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  8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放射医学部分
胸腺激素在放射病防治中的作用
沈倍奋, 姚志建, 吴蔚, 麦智广
1984, 8(1): 1-5.
摘要:
胸腺是机体主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实验证明未切除胸腺的成年动物虽遭辐射损伤,但在恢复过程中能重建免疫功能。
致突致畸致癌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罗祖玉, 苏兆众, 夏寿萱
1984, 8(1): 6-11.
摘要:
多年前,人们已经知道噬菌体是探讨原核生物的DNA修复、致突及有关过程的理想遗传学探针。
乏氧细胞辐射增敏剂的辐射生物学研究概况
刘楠, 郑秀龙, 胡璧
1984, 8(1): 11-14,15.
摘要:
一般认为肿瘤内约有10~20%的细胞处于乏氧状态,乏氧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只有有氧细胞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有碍于放疗疗效的提高。
吸入氡和氡子体所致肺组织剂量
曾新元, 王燮华
1984, 8(1): 15-19.
摘要:
吸入氡和氡子体所致肺组织剂量的计算,从1940年Evans等人[1]公布第一个氡致肺组织剂量计算开始,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其剂量学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0~1951年,认为该阶段氡致肺组织剂量的计算主要来自于肺内氡的衰变,并假定氡衰变的子体全部沉着在肺内。
吸烟与放射性
黄星辉, 章仲侯
1984, 8(1): 20-23,24.
摘要:
已经很少有人怀疑吸烟诱发支气管癌这一事实,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吸烟过程化学物质的致癌作用,对烟草中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研究却较少。
环境放射性所致内照射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强亦忠, 张卿西
1984, 8(1): 24-26.
摘要:
环境辐射有外照射和内照射。
文摘
测量水上γ照射以发现由局部辐射源造成的少量增量
岳钖明, 石玉成, 欧阳兆明
1984, 8(1): 27-27.
摘要:
采用热释光剂量计(LiF)测量城市环境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造成的很低水平的γ照射量,可以和“正常”本底水平区别开来。
测定地下作物的放射性棱素含量时吸收同表面粘附的相对重要性
杨子文, 查永如
1984, 8(1): 27-28.
摘要:
很多农作物(如胡萝卜、马铃薯和花生)的可食部分生长在地下,直接同土壤接触,因此人们认为在测定钚含量时,载钚的土壤微粒粘附于地下作物之表面可能很重要。
吸入或静脉注射14C-DTPA后DTPA在志愿受试者体内的贮留
袁志强, 吴德昌
1984, 8(1): 28-29.
摘要:
作者介绍了两名志愿者吸入和静脉注射DTPA后,以14C作为示踪剂的DTPA在机体内贮留的比较研究。
测定环境中低水平镅的放射化学程序的改进
赵静华, 石玉成
1984, 8(1): 29-30.
摘要:
本文描述了海洋环境中低水平241Am测定的放射化学程序的改进。
一种灵敏的分析210Po的抑制本底苯取液体闪烁法
徐金其, 王功鹏, 石玉成
1984, 8(1): 30-30.
摘要:
210Po是铀-238的子体α放射性核素,属极毒性核素。
用藏闪检查密封226Ra源破损的简单方法
李树清, 孙曦校
1984, 8(1): 30-31.
摘要:
226Ra衰变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222Rn,故要对Ra源进行破损检查。
修复辐射诱发DNA单链断裂时细胞之间的合作
胡天喜, 荣佩珍, 高风鸣
1984, 8(1): 31-31.
摘要:
许多研究者报导过:受到电离辐照时,细胞若彼此紧密接触,其存活率要比处于分散状态时高,且DNA单链断裂重接也显著增高。
2-巯基丙酰甘氨酸(MPG)对丙线照射小鼠卵巢滤泡的化学保护作用
许祥裕, 吴文智, 葛忠良
1984, 8(1): 31-32.
摘要:
本文报告了MPG对不同剂量、不同时间丙线照射小鼠卵巢滤泡的保护效果。
胸腺和骨髓多肽因子对粒、单核祖细胞功能的调节
于洪臣, 刘及, 周元恺
1984, 8(1): 32-33.
摘要:
干细胞分化和功能调节问题在解决免疫和血液学领域内一系列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急性放射病狗骨髓浆细胞
于洪臣, 刘及, 周元恺
1984, 8(1): 32-32.
摘要:
放射性骨髓再障时浆细胞数明显增加,往往占剩余细胞的大多数。
大鼠经环磷酰胺处理及全身淋巴组织照射后的肿瘤异种移植
孟庆峰, 袁玉兰, 赵兴成
1984, 8(1): 33-34.
摘要:
有关肿瘤异种移植的动物模型,目前多选用先天无胸腺动物、切除胸腺或因照射免疫丧失的新生动物。
亚致死剂量X射线照射的小鼠骨髓粒系祖细胞(CFU-C)的辐射敏感性及其数量的恢复
李敬君, 杨品清, 刘及
1984, 8(1): 33-33.
摘要:
多能造血干细胞(CFU-S)是造血组织中一组未分化的细胞群,它可根据需要而产生不同的血细胞。
一些对辐射敏感或不敏感的小鼠组织细胞核的紧结合蛋白
王勇, 高凤鸣
1984, 8(1): 34-35.
摘要:
在以前的研究中,作者曾发现一些非淋巴组织(肝、肾、肺和心脏)的细胞、细胞核和染色质含有大量的非组蛋白(NHP),而在淋巴组织(胸腺和脾)的相应部分,NHP的含量很低。
X线照射的哺乳动物细胞中异常核的出现和它们的集落生成能力
柳家琳, 张为政, 张卿西
1984, 8(1): 34-34.
摘要:
在照射后的不同时间内将同步生长的B16-C2W细胞固定并染色,在显微镜下寻找异常核。
小剂量244Cm的晚期效应
苏昆源, 肖佩新
1984, 8(1): 35-36.
摘要:
244Cm属超铀元素,为α辐射体,半衰期是~18年。
异吲哚-4,7-醒的辐射增敏作用及化学性质的研究
李美佳, 李椒珍, 葛忠良
1984, 8(1): 36-37.
摘要:
5-甲基异吲哚-4,7-醌(Isoindole-4,7-dione,简称异吲哚醌)的1,2,3位取代衍生物(ⅠⅡⅢ)在荷瘤小鼠上进行了辐射增敏作用的研究。
X线照射对大鼠胸腺组蛋白和DNA的影响
刘福陆, 魏康高凤鸣
1984, 8(1): 36-36.
摘要:
电离辐射可以若干方式影响淋巴组织和造血组织中脱氧核糖蛋白的结构,导致DNA和一部份组蛋白丧失。
99m锝体内/体外标记红细胞的方法
单越芬, 赵惠扬, 刘秀杰
1984, 8(1): 61-62.
摘要:
99m锝标记红细胞,在核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已超过15年之久,它用于脾脏和胎盘显像后五年,才用于测定人体的红细胞容量。
骨闪烁摄影用于带血管的复合骨组织移植、常规自体植骨及不带血管的游离骨膜移植的评价
印心奇, 陆凤麟, 马寄晓
1984, 8(1): 61-61.
摘要:
骨闪烁摄影已被实验室和临床用于评价自体植骨和同种异体植骨的转归。
放射性核素诊断腹腔内出血
王昆润, 潘义兴, 刘秀杰
1984, 8(1): 62-63.
摘要:
外伤或疾病时腹腔内出血的诊断,决定着治疗计划的选择。
99mTc-DTPA显象中显示肾盂积水图形的多囊肾
刘志凡, 张素芬, 张永令, 卢调章
1984, 8(1): 63-64.
摘要:
新生儿季肋部肿物首先应考虑肾脏畸形。最常见的是肾盂积水和多囊肾。
原发性甲低血清肌红蛋白浓度和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效果
张继和, 林祥通
1984, 8(1): 63-63.
摘要:
肌红蛋白(以下简称Mb)可用来反映心肌或骨骼肌损伤的观察指标,Kasai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发现未治疗的甲低患者血清Mb水平增高,经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时,其血清Mb正常。
试用67Ga摄取率诊断小肺癌
史凤刚, 刘及, 唐谨
1984, 8(1): 64-65.
摘要:
自从1969年Edwards等报道67Ga在何杰金氏病的病灶中大量摄取以来,现对恶性肿瘤已广泛应用67Ga做闪烁显像诊断。
转移性骨肿瘤的假阴性骨扫描
孙守正, 赵惠扬
1984, 8(1): 65-66.
摘要:
骨扫描是探查恶性肿瘤的骨转移非常有用的检查方法。
有慢性胆囊炎症状的病人胆道闪烁照相的征象
廖光祥, 赵德明, 张金谷
1984, 8(1): 66-66,37.
摘要:
用亚氨双醋酸的衍生物行胆道闪烁照相时,如在1小时内胆囊和肠道显影则认为正常。
核医学部分
放射性核素标记红细胞方法学的进展
管昌田, 蒲瑞章
1984, 8(1): 38-42,43.
摘要:
放射性核素标记红细胞在核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例如研究红细胞的代谢、红细胞容积测定、胎盘显像、心血池动态和静态显像、心室射血分数测定、周围血管显像以及脾功能试验等。
用锂结合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孙守正, 管昌田
1984, 8(1): 43-44,45.
摘要:
锂是一种微量元素,为正一价,在周期表中与钾、钠同族,原子量为6.94,系碱金属中最轻者,与钾、钠一样易溶于水。
日本核医学进展
林祥通
1984, 8(1): 45-48,49.
摘要:
根据国家科委与日本原子力产业会议(Japan Atomic Industrial Farum,简称JAIF)的协议,沈阳中国医大一院常御飚副主任与我赴日进修及考察核医学,并参加了1982年11月17~19日在东京新宿区举行的第22届日本全国核医学大会,会后对4个医院,2个研究所及5个仪器与放射性药品研究、生产中心进行考察,现将我们了解的日本核医学的若干进展作一简述。
放射免疫测定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Ekins R
1984, 8(1): 50-55.
摘要:
本文系Ekins在“第三届国际核医学会和核生物学大会”(1982年8月29日~9月2日在巴黎召开)上的演讲稿,因篇幅较长,仅节译其要点供读者参考。
诊断核医学中辐射吸收剂量的计算
李景凡, 邵鹤生, 史元明
1984, 8(1): 55-60.
摘要:
本文扼要的评述了核医学中放射性药物的应用,概述了MIRD(医学内照射剂量)法计算体內分布的放射性核素的辐射吸收剂量。