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38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论著
Ad-Rb94联合照射对体外人大肠癌细胞的抑瘤作用
王芹, 王敬敏, 徐畅, 王彦, 杜利清, 樊飞跃, 刘强
2014, 38(6): 351-35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6.001
摘要:
目的 探讨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b9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Ad-Rb94)联合γ射线照射对体外人大肠癌细胞生长的联合抑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将Ad-Rb94于体外转染大肠癌HT29细胞,转染后12 h进行4 Gy 137Cs γ射线照射。实验分组为5组:对照组、β-半乳糖苷酶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组(Ad-lacZ组)、Ad-Rb94组、照射组和Ad-Rb94联合照射组。用噻唑蓝法检测HT29细胞的生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T29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 结果 当Ad-Rb94有效转染HT29细胞后,从转染第4日开始,照射组和联合照射组细胞生长速率较对照组和Ad-lacZ组缓慢;与Ad-Rb94组和照射组相比,Ad-Rb94联合照射组细胞的生长表现出更强的抑制效应(t=15.02、17.30, P<0.01)。细胞周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Ad-lacZ组和Ad-Rb94组相比, 照射组大量细胞停留在G2期,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5、15.23、16.38, P<0.01);但Ad-Rb94联合照射组停留在G2期细胞更多(约40%),远高于照射组(t=7.78,P<0.05)。细胞凋亡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d-Rb94组和照射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t=16.19、10.72,P<0.01);Ad-Rb94联合照射组细胞凋亡率最高(21%),与Ad-Rb94组和照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9.25,P<0.05)。 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Rb94基因联合照射对大肠癌细胞的抑瘤作用具有协同效应,其机制可能是促进细胞G2期阻滞和凋亡。
放疗增敏研究中人卵巢癌SKOV3乏氧细胞模型的建立方法
宋梦姣, 韩栋梁, 葛宁, 张继青, 曹金发, 刘宏
2014, 38(6): 356-35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6.002
摘要:
目的 探讨适用于放疗增敏研究中人卵巢癌SKOV3乏氧细胞模型的建立方法。 方法 将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分为常氧对照组、二氯化钴组和环境乏氧组,各组均在X射线单次照射(0、2、4、6、8 Gy)后72 h,应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 结果 与常氧对照组未照射细胞相比,二氯化钴组和环境乏氧组未照射细胞的细胞增殖率均显著降低(t=24.789、196.960,P均<0.01);与同组未照射细胞相比,常氧对照组与二氯化钴组接受不同剂量的X射线单次照射后,其细胞存活率均显著性下降(F=2263.039、3672.044,P均<0.01),且放射剂量越大,其细胞存活率越低,而环境乏氧组无显著性变化(F=1.412,P>0.05);与常氧对照组、二氯化钴组的同剂量照射细胞相比,环境乏氧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升高(2 Gy:F=61.125;4 Gy:F=181.825;6 Gy:F=373.830;8 Gy:F=2425.510,P均<0.01)。 结论 环境乏氧组的细胞对射线产生了强烈的抵抗性,即放射敏感性显著性降低,射线对其杀伤力减弱,且所获得的乏氧细胞模型明显优于二氯化钴组,因此环境乏氧比二氯化钴更适合作为放疗增敏研究中人卵巢癌SKOV3乏氧细胞模型的建立方法。
住友CLC模块在线优化合成13N-NH3·H2O的研究
鄢敏, 秦志星, 程鹏亮, 郝新忠, 刘建中, 李思进, 武志芳
2014, 38(6): 360-362, 38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6.003
摘要:
目的 确定住友HM-10回旋加速器相关参数,小步优化住友CLC模块,合成显像良好的13N-NH3·H2O。 方法 优化住友HM-10回旋加速器的束流大小、轰靶时间和靶水中乙醇去自由基含量,提高化学反应效率。用阳离子交换柱(CM柱)吸附靶水和小步优化纯化流程得到高化学纯度的13N-NH3·H2O,并实现一根CM柱上多次吸附纯化(3次左右)。 结果 用30μA束流轰击10 mmol/L乙醇11 min,合成13N-NH3·H2O 27批次,产量为925 MBq左右,放化纯度和化学纯度均大于99%,注射大狗后心肌灌注显像良好。 结论 经过回旋加速器锂靶反应条件的优化和住友CLC纯化模块的小步改进能得到产量稳定、显像良好的13N-NH3·H2O,能够满足实验及临床要求。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的评估
汤敏敏, 刘建中, 武志芳, 陆克义, 李思进, 高永举, 武新宇, 徐俊玲
2014, 38(6): 363-36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6.004
摘要:
目的 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后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 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了35例DTC患者,分为“清甲”(20例)与“清灶”(15例)组,分别于服131I后2、6、24、48、72 h进行131I全身显像及1 m处当量剂量率的测定,以2 h时显像计数和活度作为总计数和总活度。根据各时间点显像计数与2 h的显像计数比值间接估算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并估算患者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达到400 MBq时的1 m处当量剂量率。统计学分析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 结果 “清甲”组服131I后2、6、24、48、72 h体内残留131I活度占服131I总活度的百分比分别为99%±4%、86%±6%、35%±10%、12%±8%、7%±8%,“清灶”组分别为99%±1%、91%±7%、47%±17%、11%±9%、4%±6%。“清甲”组服131I后2、6、24、48、72 h的1 m处当量剂量率分别为(157±37)、(120±36)、(35±13)、(11±9)、(9±11)μSv/h,“清灶”组分别为(234±43)、(186±51)、(49±20)、(12±11)、(4±6)μSv/h。体内残留的放射性活度与1 m处当量剂量率呈正相关(r=0.87,P<0.001)。“清甲”与“清灶”组服131I后48、72 h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分别为(432±292)、(265±281)MBq及(731±701)、(277±470)MBq,对应的1 m处当量剂量率为8~11 μSv/h。 结论 DTC患者服131I后48~72 h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400 MBq时,即DTC患者1 m处当量剂量率达到8~11 μSv/h时方可出院。
发作期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和VEEG在癫痫灶定位诊断中的一致性
王晓慧, 陈雪红, 柳江燕, 冯建中, 鲁秀娟, 王为民, 庞小溪
2014, 38(6): 368-37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6.005
摘要:
目的 探讨癫痫发作期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和视频脑电图(VEEG)在致痫灶定位中的一致性。 方法 选择VEEG监测异常的癫痫患者45例,当患者出现临床发作和(或)脑电图出现典型癫痫波时30 s内注入锝-双半胱乙酯(99Tcm-ECD),30 min后行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比较癫痫发作期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和VEEG在癫痫定位诊断中的一致性,对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发作期SPECT和VEEG定位的一致性进行卡方检验。 结果 45例癫痫患者中,发作期SPECT定位阳性率为93.3%(42/45),均表现为高血流灌注灶,其中40例(95.2%)表现为单叶局限性高灌注,2例(4.8%)表现为多个病灶高灌注。VEEG监测结果为:31例患者VEEG表现为局灶性异常放电,明确定位达68.9%(31/45),各导联同步对称性异常放电不能定位者占所有患者的31.1%(14/45)。比较二者定位结果发现,对于部分性发作的患者,发作期SPECT和VEEG定位的一致性为83.9%(26/31);对于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患者,VEEG表现为各导联同步对称性异常放电,而发作期SPECT则显示为孤立高血流灌注灶,故二者定位无一致性。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发作期SPECT和VEEG定位的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78,P<0.05)。 结论 发作期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和VEEG在癫痫灶定位诊断中的一致性与癫痫发作类型相关。对于部分性发作的癫痫患者二者联合定位可指导手术治疗;而对于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发作期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和VEEG联合定位无一致性,需借助于其他检查方法方可明确定位。
磁敏感加权成像显示肿瘤内静脉评价胶质瘤分级
周新韩, 高明勇, 张仙海, 卢瑞梁, 贺小红, 申小明, 赵海
2014, 38(6): 373-37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6.006
摘要:
目的 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测胶质瘤瘤内静脉,探讨SWI显示瘤内静脉对胶质瘤分级的价值。 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39例,包括低级别胶质瘤18例(WHOⅠ~Ⅱ级)、高级别胶质瘤21例(WHO Ⅲ~Ⅳ级)。所有患者均在GE 3.0T MRI成像系统下行基本和SWI序列扫描,图像在GE ADW 4.2工作站经最小密度投影重建获得SWI图像,逐层观察SWI图像上胶质瘤瘤内静脉的分布情况,并按静脉数量进行评分,分析其统计学差异,然后对瘤内静脉评分与肿瘤级别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在SWI图像上,低级别胶质瘤组静脉检出率为28%,高级别胶质瘤组静脉检出率为1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50,P<0.01);低级别胶质瘤组静脉评分:0分13例(72%)、1分5例(28%);高级别胶质瘤组静脉评分:1分4例(19%)、2分17例(81%),二者静脉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11,P<0.01);瘤内静脉评分与胶质瘤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878,P<0.01)。 结论 SWI显示瘤内静脉对胶质瘤分级有辅助意义。
化疗联合DC-CIK生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及CT灌注成像的疗效评价
戈畅, 梁硕
2014, 38(6): 377-380, 39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6.007
摘要:
目的 探讨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生物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治疗价值,并且通过多层CT肺灌注成像的方法评价治疗效果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经确诊的NSCLC患者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70.5±2.1)岁,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n=15)和治疗组(n=15)。对照组选用奥沙利铂+多烯紫杉醇的化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DC-CIK生物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多层螺旋CT肺灌注成像。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RR)和临床获益率(CBR),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CT灌注指标,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达峰时间(TP)和平均通过时间(MTT)。 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RR为70.0%,总CBR为96.7%。其中,对照组的RR为46.7%、CBR为93.3%;治疗组的RR为93.3%、CBR为100%。在RR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0,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CT灌注指标较治疗前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的CT灌注指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BF、BV、PS、TP均减低,MTT延长,治疗组的CT灌注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联合DC-CIK治疗NSCLC比单纯化疗可以显著提高RR和CBR,并且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有效评价治疗效果。
直肠黏膜脱垂患者排粪造影的X线表现分级研究
薛亮亮, 郭东强
2014, 38(6): 381-38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6.008
摘要:
目的 探讨X线排粪造影在诊断直肠黏膜脱垂病变中的影像学分级方法。 方法 对38例通过X线排粪造影诊断为直肠黏膜脱垂的病例进行影像表现分析,并参考国内外学者的文献进行细化分级。 结果 按照笔者研究的分级方法,38例直肠黏膜脱垂病例X线排粪造影诊断为1级的8例;2级27例,其中2a级15例,2b级12例;3级3例。部分患者同时合并直肠前突等其他征象。 结论 直肠黏膜脱垂病变X线排粪造影的细化分级,可能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设计。
CLIA、TRUST和TPPA 3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蒋婷吟, 查金顺, 黄春玲
2014, 38(6): 384-38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6.009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3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梅毒检验方法。 方法 随机选取已确诊为梅毒感染的患者446例和非梅毒感染的健康体检者398例。分别采用CLIA、TRUST、TPPA法对血清中的梅毒抗体进行检测,评价3种方法之间的差异及临床应用。 结果 在对梅毒患者的血清检测中,CLIA、TRUST和TPPA的灵敏度分别为98.2%,80.3%和94.8%;特异度分别为98.5%、76.4%和99.7%。在对照组中,CLIA、TRUST和TPPA的假阳性率分别为1.5%、23.6%和0.2%。 结论 CLIA的灵敏度高于TPPA,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梅毒初筛,但CLIA的特异度低于TPPA,因此CLIA的阳性标本应结合TPPA及临床症状确诊。TRUST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低于CLIA和TPPA。因此,TRUST主要用于梅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SPECT/CT融合显像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王宇峰, 刘海娜, 张居洋, 何苗, 惠华, 张敬
2014, 38(6): 387-39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6.010
摘要:
目的 评价SPECT/CT融合显像对99Tcm-MDP全身骨显像难于确诊的乳腺癌骨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99Tcm-MDP全身骨显像难于确诊的132例乳腺癌患者的210个病灶行局部SPECT/CT同机融合断层显像,以临床随访及病理检查获得最终诊断结果,计算SPECT/CT融合显像对骨转移灶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对比不同部位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差异。 结果 ① 210个病灶经SPECT/CT融合断层显像正确诊断的恶性病灶82个(39.0%),良性病灶112个(53.3%),诊断准确率为92.4%(194/210),灵敏度为94.3%,特异度为91.1%,阳性预测值为88.2%,阴性预测值为95.7%。②SPECT/CT同机融合断层显像对不同部位的病灶的诊断准确率不一致,脊椎的诊断准确率最高,为95.9%(94/97),肋骨最低,为83.7%(36/4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P<0.05)。 结论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能够对99Tcm-MDP全身骨显像难于确诊的病灶进行准确诊断,其对不同部位的病灶的诊断准确率有差异,脊椎的诊断准确率最高,肋骨最低。
MRI弥散加权成像、甲状腺摄碘率和血清指标测定鉴别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无痛性甲状腺炎的研究
王深, 孟召伟, 贾强, 张富海, 谭建
2014, 38(6): 392-39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6.011
摘要:
目的 研究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甲状腺摄131I率(RAIU)和血清指标等在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和无痛性甲状腺炎(PT)鉴别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102例Graves甲亢患者和37例PT患者入组。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采用3.0T超导型MRI仪完成MRI检查,并获得ADC。测定甲状腺24 h RAIU,并进行甲状腺静态显像。Graves甲亢患者的病理组织从接受手术的患者中获取(6例),PT患者的病理组织从接受活检的患者中获取(2例)。采用Pearson检验明确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项指标的诊断价值,确定各项指标的切分点值,并判断各项指标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结果 与PT患者比较,Graves甲亢患者的ADC、TRAb和RAIU显著升高(t=15.126、7.226和31.574,P均<0.01)。ADC、TRAb和RAIU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OC显示,RAIU、ADC和TRAb的曲线下面积大于0.900。其中,RAIU具有最好的诊断价值,当最佳切分点值确定为24.500%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ADC比TRAb的诊断价值更高,当最佳切分点值分别确定为1.837×10-3 mm2/s和1.350 IU/ml时,ADC的上述统计指标分别为96.078%、91.892%、95.000 %、97.059 %和89.474 %,TRAb的上述统计指标分别为88.235%、75.676%、84.892%、90.909%和70.000%。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Graves甲亢以滤泡增生、滤泡上皮细胞增生以及血管扩张和充血为主要表现;PT以淋巴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以及滤泡破坏为主要表现。 结论 对于Graves甲亢和PT的鉴别,RAIU、ADC和TRAb均有价值,RAIU最佳、ADC次之。ADC的显像原理是基于不同疾病细胞密度差异的病生理变化,而RAIU的测定原理是反映不同疾病对碘摄取能力差异的病生理变化。
结核性与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18F-FDG PET/CT影像特征分析
陆东燕, 侯莎莎, 丁恩慈, 赵炎, 沈婕
2014, 38(6): 398-40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6.012
摘要:
目的 分析结核性与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18F-FDG PET/CT表现,探讨PET/C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经病理和(或)临床证实的10例结核性腹膜炎、29例恶性腹膜病变(包括13例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6例腹膜转移癌)的18F-FDG PET/CT表现。观察和记录指标:(1)壁腹膜、大网膜、肠系膜的受累情况;(2)腹腔积液情况;(3)淋巴结改变;(4)其他脏器伴随征象。对结核组与恶性组的受累腹膜18F-FDG代谢程度、腹腔积液密度及18F-FDG浓聚程度差异行两样本t检验。 结果 结核性腹膜炎多为壁腹膜弥漫均匀增厚伴大网膜及肠系膜“污迹样”改变,18F-FDG分布较均匀;恶性腹膜病变多为壁腹膜、大网膜及肠系膜明显不规则增厚,呈多发结节状及饼状改变,18F-FDG分布不均匀。两组受累腹膜18F-FDG代谢均增高,结核性腹膜炎SUVmax为12.74±9.75,恶性腹膜病变SUVmax为12.45±7.40,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9,P>0.05)。恶性腹膜病变患者腹腔积液密度低于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恶性腹膜病变患者的CT值为(11.34±3.55)HU、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CT值为(14.4±2.37)HU,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5);腹腔积液18F-FDG浓聚程度高于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恶性腹膜病变患者SUVmax为2.10±0.65、结核性腹膜炎患者SUVmax为1.61±0.35,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8,P<0.05);恶性腹膜病变患者T/NT为0.77±0.18、结核性腹膜炎患者T/NT为0.58±0.12,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4,P<0.05)。 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可同时显示腹膜病变的形态学和功能代谢改变,并全面显示其他脏器的伴随征象,综合分析其特征,有助于提高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综述
P-gp功能的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郁春景, 吴翼伟, 万卫星
2014, 38(6): 403-40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6.013
摘要:
肿瘤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引起肿瘤对化疗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是ATP结合盒(ABC)转运蛋白的过度表达。P-糖蛋白(P-gp)是ABC转运蛋白超家族中研究最广、最深入的一类转运蛋白,目前检测P-gp主要依赖于组织活检或术后病理组织在体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这些检测方法受取材技术、肿瘤标本差异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寻找一种无创性、可以动态检测肿瘤多药耐药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许多18F、11C标记的P-gp底物及抑制剂的正电子显像剂已经进行基础研究,部分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该文对P-gp的PET显像剂现状进行综述。
肿瘤放射增敏药物的研究进展
章鹤, 宋建元, 曹建平
2014, 38(6): 408-41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6.014
摘要:
放射治疗是临床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是影响肿瘤放疗疗效的关键因素。放射增敏药物能够增强机体的放射敏感性,通过提高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达到降低照射剂量、提高放疗疗效、降低正常组织损伤的目的。现有的放射增敏药物主要分为细胞毒类药物、靶向药物以及中药制剂3大类。该文将对肿瘤放射增敏药物的作用机制、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放射性心脏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张洪明, 李险峰
2014, 38(6): 412-41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6.015
摘要:
目前我国肿瘤发病率已超越心血管疾病跃居第一位,随着外科及放化疗技术的提升与发展,肿瘤患者的生存周期已得到大幅度提高。与之相反的是肿瘤在治疗过程中所引起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却已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胸廓、胸壁及纵隔肿瘤(如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等)在进行放疗时所引起的心脏的近期及远期不良反应,成为该类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稳定的动物模型是临床前研究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基础,为放射性心脏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大量实验依据。为此该文对历年来研究者常用建立放射性心脏损伤模型的造模动物及其特点、造模方法的改进与发展、模型的具体应用进行综述。
外周血核基因表达评价辐射生物剂量方法研究进展
王平, 关华顺, 吕玉民
2014, 38(6): 416-420, 43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6.016
摘要:
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完整地了解辐射引起的细胞或组织差异基因表达变化,已广泛应用于放射生物学的研究。外周血有核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对辐射非常敏感,全面了解辐射后外周血有核细胞基因表达变化,对于辐射生物剂量分子指标研究及建立剂量评价模型非常重要。该文总结了目前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外周血辐射响应基因,并利用筛选基因表达信号建立评价模型等的研究现状。
循环系统辐射损伤的防治药物
赵洁, 康肖梦, 王华伟, 徐文清
2014, 38(6): 421-42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6.017
摘要: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放疗过程中射线必然会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放射损伤,特别是在胸部和头颈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射线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的损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状况。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提升,心脑血管辐射损伤防治药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就目前循环系统辐射损伤的防治药物的进展进行综述。
多种影像学方法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比较
董佳佳, 章斌
2014, 38(6): 427-43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4.06.018
摘要:
影像学方法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评价中具有重要地位。钼靶X线操作简单,曾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可显示微小钙化灶,但不常用于疗效评价;CT适应人群广、扫描时间短、密度分辨率高,后处理时可以三维重建以更好显示癌灶,可用于诊断及疗效评价;MRI具有多种参数和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可显示癌灶周围的微小浸润及炎症反应;超声无放射性、检查角度灵活、可重复性强,可以显示病灶和转移淋巴结的形态、结构及血流,并引导介入操作。PET/CT显像可以反映肿瘤细胞的代谢水平,其将分子代谢变化与解剖结构的准确定位相结合,在评估NAC疗效方面拥有更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比单纯测量肿瘤大小的改变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