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25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综述
延迟相心肌缺血预适应机制的核医学方法研究
王淑侠, 裴著果
2001, 25(1): 1-3.
摘要:
心肌缺血预适应是目前已知心脏保护作用最为强大的、心脏固有的自我保护机制,阐明预适应机制是临床合理安全地利用预适应保护作用的前提。延迟相预适应机制目前主要有NO(一氧化氮)假说、自由基机制、保护性蛋白的作用和ATP敏感性钾通道作用等。引入3H-亮氨酸,利用液闪技术,已直接从因果关系上证实保护性蛋白在预适应保护中的作用。利用SPECT可无损伤地在活体内显示预适应心肌特点,而PET则可进行预适应心肌代谢改变与心功能关系的研究。
核素炎症定位显像在炎症性肠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何薇, 蒋茂松
2001, 25(1): 3-7.
摘要:
核素炎症定位显像有助于早期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与Crohn's病,特别是能够判断疾病的活动度,评价其对治疗的反应。本文简单介绍几种用于这二种疾病诊断的放射性药物及各自临床应用价值。
PET在垂体瘤诊断中的应用
管一晖
2001, 25(1): 7-9.
摘要:
PET在垂体瘤的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垂体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包括血流量、血容量、局部葡萄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蛋白质合成、受体的密度和分布情况等,研究时根据所用正电子显像剂的不同,可以进行不同的临床研究。通过垂体瘤PET的研究,说明PET对垂体瘤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的判断等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8F-FDG PET显像在恶性淋巴瘤中的应用
张立颖
2001, 25(1): 10-12.
摘要:
18F-FDG(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PET显像作为一种功能显像技术,能反映肿瘤组织中的生化变化和代谢状态,对淋巴瘤的准确分期、恶性程度评价、治疗疗效评价、治疗后复发的诊断以及预后估计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99Tcm-tetrofosmin在乳腺癌及其转移灶显像中的应用
章斌
2001, 25(1): 12-15.
摘要:
99Tcm-tetrofosm in作为亲肿瘤显像剂,对乳腺癌原发病灶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可应用于乳腺癌全身骨转移和术后复发的诊断,其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作为P-糖蛋白功能显像剂和三维立体定位引导孔针型活检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99Tcm-tetrofosm in乳腺癌及转移灶显像可与其他乳腺癌检查方法相结合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放射性核素阴囊闪烁显像诊断精索静脉曲张
谢东华
2001, 25(1): 16-18.
摘要:
放射性核素闪烁显像是诊断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非侵袭性方法,目前对该方面的研究已从定性、半定量向定量方向发展,可对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分级、预测手术效果提供帮助。
125I籽源组织间照射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岳麓, 程文英, 刘伟填
2001, 25(1): 23-26,41.
摘要:
125I的生物物理学特征适用于组织间放疗。在国外,用125I组织间照射治疗恶性肿瘤已有较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将125I籽源植入作为一种独特的方法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在其他肿瘤的治疗方面还处于研究阶段。
射线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
庄永志, 王俊杰
2001, 25(1): 27-30.
摘要:
血管腔内放疗预防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临床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人们认为,射线预防PTCA后血管再狭窄主要是射线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的抑制作用,但是这种抑制作用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射线抑制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凋亡在射线抑制再狭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尚存在争议。在这个过程中,射线对巨噬细胞和多种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
β源放射性支架的“糖果纸”样现象
任晓庆
2001, 25(1): 31-33.
摘要:
临床上β源放射性支架出现边端再狭窄,即所谓的"糖果纸"样现象。其产生的机制可能为支架边端放射性活度降低,支架边缘组织损伤过大及支架边缘低剂量辐射刺激组织增生。解决边端再狭窄的对策为应用热、冷端支架及γ支架,增加支架端侧的放射性强度,使用钝边球囊安放支架等。
电离辐射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
陈建伟
2001, 25(1): 33-37.
摘要:
利用放射性核素血管内照射治疗血管再狭窄逐渐受重视,但其作用机制未完全清楚。血管再狭窄是动脉损伤后的愈合反应,内皮细胞参与愈合过程。血管内皮损伤作为血管再狭窄的始动因素,内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影响和干预再狭窄的过程。电离辐射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存活、凋亡、增殖、表型、功能等。通过电离辐射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将有助于再狭窄的防治。
核素内照射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刘宏莉
2001, 25(1): 38-41.
摘要:
血管介入术后的再狭窄严重影响术后远期疗效。在各种防治再狭窄的方法中,放射性核素血管内照射逐渐成为一种极有前途的新方法,与之相关的设备,剂量以及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目前看来,此法仍较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