像方法的效果作了比较。
99mTc-过锝酸钠核素血管造影鉴别甲状腺一侧功能抑制和不发育
沈钰如, 马寄晓
1991, 15(3): 144-144.
摘要:
作者报告在7年间作9860次131I甲状腺显像中观察到的62例一侧甲状腺不显像的鉴别经验。7例确诊为一侧甲状腺不发育,55例为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伴对侧甲状腺功能抑制。
99mTc-毫微胶体显像观察小细胞性肺癌患者骨髓和肝转移
陈绍亮, 赵惠扬
1991, 15(3): 145-145.
摘要:
小细胞性肺癌病人治疗前须作骨髓检查。本文以双侧髂后上嵴骨髓活检作为参照,评价骨髓闪烁显像的作用。19例患者(8例女性、11例男性)静脉注射555MBq99mTc-毫微胶体(nanocolloid)后30分钟作全身骨髓显像。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治疗前后的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变化
沈钰如, 马寄晓
1991, 15(3): 145-145,146.
摘要:
用三次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观察了25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治疗前后的动态改变。每次显像用740~1110MBq静脉注射,注射后1~6小时做SPECT显像。计算左室心肌灌注缺损范围占整个左室的百分比表示心肌缺血严重程度。
应用不同时间放射性摄取比值的骨显像鉴别诊断良、恶性骨病变
李亚明, 栗魏国, 罗锡圭
1991, 15(3): 145-145.
摘要:
骨显像被认为是寻找骨转移病变最敏感的方法。在骨转移疾病中,大多数表现为多病灶分布,但有大约10%的病人表现为单发病灶,对单发或但有几个病灶的骨病变良、恶性的鉴别是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