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34卷  第4期

实验核医学
99Tcm标记depreotide及与肺腺癌A549细胞亲和性研究
夏伟, 吕中伟, 王国玉, 侯仁花, 蔡海东, 袁雪宇
2010, 34(4): 193-19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0.04.001
摘要:
目的 筛选99Tcm标记depreotide的最佳条件,并通过99Tcm-depreotide与人肺腺癌A549细胞结合特性的研究,评价其作为肿瘤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剂的可靠性。 方法 ① 采用直接标记法,在不同pH值(5.0、6.0、7.0)的磷酸缓冲溶液和不同温度(15℃、37℃、50℃)条件下对depreotide进行99Tcm标记,以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并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最佳标记条件。②采用受体放射分析法,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将99Tcm-depreotide与A549细胞孵化,分析不同温度在A549细胞对99Tcmdepreotide摄取率和滞留率中的作用。 结果 ① 相同温度下,缓冲液pH=6.0时,99Tcm与depreotide的标记率高于pH=5.0和pH=7.0两组;随着反应温度由15℃逐渐升高到50℃,各pH实验组的标记率呈不同程度下降。②A549细胞对99Tcm-depreotide的摄取率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在37℃时,摄取峰值时间在60 min;对99Tcm-depreotide的清除速度不依赖于温度,37℃时的半清除时间为48 min。 结论 在低温(< 15℃)和弱酸性环境下,99Tcm直接标记depreotide的标记率高,稳定性好。在37℃时,A549细胞特异性结合99Tcm-depreotide,具有适于受体显像的摄取峰值时间和半清除时间。
分子影像报告基因系统的研究进展
吴涛, 安锐
2010, 34(4): 198-20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0.04.002
摘要:
分子影像报告基因系统的应用使基因治疗从实验阶段逐渐走向了临床应用,为无创性监测治疗基因的表达及进行定量分析提供了方法学技术。目前研究最多、最成熟的仍是放射性核素报告基因系统,近年来磁共振报告基因系统和光学报告基因系统的兴起和发展,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分子影像报告基因系统的内容,并且在与应用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合作的基础上,涌现出了很多新型的修饰或改良的报告基因和分子探针。该文主要概述各类报告基因系统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
胰岛β细胞的分子核医学显像进展
乌海飞, 尹红燕, 刘帅, 张一帆
2010, 34(4): 203-20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0.04.003
摘要: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选择性破坏或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迟缓和胰岛素抵抗而使胰岛素相对不足所致。β细胞的数量只有减少50%~60%时才会出现相关的症状。由于胰腺位置较深,β细胞含量少,目前临床诊断主要采用有创性方法,且难于进行早期诊断。因此,通过无创性的方法进行β细胞相关代谢疾病的早期诊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影像学诊断也就成了关注焦点,但是如何进行β细胞数量和功能的评估仍是目前影像学诊断面临的重要课题。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启动子介导肿瘤基因-放疗的研究进展
郭睿, 李彪
2010, 34(4): 206-208, 21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0.04.004
摘要: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启动子为Egr-1上游的顺式作用元件,其活性受电离辐射、自由基等诱导剂的调控。Egr-1与治疗基因结合(如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自杀基因等)构成基因-放射治疗体系,利用辐射在肿瘤局部从时间、空间调控治疗基因的表达,使表达产物局限于肿瘤局部发挥肿瘤杀伤效应,并降低了不良反应。放射治疗与基因治疗的结合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临床核医学
18F-FDG PET-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李乐保, 彭翔, 叶慧, 莫逸, 谢爱民
2010, 34(4): 209-21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0.04.005
摘要:
目的 探讨PET-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的PET-CT影像资料,分析病灶的标准化摄取值(SUV)及其形态学表现。 结果 7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中,鳞癌患者32例、腺癌患者2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8例、腺鳞癌患者3例、大细胞肺癌2例。平均SUV=4.94±1.53,其中,66例患者的PET影像结果可见18F-FDG高浓聚,SUV≥2.5;另外4例的SUV < 2.5。SUV与肿块大小呈显著相关性。 结论 周围型肺癌大多具有较特殊的PET-CT影像学表现。PET-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好的效能。SUV结合形态学分析有助于病灶的鉴别诊断。
PET-CT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马佶赟, 石洪成
2010, 34(4): 212-21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0.04.006
摘要:
用葡萄糖类似物18F-FDG作为显像剂的PET-CT是一种无创性显像方法,它在肿瘤尤其是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诊断、分期、再分期、疗效监测和随访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PET-CT融合显像将功能显像和解剖显像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全身肿瘤显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优于单独PET或CT。目前,PET-CT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主要是检测和甄别肝脏转移性病灶、制定治疗方案和进行疗效评价。
PET在肾上腺肿瘤中的应用
刘长宏, 李亚军
2010, 34(4): 216-21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0.04.007
摘要:
随着常规影像学诊断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肾上腺肿瘤的发现越来越多,但常规影像检查难以对所有肾上腺肿瘤做出准确定性诊断。PET是新兴的功能成像手段,对肾上腺良、恶性肿瘤鉴别的准确性高,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增多,而且PET示踪剂的迅速发展也提高了其临床应用价值。
89Sr治疗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多发性骨转移的临床观察
袁超, 李卫鹏, 胡永全, 陶健
2010, 34(4): 220-22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0.04.008
摘要: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多发性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乳腺癌和40例前列腺癌多发性骨转移患者接受89Sr治疗的病例资料,采用Karnofsky评分量表和骨显像方法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 乳腺癌组的止痛总有效率为79%,前列腺癌组的止痛总有效率为8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 P > 0.05)。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Karnofsky评分均有明显提高(t=2.46, P < 0.05; t=2.68,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骨髓抑制与肝肾功能损伤。 结论 89Sr治疗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多发性骨转移止痛效果良好,患者生存质量有明显提高。
甲状腺激素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吴卫元, 杨永青
2010, 34(4): 223-22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0.04.009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用发光免疫分析法15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3例肺心病患者和47名我院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 结果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AMI患者和肺心病患者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T3/反转三碘甲腺原氨酸(rT3)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t=2.120、2.214、4.356, P均 < 0.05),而血清rT3明显增高(t=2.256、4.416、4.512,P均 < 0.05)。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T3、FT3及T3/rT3随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明显降低;肺心病急发期较缓解期降低明显,rT3则增加明显。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AMI患者和肺心病患者血清中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1.781、1.813、1.754,P均 > 0.05)。 结论 血清T3、FT3和T3/rT3的降低和rT3的增高是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及严重程度、AMI和肺心病急发期或缓解期的有效指标,并具有治疗后随访的临床价值。
核医学技术与方法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日尿排泄131I活度分数估算
易艳玲, 石洪成, 顾宇参, 陈波, 卓维海, 胡鹏程
2010, 34(4): 226-22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0.04.010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后经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日尿排泄131I活度分数的估算方法。 方法 建立优化隔室模型,并计算甲状腺癌患者日尿排泄131I活度分数,对20例经甲状腺切除术后的DTC患者日尿排泄131I累积活度进行检测,以验证该模型计算结果。 结果 采用优化模型估算DTC患者服药后第1日尿排泄131I活度分数为58.2%,服药后初始5 d总尿排泄131I活度分数为79.3%;用γ计数仪实际检测DTC患者服药后第1日尿排泄131I活度分数均值为57.9%,服药后初始5 d总尿排泄131I活度分数均值为79.9%。 结论 优化的DTC患者隔室模型计算日尿排泄131I活度分数简单方便,估算的日尿排泄131I活度分数值与实际检测结果吻合较好。该模型可用于估算经甲状腺切除术后的甲状腺癌患者日尿排泄131I活度分数,有助于放射性废物管理以及患者周围人员防护。
GEMINI GXL16 PET-CT的验收与NEMA标准的应用
李德志, 赵新明, 何洪涛, 孙如铁, 陈盛祖
2010, 34(4): 230-23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0.04.011
摘要:
目的 依照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协会(NEMA)最新版NEMA NU 2-2001标准,对飞利浦公司生产的GEMINIGXL16 PET-CT仪进行验收和性能评估。 方法 使用NEMA NU 2-2001标准的测试模型和测试方法,对PET的空间分辨率、能量分辨率、散射分数、计数丢失、灵敏度、PET与CT图像的融合精度等参数进行测试。 结果 空间分辨率[(半高宽)mm]轴向为6.06(0cm)和6.44(10 cm),横向为4.65(1cm)和5.98(10 cm);散射分数为34.27%;能量分辨率为18%;中心(0 cm)和偏离中心10cm处的灵敏度分别为8312和8472(计数·s-1·MBq);等效噪声计数率为53.29×103计数/s;清楚分辨直径为10 mm的最小热球;PET与CT图像融合无偏离(模型)。 结论 该PET-CT仪的PET部分被测试指标均达到出厂要求,通过验收。
辐射损伤
特种部件接触人员老年期心脏结构及功能调查
李家华, 李莉, 曹洪流, 王全宏, 黄芳
2010, 34(4): 235-23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0.04.012
摘要:
目的 了解特种部件接触人员老年期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情况,探讨辐射可能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程度。 方法 应用西门子G60彩色多普勒仪对50例男性老年期(> 60岁)特种部件接触人员(接触组)与50名军分区干休所未接触特种部件的老干部(> 60岁)(对照组)进行心脏瓣膜组织结构指标、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敏感指标检查,同时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射血分数、短轴缩小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t=1.68,P均 > 0.05),心输出量、每搏排血量、每搏指数、心室舒张早期E峰速度/舒张晚期A峰速度(E/A)值均显著降低(t=11.81、t=7.11、t=7.34和t=7.88,P均 < 0.001),左房、左室扩大(t=4.85,p < 0.01;t= 6.61,p < 0.001)。心电图显示,接触组窦性心率不齐和心肌供血不足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72和χ2=5.19,P均 < 0.05)。 结论 长期小剂量慢性辐射对心血管系统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动态监测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有利于保护特种部件接触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放化疗相关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李功祥, 李险峰
2010, 34(4): 237-24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0.04.013
摘要:
放化疗已成为大部分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进展晚期肺癌、食道癌等胸部肿瘤的主要治疗选择。而放化疗引起的治疗相关性肺损伤成为限制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放化疗相关性肺损伤在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影像学表现及诊治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临床放射医学
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夏晓天, 张永学
2010, 34(4): 242-246, 24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0.04.014
摘要:
乳腺癌是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病,影像学检查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旨在介绍并比较超声、乳腺钼靶、乳腺CT、乳腺MRI、乳腺99Tcm-MIBI显像及PET、PET-CT等在乳腺癌诊断及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CT值与上尿路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易碎性关系初探
廖明壮, 龙腾河, 范永毅
2010, 34(4): 247-24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0.04.015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增强螺旋CT值与上尿路结石气压弹道碎石(PL)易碎性的关系,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更多依据。 方法 93例行PL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按结石PL次数分成A、B、C 3组。将3组的平均CT值分别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A、B、C 3组间的平均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3.271, P=0.000)。 结论 术前患者上尿路结石的平均CT值可以估计碎石的难易程度。在选择治疗方案和时机时要综合分析结石部位、数量、医师操作水平、设备性能、患者耐受性等因素。在结石易碎性因素上,建议对于CT值< 900 HU且结石大小适宜(最大直径 < 2 cm)者首选PL治疗,而CT值> 1200 HU且体积较大(最大直径 > 2.5 cm)或超过4枚的多发结石者应选择手术取石。
腮腺癌术后高危复发区放疗的不同治疗计划剂量学比较
夏新舍, 王勇, 叶红强, 黑忠林, 郭艳红, 王艳阳, 闫刚, 詹文华, 马建萍
2010, 34(4): 250-25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0.04.016
摘要:
目的 探讨腮腺癌术后高危复发区用何种照射方法可以更有效的使靶区剂量均匀及更好的保护危及器官。 方法 对8例腮腺癌术后患者设计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95%计划靶区(PTV)60Gy/30次。对常规放疗、二维适形放疗(2D-C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等放射治疗技术的腮腺癌术后靶区进行放疗计划设计,分析比较各种治疗计划靶区适形度和在保护危及器官等方面的优劣。 结果 在2D-CRT时,以计算点深度取3.5 cm,电子线能量采取12 MeV及X射线/电子射线(X/E)剂量比为1∶2时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度较好,危及器官的受量较低。与2D-CRT比较,常规放疗照射野能够较好地包括CT断层图像上勾画的靶区。与2D-CRT及3D-CRT相比,IMRT计划有最好的靶区适形度及均匀度,同时对危及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结论 X射线与电子线混合线束照射时,剂量计算点深度取3.5 cm左右、电子线能量采取12 MeV及X/E剂量比为1∶2时,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度较好,对正常组织的保护较好,但具体患者最好用计划系统来选择以上指标。常规放疗按解剖标志确定的照射野能够较好地包括三维靶区。IMRT计划的靶区适形度及均匀度最好,并且危及器官受量较低,在腮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中IMRT技术是值得推广并普及的放射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