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27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专家论坛
奥曲肽及其类似物用于肿瘤诊断的进展
叶大铸, 马寄晓
2003, 27(3): 97-100.
摘要:
简要综述111In-奥曲肽和99Tcm-NeoTec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其对类癌、甲状腺髓样癌、来自胰腺或上消化道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随访有重要价值,对失去摄碘功能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甲亢性突眼、肉样瘤病的肉芽肿过程也可得到阳性结果。应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使肿瘤成功的显像,可发展并应用标记的类似物来治疗这些肿瘤。生长抑素类似物的标记技术扩展了应用其他肽类进行分子显像的研究兴趣。
核辐射事故的医学处理新进展
叶根耀
2003, 27(3): 123-127.
摘要:
内容仅涉及ARS(急性放射病)的临床诊治新进展:1.早期分类中强调的呕吐开始时间更多地与照射剂量率相关。2.欧盟学者提出的神经血管(N1~4)、造血(H1~4)、皮肤(C1~4)和胃肠(G1~4)四系统的分级评估与综合评估——损伤等级(grading code,RC)概念有新意,有利于ARS的预后判断和治疗措施的安排。3.IAEA/WHO组织专家写出的"如何辨认事故辐射损伤并作出初步反应"对"孤儿"放射源危害的辨认和正确处理有益。4.有分类诊断意义的辐射生物剂量计。5.对迁延性照射引起的外照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放射病有进一步深入的认识。6.支持治疗包括抗呕吐、止痛治疗、脑水肿治疗、营养、抗生素治疗等引起的感染的防治和输血治疗(浓缩血小板和浓缩红细胞)。7.保守性皮肤损伤处理措施和手术。8.造血生长因子的应用(刺激疗法)。9.HSCT(造血干细胞移植):提出了事故性TBI(全身照射)后进行Allo-BMT(异基因骨髓移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0.近年来实验犬和临床进展认为,non-ablative(非清髓性)外周血HSCT将是极重度以上放射病病人的最佳选择。
综述
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诊断
张遵城
2003, 27(3): 101-104.
摘要:
肺动脉栓塞的发病率较高,容易漏诊及误诊,故死亡率高,迅速准确的诊断是治疗成功及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X线胸片是必要的筛选检查手段;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排除心脏疾患;核素肺显像是传统的常规检查,诊断准确性很高;螺旋CT及MRI检查不但具有一定的确诊价值,而且是良好的指导治疗和评价疗效的手段。但是,当非侵入性检查不能确诊时,应该进行肺血管造影。
核素显像识别存活心肌的临床应用进展
李殿富
2003, 27(3): 105-106110.
摘要:
存活心肌的判断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十分重要。201Tl再注射法、硝酸甘油介入的静息99Tcm-sestamibi法增强了心肌灌注核素体层显像对存活心肌的检测能力,门控SPECT技术能在评估心肌灌注的同时计算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局部室壁运动和局部室壁增厚率,具有符合线路的SPECT可以进行心肌代谢显像及灌注显像,其对存活心肌的检测能力可能接近于PET,而检查费用可大大降低。
核素炎症显像的研究进展
陈璟, 吴华
2003, 27(3): 107-110.
摘要:
核素炎症显像是早期检测炎性病灶的一项重要手段。核素标记白细胞显像探测急、慢性炎症病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素有"金标准"之称,但其标记过程复杂,又易发生交叉感染。一些替代性炎症显像的研究已获发展。本文简述了目前主要的核素炎症显像的特点和研究进展。
FDG肿瘤显像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李金丽, 邢力刚
2003, 27(3): 111-114.
摘要:
18F-FDG(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显像是依靠不同组织对18F-FDG的吸收差异来完成的,18F-FDG在肿瘤中的摄取增高与肿瘤的代谢及增殖情况、病理分级、分化程度、细胞的增生活性、倍增时间等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FDG吸收机制,将有助于对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更深一步的了解。
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法逸华
2003, 27(3): 115-117.
摘要:
125I的生物物理学特性适合近距离照射治疗,125I作为粒子源植入体内,目前在国外广泛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尤其是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已相当成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在治疗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NEMA标准(2001版)新增内容
贺小红, 冯彦林
2003, 27(3): 118-122.
摘要:
本文是在NEMA公布的1994年版本NEMA标准的基础上,将2001年版本NEMA标准的新增内容(包括:2.5系统对准和3.10探头间灵敏度变化)和修改内容(包括:3.8系统平面灵敏度与穿透和3.9探头屏蔽)译出。
贫铀武器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评价
于水
2003, 27(3): 128-131.
摘要:
针对战争中贫铀武器的使用,介绍了贫铀(depleted uranium,DU)及其气溶胶的理化特性,军人在战场上DU的摄入量、参战人员可能受到的辐射剂量以及潜在危险,简述了DU暴露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讨论了DU弹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建议今后该领域应加强研究的内容。
CD40L、IL-10和IL-17的辐射防护作用
李廷
2003, 27(3): 132-134.
摘要:
CD40L(CD40配体)作为重要的共刺激分子,与CD40(白细胞分化抗原40)相互作用参与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调节,并在免疫应答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IL-17(白细胞介素17)可诱导IL-6(白细胞介素6)和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刺激造血祖细胞(CD34+)增殖、分化。IL-10(白细胞介素10)可干扰共刺激分子的上调,抑制免疫刺激因子(如IL-12)的产生,用抗IL-10单抗可阻断紫外线诱导的免疫抑制。简要介绍了CD40L、IL-17和IL-10在辐射防护中的作用。
细胞防护剂WR-2721研究进展
顾宏涛
2003, 27(3): 135-137.
摘要:
WR-2721(amifostine)是一种广谱的细胞保护剂,在体内通过其活性形式WR-1065保护正常细胞,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促进造血细胞恢复,使患者可以耐受大剂量放、化疗。WR-2721可能成为高恶性和耐药性肿瘤治疗新策略之一。
食管癌放射治疗中对正常组织的防护
王利利
2003, 27(3): 138-140.
摘要:
放射治疗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在关心肿瘤杀伤情况的同时,越来越关注机体健康组织的辐射损伤程度。现从辐射防护的角度出发,简述在食管癌的放射治疗中运用重离子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影像学指导的放射治疗等技术对食管周围正常组织的防护所做出的贡献。
端粒酶在肿瘤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前景
邹跃, 周湘艳
2003, 27(3): 141-143.
摘要:
端粒酶与肿瘤关系密切。近年来,相关的实验研究为临床应用端粒酶作为肿瘤诊断的标志物、端粒酶抑制剂作为抗肿瘤药物、以及端粒酶作为放疗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提供了更加清晰的线索和有用的资料。
国际会议报道
第二届低和很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效应国际会议中有关容许剂量的介绍
苏燎原
2003, 27(3): 144-145.
摘要:
概要介绍了第二届低和很低剂量辐射对人体健康效应国际会议中有关容许剂量照射对人体效应的内容:根据对放射性工作者所受职业照射出现的变化,对ICRP制订的容许剂量限值提出了某些异议,但也有持不同观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